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应之再造山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蝴蝶效应之再造山河-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厮混,闹得朝庭上下一片乌烟瘴气。灵帝的身子早就被淘空了,只是年轻,不显现出来而已,到黄巾乱起,灵帝的小身体受了点儿惊吓,便再也支持不住,大病了一场。
虽说在太医们的悉心医治下,灵帝渐渐康复,身体状况却大不如前,经常闹病。灵帝的肝、肠、肾功能每况愈下,太医们也束手无策。
这一日,灵帝从何后的床上爬起来,掰了掰手指一算,居然已经有十天没有得过病了(PS:我好同情这个皇帝……)。大喜之下,衣服也没穿整齐便出去找郭胜、曹节等一干太监玩耍。太监们见主人难得开心,更是屈意逢迎,玩得好不尽兴,还累得灵帝出了一身大汗。回宫时,却正赶上一场暴雨,把君臣几人淋得跟刚从水里捞出来似的。回到宫里,灵帝一连打了好几个喷嚏,久病成医的他聪明地告诉自己:看样子自己又得大病一场了。
太医们赶来,小心翼翼地检查完龙体,对灵帝说放心吧,不过是重感冒(当时叫“风邪入侵”,为了大家阅读方便,我把它还有下面将出现的一些古代话按现在的意思意译出来了*^_^*)而已。只要注意膳食,按时服药,应无大碍。
灵帝一听是重感冒,老朋友了,这两年都过几十上百次了,应该不会要自己的命吧。于是不把它放在心上。
恰巧牧马城这阵子过“十一国庆节”。方璇特地孝敬了一大堆新鲜的玩意儿。灵帝生平最爱的就是牧马城的特产,忙下令把关外侯孝敬的东西放到床头上来,好让他慢慢赏玩。
进贡的东西摆了一屋子。灵帝乐呵呵地摆弄着那些古灵精怪的玩意儿,突然,他被一袋子黄澄澄的玩意儿吸引了。
灵帝拿起一根,嗅了嗅,香喷喷的,咬了一口,真好吃!
那是啥?灵帝问旁边小太监。小太监说,牧马城进贡清单里把这玩意儿叫炸薯片,不过听华歆华仆射说,在日常生活中,细细长长的那种叫炸土豆条,扁扁的那个才叫炸土豆片,听说很好吃。
有意思。灵帝笑了,难得关外侯有这份孝心,一有什么新鲜玩意儿就派人送给我,得赏。就在床上封了方璇为镇北将军,假节钺。
封完赏开吃。何后好意提醒,是不是要问问太医们,这东西病的时候能不能吃?
灵帝点头。一会儿太医过来,看看那玩意儿,为难了。这什么“炸土豆条”,我也没吃过呀!哪里知道有没有什么禁忌?灵帝大度地说,那爱卿先尝尝再作评论。
太医道了声谢,小心翼翼地拈了一根放入嘴里……好吃!又拿了一片炸土豆片……也很好吃!
太医还要再吃,灵帝不高兴了:你是来看病还是还偷吃啊!我才吃一根呢!你吃得比我还多咧!
太医吓得“咚”地跪下,拼命磕头:小的医术浅薄,不知道他能不能吃,不过这东西太干,得病时只怕还是少吃为妙。
灵帝语气不太好了:依你看怎么办?
太医磕头:不如让小的拿回去先琢磨琢磨再说?
灵帝脸色更难看了:等你琢磨完,东西都让你吃光了。我就不信关外侯如此忠心忱忱,还会拿这东西来害我。
何后连忙出来劝架:太医啊,你拿回去琢磨一个晚上,明天能够下定论吗?
太医蔫了,这又不是做急性毒理学实验,哪里这么快能得出结果的?
何后脸色也不好看了:难不成让我们等你去做三期临床检验?
最后还是我们通情达理的皇帝出来打圆场:好了好了。皇后就不要生气了嘛。不如这样,从这些炸薯片里称出二两来给刘太医拿回去做科学研究,研究完了写一份《炸土豆片和炸土豆条中营养成份的分析》的论文呈上来给我过目就行了。OK?灵帝笑容可鞠地问大家。敢情这牧马城方言都传到深宫里去了。
太医哭笑不得,点头也不是摇头也不是,最后还是捧着二两炸土豆片和炸土豆条领旨谢恩下去了。
OK了!灵帝解决完问题(PS:解决了?),龙心大悦,命太监把牧马城特制的干红葡萄酒呈上来,和何后痛痛快快地大吃了一顿。酒醉饭饱了,何后在一大堆贡品中又翻出一大包炸鸡翅和炸鸡腿来,惊喜万分地拿来与灵帝分享。灵帝本来饱得不行了,但拗不过皇后,只得又多吃了许多。
灵帝吃得实在太多,睡到半夜忍不住反胃吐了两回。灵帝只道是今晚酒喝多了,不以为意,又睡了过去。
到第二天醒来,灵帝就发现这个世界有点不对了,怎么晃晃悠悠的?灵帝挣扎着从床上爬起来,只觉得头痛眼睛痛,口鼻直发干,口鼻以下,嗓子、胃、肚子无一不疼。忙叫人拿坐便椅子来,结果一坐就坐了大半天,痛得呲牙咧嘴的。完事了一擦屁股,全是血。
灵帝心中才有了点恐慌,这时喉咙有点痒,干咳了一下,取过手绢一看,痰里有血!灵帝顿时吓得手足无措,嘶哑着嗓门叫传刘太医过来。
刘太医跑来诊脉,说了一大堆莫名其妙的话,灵帝听着,觉得好象跟他以前得过的病不是很一样嘛!问道,直说吧,到底是啥病,几时能好。
太医犯难了,皇上的病一下子说不清楚。首先,他感冒没好,那是老病,也是小意思;皇上现在最严重的病在他的胃上,他昨天吃得太多,胃受了不小的刺激,虽然皇上脾胃一向强健,这点小事还不至于胃穿孔,但胃出血多少有点;至于什么大便不畅,口鼻发干,嗓子疼,喉咙出血……那都是昨天那什么炸土豆还是炸芋头的吃太多了,火气上升所至,根本不是大问题,可这三个毛病凑在一块,多少还是有点麻烦。
太医沉吟了一下,看皇帝脸色不对了,忙说这都是小病,皇上请不用担心。
灵帝不干了:当我白痴啊!我都咳血了,还说是小病?庸医!给我滚!
刘太医吓得屁滚尿流地出去了。
何后在一旁听说皇上咳血了,忙跑到皇上身边说:我儿子刘辩聪明得体,又是长子,快立他为太子吧。
灵帝的脸蛋黑得跟锅底似的:我还没死呢!太不像话了吧!哼了一声,出门找太监蹇硕去了。
找到蹇硕,灵帝劈头就问:我要立小儿子刘协作太子,你看怎么样?
蹇硕一头雾水,忙问皇上怎么了?灵帝哭丧着脸说,我得了大病,快驾崩了。蹇硕啕号大哭,哭得灵帝心里暖洋洋的。灵帝正在琢磨怎么和蹇硕商量一下,让蹇硕蹇爱卿为他陪葬呢,蹇硕突然不哭了,跟灵帝说要立刘协为太子,必须要废了何氏一族。首当其冲便是大将军何进。
灵帝一听有道理啊。便把要蹇硕陪葬的事先搁在了一边,问,要怎么办才好?
蹇硕把手搁在脖子上,做了个“咔嚓”的动作。
灵帝吓了一跳,鼻血流了下来。
蹇硕一看,乖乖,看样子这皇帝真不行了。这可是个杀何进揽大权的好机会啊,一定要乘着皇帝没死之前办妥。于是忙命人把张让、郭胜、曹节他们叫来。
张让、赵忠、段珪等立马赶来,对着灵帝大哭三声后开始商量除何大计。
灵帝一看什么啊!都把自己当死人呢,什么秘不发丧的主意都想出来了,太过份了!顿时泄了气,跺跺脚回何后房里去了。
这一晚,他抱着何后睡觉,梦见死去的桓帝朝他微笑。
第二天,他就真不行了。
何后急了,一个劲让他赶快处理后事。蹇硕一看大事不好,派兵冲进屋子来抢皇帝。两边各不相让,灵帝无力地被两抢来抢去,突然“哇”地吐了一大口血。
刘太医正好走到门口,见门口都是兵,吓了一大跳,问出什么事了。侍卫告诉他,皇帝病重,快不行了。
呸!你才快不行了呢!刘太医骂道。皇上只是有点小病而已,细心调养,一两个月当能恢复如初,什么快不行了?也不怕掉脑袋!
侍卫一愣,刚要说话,屋内传来何后惊慌的声音:太医!快传太医啊!
刘太医急忙赶入,一探皇上鼻息,已经只有进的气,没有出的气了。
蹇硕一看刘太医满脸错愕的神色,知道来不及了,也顾不上抢什么死皇帝了,悄悄离开,一出门马上下令,皇上召何大将军紧急入殿,一面命人埋伏在宫门口,看见何进进来,就地斩杀。
何进本来都中计了,中途却听人说,灵帝已经死了,蹇硕在设计要除了他呢!何进慌忙回到私邸召大臣们商议,结果是派袁绍带兵五千直闯宫门,杀散埋伏的士兵,不由分说立刘辩为太子,四处捉拿蹇硕。
蹇硕慌忙找老朋友郭胜、曹节等商量,郭胜想了想说,没办法了,还是牺牲你一个,救我大家命吧!蹇硕不认识似地看着这些两眼直放绿光的老朋友,大叫一声,想走,曹节赶上去一剑劈死了他。附带说一句,曹节那口宝剑,也是早年方璇行贿时送给他的。
张让等提着蹇硕的脑袋去见从前的何后现在的何太后,说这些个破事都是蹇硕一个人鼓捣出来的,跟他们一点关系也没有。怪自己从前交友不慎,交了这么个忘恩负义的混蛋。如今蹇硕已经被他们杀了,还请何太后原谅,免了他们的罪。
何太后是个大脑发育不太正常的女人,见张让等苦苦哀求,心中一软,心想今天喜事连连,何必为几个太监再开杀戒,煞风景呢?于是求她哥哥大将军何进不要再追究今日之事。偏偏她哥哥也是个满脑子猪油的人,一点点主意也没有,听得妹妹这样说,觉得非常有礼,便大发慈悲,放了那些太监们一马。
何进按兵不动,可没几天,他的部下们又不干了,坚持要清君侧,杀了这帮太监。何进想想,也有点道理,便去问何太后的意思。何太后正被张让等人伺侯得爽着呢!哪里肯同意?又说了一大堆道理,就是不让杀。何进傻了:怎么谁说得都有道理呢?又跑回去问他的部下。
这时部下里又出了个大白痴,就是袁绍。袁绍建议,既然是太后不同意,那我们把全国的诸侯全部召过洛阳来,联合讨贼,逼太后点头。
曹操听得想笑,刚想骂袁绍,何进在一旁居然点头说这主意不错,有道理。气得曹操吐血。
何进自以为此计大妙,便暗地里派人星夜到各地去传诏,让他们前往洛阳一同诛杀宦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下回预告:
“打败董卓又怎么样?”
“执掌朝政啊!”
“然后呢?”
刘备接到使者来信时看都来不及看便放在了一边,等后来战事完毕,想起还有这么一回事,找到书信打开来看时,黄花菜都凉了。
—————————————————————————第三十一回 《洛阳风云》
第十二 董卓进京
    何进的诏书传到牧马城,已经是十一月份了。
接过何进的诏书和驻洛阳大使华歆的详细报告,方璇立即前去和宋仪商议。
历史上有没有这回事?方璇问道。
有吧……宋仪想了想,董卓好象就是这个时候进京的。
那我们要不要也进京和董卓斗一下?方璇心痒了。
宋仪想了想,说,也许打得过……不过,打赢了太守大人准备怎么办?
夺权啊。方璇理所当然地道。
然后呢?
方璇怔住了,他还真没想那么深。
说白了抢到了位子也没用。宋仪下结论道,我们是来改造世界的,不是来抢皇帝来当的。就算当了皇帝也不能令行于下,有啥用?
方璇心有所悟,修书给华歆道:牧马城不准备派兵了,洛阳那边由你全权代言。不管谁当政,一律说恭喜,不管当权者要干什么,一律说支持。必要的时候该贿赂就贿赂,该送礼就送礼,牧马城在洛阳一切资金由华歆统一支配。
宋仪与方璇相视一笑,宋仪表扬说方太守的太极劲越练越厉害了。
最倒霉的还是诸葛亮和庞统两人。花了半天心血策划去洛阳勤王一事,结果方案还没拿出来便给宋仪枪毙了,郁闷的来。
此时远在辽东的公孙瓒和刘备正忙得焦头烂额。原来一个叫张纯的地痞自愿当汗奸为鲜卑人引路与汉人开战。公孙瓒主战,他的顶头上司幽州牧刘虞却主和。公孙瓒不理刘虞亲自带他得意的白马义从出击,刘虞却一面向鲜卑人谈判求和,一面千方百计拉公孙瓒的后腿。结果公孙瓒这一仗打得贼郁闷。
刘备有心救援公孙瓒,却又被辽东太守公孙度拖住。公孙度乃凶狠残暴之人,周边少数民族人倒也甚是服他(这就叫“恶狗怕粗蛮”啊),公孙度引鲜卑族人从昌黎方向进攻公孙瓒,与刘备的部队在冰天雪地里来回打拉锯战,苦不堪言。刘备接到使者的书信看都没时间看便丢在了一边。等刘备大破辽东各民族联军,想起还有这么一回事,找到书信看时,黄花菜都凉了。
就这样,董卓三个最厉害的对手:方璇坐壁上观;公孙瓒自顾不暇;孙坚又正好得病没来,于是董卓大军一下子成为洛阳地区的绝对优势力量。董卓座下第一谋士兼女婿李儒(我查过《三国志》,似乎历史上并无李儒其人,乃罗贯中大大虚构。但为了剧情需要,我也照《三国演义》中所述,添加了李儒这个人。)劝董卓先不要进京,以观其变。董卓然之。
果然不久,十常侍不甘坐以待毙,发起动乱,杀了大将军何进。何进部将愤怒地冲进宫庭,大肆诛杀太监,洛阳城里一片混乱。
董卓见时机已到,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开进城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占了洛阳城所有关键部位,包括城门、关卡、军营及各处宫门,镇压叛乱。
何进旧部被一下子打懵了,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等他们缓过劲来,董卓老早就大事已定了。董卓乘机招诱何进的旧部,众将领见大势已归,董卓又军力强大,只得老老实实归顺,至此,洛阳动乱平息。
几日后,在李儒巧妙地策反计下,执金吾丁原手下大将吕布也投靠了董卓,当时硕果仅存的洛阳地方实力派丁原,居然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就被吕布杀了。董卓在改编完丁原的部队后,在洛阳地区的实力从此无人可及。
华歆上表,高度评价董卓在这个事件中所起的作用,极力支持董卓留在朝中辅佐少帝。
哪知华歆这边上书用的毛笔上墨迹还没干呢,董卓便又开始鼓捣起别的玩意儿了。董卓早在当日救驾的时候就起了废立之心,如今大权在握,便公然行起了废立之事。此时洛阳城内已经没有可以和董卓对抗的势力了,在杀掉几个老顽固后,大事便就这样定了下来。何太后、少帝和唐妃被凄凄惨惨地赶出了宫庭,不久后便被李儒给逼死了。少帝的弟弟陈留王刘辩被扶上了龙椅,是为献帝。
华歆可真为难了。这拥护大将军诛杀十常侍的表刚刚呈上去,何进便被十常侍给杀了;恭喜十常侍洗刷污名的表还没构思好呢,十常侍又完蛋了;董卓进京,风云一变再变,华歆写的三份分别拥护卢植、丁原和董卓的表,卢植那封刚送出去,卢植便被董卓罢了;丁原那份还在写,丁原死了;支持董卓留京辅佐少帝的书还没送出去两天,居然少帝被废了!唉呀,这份差事还真不好做啊!
华歆的,支持少帝下台,新皇继位的表呈到董卓那里,把董卓都给逗乐了。他拿着那份表对李儒笑着说,这华歆还真有趣,我想赏他。
李儒皱着眉头说,华歆怎么想倒是无所谓,关键是华歆背后的镇北将军、关外侯方璇的想法才是重要的。京都眼下风云莫测,方璇不可能能随时得到最新的情报以指示华歆写什么样的表,想必是早给予了华歆某方面的自主权,让他见机行事。照目前华歆前后的四道折子来看,方璇似乎并没有染指洛阳的意思。
董卓笑了:方璇这人很识时务嘛,我喜欢。
李儒眼皮子一跳,说,丞相或许太低估方璇这个人了。方璇与我们作了这么多年的邻居,他有多大野心,想必丞相心里也有个数。今日一事,要么说明方璇心无大志,只想割据一方,要么,则说明他另有后招。李儒不无担心的道,牧马国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