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做事有门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做人做事有门道-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使用键盘〃←〃“ →”键翻页,更方便你的阅读

做人做事有门道
 

第80节:第九章 韬光养晦,深藏不露(6)
(3)我们是高明的,但因身份的差异,不能指出对方的错处,如,下级对上级,臣民对皇帝。
(4)他人极需要荣耀的时候,如在女朋友面前。等等。
如果在上述情况下,我们不明情理,冲撞他人,他人定会异常恼怒,会视为仇敌。糟糕的是,我们好多人都难明这种事理,常常自觉不自觉地因此而得罪他人,树敌生怨,结果惹下乱子或敌怨,我们还不知道咎由何取,谁是祸首,糊里糊涂地在人际关系中失败,影响了我们生活的诸多方面。
爱当别人的先生,不仅不讨人喜欢,更会制造敌怨。很多人就因为这种几乎没有目的和必要的闲言碎语而构怨于人,遭惹杀身大祸和积年仇怨。唐朝大诗人刘禹锡就因为改了两句襄阳才子牛僧孺的文章而让后者嫉恨了若干年,当上唐朝宰相后还耿耿于怀。这件事,让刘禹锡大为震惊自己早年的轻率。看来好为人师并不是一般的小错或坏事。可是凡人无论年幼的、年长的,聪明的、愚蠢的,有才干的、没才干的,有知识的、没知识的,有身份的、没身份的,却偏有这种心理缺憾,爱自视高明,率身为师。这样确实贻害颇多。不如降格虚心,旁观看人,犹如看戏看电影,欣赏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而不必和他们费口舌之争,显得清闲许多,也显得境界颇高,又不产生敌怨,不亦洒脱而超然物外?
的确,爱当他人的先生,既使他人不喜欢,自己也得不到什么好处,还会因此开罪于人,这样双料不讨好的事情,我们做它干什么?
□ 把锋芒藏起来
一个聪明的人,本来应该保持谦恭有礼、不露锋芒的态度,可是很多人反而夸耀自己的本领高强,这种人表面看来好像很聪明,其实他的言行跟无知的人并没有什么不同,那他的事业到时候又如何不失败呢?实际上,这种人不仅事业会失败,有时连自家的性命都会丢掉。《孟子·尽心下》中记载:盆成括刚在齐国做了官,孟子就断言他的死期到了。没多久盆成括果然被杀掉了。孟子的学生惊问其故,孟子说:盆成括这个人有点小聪明,但不知道谦恭,处处锋芒毕露。这样,小聪明也足以伤害他自身了。小聪明不能称为智,充其量只是知道一些小道末技。小道末技可以让人逞一时之能,但最终会祸及自身。〃聪明反被聪明误〃,《红楼梦》中的凤姐不就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真正的聪明可使人伸展自如,也只有真正的聪明才是人生的依凭。
同时,以不聪明的人对付不聪明的人,以愚人困惑智人,可谓为人处事的绝妙手段。
人际交往中,有若干种层次、类型,因此交往时的言行举止、方式方法都应因地、因时、因人而异,不尽相同。
孔子周游列国时,马跑脱吃了庄稼,庄稼的主人很生气,扣留了马。孔子的弟子子贡能言善辩,主动前去说情,可是他费尽口舌,庄稼主仍不放马。孔子说:〃你拿人家听不懂的大道理去说服人,就好像是用马牛羊三牲去祭奠野兽,用悦耳的音乐去娱乐飞鸟,怎能行得通呢?〃
孔子派马夫去对庄稼主说:〃你不在东海种地,我不往西海旅行,我的马哪能一点也不碰你的庄稼呢?〃庄稼人便接上了茬,两人谈得很高兴,也放了马。
子贡〃对牛弹琴〃,结果事与愿违。孔子圣明,人尽其用,使马夫可成子贡不成之事。
〃以愚困智〃运用得当,也会产生很好的效果。历史上宋太祖巧选陪伴使的故事便是典例。
南唐三徐皆以知识渊博在江东颇有名气,其中尤以徐铉知名度最高。南唐派徐铉到宋朝谈判朝贡之事,宋朝派差官做陪同。当朝臣相都担心差官词令不及徐铉,十分为难。宋太祖见状,思考片刻便传旨:〃命将殿侍当中不识字者录名十人,进呈。〃下面照办,持名册于太祖,太祖大笔一挥道:〃此人便可。〃文武大臣都愕然,但见太祖主意已定,不敢再谏。
殿侍接旨,不知为什么,只好硬着头皮去南唐迎使。开始徐铉口若悬河,旁观者惊讶不已,殿侍无法应对,只好哼哈答应。徐铉不知宋朝〃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还是侃侃而谈,试图从差官口中得到点什么。可是几天过去了,差官只是〃守口如瓶〃,徐铉无奈,只好无言。

使用键盘〃←〃“ →”键翻页,更方便你的阅读


本书由过河卒上传于世界工厂网
欢迎您访问世界工厂下载频道下载自己喜欢的电子书
 
 

使用键盘〃←〃“ →”键翻页,更方便你的阅读

做人做事有门道
 

第81节:第九章 韬光养晦,深藏不露(7)
太祖将《孙子兵法》中〃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用之于政治,可见太祖的大智大勇。
以愚应愚,容易沟通;以愚应智,智者无计可施,真乃处事之妙法也。
□ 永远位居第二
许多高智商者往往无视一个极简单的道理:在某一领域显露出的才华并不能确保你在其他方面也成功。
维克多·加姆是哈佛商学院毕业生,靠推销小电器挣了百万之巨。1988年,加姆买下了〃新英格兰爱国者球队〃,可要经营一个人事纷纭的足球队与推销电动剃须刀完全是两码事。果然,加姆接手后球队就频频失利,随后又因球员对一名女记者的性骚扰而闹得沸沸扬扬,球队因此声名大跌。等到加姆从中脱身时,他已经赔进了几百万。
那些卓有成就的人士和真正聪明的成功者都能明了在这些失误中所蕴含的教训。他们乐于倾听他人意见,绝不自以为是;他们能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绝不画地为牢;他们遇事深思熟虑,也深知自己才智的限度。
山姆·沃尔特就是这样一位真正的商业才子,这位以5美元起家而到如今拥有550亿美元的沃尔特王国的商界大亨,从不满足于呆在他的公司总部里,而是坐着他的飞机到各地去考查他的那些为数众多的连锁店,他能耐心倾听各种各样的〃同事〃(他称雇员为〃同事〃)们的意见,甚至常常亲自站柜台将商品装在购物袋里递给顾客。
沃尔特的谦卑即是他成功的秘诀之一,那些竞争者往往因此而低估了他,而他自己的雇员对他则无比信任,能与之畅所欲言。〃我们并不精明,我们只是能根据意见善于变化而已。〃这是老沃尔特留下的一句箴言。
哈罗特·丁克尔在他长达39年的教学生涯中发现一个引人深思的现象:最有成就者几乎都不是那些智力顶尖的学生。这些人往往明白这样一条道理:〃当你位居第二时,你会更加努力。〃
□ 神龙见首不见尾
我们知道,龙可称得上天地之间威力较大的动物了,但龙如此强大,还是经常地隐藏自己。所以龙在日常的活动中,根据情况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这其实就是韬晦之计。
韬晦之计是在自己力量尚不足,羽翼尚未丰,战机尚未到时,隐瞒自己的真实意图,减少将来对手现在对自己的发现和谋害,从而保存自己,以待今后再战的计谋。
韬晦之计的运用在我国历史上可谓经典多多,特别是那些面对君王之威,深陷官场险恶之中的官吏来说,他们如果不懂得一二种韬晦之计的话,是很难保全自己的性命的。下面就拾取历史上的几种加以举例说明:
1.装疯卖傻可以保身
燕王朱棣的部属葛诚被建文帝收买,骗朱棣入京(南京),建文帝本想将他扣留,但一时找不到借口,便又放他回了燕京。燕王一回,立刻装疯卖傻。有一次出门几天不回,后来有人找到他,见他睡在泥淖里,把他扶起来,他还大骂:〃我好好睡在床上,干码要搞我出去?〃他在暑天穿着皮袍围着火炉还浑身打抖,说天气太冷了。燕王就是以此消除了建文帝对他的猜忌。
2.自伤避祸
在国民党抓壮丁时,有些青年农民将自己的右手食指砍掉,抓兵的见没有食指,无法扣动枪的扳机,便没有抓他,从而躲避了战死的厄运。
3.安睡保身
宋神宗年间,苏东坡被人诬陷而下狱。一天夜里他正要入眠,忽有一人走进囚室,放下一箱子做枕头,倒地便睡。
东坡以为他是新来的囚犯,未予理会,只管安睡。不料在天快亮时,那人推醒东坡,对他说:〃恭喜,你安心吧,不用愁了。〃
原来那人是皇上派到狱中观察东坡的太监,他回宫里禀报:〃苏轼很安静,夜间睡得很沉。〃
神宗点头说:〃我知道他问心无愧。〃
不久,苏轼就被释放出狱了。假如苏轼没有狱中安睡的胆魄,真不知会怎样。
4.巧为避祸
中国古代有个叫周玄素的画家,一天,皇帝高兴,命令他在宫殿的墙上画一幅《天下江山图》。周玄素说:〃我还没有游遍全中国,不敢接受你的命令。只有请你先勾勒一个草图。我好加工润色。〃于是皇帝就亲自拿起笔,画出了规模宏大的模样,让周玄素加工。然而此时周玄素又说:〃皇上山河已经确定,哪能稍作更改呢?〃皇帝听他这样说,也只好笑着作罢了。就这样,周玄素巧妙地违抗上命,躲避了可能因不合旨意而招来的灾祸。

使用键盘〃←〃“ →”键翻页,更方便你的阅读


本书由过河卒上传于世界工厂网
欢迎您访问世界工厂下载频道下载自己喜欢的电子书
 
 

使用键盘〃←〃“ →”键翻页,更方便你的阅读

做人做事有门道
 

第82节:第十章 凿壁借光,善用外力(1)
第十章 凿壁借光,善用外力
俗话说:孤掌难鸣,独木不成桥。就算我们浑身都是钢,也打不了几个毛钉。一个涉入社会生活的人,必须寻求他人的帮助,借他人之力,方便自己。一个没有多少能耐的人必须这样。一个有能耐的人也必须这样。
□ 与名人扯上关系
萨洛蒙·安德烈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瑞典著名探险家,为了得到北极圈内有关的科学数据,填补地图上的空白,他组织了一次北极探险。
1895年,经过周密计算和安排,安德烈在瑞典科学院正式提出乘飞艇到北极探险的计划。在此之前,安德烈曾在美国学习了有关航空学的全部理论,并且制造过由气球而发展起来的飞艇,有关飞行试验在美国和欧洲曾引起轰动。随之而来的便是经费问题,由于人们对此不信任和不关心,因此也就很少有人提供经费。没有钱,一切都无从说起。
安德烈整天奔波,挨家挨户去找那些大富豪和大企业家,但有谁愿意投资干一项与己毫无关系的事业呢?又有谁愿意投资一项也许没有任何成功机会的冒险事业呢?安德烈每天总是带着失望和疲倦回到家里。
经过很长时间的奔波,总算有一位好心而开明的大企业家表示愿意提供赞助,他甚至表示愿意承担全部费用,同时他还向安德烈提了一个很重要的建议:希望这项冒险计划得到人们的关注,如果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走了,是不是削弱了这次探险的意义呢?
安德烈听完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两人经过商量,决定让安德烈继续去募捐、扩大影响。但是,尽管安德烈想尽办法,跑遍全城,人们的反应仍然很冷淡,安德烈非常着急,情急生智,他想出了一个大胆的办法,就是把自己的探险计划写成一篇极其详细严谨的论文,用大量证据论证了这项计划的可行性及其意义,然后,他请那位开明的企业家想方设法把这篇文章呈献给国王。
经过很多周折,国王终于见到了这篇文章,他对这个大胆的计划感到很新奇,于是召见了安德烈,并询问有关探险的一些具体情况。两个人谈得很投机,最后安德烈要求国王象征性地提供一些小小的赞助,国王慨然应允。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来了,新闻界对国王关注此事予以报道。既然国王都对这件事感兴趣,那么许多名流、富豪也都跟着对探险一事纷纷予以关心,捐赠了大笔费用。许多普通民众也因此开始对这项计划感兴趣了,大家都明白了探险的意义。安德烈的事业终于不再是他一个人苦苦奔波的事业,而是变成了一项公众的事业。安德烈终于成功了!
巧借他人的力量和威名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是一种韬略。安德烈正是借助国王的力量,才使自己的探险事业取得了成功。
□ 借贵人打个背景光
清政府的官场中官员的升迁历来靠后台,走后门,求人写推荐信。军机大臣左宗棠从来不给人写推荐信,他说:〃一个人只要有本事,自会有人用他。〃左宗棠有个知己好友的儿子,名叫黄兰阶,在福建候补知县多年也没候到实缺。他见别人都有大官写推荐信,想到父亲生前与左宗棠很要好,就跑到北京来找左宗棠。左宗棠见了故人之子,十分客气,但当黄兰阶一提出想让他写推荐信给福建总督时,登时就变了脸,几句话就将黄兰阶打发走了。
黄兰阶又气又恨,离开左相府,就闲逛到琉璃厂看书画散心。忽然,他见到一个小店老板学写左宗棠字体,十分逼真,心中一动,想出一条妙计。他让店主写柄扇子,落了款,得意洋洋地摇回福州。
这天,是参见总督的日子,黄兰阶手摇纸扇,径直走到总督堂上,总督见了很奇怪,问:〃外面很热吗?都立秋了,老兄还拿扇子摇个不停。〃
黄兰阶把扇子一晃:〃不瞒大帅说,外边天气并不太热,只是我这柄扇是我此次进京,左宗棠大人亲送的,所以舍不得放手。〃
总督吃了一惊,心想:我以为这姓黄的没有后台,所以候补几年也没任命他实缺,不想他却有这么个大后台。左宗棠天天跟皇上见面,他若恨我,只消在皇上面前说个一句半句,我可就吃不住了。总督要过黄兰阶扇子仔细察看,一点不差,确系左宗棠笔迹。他将扇子还与黄兰阶,闷闷不乐地回到后堂,找到师爷商议此事,第二天就给黄兰阶挂牌任了知县。

使用键盘〃←〃“ →”键翻页,更方便你的阅读


本书由过河卒上传于世界工厂网
欢迎您访问世界工厂下载频道下载自己喜欢的电子书
 
 

使用键盘〃←〃“ →”键翻页,更方便你的阅读

做人做事有门道
 

第83节:第十章 凿壁借光,善用外力(2)
黄兰阶不几年就升到四品道台。总督一次进京,见了左宗棠,讨好地说:〃宗棠大人故友之子黄兰阶,如今在敝省当了道台了。〃
左宗棠笑道:〃是嘛!那次他来找我,我就对他说:'只要有本事,自有识货人。'老兄就很识人才嘛!〃
黄兰阶能够官拜道台,是以左宗棠这个大贵人为背景,让总督这个小贵人给他升了官,实在是棋高一着的鬼点子。当然,欺世盗名,瞒天过海,是应该遭受谴责的,清政府的官场腐败也令人惊诧而痛恨。
单从借力的角度,为自己寻求一些贵人作为背景,从而使自己尽快得到提拔,英雄有用武之地,却是很值得研究的。现结合现代社会的特点,给诸位提供四项具体可行的建议:
1.找寻贵人
贵人是指在层级组织中职位比你高且能帮助你晋升的人。有时你得费心地去分辨谁具有这种能力。你或许以为,你的晋升几率取决于顶头上司对你的评语好坏,这观念或许是正确的。但是更高的管理阶层可能觉得你的顶头上司已到达不胜任阶层,因而可能不在乎他的推荐和好恶。所以,不要太肤浅,仔细深入观察,你将能找到能帮助你晋升的贵人。
2.以退为进
康庄大道永远是最好的途径。试想你正置身于游泳池内,你努力地往高处的跳水板爬,可是当你爬到半途时,前面一名也想跳水的人挡住了你的去路。那人爬到一半便已失去勇气,双眼紧闭,死命地抓住栏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