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替了客观现实。有些病人,如果他们没有从一开始就欺骗自己的话,就根本不会出现任何精神方面的问题,实际上是他们自己引来了致自己于不幸的疾病。
本章要讨论的问题正是这些问题。我们坚信,这些问题可以由健康的体魄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加以克服。
克服空幻的想象
练习1 不管什么时候,当大脑表现出胡思乱想的迹象,漫无目的地从一件事情转到另一件事情时,要马上加以控制和收敛。为了做到这一点,可以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其中的一件事情,然后认真考虑这一个问题,使它生动地呈现在脑海里,把它的各个组成部分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练习的时候控制自己容易走神的精神状态,要树立坚定果断的思维方式。把这一种想法连贯成一系列有目标有行动的思想,而这些目标和行动都是理智而可行的。考虑各种各样的动机,然后分析不同的动机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最终会出现什么情形。在可能的情况下,一定要在脑海中清晰鲜明地呈现具体的东西。然后集中全力专注于这一件事情。坚持下去直到走神的倾向被有意识有目的的思考取代为止。
当一些人的思想被各种各样的幻觉迷惑纠缠的时候,他的想象力是混乱的。这些病人当初如果不欺骗自己,他们就不会招惹这些摧毁他们健康的恶魔,从而享受着美妙的健康生活。大脑在坚定的意念支配下,能够消除身体上的不适。有位作家回想起一个例子,一名妇女长期卧床不起,就是因为她固执地认定自己有病。这是她患病的真正原因。情况千真万确。如果她受到虐待,被忽略,吃不饱穿不暖,或者被别人从温暖舒适的被窝里拽起来,她的病马上就会好了。
练习2 对无数假想疾病最好的治疗办法就是大脑的彻底“氧化”,让大脑开通爽朗,懂得人情常理,知道怎样保持健康,用意志力来减轻疾病或疼痛的严重程度。这样的疗法并不是一再否认自己生了病,如果这样的话又是一种精神不正常的表现,而且还会使疾病的治疗显得更加困难;相反,心里应该一直坚持想着,自己的病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严重,接着就把自己生病这回事忘掉,积极地开始考虑和关心其它事情。
练习3 幻视或幻听有的时候都可以用明智坚决的意念排除。大脑应该断然地坚持自己是自己的主宰。一定要认真调查自己产生幻视和幻听的原因。这些也许只是身体状况不佳的表现,休息一下,换个环境,改变错误的饮食习惯,情况就会好的多。出现幻视或幻听也许是精神问题的缘故,上述办法同样适用,并且通过兴趣的大转移,能够从日常习惯以外的因素找到答案。
练习4 在其它情况下,主要任务是控制幻觉的出现。如果幻觉在某种条件下出现,强迫它在另外一种情况下出现。坚持使自己的幻视或幻听换成不同的图像或声音。然后用意念迫使幻视或幻听的现象完全消失。这些方法说很容易,但是要做到就不那么容易了,这是肯定的。但事实是我们的许多疾病都是因为自己的意志力不够坚定或执着,通过上面提示的锻炼方法可以帮助你克服自己意志力的软弱多变。
这些内容并不能取代正常的医疗。它们只适用于那些轻微暂时的疾病现象。当疾病变得很严重,不只是自己主观幻想出来的症状时,就应该向医学专家求救。
练习5 有些精神状态是眼睛看不到的,但是它们可以造成巨大的危害。它们横行的地方是我们的心灵,这就是恐惧。这也是可以用坚决的意念加以排遣的。首先要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诚实的人什么都不会害怕。但是诚实并不一定总是很明智,恐惧确实也会出现在诚实的人身上;害怕别人,害怕失败,害怕厄运,害怕不幸,害怕死亡,害怕地狱,害怕上帝等。恐惧感是无休无止的。所以,受到这些恐惧袭击的人不大可能一劳永逸地把它们赶走,再也不受它们的骚扰和煎熬;相反,成熟的人一生中也会多次经历这样的恐惧,只有运用坚强执着的意志力才能最终把它们消除。
你害怕那些你认为比自己优越的人?那么从现在开始完全真诚地生活;然后尽可能地抓住机会接近他们;知道他们的弱点,同时也学习他们的美德;一定不要让自己对他们心存敬畏。尤其要记住,那些人有着和你一样的错误和盲目,他们害怕你,那些你觉得优越的人也许正受到同样的困扰,对他们认为比自己优越的人感到敬畏。而且很可能他们也害怕你。
格兰特的看法是敌人害怕他就像他自己害怕敌人一样,所以他要先发制人。如果你对“先发制人”有明澈的理解,那么你就会奋勇地投身于自己害怕的氛围中,也就一定会彻底消除这个假想的敌人。
对厄运的恐惧也是一样的道理。这只是迷信。治疗办法就是诚实——和上面的一样。只要真诚地面对自己,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你很少会有失败的时候。生活中这样的失败是经验的积累,是为将来准备的教训。害怕不幸是懦弱的态度。降临在真诚的人身上的不幸总是能够被转化为上帝的祝福。对于死亡的恐惧是因为预感到厄运的来临。如果你的预料很可能发生,那么现在也不必害怕,因为现在还不是时候。生命的最后一刻,上帝自然会保佑那些诚实正直的人。害怕地狱或者是出于神学信仰,也可能是一种健康的激励,它能够使一个人获得与人为善的信仰。如果有任何死后在地狱里遭受煎熬的危险,那都是因为现在的生活中有种种恶行。
大脑完全有能力把所有这些不可理喻的恐惧排遣掉。只要思维正常,意志坚定,所有这些假想的幻觉都会被打败。让我们培养起理智聪明而坚定勇敢的头脑。
注意!一定要保持心境的平衡。
第四篇
克服劣根性的意志力
第24章
戒除不道德的习惯
重新调整自己的思想和生活,
使它们更加纯净健康,
把心中的目标付诸坚决的行动,
弱点和病疾就会仓皇而逃,
你将为升华的自我而骄傲!
第一次,你失败了,你会说:“下次一定成功!”下一次你又失败了,你懊恼,你沮丧,可你不承认自己有错。为频频的失败寻找遁词,恰好证明赫西奥德说得千真万确:讳疾忌医只会导致恶习的复萌。——爱比克泰德
弗兰西斯·培根说:“一个人天性的发展或者像庄稼或者像杂草;所以他需要浇灌一株而锄掉另一株。”这句忠告的前半句我们在前面的章节已经讨论过了,这里不再赘述,现在我们要对杂草进行剪除。
习惯代表了我们生活中相当大的一部分。这未必是一件坏事,实际上养成习惯是理智明慧的生活所不可或缺的。但是“习惯”这个词往往代表固定的行为倾向,不管是表面生活还是心理活动,很多时候是有害、愚蠢或者不道德的。所有习惯形成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不断重复,直到自己的行为表现不再需要意识的控制,而在意志的关注和愿望的支配下不断地克服这种倾向,似乎是把这些有害的杂草连根拔除的唯一途径。坚强的毅力可以一下子对付很多习惯。如果这个人从内心深处认为自己需要戒除它们,不断地付出努力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就会锻炼一个人的意志力。但是这些努力意味着那些长期形成的习惯和那些对抗这些习惯的力量之间的大冲突。所以为了克服这些冲突,大脑的锻炼,尤其是记忆、想象和意志的锻炼一定要保持正确的方向。
第一个出现的大问题是缺乏自制力;另外一个问题是不能清晰有力地把握动机和后果;第三个问题是对过去劣迹的健忘;最后一个问题是不情愿根治这些毛病。
为了克服这些坏习惯的影响,一个人必须全身心地投入这件事情,他必须认真地考虑坏习惯的原因和造成的后果,然后下定决心一定要摆脱它们的影响,使自己成为一个自由的人。我们不断地提醒自己要下定决心,可实际上意识深处并没有把它当回事。在非常懊悔,极度兴奋快乐、害怕出现某种结果、对自己非常生气或厌恶时,一个人往往会决心痛改前非,而且认为自己有能力改过自新。在这个自我克制的过程中,承受戒绝这个习惯引起的痛苦,自觉地去克制自己,便可以在意志力的激励下不断地朝新的方向努力。此时,“习惯的力量”和坚持下来的考验已经不再那么严峻,而意志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持之以恒一定会得到回报。
也许有这样一条规律,那就是在克服坏习惯的过程中必须有意识地运用意志力,虽然在养成这个习惯的时候完全是无意识的。
整个过程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所有的坏习惯都可以改变——如果一个人真的渴望改变的话。
马克·吐温的医生责备他吸烟和喝咖啡太没有节制,并且他每天晚上都要喝茶,吃难以消化的食物,喝苏格兰的烈酒。马克·吐温对此宣称,“我不能少吃少喝,因为我缺乏意志力。我可以彻底戒掉它们,但是就是不能减少。”他的话值得我们认真考虑一下,因为这句话说出了实情,若要根治坏习惯只有彻底消除对这些东西的嗜好。嗜好养成在前,根除在后,它应该时刻被人严格监管;屡次戒绝又屡次重犯实际上于事无补,嗜好还是嗜好,既没有被触动也没有被征服;嗜好还会继续在行为中体现出来,而长期看来还会占上风。一旦嗜好露出苗头。 就应该马上从大脑中排除。一个人应该对它随时保持警惕——否则它就会乘虚而入。坏习惯必须一次戒除,不要让它长久地潜伏在自己身上。一连两个星期都被极力克制的嗜好到一定时候就会消失。拒绝行动,任由自己的嗜好自由发展,在我看来是不明智的人生态度。
也许,我们也可以换一种方式表达这个问题,如果随时在脑海中考虑着正确的主张,意识到屈从于恶习造成的后果,这些习惯就能够戒绝。
“意志坚强的人是那些无畏地直面自己弱点的人。”詹姆斯教授说,“当该死的邪念出现时,他看着它的脸,承认它的存在,迅猛地抓住它——而不是调动激烈的感情和它决战。坚持挺过这个时候,要克服的困难会自动退缩,使他的往意力投向别处,这样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了。
在任何情况下,要想抓住一个稍纵即逝的念头,意志付出的努力同样有效。如果你的头脑发热,意志就会引导它平和冷静下来,如果你的头脑偏冷,意志就会激活它内在的巨大潜能。第一种情况下努力的目的是抑制爆发,另一种情况下努力的目的是唤起被阻抑的意志。
然而,意志力的作用隐藏在愿望之下,因此,要把放纵自己的想法排除出去,让获得自由的愿望变得更加强烈。后者是冷静思考的结果,而前者是决心和毅力的结果。无论如何,人们之所以成为自己习惯的奴隶是因为自己心甘情愿作奴隶。
合乎道德的行为是抵制恶习的最有力的力量。
在继续讨论之前,最好先下决心,自己衷心而坚决地希望戒除上面提过的那些坏习惯。你为什么还不摆脱作奴隶的状态呢?现在让我们把前面的口号和信条再次提出来:我一定要做到!看吧!
纯洁你的谈吐
脏话是教养不良的体现。总的看来,那些出身于平民阶层和普通家庭的人拥有最好的教养。只要你愿意,你可以比现在更棒。这是宝贵的美国式信仰。
脏话是没有用的;它玷污了美妙的口语,制造出很多麻烦;它是不体面也是不道德的。因此不要再讲脏话!
练习1 把这件事情仔细考虑一下,重新开始作一位绅士。从现在开始坚决地永远不再说脏话。随时记住这一点:说脏话的人是笨蛋。当你不小心掉进以前的习惯,不要轻易放过自己的过失,要严格处罚自己。一定要更加坚定地实现自己对自己的保证。
练习2 设想你心仪已久的女人在场时,你为自己的失礼向她道歉。
练习3 如果你觉得难以控制地想说脏话,那么在讲脏话之前数到二十五,数的时候要慢,而且带着狠毒的口气,把痛恨和怨忿都发泄到这些数字上。
练习4 如果你在这个方面非常缺乏自制力,那么刚开始你可以用一套黑话来代替脏话;这个习惯形成后,按照上面的指导再把这个习惯打破。你现在可以做到这一点,因为你已经表现了自己的意志力,再也没有比管住自己不再说脏话更让人高兴的事情了。
练习5 同时把你习惯说的脏话全部列出来,随时带在身上。不时取出来看一看,弄明白这些话的意思,懂得说脏话是很愚蠢的行为。每次看的时候都要下决心把它们从你的词汇里清除。十天就足以永远改正这个坏习惯。
卸掉言语的浓妆
大量的谎言都是因为人们习惯添油加醋。生动的想象和活泼的天性很容易使人把话说得文彩飞扬风趣诙谐,似乎不存在欺骗的意图。如果夸张成为习惯,一个骗子便产生了,他对自己幽默的天赋毫无意识,反而走上另一条道路。
故意撒谎也许是非常少见的现象。人们往往把自己根据印象得出的结论作为事实告诉别人。尤其是当他们自己也牵扯其中的时候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他们并不是存心说谎;他们并没有故意讲一些事实,这些所谓的事实他们自己也知道不是真的;他们只是没有断然地承认自己对实际情况并不了解。如果一个人说什么事情是真的.那么他一定要保证这件事情确实如此,丝毫不假。我们把自己认为正确无误的判断作为事实。这里我们就有了撤谎的嫌疑——因为对确切的事实采取粗心大意的态度。
很少有人说话时注意事情的确凿可靠性。“事情是这样的”; “他说的”; “我说的”——这些话统统是模棱两可的。他没有明确地这样说,但是就是那个意思;你也有没有明确地那样说,但是就是那个意思;事情并不完全是那样,但是也差不多。所有这些你知道得很清楚,但是你希望说得生动有趣,在你意识到之前就已经在添油加醋了。你没有意识到实际情况不是那样的,你把自己的感受加了进去,继续“活泼精彩”的演说。用简单的话来说,你比骗子好不了多少。
练习l 针对“闲言碎语”的毛病,下面提出部分改进方法。当一个人总是用尽可能少的话说明事情时,他不大可能撒谎,就一般规律而言他不会是骗子。因此你应该使自已养成言简意赅的习惯,不管这需要多大的耐心和多么持久的练习,一定要朝这个方向努力。你每天轻声地对自己说一百遍:“我是个骗子!我是个骗子!”这样做对改正你的坏习惯会有帮助。承认了这一点,你讲的下一个故事也许没有以前那么生动有趣——一个实话实说的幽默家总是不苟言笑——但是你谈话的可信度提高了。
练习2 然后你应该使自己彻底摆脱主观印象对讲话方式的影响。把自己的大脑想象成法官,把舌头想象成证人。证人必须只说事实——他看到了什么或听到了什么,而不是他对这件事情有什么看法。例如:舌头说:“那个人从街上跑过来。他的牙疼犯了。”“他确实是在跑吗?〃 “啊,不,他走得很快,几乎跑起来了。”那么,你为什么不确切地说清楚呢?因为你想把自己的话说得生动一点。“你怎么知道他牙疼?〃 “哦,他的手捂在脸上,脸色显得很痛苦。”实际上这个人不小心咬了自己的舌头,但是你仓促地下结论说牙疼使他心神不宁,所以他的表情很“痛苦”。你说的话不是你看到的情况,而是你的感觉和印象。你把自己的推理作为事实讲出来。因此,以后再也不要把自己不肯定的事情当作事实讲给别人。这个决心必须牢牢地铭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