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官员来说,农民起义的结果要导致他们杀头,他们又没有经济组织官军,于是只能是将官军交由垄断资本来组织,形成名为官军,实为私人武装这样的军队!
官员甚至依赖私人武装来保障自己,因为根据明朝的法律,官员失地是要杀头的。即使后来的范景文,史可法在湖南为官,甚至是一批官员,虽然他们是清官,虽然他们清廉,但是他们也得依赖这一些所谓的地主武装镇压不断的农民起义。
垄断势力借这一些清官的名义来宣扬爱民,但是老百姓并不买账,因为连年的镇压与反抗都是以生命为代价和积累,此时只有一种仇恨,那怕县官是清官,起义军们杀了进去,一样将县官杀了头。因为清官被迫与财阀形成一个整个,共存亡。
起义力量要的是生存,虽然河南很多地方根本不交粮交钱并且处在无政府状况,官军的镇压已经吓不到人们了,因为各村寨都挑选险要的地方建立寨子作为军事堡垒,自己保有自己的粮食与财产。只要朝庭派官员来,清官也杀掉。
全国形势基本上差不多,只看老百姓反抗的激烈与否。
***********************************************************
这时候天下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新的王朝来重新调整社会经济状况;要么旧的王朝自己调整。否则天下大乱这一种动荡永远不会停止。
所以努尔哈赤和东林党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至少是他们认为能够拯救世道的方式。
朱元璋留下的屯田制由公变私
朱元璋留下的屯田制
屯田制并不是朱元璋首创,几千年前就有了。游牧民族边牧边战与生活生产与军事生产一体化,八旗制也不算是首创,这一些都是老套路了。
到了明朝末年,这一些以军代税的世代军人家庭也发生巨大变化,一些穷的虽然他是军人。可是皇帝并不给他们什么,能够给他们所需要量的基本生存的物质得是边将;能够给他们富贵的也是边将。这就如同皇帝所有制企业。虽然名义上是皇帝的,可是职工都不靠皇帝吃饭,得靠土皇帝吃饭。土皇帝可以公开宣布:“你们只能是好好干,我把你们养得白白胖胖的。”
*********************************************************
因为在皇帝体制下,土皇帝是没有皇帝之名而有皇帝之实。他的地盘他作主。
辽东边将可以将原来属于皇帝的屯田轻易的变成自己的并且世代传承下去,并且因为形成庞大的家族加熟悉关系网。这一个小团体紧密的捆绑在一起,势力越来越强大,形成一股强大的武将集团,动一发而牵全身。皇帝也没有办法了。于是原来的皇帝所有制变成了私人的产业,而下层兵士来服役则沦为农夫,而军事物质及训练成为了私人家族用来保障自己实力的工具。在皇帝的旗帜下私人力量变得空前强大。
无论那里来的书生变成了皇帝驻辽东代表,他都得依赖辽东军事集团,督促得改为商量,再来采取行动。当明朝辽东军事集团不愿意消耗掉自己手中的家丁实力,当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田庄与产业,他们轻易就将自己的实力从皇帝旗下退出,虽然这一些都是他们原来从皇帝体制下得到的。
于是剩下代表皇帝,由皇帝通过科举制度从下层选拔出来的书生虽然官比武将们大,虽然经略和巡抚位在总兵官之上,可是留下给他们的只是对朝庭严重不满,未经训练,火器不足的兵士,以这样的部队去打仗,结果给女真兵创造一次又一次的以弱胜强的纪录。
当经略和巡抚发现他们确实无可奈何了,朝庭的恩从来没有给过下层兵士,自然也就知道战还没有打,必败。
当然,也有一些世族例如沈阳的贺世贤,愿意率自己战斗力强的家丁武装出战,结果包括自己本人也战死在八旗军的乱箭之下。但是大多数辽东世族宁愿降了,特别是原来的李成梁旧部分化出来的世族,纷纷降金,他们保住了他们的富贵,充当了八旗军的内应,(例如李成梁干儿子李永芳)也没有损害东北汉人的经济利益。并且以后金保障这一些辽东世族的利益为诱饵,不断的说服一城又一城十万十万的降后金这样的状况。
因为这一些人更加清楚中原内地也是如此,皇帝不可能从中原世族集团中再转一些利益给他们,他们从皇帝那里已经不可能得到什么,相反降后金之后能够形成更加庞大的利益集团,并且变成了旗人!然后掉过头来从中原来获得他们想要获得的。
这就是为了明军在辽东总总惨败,人们争先恐后的投降的原因,穷人需要从这样的机会中获得人生中所需要的一切,富人需要从这样的机会中获得自己的保障。
当明朝皇帝抛弃了辽东的穷人,穷人总得生存;穷人无法生存了,富人也没有安全保障了,于是富人开始依赖后金给他们提供的保障。
当然,后来中原也是如何,结果诺大一个中国居然速亡!
**********************************************************
下一章讲即得利益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