《看破西游便成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看破西游便成精-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于是泾河龙王一急就要去杀那个算命老头,从这可以看出来,泾河龙王实在是一位脾气暴躁,性格刚烈的人,完全没有四海龙王那种谨慎处事的风范。
其实,如果真是这样去杀了那个算命老头,也没什么,最多是被上天责骂一顿,说他影响不好了,下次注意点就了事了。但是泾河龙王又特别相信那位夜叉哥,那位夜叉哥出主意让他去看看是不是真有个老头算命特准,真有的话再杀也不迟。
于是,悲剧就开始了。
 
泾河龙王变成了一个秀才,去找那个算命老头,那个算命老头是谁?是袁天罡的叔叔袁守城!
如果读者熟悉唐史,就一定知道袁天罡是谁,袁天罡在古代是一个被神化了的人物,能掐会算,无有不准,放到现在,他就是一个算命大师加风水大师加建筑师加工程师加天文家加地理学家再加上气象学家。
所以说,无论是放到古代还是现代,袁天罡都是一位极其厉害的人物,而他的叔叔袁守城则很有可能就是袁天罡的授业恩师,泾河龙王虽然是条真龙,也难为不住袁老爷子。
二人打了个赌,书中是这样写的——先生问曰:“公来问何事?”龙王曰:“请卜天上阴晴事如何。”先生即袖传一课,断曰:“云迷山顶,雾罩林梢。若占雨泽,准在明朝。”龙王曰:“明日甚时下雨?雨有多少尺寸?”先生道:“明日辰时布云,已时发雷,午时下雨,未时雨足,共得水三尺三寸零四十八点”。龙王笑曰:“此言不可作戏。如是明日有雨,依你断的时辰数目,我送课金五十两奉谢。若无雨,或不按时辰数目,我与你实说,定要打坏你的门面,扯碎你的招牌,即时赶出长安,不许在此惑众!”先生欣然而答:“这个一定任你。请了,请了,明朝雨后来会。”
龙王回去以后大喜啊,心想什么算命大师,你真能吹,知道哥是谁吗?哥就是专管你们这一片下雨的龙王!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龙王刚乐了不到一盏茶功夫,玉帝就派天使来下旨了,旨意就是让他明天啥时候下雨,下多少雨,时间、雨量与袁老爷子算的分毫不差!
龙王傻了,也被吓晕了,书中这样写道——少顷苏醒,对众水族曰:“尘世上有此灵人!真个是能通天彻地,却不输与他呵!”鲥军师奏云:“大王放心。要赢他有何难处?臣有小计,管教灭那厮的口嘴。”龙王问计,军师道:“行雨差了时辰,少些点数,就是那厮断卦不准,怕不赢他?那时捽碎招牌,赶他跑路,果何难也?”龙王依他所奏,果不担忧。
这个龙王真是个没脑子的主,什么事情都听手下的,一点主意都没有,圣旨你能随便改吗?那是欺君!

    二、幕后黑手
果然,等龙王依照计策差了时辰,少了点数以后,上天果然以欺君之罪降罪,判龙王了个剐刑。
龙王哭啊,求袁老爷子出个主意。袁老爷子就说了,这个剐你的人不是别人,就是李世民跟前的那个魏征,你去找老李求命去吧。
于是龙王就托梦给李世民让李世民救他,李世民一听是魏征做得刽子手,脸上有光啊,一高兴就应承了。
李世民把魏征弄到宫里下棋,不放他走,心想你这下就杀不了人了吧,没想到魏征下着棋睡着了,在梦里把泾河龙王给剐了。
这下龙王那个冤啊,一点灵魂就直奔李世民索命去了。
谁让你当初应承的?
于是乎,后面就发生了很多故事,李世民被泾河龙王的冤魂缠死,到了地府,又被暗箱操作弄活,然后决定召开水陆大会,请高僧主持,唐僧就闪亮登场了。
这实际上就是西天取经的引子。
但是笔者要说的是,泾河龙王实在是死得冤枉,他的死完全是有幕后黑手在一手操控的,这些幕后黑手就是要让他的死来做这个取经的引子。
幕后黑手是谁?
不用问,是玉帝、如来等大佬们,外带阎王等人。
凭什么这么说?且看下文分解。
 
三、死去活来的李世民
上文说到泾河龙王挂掉,这只是阴谋的第一步,阴谋的第二步是让李世民挂掉。
整死一个龙王不太简单,整死一个人王就简单多了,泾河龙王的鬼魂天天去吓李世民,不需要多长时间,李世民就挂掉了。
其实,仔细一品味,就知道这里面有猫腻了。
一个皇帝被一个鬼魂吓死,这说明有人在纵容这个鬼魂行凶!谁在纵容,还用问吗,当然是阎王老子了。
为什么是他?
原因很简单,鬼魂都归他管,他管好了,泾河龙王的鬼魂就不可能出去吓人,更不用说天天出去吓人了,所以说让泾河龙王死就是为了让他的魂魄去吓死李世民。
阎王老子也是参与该阴谋的人。
李世民到阴间了,阎王老子们都很客气的迎接,甚至于还派出了朝廷上曾经的臣子,崔判官。
很巧妙的是,崔判官又是魏征的好友,于是魏征就写了一封信让李世民捎带给崔判官,让崔判官给李世民改阳寿。
崔判官就欣然地偷偷地在生死薄上又给李世民增加了二十年阳寿。
于是阎王老子一看,说,哎呀,对不起,弄错了,你还得活二十年呢,快回去吧。
于是,李世民就又死去活来了。
这不纯粹扯淡嘛!
首先,你魏征就怎么有把握崔判官一定能改成生死薄?
其次,阎王既然都把李世民弄死了,怎么不知道李世民到底有多少阳寿?
第三,生死薄怎么就那么好改?这么重要的东西就归崔判官一个人管?
第四,既然是要放李世民走了,你为什么还要让李世民去参观那么多恐怖的东西,还放出李建成、李元吉等人的冤魂来吓李世民,用意何在?况且他们都死那么多年了,怎么还没投胎转世?
最后,李世民来阴间干嘛来了?

按照崔判官的说法,是要来和泾河龙王三曹对案的,既然三曹对案,阎王和崔判官事先竟然不审查一下当事人李世民的基本资料,以至于连李世民的阳寿都搞不清楚?而且对案的结果呢——太宗道:“朕曾夜梦老龙求救,实是允他无事,不期他犯罪当刑,该我那人曹官魏征处斩。朕宣魏征在殿着棋,不知他一梦而斩。这是那人曹官出没神机,又是那龙王犯罪当死,岂是朕之过也?”十王闻言,伏礼道:“自那龙未生之前,南斗星死簿上已注定该遭杀于人曹之手,我等早已知之。但只是他在此折辩,定要陛下来此三曹对案,是我等将他送入轮藏,转生去了。今又有劳陛下降临,望乞恕我催促之罪。”言毕,命掌生死簿判官:“急取簿子来,看陛下阳寿天禄该几何?”最后又说:“此一来已是对案明白,请返本还阳。”
都把人家泾河龙王轮回去了,还对什么案?仅凭李世民一面之词就对案结束了?
四个疑点说明两个问题,第一,什么三曹对案,阳寿已尽都是假的,真正的目的没有别的,就是我们有事,你来一趟吧;第二,来干什么事情呢?就是为了要吓吓你,你回去了一定要记住找个高僧召开一下水陆大会啊。
其实作者已经安排了一个引线——十阎王差崔判官、朱太尉二人,送太宗还魂。太宗出森罗殿,又起手问十王道:“朕宫中老少安否如何?”十王道:“俱安,但恐御妹寿似不永。”
奇怪吧,看出问题了吧,十代阎王知道李世民妹子的寿命,却不知道李世民的寿命,难道十代阎王对李世民的妹子有意思才特别关注的?
最后,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太宗又再拜启谢:“朕回阳世,无物可酬谢,惟答瓜果而已。”十王喜曰:“我处颇有东瓜西瓜,只少南瓜。”太宗道:“朕回去即送来,即送来。”从此遂相揖而别。
李世民只不过是客气一下,阎王居然当真了,而且连南瓜都厚着脸皮索要,笔者看到这里,就一个忍不住,想要揭一揭这些毫不讲规则的十代阎君。
十代阎王是冥界的老大,是鬼仙的领袖,虽然本事不大,但权利委实不小,掌管天地间的生死大事。
许多人都说,阎王铁面无私,狰狞可怕,但事实上也不过是名不副实。
最起码,吴承恩笔下的十代阎王就是一个个不无私的混蛋,而且是一个个不硬气的软蛋。

首先,阎王们管不了得道成仙之人的生死;其次,阎王门管不了佛老菩萨罗汉的生死;最后,阎王们甚至也管不了修炼成精的妖怪们的生死。
阎王所能管的也许仅仅只是整个三界最弱势群体——人的生死。
所谓的阎王让你三更死,哪能留你到五更,只是吓唬吓唬普通人罢了。
而且,虽然有生死薄,但是,阎王并不按照规矩办事。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折射到现实生活里,冥界就是一个特权部门,专门赋予强者、贵族特权的部门。
幽冥地府十八层地狱,各种酷刑兼备,人间疾苦尽显于此,吴承恩把这里的情形写得极为可怖,实际上是有所暗喻。
在吴老爷子的心中,明朝的东西两厂就是幽冥地府,那些厂卫就是活阎王。这些个活阎王比真阎罗还要可怖,他们不但手握天下弱势群体人的生死,为非作歹,还对正直清廉之人肆意打击,实在是可恨之极。
他们是不平等的象征,凭什么有的就可以长生不老,有的就非得在生死薄上留命?
于是,吴承恩安排了孙悟空去扫荡地府这个情节。
事实上,吴承恩在前文已经有交代了,须菩提祖师也说了,只要孙悟空练成七十二变,就能躲过三灾,不受生死局限。但是后来阎王还是把孙悟空弄去幽冥界索命了,由此惹得孙悟空大怒,把地府给扫荡了。
这是什么意思?这是在说,阎王不按规矩办事,他利用手中的私权,想抓谁就抓谁,抓不该抓的人,抓不能抓的人,只是他们作威作福惯了,没有想到,这此抓的那个不该抓的人本领太强了。
吴承恩这样特意安排,就是要让孙悟空打碎这个不平等的私权机关,让九幽十类尽除名,让所有王公贵族平民百姓都真正的众生平等。
 
第三章 取经团队之最大的暗箱操作
一、金蝉子的内定
西天取经大计确定之后,取经人员的安排被提上日程,派谁去取经呢?巨头们经过一翻紧锣密鼓的暗箱操作,终于敲定人员。
整个取经团队中,取经人和大徒弟是最重要的人选,佛家和道家必须各自确定一个,这样才能公平。
既然是取经,为首的一定得是佛家的人物,如来佛祖立即推荐他的二弟子金蝉子。
为什么要选金蝉子而不是他人呢?笔者分析如下。
由上文的阐述可以想见取经任务的重要性,而且取经之后取经人的好处巨大,直接可以成佛,因此,如来必须要找一位心腹弟子去参与,这样既放心,封官的时候也不会心疼。
观音菩萨固然可以,但观音整天来回跑腿,不可缺少,而且又是佛家的形象代言人,还是个漂亮的女同志,去投胎转世怎么说都说不过去,况且她作为菩萨的形象在公众心目中根深蒂固,到时候怎么再封赏?
阿难迦叶当然也可以,但是两个人的人品不行(最后一回向同是师兄弟的唐僧索贿,可见一斑),派出去难以服众,更不可能到最后被封为佛。
所以如来想来想去就选择了自己钟爱的徒弟——金蝉子。
除了上述的原因以外,金蝉子被选的理由还有以下两个:
首先,佛法对他具有完全的约束力,他本人能经得住形形色色的诱惑,这样不至于半途而废;
其次,他非常胆小怕事,在转世为唐僧的时候,取经途中,基本上是一听说有妖精出来,不管实际上到底有没有妖精,他都会由内到外不住地打颤,然后从马上摔下来,一被抓就哭,这样胆小的人绝对最不出出格的事情,便于控制。
于是金蝉子就被幸运地内定了。
如来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在天庭庆功宴上和老君交换了意见之后,马上回归灵山,借故将金蝉子贬落凡间,十世修行,然后派观音找他,完成取经大业,最终功德圆满,得成正果。
《西游记》最后一回写,如来道:“圣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唤金蝉子。因为汝不听说法,轻慢我之大教,故贬汝之真灵,转生东土。今喜皈依,秉我迦持,又乘吾教,取去真经,甚有功果,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旃檀功德佛。
这完全是赤裸裸的内部交易,“轻慢佛法”这个罪名说大可大,说小可小,甚至完全可以视作莫须有,因此操作性极强,但从这个罪名上就能看出暗箱操作的一丝端倪来。而且,金蝉子既然身为如来的二弟子,怎么会轻慢佛法?如果轻慢佛法,如来又怎放心让他去取经?况且,即使是轻慢佛法也不该贬为凡人,受轮回之苦达十世之久。
相比而言,孙悟空犯下弥天大罪也没有受轮回之苦;猪八戒调戏嫦娥,罪犯天条,贬落凡间也没有丧失法力。金蝉子完全是大题小做。
对此,大家心知肚明,金蝉子那厮只是去基层镀金而已。

二、孙悟空被选
对于徒弟们的遴选,大徒弟作为核心人物,是争论的焦点,最终,太上老君推荐的是孙悟空。
太上老君为什么要推荐孙悟空呢?这是笔者猜测的,也或许是如来推荐的,反正不可能是玉帝推荐的,孙悟空差点把他给赶下台,他对孙悟空必然是恨之入骨,哪儿还会推荐?
至于如来,你都已经确定取经人了,还想再选一个?
所以兼顾到佛道平衡,孙悟空应该是太上老君确定的,孙悟空被选的原因有四:
第一,既然你太上老君、如来和天庭都决定宽大为怀,不杀孙悟空了,那就得一直把秀做下去,但总压着孙悟空又不是个事,迟早得放出来,既然迟早都得放出来,那就得让他听话,服从统治。因此,让他参与西天取经,慢慢消磨他的反抗意志,最终达到完全收服。
第二,孙悟空本领高强,是古往今来,“天下驰名第一妖”,放眼世上,没有哪个妖怪是孙悟空的敌手,选他几乎是完成取经大业的最佳人选。
第三,孙悟空作为典型的影响要一直保持下去,让普天下那些想造反的妖怪都看看,当年的齐天大圣是如何被收服,又是如何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
第四,孙悟空属于什么序列队伍的?书中有两个称谓,一个是太乙散仙,一个是妖仙。不管怎么说,孙悟空的本质是仙,是仙就是道家的人,就是我老君这边的人,孙悟空自己也能意识到这一点。而且在孙悟空推倒人参果树之后,去仙岛求方,寿星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我闻大圣弃道从释,脱性命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由“弃道从释”四字可知孙悟空之前确是道家之人无疑,既然根子在道家,就算皈依了佛门,以孙悟空讲道义的本性来看,也绝不会忘本,所以太上老君是把孙悟空当成道家的人看的。
除了这些以外,恐怕太上老君还是有一点别的想法的,在孙悟空大闹天宫时,他太上老君对孙悟空不停地放水,不但没用金刚圈把孙悟空砸死,还把孙悟空从琵琶骨被锁的境地解救下来,又给他弄出了一副火眼金睛,更把孙悟空浑身的筋骨以及体内的仙丹蟠桃炼到了一块,可以说,太上老君对孙悟空有再造之恩。
太上老君的手下留情以及大恩大德,孙悟空不可能不知道,再加上孙悟空是被如来压倒五行山下的,那是对如来恨之入骨的,如来的敌人不正是我太上老君的朋友吗?有朝一日,孙悟空成佛了,那也算是我太上老君安插在如来那里的一颗棋子啊。
太上老君越想越舒坦,加之理由冠冕堂皇,于是就力荐孙悟空出任取经人的大弟子。
于是孙悟空被内定。

三、天蓬元帅二三事
或许是考虑到玉帝才是名义上三界的老大,老君和如来觉得取经团队完全让自己敲定不太合适,更何况取经过程中遇到一些麻烦事还要请玉帝出手帮忙,于是最重要的取经人选既然已经被确定了,剩下的几个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