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飞勃然大怒。见韩飞将要发作;马良忙说道:“现在梨花平原刚刚平定,人心不稳。安城流民又是新加入长沙军,此时还不益操之过急。”
韩飞点头称是,传令亲兵故意大造声势的挨家挨户搜索,多数士卒自己跑了回来,韩飞也假装不知道。但还是有几个倒霉蛋是被抓回来的。韩飞命交由军政司按律办理,几个倒霉蛋的人头很快就悬挂在营门外了。
次日一早;韩飞刚起床,马良就领着几个书吏和一个二十余岁的奴隶代表进来了;书吏禀报统计结果:“蛮寨共计有人口六万余人,但多为成年妇女。俘虏的蛮兵有五千人,解放汉族奴隶两千三百人,骑兵找回的孩子只有四百余人了,其余的大多数孩子已经饿死了。”
韩飞一边听,一边打量着奴隶代表,此人虽然衣衫破旧,但容貌俊美,显得彬彬有礼,到很象是个世家子弟,于是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家里还有亲人吗?”
奴隶代表哭述道:“小人姓郭名浮,我在山那边也没有亲人了,蛮族进犯的时候,一路烧光、杀光,我唯一的妹妹也被他们杀死了。”
韩飞想了想,也没有想起三国里有叫郭浮人物,只好说道:“你现在组织大家到军需处领取回去的路费,跟随返回的部队回家。”
郭浮道:”我现在回去也一无所有了,我跟大家商议了,大家都愿意留在这里。”
韩飞教人请来众将,大家聚在一起低声商议了一阵后,又命人取来梨花平原地图。指着地图对陆绩、郭浮说道:“你们把人分成三队,每队要由懂建造的人负责,我在每队给你们配置一千蛮族降奴,并派士卒监管,由郭浮领一队人,在梨花平原的上游修建一个阻击武陵山山脉蛮族关隘。
陆绩指挥一队人,在下游修建一个小镇。另一队人,把现在的蛮寨改造成城市。所需石料又蛮族降奴就近开采。”韩飞心里对充满诗情画意的流花河十分喜爱;又补充道:“改造后的城市就叫流花城吧。”
马良盯着韩飞嘴巴动了动,想说什么但终于还是忍住没有出声。韩飞一看就明白马良的意思了,‘流花城’有点落花流水的意思。在韩飞眼中不算什么,但在古人眼中就有那么点不吉利的意思了。
韩飞冲马良微微一笑道:“那就改成留花城吧。”接着又对几位将领说道:“幼常兄领士卒监管余下的蛮族降奴,拓宽梨花平原通往茂林镇的道路,砍伐的树木就用于城市扩建。”
第十三章 预料之外
见梨花平原的局势安定下来,黄忠提出大部队应该回防长沙了。韩飞当即就同意了,由黄老将军领本部人马返回各自的防区,甘宁也带两千人返回长沙,蔡和带一千人马到流花河上游;巩固梨花平原对武陵山蛮族的防御。一面又命人去襄阳调寒冰前来。临走时韩飞又嘱咐黄、甘二人道:“两位将军回去后帮助招募流民,动员他们前来梨花平原定居。”
又差遣心腹之人把收缴银两交给韩蝉用于购买粮食。才把留花城余下的内政事务交由马良处理。
次日,韩飞约了黄叙去梨花平原上游。郭浮给两人详细的解释了关隘的修建情况,又画出了关隘的修建草图。然后又陪同两人看了采石场和正在修建的关隘。韩飞对郭浮的组织能力大加赞赏,又和蔡和一起布置好对流花河上游的防御。一转眼两日就过去了,这才放心地带了黄叙返回留花城。
回到留花城,两人带着亲随走在大街上。留花城在马良的治理下,各方面都大有起色。留花城的街道不长,虽然这里被汉军占领了,但马良严令汉军不准扰民。
街道上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旁边的蛮族妇女开始摆出各种小饰物出售,这些东西都是蛮族妇女手工制作的,格外精致可爱,一问价格也不贵。
街尾有一家所卖的布匹,更是引起了韩飞的注意,韩飞教亲随取来仔细观看,布匹织造工艺细致精美,质地竟然比自己身上穿的还要好。又取过旁边蛮妇的布匹比较,手中布匹更是显是好了很多。
韩飞心中高兴,此人有如此高的织造手艺,可以推广开来,织出来的布匹可以交给韩冰、韩蝉贩卖,然后换回其它的生活必需品,这下总算找到解决蛮妇生计的办法了。于是问道:“不知此布出于何人之手。”
听见韩飞的问话,吓得两个卖布的二十来岁的蛮妇‘扑通’跪到在地,磕头如如捣蒜,七嘴八舌的说道:“去年秋天我们家的那个死鬼男人和蛮王出征回来。”
刚说完这句话,就听见黄叙冷冷地‘哼’了一声。
再一看黄叙面色不善,蛮妇慌忙改口道:“不、不对,是和沙大木抢劫回来,带回来了一个汉族少女。我家那个死鬼本来想留下自己享用,无奈汉族少女拼死不从,我家那个死鬼只好把她关在织布机房,先饿她几天再说。第三天的时候让我们去劝她,谁知道她竟然织了一匹布出来,我家的那个死鬼叫我拿到集市上去卖了个好价钱,我家的那个死鬼自然十分高兴,就和汉族少女约定,只要每五天织一匹布给我们,就不去逼她成亲。今年我们家的死鬼就战死了,你们的部队接着就开了进来,又开始解救奴隶。现在离了她我们姐妹吃饭都有问题,才把她藏在家中的。”说完可怜巴巴的望着韩飞。
韩飞心中这个气啊!现在汉军都已经进驻这里了;竟然还有人敢窝藏汉人用来当奴隶;于是大声呵斥起两个蛮妇,让她们在前面带路。要去扮演一回救美的英雄了。两个蛮妇慌忙爬起来,颤颤惊惊的带着几人往自己家走。
跟在两个蛮妇身后走进一片低矮棚户区,沿途到处都是衣衫破旧的妇女,常常是几个人挤在一间低挨的草棚里。看见有男人进来,蛮族少女拉拉扯扯的跟了上来。吓得两人逃命式的一路冲了过去,两个亲随只好在后面拼命的挡驾。
韩飞气喘嘘嘘的叫住两个蛮妇问道:“这些人是干什么的,都是些什么人?”
见两人狼狈的样子,蛮妇心中暗暗好笑,答道:“都是些家里男人战死后留下来的家属,自己又上了点年纪,想再嫁又没人要了,只好靠家中的少女接客来维持生计的可怜人。”
韩飞奇怪道:“但我看她们年纪并不大啊!也就只有二十多三十岁。”
蛮妇象发现了外星人一样,上下打量了韩飞一阵,才低下头黯然的说道:“蛮寨历年征战,男人本来就不多,现在更是连十八、九岁的都快嫁不出去了。我们不是因为还有匹布,早已和她们一样了。”说完早已失声痛哭起来。
韩飞明白了现在蛮妇的处境,心中对她们扣留汉人当奴隶的怒气早已烟消云散。
一行人来到蛮妇家中;另外两个年纪稍大的蛮妇迎了出来;一听说韩飞他们是来找回织布少女的;马上就哽咽了起来。韩飞往里面望了一眼,这里除了一幢两层小竹楼就没有其它房间了,韩飞知道蛮寨的竹楼上面用来住人,下面用于堆放杂物。于是面露疑惑的问蛮妇道:“你说的织布机房在哪里?”
蛮妇上前推开下面用于堆放杂物的房间,韩飞借着从竹间穿进来的光线看清了里面坐着的少女。只有十五、六岁的样子,留着一头乌黑的长发,清秀的面庞上嵌着一对乌溜溜的大眼,一双纤纤小手正轻轻的摇动着一架纺车。少女的美貌映衬着轻摇的纺车;使整个画面都变得生动起来。竟让韩飞看得呆住了;好一会,才柔声对少女说道:“你可以出来了,你现在不再是奴隶了。”
少女看见几人穿着的汉族服饰,美丽的大眼睛闪动着激动的泪光,问道:“你们是谁?是来赎回奴隶的吗?”接着又黯然的说道:“但我自幼父母双亡,和哥哥一起流落到悠县,去年蛮兵经过时,把我掳到这里,哥哥也不知道下落了。你们要赎回的人应该不是我。”说完泪水早已滑过白皙的面颊。
看见她因为失望变得苍白的小脸,韩飞只觉得心中一痛,忙安慰道:“现在我们攻克了这里,这里是我们的了,所有的汉人奴隶都自由了,你也自由了。有我们在这里,以后就没人敢再欺负你了。”
第十四章 女王驾到
听完韩飞的话。兴奋的表情刚闪现在少女脸上,又转瞬即逝,“但我的家人都不在了,现在还能到哪里去啊!”少女忧郁的说。
望着楚楚可怜的少女,韩飞心中涌起一股要照顾她一生一世的冲动,就象以前哄童年玩伴步月娥开心一样,走上前轻轻拂去她脸上的泪痕,用充满爱怜的语气说道:“乖!不要哭了!你就把我当成你最亲近的人好了。”话一出口韩飞就已经后悔了,不会让别人觉得自己是色狼吧。唉!冲动真它*的是魔鬼啊!
在看见少女脸上飞起两朵娇羞的红晕,更是连一向伶俐的口齿,也变得结结巴巴起来:“我,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想帮你,暂时的帮你家人想照顾你。等以后你找到你哥哥,就送你去和家人团聚。”
韩飞的窘态,惹得少女‘扑哧’一声笑了,娇嗔的接过话头说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那我就把你当成我哥哥吧。我可以知道你们是谁吗?又是从哪里来的吗?”
韩飞在心中暗骂前身寒露,什么不好当,偏偏去做武当弟子,弄得泡妞经验为零,害得今天就一连出了两次丑,以后还不被漂亮妹妹们笑话死。见韩飞也有吃憋的时候,一直没有说话的黄叙,忍着笑说道:“我们是驻守长沙郡的汉军,奉命剿平了悠县蛮族,他是我们这次行动的统帅,他叫韩飞。”
镇定下来的韩飞,从少女口中知道了她名叫郭昱。韩飞就把自己准备办纺织厂,由她教导蛮妇织布技术,逐步解决蛮妇生存问题的想法告诉了她。
郭昱当即就答应了,又提议组织蛮妇种桑养蚕和种植棉花,还有一些工厂管理方面的问题。韩飞一一照办,又让她先到蛮宫居住,还拨出两个亲兵照顾,才放心的带着黄叙回到军营。
次日韩冰带了一千流民赶到留花城,同时还带来了粮食和几个老成持重的韩俯家人、丫鬟。韩飞叫人动员所有在棚户区居住的蛮妇,由新来的流民教授其种植技术,开垦流花河对岸的荒地。对于愿意去对岸开垦的蛮妇,韩飞除提供足够的口粮外还提供大量农具,生活困难的蛮妇自然是踊跃参加,当日就安置出两万余人。
韩飞又和韩冰商议由他组织兴办织布工厂,当说到少女郭昱时,韩冰竟然听得泣不成声。韩飞让他先到蛮宫和郭昱商议办厂事宜,韩冰竟然显得有点心不在焉,韩飞只好又重复了一遍,韩冰才失魂落魄的出去了。
韩飞暗自奇怪,忙完了手里的事情后,又为郭昱挑了个韩俯的小丫鬟。然后才匆匆赶去蛮宫。
两人来到郭昱房门外,郭昱的房门未关。里面的情形让韩飞大为惊异,韩冰竟和郭昱抱头痛哭。韩飞轻轻咳嗽了一声,两人才赶紧分开了。
韩冰哽咽着向韩飞禀告了他们的身世;“他们原是安平广宗人,父亲叫郭永,官至南郡太守,母亲董氏,生了三男一女;大哥叫郭浮,自己名叫郭成,韩蝉本名叫郭都,小妹就是郭昱了。不幸父母双亡,又被乡党乘机谋夺了家产。大哥郭浮只好带上兄妹几人去投靠亲戚,路过襄阳城时,自己和郭都又被人贩子拐骗,幸遇老爷从人贩子手中赎出两人。”
听完韩冰的叙述,韩飞凭借前世对三国的记忆,也就知道了少女郭昱身世,不由得心花怒放,根据记载;郭昱字女王,聪明睿智,足智多谋,是三国时少有的美人。曹丕对她宠爱有加,后来竟不顾群臣的反对,封她为文德皇后。这下子曹丕的老婆恐怕是自己的了。
韩飞正在得意时,郭昱又接着说道:“当日我和哥哥寻遍了襄阳城,也没有找到你们。盘缠又用完了,就流落到了悠县,我们只好定居下来。哥哥平常靠砍柴为生,常挑到城里一边贩卖,一边打听你们的消息,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去年蛮兵进犯。我被蛮兵抓来这里,就再也不知道哥哥的下落了。”
韩飞听完兄妹的对话,笑着接过话头:“你哥哥现在就在我这里,你们一家人马上就可以团聚了。”当下又把郭浮的事说了一遍。又让韩冰、韩蝉改回祖姓,然后派人去接两人过来和家人团聚,又把挑来的小丫鬟留下来照顾郭昱。自己才回军营去了。
几日后,郭成过来禀告厂已办成了,请韩飞一同去观看。韩飞看了后十分郁闷,工厂里还用原始的纺纱机,纺出来棉线粗细不一就不说了,工作效率还极其低下,当即就找郭昱商量改进办法。
韩飞凭借前世对珍妮纺纱机的记忆,(不就是改变纺垂的方向,再加上传动装置和滑轨。后来就被“某人”称之为:“使英国工人的状况发生根本变化的第一个发明。”)画出了草图。又自己设计了一架传动水车的图形,准备利用流花的水力驱动纺纱机。自己亲自指导木匠按图制作。
制作完成后,木匠又来禀告,用作传动的皮带,试了不少都无法驱动纺纱机。韩飞感叹的想:“现在要是有橡胶就好了。”没办法只好先用土办法对付了,于是命人把布裁成长条,再用乡下老人纳鞋底的方法,把几十层布纳到一起,为了增加它的摩擦和耐磨性,韩飞又叫人在里面缝制了一层兽皮。
几天后,纺纱机终于可以运转了,工效也比以前提高了几十倍。有了前面的成功经验,聪明的郭昱又尝试着改进出了织布机,淘汰了传统的腰机织布法。
建安十三年春,梨花平原经过四个月的建设,上游的关隘已修建完毕了,关隘完全由青石砌成,气势雄伟,仿佛猛虎雄踞于流花河岸,彻底阻断了蛮族回窜的通道。韩飞提笔为它命名为‘虎关’。郭浮也带着工匠参加到留花城的建造中。
第十五章 智斗孙权
留花城的建设也已经初具规模了,原来的棚户区已拆除完毕,石砌的城墙正在修筑中。下游的小镇也已经开始安置居民,因为流花河下游水势喘急,适合带动水车驱动纺织机运转,因而郭成建议把纺织工厂建在下游的小镇中,郭昱也十分赞成。但到了厂子搬迁的那天,郭昱却赖着不肯跟郭成一同去下游的小城,郭成也拿这个既聪明又会撒娇的妹妹没有办法,只好把她留下交给大哥郭浮了。
纺织工厂首批就安置了两千人,生产出来的布匹通过郭都、郭成的商铺贩卖出去。韩飞就把这里叫作纺织城。韩飞又把踏弩改成靠齿轮张开弩弦的机弩,改进后的机弩射程增加了近一倍。韩飞又在纺织城中开设工匠作坊,专门生产这种机弩和弓箭。
对于完成了修建任务的蛮族俘虏,也让他们回家和家人团聚,又划出流花河对岸的部分荒地让他们开垦,并享受和汉族流民一样的待遇,对不愿意从事开垦的蛮族俘虏,就把蛮宫所得的牛羊马匹交由他们放养,留花城只是从中征收一部分的税收。蛮族渐渐人心归附,接着又颁布蛮汉平等的政令,并开放蛮汉间的通婚。梨花平原被治理得充满了安乐祥和。
郭昱一有时间就爱拉上郭浮往韩飞住处跑,每次看到韩飞后,又总是一声不吭的坐在一旁,乘韩飞不注意时,总是在暗中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每当韩飞一回头,少女的目光就匆匆逃开,脸上还会露出羞涩的表情。
马良心中暗暗好笑,故意说道:“梨花平原已经步入正轨,又有郭浮兄在这里帮助,以后这里的一切就交给我好了,世忠贤弟可以先回长沙了。”说完故意拿眼瞄了郭昱一眼。
郭昱又羞又急,想开口又想不出留下韩飞的理由,一张俏脸涨得通红,双眼也不争气的涌上了一层雾水。
见郭昱受窘,韩飞着急的道:“谁说我要走了。。。。。。”话一出口,后面又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只好关切的望着郭昱。
马良等人见状,早已偷偷的溜了出去。韩飞悄悄的握住了郭昱的手,往自己怀里一带;郭昱顺势就靠在韩飞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