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神对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与神对话- 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你想知道的是什么?   
死的时候发生的是什么事情?   
看你选择什么?   
你是说我们选择什么就发生什么?   
你以为你死了就不再创造?   
我不知道;所以才问你。   
好像很合理。(不过,你是知道的,只是你忘掉了;而这也很棒。一切都照计划进行。) 
你死以后,并不会停止创造。这对你而言,是否就够了?   
没错。   
好得很。 
至于何以你死后还不停止创造,则是因为你从来就不会死。你无法死。你是生命本身。而生命不可能不是生命。因此你不可能死。 
所以,在你死的时刻所发生的事,就是……你继续活下去。 
这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死了”,却不相信自己“死了”——因为他们没有经历到死,他们反而觉得非常活跃(那是因为真正就是如此)。所以,他们有点糊涂了。 
本我可能会看到身体躺在那里,皱成一团,一动不动,然而本我却可以到处行动。它往往是在屋子里到处飞——然后是同时存在所有的空间。当它想要某个观点时,它就突然发觉正在经历体验那个观点。 
如果灵魂(这是我们现在给与本我的名称)觉得奇怪:我的身体为什么不动呢?“它就会立即发现自己浮在身体上方,好奇的看着身体的寂静。 
有人走进屋子,灵魂想:“那是谁?”立刻它就会在那人的面前或身边了。 
这样,灵魂不久就知道了它可以去任何地方——而且是以意念的速度。 
灵魂于是感受到不可置信的自由与轻松,随着意念可到处乱跑的这回事,灵魂是要有一会儿才能“习惯”的。 
如果这人有孩子,如果它想到这些孩子,则不论他们在多远,灵魂都可以马上到他们面前。于是灵魂习知自己不但可以以意念的速度到自己想去的任何地方,而且可以一时在两处,或三处,或五处。 
它可以同时在这些地方存在、观察与行动,而不至于感到困难或混乱。随后它又可以“聚合”自己,重又回到某个地方,只靠重新聚焦就可以了。 
在下一世,灵魂会记起它这一世如果能够记起就好了的事——这就是一切由意念所创造,事情的出现是由意愿使然。   
我的意念集中于什么,它就变成了我的实况。   
完全正确,唯一不同的是你体验到这结果的速度。在物质生活中,你的意念和经验之间可能会有一段时间的间隙。在灵界则没有间隙;结果是当下的。 
困此,刚刚离开(禁止)的灵魂,得学习非常小心的监控它们的意念,因为不论它们想什么,就会经验到。 
我用“学习”这两个字是不够严谨的,只是一种方便的说法,不是精确的描写。“记起”可能比较正确。 
如果物质化的灵魂能像精神化的灵魂那样,有效而快速的学会控制自己的意念,则它们整个的一生都将会改变。 
在创造个人实相方面,意念控制——或某些人所称为的祈祷——就是一切。   
祈祷?   
意念控制,就是至高的祈祷。因此,只想那善的事,那正的事。不要去耽思负面与黑暗。即使在事情看起来黯淡之际——尤其是这种时候——仍旧只看完美,只表达感谢,只去想像下一步你要选择的事物之完美状况。 
在这个方法中,可以找到平静。在这个历程中,可得到和平与安详。在这种觉醒中,可找到欢悦。   
太棒了。这个讯息太棒了。谢谢你借由我把它传递出来。   
也谢谢你让它传递出来。有时候你比较“干净”,有时候你比较开——像刚刚洗过的滤网,这时它更“开”。开着的洞口更多。   
说得好。   
我尽我所能。 
再回过头来:从(禁止)脱离的灵魂,很快就记得非常小心的监控它们的意念,因为它们不论想什么,就会创造和经验什么。 
我要再说一遍,那仍旧居住在(禁止)内的灵魂也是一样,只是结果往往比较慢。就是由于意念与创造间的“时间”间隙——有时数日,有时数周,有时数月,甚至有时数年——才让你们误以为事情是发生在你们身上,而不是由于你们。这是一种幻觉,它使你们忘了你们才是事情原由。 
我已经解释过好几次,这种遗忘是“建造在体系之内”的。它是历程的一部分,因为如果不是你们忘了你们是谁,你们就不能创造你们是谁。因此,这导致遗忘的幻觉乃是有意创造出来的效果。 
因此,当你们脱离(禁止),看到你们的意念与创造之间关系这么当下而明显,自然会大为吃惊。一开始是吃惊,然后是欢喜;你们开始记得你们是你们经验的肇因,而不是其后果。   
在我们死之前,为什么意念与创造之间有所拖延,而死后却完全没有呢?   
因为你们是在时间的幻相中运作。脱离(禁止)后,意念与创造间之所以没有拖延,是因为你们也脱离了时间尺度。   
换言之,就是你常说的:时间并不存在。   
不像你们所领会的那样。“时间”现象其实是一种视角(persepective)的作用。   
当我们还在身体内时,它为什么存在?   
是由于你们移入你现在的视角,采取现在的视角而造成的。你们运用这视角做为工具,把你们的经验分成许多个别的片断,而不是把它当作一个单一事件,以此更充分的探测并检察你们的经验。 
生命(生活)是一单一事件,一个在宇宙中当下此刻正在发生的事件。一切都正在发生。在一切的地方。 
没有“时间”,只有此时。没有“空间”,只有此处。 
此时与此处就是一切。 
然而你们选择尽其详细的体验这此时此地的庄严华美,去体验你们自己的神圣本我为此时此地实相的创造者。你们只有两条路——两种经验场——可以这样做。即时间与空间。 
这个想法是如此的庄严华美,以至于你名符其实的因欢喜而爆炸! 
在这种欢喜的爆炸中,创造了你的各部分之间的空间,以及从你自己的一部分到你自己的另一部分所需的时间。 
以这种方式,你名符其实的是把自己撕成碎片,以观看自己的碎片。你可以说,你是如此的快乐,以致“摔个粉碎”。 
自此以后,你就一直在把碎片拼起来。   
我的一生就是如此!我正在把碎片拼合,想看看它们有没有任何意义。   
借由称为时间的设计,你才可以分成片片,把不可分的分开,以此,在你创造它时,才更能充分的看它和经验它。 
这正像当你透过显微镜看一个坚固的东西一样,看到它根本不是固体,而是数以百万计的不同效应之聚合——许多不同的事情同时发生,以此创造出更大的效应——同样,你用时间做为你灵魂的显微镜。 
现在,我要告诉你一则岩石的寓言。 
曾经,有一块岩石,充满了无以数计的原子、质子、中子和次原子微粒。这些微粒子依照某些规范,不停的在飞驰,从“这里”到“那里”。这样做需要“时间”。然而它们却飞驰得如此之快,以致那岩石本身似乎完全不动,而只是存在(was)。它就躺在那里,餐风饮露,沐浴阳光,全然不动。 
“我的里面,那在动心的,是什么?”岩石问。 
“是你。”远处的声音说。 
“我?”岩石说,“怎么可能?我根本没动。这是谁都看得出来的。” 
“没错。远看确实是如此,”那声音说,“从这里看,你看起来就真像固体的、不动的。但是当我更近一些——当我非常近的来看实际上发生的事,我看出一切组合为你是谁的东西都在动。它们透过时间与空间,以某种特定规范,以不可置信的速度在动,创造了称为“岩石”的你。所以你真像魔术!你同时又在动,又不动。” 
“那么,”岩石问道,“哪一种是幻想呢?岩石的一体与不动,还是它各部分的分别与运动?” 
那声音回答道:“哪一种是幻想?是神的一体与不动,还是神各部分的分别与运动?” 
我告诉你:在这这岩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会。因为这就是旷古的岩石。这就是未留一块石头不被翻动的永恒真相。在这小小的故事中,我已把这真理为你们解说殆尽。这就是宇宙真相。 
生命(生活)是一系列微小的、极快速的运动。这运动却全然不影响那万有的不动与存在(beingness)。然而,正如那岩石中的原子,是那运动创造着你眼前的不动。 
从一个距离以外来看,没有分别。不可能有分别,因为万有即是万有,此外无他。我即是不动的动者(the Unmoved Mover)②。 
从你们用来观看万有的有限视角来看,你们看到自己是分离的,有别的;不是不可被移动的存有,而是许多许多的存有,不断的在动中。 
两种观察都是正确的。两种实相都是“真”相。   
当我〃死〃了,我却根本没死,而只是转入对宏观宇宙的觉察中,在那里没有〃时间〃或〃空间〃,没有现在与那时,也没有以前及以后。   
正是。你说对了。   
让我看看我能不能把你所说的再说一遍给你听。让我看看我能不能自己来形容一下。   
说吧。   
从宏观的视角来看,并没有分与别,〃回到那里〃看,一切事物的一切粒子,看来都像那全体。 
当你看着脚下的岩石,你看到那岩石,此时此地、全全整整、完完美美的在那里。然而即使一刹那间,如果你将那岩石放在你的觉察中,你都会发现岩石内有许多事情在进行岩石的粒子在以不可置信的速度不可置信的运动。这些粒子在做什么?在使岩石成其为岩石。 
但你在看这岩石时,你看不到这过程。即使你在概念上对它有所觉知,可是对你而言,那一切却都在〃当下〃发生。那岩石不是在变为岩石;它就是岩石,在当下,在此地。 
如果你是那岩石中某一粒次分子粒子的意识,则你就会经历到自己在以疯狂的速度运动,一时在这,一时在那。而如果外面有一个声音对你说:〃一切都在同时发生。〃则你就会说那是谎言或欺骗。 
然而,如果从岩石外的某一视角来看,说岩石的某一部分是同别的部分分开的,甚至在以疯狂的速度飞绕,则会显得是谎言。从这个距离能看到近处所不能看到的一切是一,而所有的运动什么都没有挪动。   
你领会了,你掌握到了。你说的意思就是,生命中的一切都只是视角的问题;而你是对的。如果你能继续看清这个真相,你将开始领会到神的宏观真相。你将会解开整个宇宙的奥秘:一切都是同一回事。   
宇宙是神的身体中的一粒子!   
虽不中,亦不远矣。   
当我们做了所谓〃死〃这件事,我们在意识上就回到了宏观实相?   
没错。然而你们所回归的宏观实相,也仍是更大宏观实相的微观实相,而后者又是更大实相的一小部分——如此如此,永远永远,以到于无尽。 
我们是神——那“它即是”的那个——不断的在创造我们自己,不断的在“是”我们现在即是的我们自己……直至不再是此,而成为别的东西。 
就连岩石也不永远是岩石,而仅是“似乎永久是”岩石。在它是岩石之前,它是别的。它以千百年的过程结为岩石。它曾是别的,也将成为别的。 
你们也一样。你们并非一向就是你们现在这样的“你们”,你们曾是别的。而今天,当你如此装严华美的站在这,你们真的是……“不可同日而语”。   
哗,太妙了。我认为这真是太妙了!我从没有听过类似这样的话。你把整个的人生宇宙观用我的心智可以理解的方式说出来。这真是太妙了。   
嗯,谢谢你的夸奖。我在尽力而为。   
你说的真是他妈的太好了。   
这可能不是你在这里该用的口语吧!   
噢!   
我开玩笑的,放轻松些,逗逗趣罢了。我是不可能被“冒犯”的。可是你的人类同胞却可能觉得你冒犯了我。   
我猜会。不过,回过头说:我觉得我真的掌握到了一些什么东西。   
掌握了什么?   
当我提出:〃为什么当我们在(禁止)内的时候〃时间〃存在,而当灵魂从(禁止)开释以后时间却不存在呢?〃这个问题时,你好像说〃时间〃其实是视角的问题;它既不〃存在〃,又不〃不存在〃,而只是灵魂改变了视角。所以我们是以不同的方式来体验终极的实相就是了。   
我正是这么说的!你的确领会到了!   
你还进一步说,在宏观的宇宙中,灵魂会觉察到意念与创造间的直接关系;观念与经验间的直接关系。   
没错——在宏观的层次,就如在看岩石和看岩石内部的运动。在原子的运动和它创造出的岩石外观之间没有“时间”。运动虽然在发生,岩石却“是”岩石;其实,岩石之所以“是”岩石,正因为运动在发生。因与果是立即的。运动在发生,而岩石“在”,都于“同时”。 
这就是当灵魂在你们所谓的“死”时,所认识到的情况。它只是改变了一个视角。你们看到的多了些,因此也懂得多了些。 
死后,你们的领会就不再受局限。你们看到岩石,也看入岩石。你们会看着如今看似至为复杂的人生层面,而说“当然”。你们会觉得一切都那么清楚。 
然后会有新的秘密让你们沉湎。当你们循着宇宙之轮转动时,会见到越来越大的实相,越来越大的真理。 
然而如果你们能够记得这个真理——你们的视角创造了你们的意念,而你们的意念创造了一切——如果你们在脱离(禁止)前记得这个真理,而不是在脱离之后,则你们整个的人生都将改变。   
而要控制你的意念之路,就是去改变你的视角。   
正是。采取一个不同的视角,你就会对一切事物有不同的意念。以这种方式,你们会学到控制自己的意念,而在创造自己的经验上,控制意念就是一切。 
有些人称为“念念祈祷”。   
你曾说过,但我不认为我会用这种方式看待祈祷。   
那何不试试看这样做会怎么样?如果你认为控制和引导意念即是至高的祈祷,则你就会只想好的和正当的事。即使你会沾一点负面与黑暗,却不会耽溺其中。而在事情看起来黯淡之际——或许尤其是这种时候——你会只看到完美。   
这个话你已经一说再说了。   
我正在给你们工具啊。你们用这种工具可以改变你们的人生。我在反复述说其中最重要的。我要一再一再的重复,因为重复会在你们最需要的时候产生认知(re…cognition)——即“再次知道”。 
一切发生的事——那曾经发生的、正在发生的,与将要发生的——都是你们关于你是谁和选择你是谁最内心的意念、选择、观念和决定而产生出的外在表现。因此,不要谴责你所不同意的那些生活面向,而是去改变它们,并去改变促成它们的条件。 
清清楚楚看着黑暗,但不要去诅咒它。而宁是成为照亮黑暗的光,以便去改变它。让你的光在众人面前如此明亮,以致那站在黑暗中的人,被你生命的光所照耀,让你们所有的人终于看到你们真正的谁。 
做荷光者。因为你的光不止可以照亮自己的路。你的光可以是真正照亮世界的光。 
噢,那么,发亮吧!放光吧!绚烂吧!以致你最黑暗的时刻,也能变成你最大的礼物。正如你被赋予了礼物,你也要将礼物给与人,将不可言说的宝藏给与众人:那宝藏即是他们自己。 
让这个成为你的任务,让这个成为你最大的喜悦:把众人的自己还给他们。甚至于在他们最黑暗的时刻。尤其是在最黑暗的时刻。 
世界在等待你。治疗它吧!现在。在你目前所处之地。你能做的还很多。 
因为我的羊走失了,现在必须找回。所以,做我的好牧者吧!把他们带回到我身边。     
译注 
①这句也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