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应之再造山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蝴蝶效应之再造山河-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另外,关于宋仪知识的问题。前几章就讲得很清楚,宋仪并非吸收了全城人的记忆,而是一些记忆碎片。很多都是残缺不齐甚至根本不成体系的知识。所以发展牧马城科技的时候也是方璇为主,宋仪只在一旁起点辅助性作用。他不知道火药怎么配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最后,多谢“易雅思”对这本书的关注。有了你们的支持才有我写作的动力。谢谢啦!
第四卷第六章附注:历史上的徐州之战
    ㈠历史上的徐州之战有许多争议。“挺曹派”说是陶谦图谋害死曹嵩,所以被讨伐是罪有应得。但事实上他们一直在有意或无意地回避一个问题,就是《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的参考文献是魏国史料,是按魏国史官整理的资料来编写的——这件事情涉及到开国皇帝的名声和颜面问题,史官们当然要往好的方面写。
《三国志》中写道:“太祖父嵩,去官后还谯,董卓之乱,避难琅邪,为陶谦所害,故太祖志在复雠东伐”。写到这里的时候,陈寿可能有点良心发现,就附注中说,这个故事有两个版本,一个是:“陶谦密遣数千骑掩捕(曹嵩)。”一个是“陶谦遣都尉张辏Ы锒夙'送,辏в谔┥交⒎鸭渖贬裕〔莆铮虮蓟茨稀L婀榫逃谔涨史ブ!
我是不知道陶谦没事干密遣数千骑掩捕曹嵩干什么,但这是《魏书》的原文,大家就可见史书的不公正立场了。至于张辏毕植茚月郏灿泻艽笠傻恪R皇鞘飞喜懿倬兔挥腥魏巫飞闭抨'的行动;二是张辏Ь尤荒懿叻此嫘辛桨倨锉愿饰簟獾闳萌撕苁腔骋桑蝗遣茚缘降子卸嗌偾嗟侥艽蚨桨倨锉栽傅痹簟R啦茚允谴笾詈畈懿俚母盖祝抨'再怎么利欲熏心也不该会轻易去动曹操老爸的主意,毕竟被一个诸侯仇杀可不是件好玩的事;三是曹嵩死了,如果不出什么意外(就是后来的陈宫造反,刘备当上徐州牧),整个事件的最大受益者就是曹操本人。如果按现在破案程序来说最大受益者最先受到怀疑,那么整起事件第一嫌疑人应该是曹操这个“大孝子”才对。
曹操在徐州杀了多少人,也一直很有争议。我看过起点一位很有影响力的女作家写的三国类小说。她的文笔很优美,构思也很新颖,但我这里想谈她对曹操这个历史人物的片面包庇。在她看来,曹嵩的死纯粹是陶谦这个恶棍一手策划所致,曹操也根本没杀什么平民,只不过杀了很多降卒罢了。
她的这个观点有个史料证据,就是《三国志·;武帝纪》中都提到的“夏,使荀彧、程昱守鄄城,复征陶谦,拔五城,遂略地至东海。还过郯,谦将曹豹与刘备屯郯东,要太祖。太祖击破之,遂攻拔襄贲,所过多所残戮。”
《三国志》里只提到曹操“所过多残戳”,并没说对谁“残戳”。所以就有人以此说罗大大的《三国演义》中说曹操“杀戳人民,发掘坟墓”中错的。曹操其实只是杀了一部分徐州降卒而已。
可能吗?魏国的史官写自己的皇帝,如果他真的只是杀点降卒的话(事实上杀降卒也是很不好的事),魏国史官会含糊其辞,只说“所过多残戳”吗?
让我们看看南朝人范晔写的《后汉书》吧。《后汉书卷七十三刘虞公孙瓒陶谦列传第六十三》写道:“初平四年,曹操击谦,破彭城傅阳。谦退保郯,操攻之不能克,乃还。过拔取虑、雎陵、夏丘,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保,无复行夡。初三辅遭李傕乱,百姓流移依谦者皆歼。”
看到这里,还认为曹操只是杀点“降卒”吗?陈寿是晋朝人,晋朝乃是从魏朝过渡而来,当然得为曹操说好话;而范晔是宋人,与魏国无关痛痒,所以才会直言以告。史官的立场,大抵就是这样吧。
㈡曹操从小就不老实,经常对大人撒谎,《曹瞒传》上说:“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其叔父数言之于嵩。太祖患之,后逢叔父于路,乃阳败面喎口;叔父怪而问其故,太祖曰:‘卒中恶风。’叔父以告嵩。嵩惊愕,呼太祖,太祖口貌如故。嵩问曰:‘叔父言汝中风,已差乎?’太祖曰:‘初不中风,但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嵩乃疑焉。自后叔父有所告,嵩终不复信,太祖于是益得肆意矣。”其乖张顽劣可见一斑。
关于本书YY程度的说明
    一本书的yy也是有限度的,任何事情都有其规则,汉末你讲平等,民主,你认为谁会听?贵族不放弃既得利益,民众不敢。你提出这种主张的下场是什么?死无葬身之地,提出了这种主张就是社会公敌,统治阶层肯定给你安个妖言惑众之名。投奔你的基本除了底层出身的豪杰,士人是不会投靠你的。——————书友“燕凌风”。
最近一直有书友说这本书YY到离谱的程度,所以,今天想就这个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说YY,照我看来,所有架空历史小说类,最大的YY之处就在于主人公穿越时空回到过去或某个特定年代——如果这也能办得到的话,那么要把一只蚂蚁教会所有GRE单词我想也不会是太困难的一件事——换言之,如果连人穿梭时空都能接受的话,我不知道还有什么YY是不能接受的。
其次说“限度”。“限度”这种张力太强的单词一般无法用于定义一本书的好坏。五十步和一百步到底哪个更好?或者说,我应该取个平均值,跑七十五步再停下来?离谱 or 不离谱,这真是个大问题。
在我写这本书时,我也看过不少的起点小说。凭着一身“王霸之气”和几句无聊的“袁术冢中枯骨”让无数英雄拜倒在主人公牛仔裤下;主人公神勇到文武双全,再有名的文臣武将在他面前也不过是一盘小菜;“金屋藏才”——所以有名的文臣武将都被当作收藏品一般收在家里来满足主人公的另类收藏癖——而这些胸怀大志的人物也都心甘情愿地当花瓶给主人公赏玩;穷光蛋玩游戏玩到现实生活中成百万富翁,运气好到路上随便撞到一个NPC都能捞到别人玩一辈子都享受不到的好处;一个回到莫名其妙时代的太监通过练一种“仙法”把自己被割掉的那个玩意儿再练出来——就如同低等的再生性动物那样;主角单P一大群女人,居然连“伟哥”也用不着就让她们个个满足到路都走不动……这些全部在可以忍受的YY范围之内。
而一个现代人回到古代说两句英语,试图改变一点历史进程,提早结束封建社会就成为大逆不道,称之为“超出限度的YY”?
如果你回到古代,如果你有能力,你会不会试图改变中国千年不变的可怕的封建制度?
我会。不单如此,因为我学的是生物,如果我有能力,最让我重视的,不会是统一天下,而是治理黄河,以及保护生态平衡。
我会无法忍受古代可怕的愚昧制度——正如我见不得有人破坏自己家园的生态环境那样。前者是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祖国继续愚昧下去直到千年后历史重演:日本或美国或其他什么国家打进中国,屠杀国人——而后者,是在让自己断后!
所以我的书中,出现的是一个民主社会,更为高明的社会——这个社会或许是社会主公社会,或许是高度国家垄断资本化的资本主公社会,而不是某某某一统天下,作一代圣朝明君,然后眼睁睁看自己的子孙堕落,对外妥协。
大家都是学过马克思主义的人,知道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所以许多人根深蒂固地认为,中国理所当然应该出现一个漫长的封建社会然后才到社会主义。
中国人民真的理所当然应该受一两千年封建主义的统治、压迫吗?这句话马克思没说过,毛泽东也没说过。诚然,我也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是中国三国时候的社会存在真能决定以后一千年的封建社会意识吗?中国的封建社会是如此之长,其根本原因就是一直缺少一个可以和士族阶级叫板的阶级——即商人阶级。更为根本的原因是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使即便是商人自己也认为,自己低人一等。
其实商人这个阶级在三国时候并不弱。糜竺、卫弘、张世平、苏双……三国的政治里面有很多他们的影子。但这些商人都无法自发地形成力量,而只能被动地去依附士大夫以期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使自己也由商人“升格”为士大夫——地主。
方璇出身就是位商人,他建立牧马城最初的目的也就是为了方便和少数民族交易。所以很容易吸引当时的商人集中起来,以财力支持成一支不小的力量(历史上刘备的第一桶金就是商人给的;曹操的第一支五千人的部队也是一个叫“恚ё取钡娜烁兜恼剩
有自己独自的力量以后,一切事情就可以开始了。牧马城所在的地方原来是汉朝和匈奴的边境,是汉朝抵挡外族入侵的前线的前线,方璇通过打点,在那块地皮上建立一个“属国”,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商人嘛,最不缺的就是钱了。牧马国的一切主张都可以被合理地承认——因为那本来就是一个“属国”,说白了,藩邦蛮夷之国而已。连在中原地区散布“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张角当时也没人管,又有谁会去管一个蛮族人(方璇)是不是“妖言惑众”?更何况这个小国不但每年向朝庭进贡N多好东西,还帮忙抵抗外族入侵,这么便宜的事,朝庭怎么可能会不答应?
问题是牧马国是站在商人——也就是资本家这一边的,连年征战的流民是最直接的工人阶级来源——三国末期的政府腐败得一塌糊涂,什么官都能买,要买点政府拿着头痛的流民应该是再轻松不过的事了——而源源不断的高龚断利润和超额利润又能吸引越来越多商人投往牧马国——有朋友说这种政策得不到士大夫的拥护——牧马国建国初期有士大夫吗?
当时的牧马国除了方璇就是糜竺、糜芳、卫弘、张世平、苏双,武将是周旦和彭宫,宋仪到的时候又拐骗了张飞和太史慈——有哪个历史上有名的士大夫吗?事实上这本书从一开始写我就没准备依靠士人的力量。引宋仪在书里的一句话:“……说实话,我并不认为比我们少了近两千年知识的当世人才能‘才’得到什么地方去。所以我想,我们可以以授课的方式来培养各方面的人才……”以后的一段日子里,方璇和宋仪都在着重研究着牧马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培养出“自由、平等”等观点的种子来。后来的一代重臣汲羽、晏飞、慕容云、林超、余波、司马凉包括诸葛亮、庞统等人都是宋、方二人带出来的学生。
诸葛亮、庞统、徐庶三人我在另一篇作品相关中就说了,那是因为我太喜欢他们三个,所以把他们提前“改”出来了。除了这三个人(还有一个博陵崔州平,和那三人一起被“改”出来的。),牧马国的初期并没有任何一个士大夫,包括刘备、郭嘉、郑玄、程昱等都因为不满牧马国的政策而走人了。
随着牧马国国力日渐强盛,而汉朝又在黄巾之乱后日渐衰亡,资本家们以暂新的阶级出现在世人眼中的时候,就算士大夫们有心,要想抵挡也难了。这种情况,士大夫们是附和新的阶级还是负隅顽抗?我想两种选择的人都有。开明的,看到了这个体制的优点,于是舍弃原有的方式毅然投到牧马阵营中来——就像从前很多地主、官僚资本家、知识份子抛开一切到延安搞革命一样——其中就有陈宫(这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人);更多的则是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抵抗牧马国思想和军事上的双重入侵,如曹操、刘备。
琴情一开始是以吕布夫人和王允养女的身份出现的,所以她手下很快便聚集了一班文人(那些都是帮吕布而非琴情的人)。当琴情借助吕布的军力暴露真面目(杀皇帝)的时候,许多文人开始反抗——崔烈等都被杀了;一些则是被强迫依存——如荀攸;圆滑世故一点的如贾诩、段煨之辈知道不能与之抗衡便选择了主动投降,反而成为了琴情的心腹——历史上的贾诩本来也就是这么一号人。琴情与牧马国合并,改革的时候在她的管辖范围内,已经没有任何人可以动摇她的地位了。有火,有血,有威逼,有利诱……只要实力摆在那里,而你又决心想做的时候,根本没人能够动得了你——就像当时的社会主义公有化一样。
如果真的按照这个进度,要把整个“赤化”就真的这么难吗?我承认,的确是有YY,早在书的关键字中就写了YY这两个字。但如果这样也算“离谱”,算“超过限度”,我觉得有点无辜。三国类小说中最著名的算是《商业三国》了吧?我看了,但因为不是VIP,所以看得不多。里面全盘欧化——而且还是古代的欧洲化让我觉得很不爽——但问题是,主角提出“古欧化”和宋仪提出的“平等”,从当时士大夫的接受程度来考虑,不都是一样的吗?《商三》的主人公随口说了两句不咸不淡的鬼话就让好大一帮子人心甘情愿为他马首是瞻,牧马国为什么不能凭借自己的力量来发展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来征服地主阶级?哪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立不是资本家通过血腥革命的方式来达到自己政治目的的?为什么在中国不行?为什么统一中国就非得用郭嘉、田丰、关羽、贾诩?或者说,为什么到中国就得向封建势力低头,要么做皇帝,要么君主立宪(能写到这一步的人都是少之又少)?连直面困难、解决困难的想法都没有,回到过去就只想着怎么一边装君子,一边在床上征服貂蝉、蔡琰、大小乔,这样的YY,我觉得才是最可悲的。
所以对于《商三》,虽然我看得不多,也不同意赤虎大大的很多观点,但我佩服他的胆量,佩服他的敢于想象——到现在我还是认为,《商三》是三国类小说中最有魄力,写得最好的小说。
紧急求助
    这几天码的新书,自认为还不错,谁知给朋友看过以后,他说了一句:“如果读者之前没看过《九州》的话,只怕看不懂。”
我汗了一下。往往自己写的书自己是看不出问题来的,这时只能靠别人帮忙了。我本意是想写一个全新的故事,一个就算不看《九州》也能毫无障碍地阅读的故事,这样一来,就没意义了。
所以想让大家帮我看一下新书的开头,看看是不是都有朋友的那种感觉。如果有我就改。想帮这个忙的朋友请加QQ群:29204899。群公告上有新书的下载地址和方式。预先看《九州》后传哦。看完后能给个大概意见,比如“没看《九州》的人确实看不懂”,或“文笔太烂”之类的我就感激不尽了。
谢谢啦!
下面凑字文,不用理会:

冰焚不由得动气,双手抓住剑柄,大喝一声,周围立即形成一个凝滞的水纹劲场。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岚舞脸色苍白地看着在水纹劲场下光芒四射的水纹巨剑。
近五米厚的石壁在冰焚全力一击下轰为殛粉!一时空中扬起漫天灰尘。
冰焚也没想到自己的全力一击会有这么恐怖。“看来纯力剑客也没有想象中的无能嘛——最起码在挖坑方面。”冰焚微微苦笑。
一阵心悸突然涌上心头!冰焚感觉到自己的力量陡然降了一个档次。冰焚警觉地抬起头来,只见昏暗中,残垣外,一对紫红色的眼睛正盯着自己。
“74级+!”岚舞根据霸者之威的力场大小,估计出对方的来头。
冰焚眉头一皱,退后一步。伴随着清晰的马蹄声,紫红眼睛向自己飞快靠近。
“幽灵近卫队统领。”冰焚寻思着官方公布出的怪物图鉴,立即将来者辨析出来。
“BOSS?”岚舞问。
“76级精英BOSS。”
“……逃吧!”岚舞狂汗一把,拉住冰焚就往后面跑。
浑身窜着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