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到达根据地的边缘了,紧张起来的老潘开始制止部队的喧哗和交谈,并且宣布了夜间行军的纪律:“不得吸烟和咳嗽,不得随便使用手电和火机。严禁暴露目标,武器不得走火……”
一边的伍云杰和贺国中两人看着紧张起来的特种分队的战士们开始派出尖兵和两翼的搜索小组,并且在一个个晦涩的手势下开始着有条不紊的战术动作,不禁对老潘的这支特种分队在心里面又多上了几分佩服!并且认真的开始观察起这些战士们的动作起来!
一边的特种分队副队长李向阳却偷偷的溜到了队伍的最后面,开始对整个队伍的人员开始了紧密的观察,并且消除着行军过程中有意无意留下的一切痕迹。
而另一个副队长龚学军则回忆着老潘在前面半个月时间里所上的战术课内容:行军时,走梁不走沟,走纵不走横,尽量不走纵深大的沟壑和灌木集中的地方,除非必要否则不会在山梁顶上行走,行走的步伐也尽量的大些,以减少体力的消耗。
无论怎么行走,目光要总向四处不停的巡视,而枪口也总是跟随着目光,向四周不停的移动。右手握住步枪或冲锋枪的握把,食指扣住扳机,左手搭在枪的机匣上面,食指放在了枪机前面,枪的保险要保持打开。
这种持枪的方法,因为保险虽然是打开的,而且扳机已经被扣住,但是因为枪膛里没有子弹,所以不会出现走火的情况,把左手放在机匣上面,则可以在发现情况时只要一拉枪机子弹上膛,那么手中的步枪立刻就可以在枪机拉动声响起的同时响,而且左手压在枪身上面可以减轻枪口的跳动,提高射击的精度。
想到这里的龚学军不禁仔细的观察了一下身边的战士的动作,都是十分标准的按照潘杨所教授的进行,因为在当时的训练中,老潘本来想要出的题目就是夜战遭遇和伏击,这样的训练整整进行了五个夜晚。虽然后来在演习中没有用上,但是老潘的严格要求,已经让这些兵们养成了初步的习惯。
暗暗点了点头的龚学军开始接着回忆老潘的授课内容:这种持枪的方法,实用性极强,因为在平常的警戒过程中,为了不出现走火的意外,部队一般规定枪不上膛并且不打开保险,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如果遇到紧急情况,战士又要进行拉枪栓、打开保险、扣动扳机3个动作才能把枪打响,在发现动静后拉动枪栓的声音惊动了敌人,结果很容易被敌人给杀害。如果采用这种持枪方法,把3个动作简化成1个,那可能就会在关键的时候救了哨兵乃至整只部队。
突然————左翼的尖兵发出一声敌袭的警告,接着就是汤姆森刺耳的突突声……
整个部队一下紧张了起来,敌袭,终于来了……
正文 第七十七章 遭遇战!
左翼的尖兵发出一声敌袭的警告,接着就是汤姆森刺耳的突突声……
紧接着就是三八式步枪和歪把子机枪的射击声,整个穿行在山腰的队伍马上就开始散开,训练有素的特种分队的战士们开始占领制高点的行动,而中央军和晋绥军的士兵们也在伍、贺两人的带领下,分别在战线的左翼布置好了火力。寻找好了隐蔽。
隐藏入夜色的特种分队的战士们,这下却突然停止了射击,整个山梁上乒乓作响的都是日制武器发出的尖啸声。听着山梁上没有了咱们自己人的动静,让美国大兵们开始蠢蠢欲动起来,史密斯少校也开始不安的扭动着身躯,一边的伍、贺两人则借着月光看着神情自若的老潘,想从老潘镇静的表情之中读出点什么来……
看到这样的情况,老潘对着史密斯少校方向打出了一个OK的手势,本来是准备说句少安毋躁让部队原地等待的,但是伍云杰不停的催促老潘派出增援。
想着保险起见,尽快结束战斗比较好的老潘。指着一边留守的两个战斗小组的特种分队战士打了一串手势,一个小组的队员马上在钱传志的带领下开始了迂回包抄的行动。
不到五分钟,山梁上面传来的日制枪械的发射声音就越来越乱,越来越急促,不到十分钟,山梁上面就对着老潘等人的隐蔽地点发出了尖锐的老鸹叫声。老潘拍了拍身上的枯草,站起身来:“大家受惊了,看来战斗已经结束,我们必须马上离开此地。”
特种分队的留守人员已经放松了警惕,从隐蔽地点出来。而带着不能置信的表情的其他三方人员,足足在原地呆了五分钟,等到钱传志带着增援上去的第二战斗小组,扛着缴获的歪把子从山梁上下来的时候,这才从隐蔽的地点钻了出来,将上了膛的武器关上了保险。同时伍、贺二人佩服的道:“三弟,你的手下果然是一支精锐啊!”
后来丹尼儿在一个星期之后的安全地带磨着钱传志半天之后,木钠的钱串子老弟在征得老潘的许可之后,这才将战斗的经过原原本本讲给了好奇的美国大兵们听。
伴随着大兵们和丹尼儿的:OHOMYGAD。钱传志笨拙的口舌讲述了那场对于特种分队来讲不过是牛刀小试的战斗……
日军偷袭的部队约为一个小队的编制,人员大约七十人,还有部分的特务和汉奸总数大约八十人,本来是准备在队伍的行进方向布设伏击阵地的。
但是因为钢盔和日制刺刀的反光,还有三八大盖上膛拉枪栓的哗啦声,将自认为隐蔽的鬼子部队暴露了出来,以至于咱们侧翼的尖兵绰号叫矮脚虎的安平把他们提前发现了。准备绕道潜行到队伍前方布设伏击将护送队伍一网打尽的日军士兵确实缺少夜间行动的经验和装备,队形也十分的密集,中间甚至还有军官不时的使用手电来照射行进的方向。
在尖兵用手语通知了旁边的搜索组之后,艺高人胆大的搜索组长蔡京华用夜视镜看着这些个业余夜战选手的表现,认为完全不需要惊动大部队。
决定绕到日军的前方布设一个三角伏击阵,将偷偷摸摸的“皇军的武士们”全数歼灭,但是没想到一个在草丛里拉尿的汉奸发现了悄悄移动的搜索小组的战士张大。
不想暴露目标的张大提起抹上了黄泥的遮住了寒光的大刀,呼的一声就掷了过去……
特长是一手好刀法的张大,还有一招大刀投掷的绝活。十米以内只要将大刀飞掷出去,就是拿着块门板,也是要被穿透的。
原来的战斗中就曾经有张大掷出大刀之后将鬼子格挡的步枪从中砍断,还将执枪的鬼子砍死。
在上次的选拔中得了个外号“悍刀”。意思是说这家伙使刀极为凶悍,喜欢使些两败俱伤的招数,特别是喜欢将刀掷出的招数,被视为整个特种分队最强悍的攻击招式。
大刀飞出之后,呼呼的破空声在夜空中显得格外的刺耳,但是被大刀将整个脑袋劈成了两半的狗腿子的尖叫更是让全部的鬼子都回过身来,开始拉动枪栓……
于是山梁上就开始了开始文中那一幕遭遇战斗,紧记着老潘的战术原则的首先三个与日军接触的战士,用比日军快得多的速度操起了冲锋枪一下子就撩倒了二十多个鬼子兵。扫射完的张大还不忘捡回了自己的宝贝大刀。
就在日军在三支汤姆森的扫射之下伤亡惨重开始就地还击的时候,偷袭经验丰富的蔡京华马上停止射击,在开始的射击阵地布设了诡雷之后,马上撤出了阵地。
接下来的战斗就完全是一边倒的屠杀了,先不说蔡京华的拿手好戏燕子镖是怎么无声无息的收割胡乱射击的日军士兵的生命的。
早就准备好无声武器这下可是发了威,全都萃上了老蔡抓来的各式各样毒蛇毒素的弩箭,不停的静悄悄的将慌乱的日军士兵一个个的放倒。
要说这支专门派出的日军小分队其实也不是豆腐捏的,但是在夜间遇到了这样的一支“武林高手”组成的特种分队,尤其是领头的又是精于夜间行动的燕子门的传人。更加恐怖的是这个家伙还戴上了搜索组执行任务时轮流戴的夜视镜。
将全身上下套上了老潘特别指示,要背着那些个同行的友军才穿上的,老潘称之为吉利服的战士们在绕到落单的鬼子身后之后,用1把刺刀,再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早就准备好的绳索,巧妙地做成了1个活结。
这就是后来在卫国战争中被前苏联游击队员们广泛使用的“斯大林绞索”,曾经让数以千计的德国士兵在巡逻的路途中丧命,只要使用得法,1根简单的鞋带可以在短短的十几秒时间里迅速地致人于死地,而一旦被活扣勒住了喉咙,在瞬间产生的窒息感觉可以让人1丝力气也使不上来!
这招也被老潘提前的剽窃到了手里,经过那些个武林高手的不断总结。发现当有2个敌人在一起时,右手中的刺刀划出1道空气的呼啸声音,准确地扎进了1个张大的嘴巴里,另1只手上挽着的活扣也轻巧地套住另1个狠狠一拉,随着那个被活扣套住喉咙的发出的艰难喘息声,用尽全身力气将自己的膝盖顶在了他的后背上,腾出来的右手也加入绞杀的行列。
还有使用着各式各样的奇门兵器的战士,有使飞爪的,有使峨嵋刺的,使匕首的,竟然还有一个使套索的……这样的武器在战士们的手里发挥着恐怖的威力。
这样的组合这样的战术下,也就怪不得日军小队要全军覆没了,一个个鬼子兵被暗处发出的致命一击干掉。鬼子不知道谁是自己人,谁是暗中偷袭的八路。
其实老潘解决夜间识别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磷光,大家都知道死人骨头在夜间会发出磷光,也就是俗称的鬼火。
于是早在开始演习时就准备用来阴那帮子警卫连的战士的老潘,提前带着钱传志这个不怕死人不怕鬼的家伙在山里面找了大量的骨头,准备试试土法制磷。却因为这化学成绩太差,始终没有办法成功。
没想到的是后来发现根据地早就有了能制黄磷的火柴厂,于是就有了夜间识别的好办法。贴在手臂上的油布上面洒上点黄磷,接触空气就会燃烧的磷火,那就成了这太行山里的鬼火。这鬼火一方面让迷信的鬼子兵疑神疑鬼,另一方面让自己人能够识别……
但是也不能说特种分队完全没有伤亡……,跟上去增援的钱传志小队因为联络不及时,差点被杀鬼子杀顺手的风耀阳给干掉一个,好在这个战士是少林弟子,原来也是专门练过暗器的。一下将那枚冲着胸口而来的飞镖用枪托给磕歪了一下,这下子多了一个手臂受伤的伤员。
所以说钱传志等人的作用其实就是遵循老潘一直以来的原则————给那些倒下的日军士兵补上一刀,顺便打扫战场。
(老潘中了美国大片第一滴血的毒,非给弄出来的强弩,这制弩也不是什么希罕的手艺,按照当时的晋察冀军区聚集的那一批各式各样的人才,要制出单发弩实在是简单得很。)
(吉利服:就是俗称的狙击手隐蔽服,在当时不可能制造出迷彩装的老潘,只好到被服厂多要了一批衣服,将那些个衣服全部剪上大大小小的洞洞,然后插上各式各样的枯草枯枝,这样也可以得到今后出现的迷彩服的隐蔽效果。)
正文 第七十八章 谁才是奸细?
以后的行程中,虽然老潘不停的随意改变着行军的路线,但是袭击确一个接一个的到来,行进在敌我友军三方势力犬牙交错的地带的小分队由开始的游刃有余,到后来的应接不暇,渐渐的伤亡开始出现了。
倒不是特种分队的战士们有了伤亡,而是渐渐掉到队伍的尾巴上的中央军士兵开始体力不支起来,在随后的一次日军的百人次规模的袭击之中,八人的观摩团成员,除了伍云杰和他的贴身卫兵被老潘带着人拼死的架了出来,其余的六人,就因为掉在了后面,被追赶而上的日军围住,用刺刀刺死。
情势越来越紧急,战士们都已经一天两夜没有休息,但是日军就像闻着腥味的蚂蟥一样,不停的冲上前来,给小分队以骚扰,不管怎样都无法摆脱这样的袭击,当日军的第十七次伏击被识破并被歼灭后,小分队的弹药已经严重的不足了。
那些个晋绥军、中央军、还有美国大兵的弹药更是全数在遭遇战中打得干干净净,因为这些个美军的冲锋枪枪身较短,白刃战拼刺刀吃亏,最初近战中往往用长点射弥补其不足。
但是日军实施夜袭行动时,多为奇袭,一波接着一波,等着特种分队的战士被引开之后。一小队二十余人的鬼子兵开始对留在原地警戒的这些个被保护的美军协调小组开始袭击。因为行动十分的隐蔽,使美军来不及用密集弹幕将日军切断于战线之前,从而进入混战,
没有经验的美军士兵用冲锋枪开始疯狂的扫射,结果虽然打退了日军的进攻,但是造成的己方伤亡往往比敌人造成的还大,配合他们防御的晋绥军士兵被横飞的汤姆森枪弹打伤了四个,美军自己受伤的还有三个。
当老潘带人将敌人全数赶走之后,光是架着这些伤员,就让老潘伤透了脑筋。史密斯少校拿着被打穿了一个窟窿的帽子对着那些个惊魂未定的战场初哥,美国大兵威胁道:“如果有士兵再乱开枪,老子就把这个杂种的枪扔到沟里,而且从此再不发1颗子弹。”当下让老潘等人好好见识了一下美国式的军营文化。
老潘看着这满营的伤兵确实是十分的恼火,这些个大爷怎么就不能让人省省心啊!
还没有感慨完,李向阳随后悄悄的汇报让老潘在行动开始时的预感得到了证实,果然————咱们这队伍里面有着鬼子的眼睛啊!
其实李向阳最初对于老潘的交代还是不以为然的,照他的想象,这中央军和晋绥军就是再不济,也不能将些个不可靠的家伙带到外面执行这样最重要的使命吧!
于是他将视线首先放到了平素吊儿郎当而且又是土匪出身的蔡京华的身上,因为其他的队员虽然也是原部队的刺儿头,但是毕竟一个个还是身家清白,出身上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蔡京华在一系列的战斗中表现得可圈可点。
后来不死心的李向阳又在后面的各次战斗中,先将自己的队员一个接一个的又在心里过了一遍。始终不能发现谁有奸细的嫌疑。
最后将目标锁定了那个不知根不知底的军区派来的翻译小李,这个李向阳的本家,枪法不行,身手不好,但是胆量不小,每次与敌人遭遇,必定主动要求上前迎战,拉都拉不住,而且带着一副近视眼镜,更是像极了那些个原来在敌人那里见过的汉奸翻译官的造型。
于是李向阳开始认真的观察着这个李翻译的一举一动,发现他特别喜欢往潘团长的身边凑,还特别喜欢打听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开始的时候团长碍不过情面,看他是军区的人,就说给他听了,结果立马就在接下来的地点受到鬼子的袭击。
李向阳越看越觉得这个本家翻译就是鬼子的奸细,本来准备先向老潘汇报一下的,但是想到还没有什么直接的证据,于是就想着盯着这个家伙,一旦有了他给鬼子留什么暗记的动作,就马上将他拿下。
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小李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还是表现的很是勇敢,没有做什么小动作不说,还在一次遭遇战中击毙了一名日军,自己也受了不清的伤。这让怀疑错了同志的李向阳感到了万分的懊悔。
因为小李中枪的时候,跟在后面的李向阳完全可以将刚刚端起枪准备向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