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设计在童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生设计在童年-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做“井底乌龟”(2)   
高倩写的对CTY满怀依恋之情的短文印在纪念册上,她说: 
CTY是我永远热爱的地方。CTY是个美好的地方。CTY就是我的心之所在。我珍爱我在CTY的经历,我要永远记住这3个星期。 
在课堂上我们面对很大的挑战。我学到如此之多,我的头脑快要炸了,有生以来我完不成作业。 
这儿的每个人都这么友好,这么独特,这么乐于助人。我交了很多朋友,我害怕分别日子的到来。我住在遥远的得克萨斯,我怕以后再也见不到CTY的朋友们…… 
她的一位朋友在高倩的纪念册上写道: 
我坚信我们还会见面。在人生中,有的人见过一面就再也见不着了,有的你见过的人以后还会再见面。我们就是会在今后一再地重逢的人! 
女儿确实遇见了比她高明的人,这个留言者就是一个“预言家”。多年以后,高倩进入哈佛,在校园里,她遇到了不少前一年或同年考上哈佛的朋友,他们就是当年天才少年中心的老同学,其中也有写下这段留言的那位朋友。 
十几年过去了,一直到现在,女儿和很多当年CTY的老同学还一直保持着联系。从这些散布在全美各地的有理想、有追求的朋友们那里,女儿既得到了友谊,也得到了信息。他们在学习、理想、志向等方面互相勉励,使她见识到许多从身边的同学身上看不到的东西。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这极大地拓展了她的视野,使她获得了丰富的人生启迪,对她以后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暑假怎么度过(1)   
从小开始,女儿暑假的活动都安排得满满的,完全可以不局限于上课。写作、参加各类夏令营、做学生、做辅导员、上高中与大学的课,还可以到外地走走,见见世面,这是不应忽视的学习时间。暑假活动既丰富了生活、学习的内涵,也是著名大学录取学生必要的条件。 
有人认为美国学生懒懒散散,学习轻松,没有压力。其实,在美国,许多中小学生不仅在学校时努力用功,甚至到了周末、假期,尤其是暑假,还要参加夏令营,参加暑期学校,把暑假活动安排得满满当当。 
女儿5岁来美国上学前班,头两年夏天,我没有给她安排什么大活动。1989年,上完二年级的暑假,我们驾车北上,一路带着女儿,走了许多地方,等于给她上了社会实践课,让理论联系了一下实际。 
汽车开进孟菲斯,女儿说,这是田纳西州的第一大城,又是连接阿肯色、田纳西和密西西比三个州的重要交通要道。你知道,那一片大平原里种的是什么?她在考我们。她说,田纳西是农业州,不过美国农产品过剩,为了保护农产品价格,美国政府让一部分农民停耕,按人口给他们补贴,每人每月上千美元,条件是永远不再务农,请他们另谋职业。所以,那一望无际的肥田沃土里,种的可能只是青草。到了首都华盛顿,她对我们说,一定要去看越战纪念碑,纪念碑的设计者是一个华裔女孩,当时刚20出头。到了费城,她告诉我们,独立宣言就是在这儿签署的。至于纽约,在她4年以后写的《西方到东方》里提到;与北京做了比较。在波士顿,哈佛大学给她留下深深的记忆,后来写下了《哈佛梦》的文章,坚定了对伟大学府的向往。 
暑假活动包括旅游、参加各种形式的夏令营、参加暑期学校等。这些活动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可以得到学校教育无法提供的额外收获,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 
从1989年以后,女儿每个暑假都有非常丰富的活动项目:1990年暑假,到大学听大学代数课,背SAT单词;1991年暑假自学大学 
↓ 第一次参加夏令营 
法语、西班牙语;1992年暑假继续学法语、西班牙语。同时,她自己从学校争取到了参加大学数学工程资优班的课程。此后,她养成了过繁忙暑假的习惯,不需要我设计,都是她自己提前安排。( 见13年暑假活动表 ) 
有人会说,就你女儿安排得特别紧,其他的美国学生未必那样。 
其实,据不完全统计,美国每年有2 500多个大型的夏令营和暑期学校向美国和全世界招收学员,这还不包括数以万计的大中小学校开办的各种等级、学科的学习班。美国每年超过800万中小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夏令营和暑期学校的活动和学习,其中也包括做义工。不过,很多夏令营每期费用需要两三千甚至四五千美元,不是一般中产阶级家庭能够轻松承担得起的。 
当然,美国也有许多暑期活动是免费的,有的费用不高,有的收费项目还可以申请到奖学金,而且对外国学生一视同仁。只要动脑筋,一定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美国夏令营和暑期学校的内容形式多种多样。从大的分类,有野外探险、旅行;有义工服务;有强化某一技能的训练,比如电脑程序设计、飞机驾驶;有专门为了参加某项比赛的训练营;更多的是选修某些课程。有的在夏令营或暑期学校上的课程可以算大学学分,甚至很多著名的大学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都对中学生开放,让高中生暑期到那里选修大学课程,获得大学学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放给高中生的暑期课程,不仅可以得到大学学分,而且申请手续简便,费用较低。 
无论哪种类型的暑期活动,都为孩子们提供了不同的环境和交往空间,使他们能扩大视野,学到平时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在暑假,孩子如果只是呆在家里,将大量的时间花在电脑游戏、看电视上,实在是辜负了这些美好的资源。 
美国学生参加夏令营和各种暑期活动的目的各种各样,有的是为了学新知识,有的是为了增长见识,有的是为了增添生活色彩,也有的是为了很功利的原因。大学招生人员很看重学生有没有丰富的暑期活动,暑期活动已成为美国大学衡量学生的一条重要指标。每所著名大学的申请表里都有一个专项,要求学生详细填写高中期间每一个暑期的活动情况。暑假期间到大学选修课程,不仅可以获得大学学分,减少今后上大学的学时,还是申请著名大学的敲门砖。 
特别应该指出的是,有的孩子在暑期去干艰苦的工作,却不一定是由于经济上的原因,而是严厉的父母逼他们去“体验社会”,历练自己刻苦耐劳的品格。我的同事威廉博士出身富裕的中产阶级上层,是家里资助他上的私立名校杜克大学。高中毕业的那年夏天,父亲让他去当修路工,他在烈日下“劳动改造”了两个多月,才从父亲那里领到支付大学学费的支票。   
暑假怎么度过(2)   
暑期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有的家庭忽视了这一点。美国大学对学生在暑假的活动具有很大的期望。实际上,有计划、有效率地安排漫长的暑假,对塑造孩子的人格、开拓知识面都有重大的影响。 
13年暑假活动表幼儿园到高中1987~1999年,5~8月高倩1986年10月来美国上学前班,1987年夏天是她在美国过的第一个暑假。据记录,截至上大学那年( 1999年 )为止的13个暑假,都有计划地安排学习和活动,这对她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是她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学前班 做数学题、看书、看电视。 
一年级 用打字机学打字,做数学题、看书。 
二年级 随父母驾车北上3周,游历美国东北部及加拿大共十几座大中城市。做数学练习题( 舒尔蒙成人教育系列《初等数学习题集》,包括算术、代数、几何习题共2 500道 )。阅读英文版的中外小说,包括《青春之歌》、《红岩》、《子夜》。 三年级 到大学课堂跟班上《大学代数》,后退出,改为自学。背诵SAT/GRE 词汇词典。大量阅读英文版的中外经典文学原著,包括中国作品《红楼梦》等。自学汉语( 用北京语言学院编《实用汉语课本》,1981年版 )。 
四年级 同时自学法语、西班牙语( 使用大学课本 )。第二次重背SAT/GRE 词汇词典。大量阅读英美经典文学名著。 
五年级 继续自学大学法语、西班牙语。获选参加得克萨斯A&M大学工学院为优秀小学生开设的暑期课程。再次重背SAT/GRE词汇词典。 
六年级 写作《西方到东方》。获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奖学金,参加天才少年中心暑期课程《数学物理之困惑》。 
七年级 获选参加得州A&M大学为优秀中学生开设的数学课程。八年级 选修计入高中学分的代数课程。 
九年级 获奖学金参加贝勒大学钢琴夏令营。到北京的中学学习两周。随中央电视台摄制组到中国北京、西安、福州、福建山区农村拍摄纪录片《长大》,前后共4周。 
十年级 参加暑假州长荣誉项目3周。中央电视台摄制组在美拍摄《东方女孩》。担任交响乐夏令营辅导员。 
十一年级 担任州长荣誉项目辅导员3周。在得克萨斯A&M大学选修具有大学学分的经济学课程。 
十二年级 高中毕业。白天在得克萨斯A&M大学地质学院当会计助理( 全职,每周40小时 ),晚上到中国饭馆当服务员( 每周工作30小时 )。阅读有关法学院的学习和申请的书籍,自学法学院入学考试LSAT习题,“超前”为4年后上法学院作准备。   
和大人在一起(1)   
每个家庭或家长难免会在他们生活中和知识上存在着局限性。让孩子与不同背景的成年人广泛接触、交流,可以弥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缺陷,使孩子的思想更成熟。认识不到这一点,可能就大大浪费了近在咫尺的宝贵的教育资源。 
我曾是大学里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的活跃分子,我们家也是留学人员经常聚会的场所,因此朋友很多。由于女儿活泼而且时常登台表演,因此在这个社区里小有名气,也有大人缘,很多人没把她当小孩,能够和她平等交流。 
她从10岁开始就能帮大人做点事了,因为她的英文是“童子功”,所以有时还能帮大人修改文稿。联谊会一年举办一两次大型演出,为了让美国朋友也能了解中国文化,节目单里的每个节目都有用英文写的背景简介和歌词简写。我常常把写作、编辑节目单的活揽回来,让女儿去做。有几次大型活动主持人的英文稿和大会主席的正式讲演稿也是她起草的。从12岁念六年级开始,她就不时做这些工作。 
因为有机会认识很多留学生,她成为联谊会舞台上的常任演员和留学生中的“红人”。为了“用人”方便,在她上高中的那几年, 
← 读九年级时在大学国际文化周的中国展台上服务 
← 口述笔录歌唱家的演唱曲目介绍 
这个以研究生为主的联谊会在她顽强固执的坚持下,“封”了她“一官半职”。这对她来说,是极大的鼓舞,大大增强了她的自信心,越干越有劲。她14岁时,身高已经超过1。6米,像个大人了。很多留学生的活动都有她一份,比如和研究生们同台表演舞蹈、服装秀等;15岁那年她还当过有上千名观众的春节联欢晚会的主持人。 
1992年初中央歌舞团首次组团赴美演出。演员中有大明星如韦唯、殷秀梅等。那一次,我和女儿一起到休斯敦机场接机,演出时我协助舞台监督,她陪着演出团既当翻译,又当向导,穿梭于几个大明星之间,轻而易举就“追”上了“巨星”,和她们单独拍了很多合影,羡煞一批追星族。这次经历,除了让她了解中国的“星况”外,也进一步促进和加深了她对中国艺术的感受和热爱。 
早年留学生多少都有不平常的经历,他们有时来我家交流美国生活的甜酸苦辣,高倩都在一旁倾听。这些经历对她幼小的心灵起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对她发奋努力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记得一位从上海来的学生,是靠早年移民美国做劳工的爷爷奶奶为他做经济担保来美国的,刚来时才读初中。由于爷爷奶奶年岁已高且经济基础不好,实际上不能给他任何经济上的帮助,他要完全靠自己打工维持生活。 
我认识他时,他在美国已经上完了高中,正在大学读电机系。上大学本科不易拿到奖学金,外国学生一年学费也要好几千美元。那时中国一般公务员每月只有几十元人民币的工资,指望国内的父母给他寄学费是不可能的,只能靠自己拼命打工挣钱。我和他认识后1年多时间,他的头发都是我帮他理的,一张报纸中间挖个洞,套在头上就理起来。有一次帮他搬家,我特意让女儿陪我一块儿去“见世面”,见识另一个“美国社会”。这位学生住在一个相当简陋的木屋里,为了省电他从不开空调。得克萨斯州的夏天不开空调要闷死人的,不过他绝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学校、图书馆和饭馆里,过半夜才回家。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他来美国已经五六年,从初中上到大学,所有的家当,连书在内,一共只有四五个纸箱。回来的路上,女儿一路唏嘘,十分感慨。不过,她说,他的命运很快就会改变,只要接受良好的教育,就会有美好的前途。当时不到10岁的孩子有这样的感悟是很不容易的。从小在留学生圈子里,与成人们来往接触,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她的思想较早成熟。 
有一次,旅美歌唱家宋杨开专场演唱会,我负责接待,乘机为女儿“揽活”,让她为宋先生的演唱做钢琴伴奏。宋先生在中国获得音乐硕士,在美国获声乐博士,是得过国际比赛大奖的歌唱家,还在美国大学当兼职教授,他曾受邀参加克林顿总统的白宫就职庆典演出和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演唱。以他的专业水平,当时才15岁的女儿为他伴奏,确实沾了很大的光。他很痛快地和女儿合作演出了4首歌曲。在演出时,他一上台就很客气地介绍说:“今天很荣幸,请到了高倩小姐为我伴奏。” 
演出前,根据他的口述讲解,高倩做笔录,为他演出的曲目撰写英文介绍。有意思的是,连排练伴奏、笔录和撰写曲目介绍,以及整个节目单的版式设计在内,高倩只用了半天时间就高效率地完成了。 
以女儿的成长经历,我深深体会到,家长让孩子与自己的同事或朋友接触,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每个家庭和家长难免会有他们生活和知识的局限性,让孩子与不同背景的成年人广泛接触、交流,可以弥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缺陷,使孩子的思想更加成熟。   
和大人在一起(2)   
成人们如果能够多与邻家的孩子们接触,哪怕只是和别人家的孩子们聊聊天、说说话,对他们都是非常有益的。我非常感谢女儿成长过程中在美国得州A&M大学留学的朋友们和其他中美人士,包括中美的平民、学者、教授、高官。他们为我女儿提供了很多不寻常的机会和鼓励,有的把我14岁的女儿和大留学生编排在一起,表演舞蹈、服装秀;有的和我不到10岁的女儿谈他们自己的家庭故事,谈他们的生活;有的阅读我11岁女儿写的书稿,给予鼓励,参加她的签名售书,发表演讲,甚至为她写书评,写推荐信。他们在我女儿从七八岁到十六七岁的近10年里对我女儿的平等、宽容、豁达、慷慨和呵护,都是造就她今天成功的因素,我对那些朋友们心存永远的感激。 
在女儿成长的重要时期,生活在得州A&M大学那个特定的环境里,她有机会接触很多比她大的成年人,使她的思想很快成熟。在她受教育过程中是一种非常幸运的经历。中国的人口密度比我们居住的小城要高得多,让孩子接触成年人的机会也多得多,容易得多,可惜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孩子的教育和成熟与他们和各种各样成年人的广泛接触有很大的关系。这样,可能就大大浪费了近在咫尺的宝贵的教育资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