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工作不如换思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换工作不如换思维-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老板勃然大怒,毅然辞掉了这位很有潜能的中层管理者。
中年失业的格瑞后来又辗转应聘了几家公司,但始终未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收入每况愈下,生活日渐潦倒。后来,竟长时间失业在家。格瑞只能借酒消愁,深深地懊悔当年的那次擅自离岗。
我们必须再强调一次,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只有具有了这种心态,你才能全心投入工作,并且出色地完成任务。
而那些不能理解这一点的人,往往养成了一种自由散漫、不负责任的毛病。他们认为,享受绝对的自由才是人生的价值所在,人只要对自己负责就可以了。然而,事实恰好相反。只有具备尽职尽责的精神的人,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与提拔。也只有高度的责任感,才能让个人的价值得以实现。
记住,身在职场,就像演员置身于舞台一样,不同的观众随时随地都在看着你,你的一言一行都不可敷衍、懈怠。只有对自己高度负责,任何时候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获得观众的认可,永远保持职场中的主角位置。
只要你对自己充满信心,在职场这个宽广的舞台上,你永远是唯一的主角。自信不光是一种精神面貌,更是整个人生观与心理状态的展现。心态对于一个人的自信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人自信必须先从内心中有一种观念,而且需要你毫不松懈地进行自我训练。对于一个人来说,如果具有坚强的自信,往往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第61节:超越〃为薪水而工作〃(1)

超越〃为薪水而工作〃
薪水只是工作的目的之一,你一定要认识到比薪水更重要的东西。如果你只为薪水而工作,那么你只能得到那些薪水,而会失去很多东西。正像你如果只为吃饭而活着,那么,吃饭就变成吃饲料了。
不要被金钱奴役
提到薪水,必然涉及金钱的问题,还有人们对待工作、薪水的态度。可是让人感到震惊的是,对很多职场人士而言,他们工作的意义竟是为了比挨饿强一点。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大部分人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活着,这些方式就是:干活挣钱,然后吃饭。还有另外一种可怕的理论这样说:〃员工努力工作以避免被解雇,而老板则提供最低的工资以防止员工辞职。〃如果你看一看大部分公司的薪水,你就会明白这一说法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其实说白了,我们努力工作是为了养家糊口。随着生存压力的增大,养家的重担不仅压在男人肩上,也同时落在了女人肩上。结果,大部分人从不敢越雷池一步,他们唯一的心愿就是:得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大部分人为工资和短期福利而工作,但从长远来看,这样做无疑是危险的。因为仅仅为了钱而工作,很容易变成金钱的奴隶。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出身贫寒,在他创业初期,人们都夸他是个好青年。当黄金像贝斯比亚斯火山流出的岩浆一样流进他的口袋时,他变得贪婪、冷酷。
深受其害的宾夕法尼亚州油田的地方居民对他深恶痛绝,有的人做了他的木偶像,亲手将〃他〃处以绞刑,或者乱针扎〃死〃。无数充满憎恨和诅咒的威胁信涌进他的办公室。
连他的兄弟也十分讨厌他,特意将儿子的遗骨从洛克菲勒家族的墓地迁到其他地方,他说:〃在洛克菲勒支配下的土地内,我的儿子变得像个木乃伊。〃
由于洛克菲勒为金钱操劳过度,身体变得极度糟糕。医生们终于向他宣布了一个可怕的事实:以他身体的现状,只能活到50岁;并建议他必须改变拼命赚钱的生活状态,他必须在金钱、烦恼、生命三者中选择其一。
这时,离死亡不远的他才开始领悟到是贪婪的魔鬼控制了他的身心。经过一段时间的反省,他开始考虑如何将庞大的财富捐赠给别人。于是,他相继设立了洛克菲勒医药研究所、洛克菲勒教育普及会、洛克菲勒基金会、洛克菲勒夫人纪念基金会。
财富是过眼烟云,金钱是身外之物,这的确有一定道理。除了钱,人的一生还有许多值得去追求的事物,如果一个人把赚钱当做生命的全部,便容易被金钱所俘虏。如此痴迷于金钱的人,充其量不过是一个直立着装钱的钱袋子罢了。
因此,要树立起不只为薪水而工作的意识。因为薪水只是工作的一种报偿方式,虽然是最直接的一种,但绝不是唯一的一种。一个人如果只为薪水而工作,没有更高远一些的自我提升和发展的意识,工作起来也就没有了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第62节:超越〃为薪水而工作〃(2)

一个以薪水为个人奋斗目标的人,是无法走出平庸的生活模式的,也从来不会有真正的成就感。虽然工资应该成为工作目的之一,但是从工作中真正获得的更多的东西却不只是工资卡中的数字。
如果工作仅仅是为了面包,那么生命的价值也未免太低俗了。人生的追求不仅仅只是满足生存需要,还有更高层次的需求,有更高层次的动力驱使。不要麻痹自己,告诉自己工作就是为赚钱人应该有比追求薪水更高的目标。
工作的质量决定生活的质量。无论薪水高低,工作中尽心尽力、积极进取,能使自己得到内心的平安,这往往是事业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的不同之处。工作过分轻松随意的人,无论从事什么领域的工作都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将工作仅仅当做赚钱谋生的工具,这样的人其实是很悲哀的。
有一次,英国女王参观著名的格林威治天文台。当她得知任天文台台长的天文学家詹姆·布拉德莱的薪金级别很低时,表示要提高他的薪金。布拉德莱得悉此事后,恳求女王千万别这样做,他说:〃如果这个职位一旦可以带来大量收入,那么,以后到天文台来工作的人,将不会是天文学家了。〃
关于工资与工作的相互关系,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有种种议论。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人们的喜悦,不是只靠金钱就能得到的。工资可以减少人的不满,但不能增加人的满足感。应该说,能够增加人的满足感的,还是工作本身。
不管什么工作,如果能够自发地、自主地去进行,人们就会从中感受到工作的意义。而且重要的是,选择工作,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应从有利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考虑。

第63节:比薪水更重要的东西

比薪水更重要的东西
曾请教过那些事业成功的人士,问他们在没有优厚的金钱回报前提下,是否还继续从事自己的工作?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绝对是,我不会有丝毫改变,因为我热爱自己的工作。〃
即使你还没有达到那种境界,但如果你忠于自我的话,就会发现金钱只不过是许多种报酬中的一种。想要走上成功之路,最明智的方法就是选择一件即使酬劳不多也愿意做下去的工作。所以,如果你觉得这份工作是被动的、没有乐趣的话,你最好的选择就是离职,重新去应聘。当你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时,你也将成为别人竞相聘请的对象,并且获得更满意的酬劳。
从提高能力、增长智慧这个角度来看,任何工作都是为自己做的,不存在打工者与老板的差别。你是在为别人打工,每个成功者都经历过打工的过程,但对工作的不同态度造就了不同的结果。在不具备自己创业的条件下,需要为别人打工来取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并有所积蓄,以便为自己将来创业或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职业奠定物质基础。
但是,作为一个想要立志成功的人,你就必须为将来的创业做好经验积累、技能提高、关系储备、增进知识等方面的准备。这就是说,工作所能带给你的,要远比工资带给你的多得多。
如果你将工作视为一种积极的学习经验的过程,那么,每一项工作中都包含着许多个人成长的机会。你是为薪水而打工,但不只是为薪水而工作。为薪水而工作,看起来目的明确,但是往往容易被眼前的利益蒙蔽心智,使你看不清自己未来的发展道路。
有位男士,妻子一直抱怨长期下海的他没有挣到钱,使家里一直过着比较拮据的生活,她劝丈夫赶快找一份稳定的工作。
那位男士说:〃现在没有稳定的工作,只有稳定的能力。〃
这位男士的话非常有道理,相信他最终一定会取得成功。如果你不只是为薪水而工作,而是全心全意地努力工作,你就会发现,你的工作能力会逐步提高,这样的话,你就会为自己的成长而感到高兴。同时,你的薪水也会在不知不觉之间得到提升。因为你工作努力,就会为老板创造业绩,为老板创造业绩,老板就会奖励你,不管这种奖励是提升薪水,还是提升职务。
在工作中,有些人善于耍小聪明。要么上班迟到、早退,要么在办公室与人闲聊,要么借出差之名游山玩水,要么借报销之名将不应得的钱财揣进自己的腰包。这些人自以为得计,但他们的损失将远远大于他们的所得。这种人也许会得逞一时,但终将失败一世,永远与成功无缘。
所以,不要只为薪水而工作,否则的话,你就会因为将眼睛紧盯着工资而封闭了自己的视野,就会在无形中将自己困在只装着少许工资的信封里,从而将人生最有价值的东西丢失。

第64节:要做金钱的主人

要做金钱的主人
现代人每天为生活疲于奔命,目的都在于赚钱,有些人甚至以此为人生目标,拜倒在金钱脚下,为金钱所奴役。他们快乐吗?当你看到他们疲倦的身体和愁眉苦脸的表情,就能得到答案。我们工作固然是为了生计,但应该还有比工资更为重要、更为丰富的内容。
因此,我们在找工作时要看能从中学到什么,而不是只看能挣到多少钱。在选择某种特定的职业之前,或者在陷入为生计而忙碌工作的〃老鼠赛跑〃之前,要先仔细看看脚下的道路,弄清楚自己到底需要获得什么技能。
一个职业人,不论你选择了什么工作,都不要忘记培养自己成为金钱主人的创富能力。一旦你开始为支付生活的账单而整天疲于奔命时,就和那些蹬着小铁笼子不停转圈的小老鼠一样了。老鼠的小毛腿蹬得飞快,小铁笼也转得飞快;可到了第二天早上醒来时,它们依然是困在〃老鼠笼〃里。而只有那些立誓做金钱主人的人,才能逃出这种牢笼。
1940年,多明奎兹出生于美国科罗拉多州一个富豪之家,从小过着优裕的生活。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不愿再依赖家里。18岁的时候,多明奎兹靠着一份极其微薄的薪水实现了经济独立。在其他人尤其是他家里人的眼中,这样的收入比贫民还不如;但多明奎兹觉得,只要自己愿意,不管收入多少,都可以达到经济独立。
多明奎兹多年来每个月就靠500美元生活,并拒绝家里人的援助。到1969年他29岁的时候,就经济独立地退休了。他的生活舒适轻松,而且从来没有什么负担和压力,但一年却攒下了6000美元,这是他把积蓄投资在国库债券所得的利息。
不要以为百万富翁才具有经济独立的能力,一个月500美元或者低于500美元就可以达到经济独立。如何能够?多明奎兹说:〃真正的经济独立无非是量入为出,如果你每个月只挣500元,但能够把开支控制到499元,你就是经济独立了。〃
大多数人都在为钱而工作,他们害怕没钱,不愿面对没钱的恐惧。这种恐惧时刻追逐着他们,他们只好又去工作,希望钱能消除恐惧,但还是无法摆脱。恐惧使他们落入工作的陷阱,挣钱工作挣钱。他们希望有一天能真正消除恐惧,但每天起床时,他们就会发现恐惧又同他们一起醒来了。恐惧使成千上万的人彻夜难眠,忧心忡忡。
那么如何消除这种恐惧呢?最主要的就是冷静地面对金钱,控制自己的金钱。当你实现财务上的自由时,你便可以得意地说:〃我在支使金钱为我工作。〃
既然是金钱的主人,那就理所当然地会实现役使金钱为你工作,你可以让金钱帮你举办慈善事业、公益事业、教育事业等一切有益于大众、有益于社会的事。
金钱不一定能使人得到内心的平静,相反,它经常带来焦虑、悲伤及恐惧,使人的内心纷扰不安。金钱是天使还是魔鬼,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而在于运用的方式。当然,这样说,并不是金钱不重要,而是说金钱不是你人生的唯一目标,不要陷于金钱的泥潭无法自拔,也不要让钱夺走了你所有的快乐笑容和闲暇时光。生命如此美好,生活如此丰富,做金钱的主人,轻松驾驭它,这一切美好才会属于你。

第65节:做自己的老板,为自己负责

做自己的老板,为自己负责
为自己工作,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对自己所做的事所产生的一切好坏结果负责。
纵观各个领域的顶尖高手,都是把自己当做〃公司的主人〃,他们关注公司里发生的任何事情,就好像自己拥有这家公司100%的股权一样,对工作也是100%投入。
公司兴亡,我的责任
对每一个员工而言,无论你在什么岗位上,高度的责任感都是你必须具备的一种心态。这不仅是工作的原则,也是人生的原则。当责任感成了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他就会与卓越及成功相伴。
现任Google中国区总裁的李开复,早年曾在苹果公司从事技术工作。有一段时间公司的经营状况欠佳,员工们士气低落。李开复经过细心调查,很快发现一个问题:苹果公司有许多很好的多媒体技术,可惜因为没有用户界面设计领域的专家介入,这些技术无法形成简便、易用的软件产品。于是,李开复写了一份题为《如何通过互动式多媒体再现苹果昔日辉煌》的报告。
这份报告引起了公司高层的注意,并被送到多位副总裁的手里。最后,公司决定采纳这个建议,发展简便、易用的多媒体软件,并且任命李开复出任互动多媒体部门的总监。
多年以后,李开复又遇到了当初的一位上司,后者深有感触地对他说:〃当年,看到你提交的那份报告我们感到十分惊讶。以前,我们一直把你当作语音技术方面的专家,没想到你对公司战略方面的把握也这么在行!如果不是这份报告,公司很可能会错过在多媒体方面的发展机会,你也不会有升任总监和副总裁的可能。今天,苹果公司能这么成功,有不少功劳要归功于你和你那份价值连城的报告。〃
可见,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积极为公司发展献计献策的员工,必定会受到重用。与此相反,如果对工作不能做到尽职尽责,凡事推脱,则是不胜任的表现。
我们在职场中常听到这样的话:〃这不归我管〃、〃我很忙,实在没时间考虑那么全面〃、〃经理,我试过了,真的没办法〃。表面看来,这些理由堂而皇之,事实上,有些事情很多人不是不会做,也不是没办法做,而是不想对做事的结果负责。
数百年前,面对国破山河在的境况,有一位爱国志士高声呐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今天,我们在公司工作,公司的生死存亡,都与我们密切相关。公司发展好了,员工的前途自然一片光明;一旦公司走了下坡路,甚至破产,员工可就要面临失业的危险。从这一点理解,每个员工都必须在心里认定一个道理:公司兴亡,我的责任!

第66节:糊弄工作,就是糊弄自己

糊弄工作,就是糊弄自己
在职场中,有一种很普遍的现象:每天走进办公室,很多人想的不是如何更好地完成工作,而是处心积虑地去糊弄工作,能少干一分,绝不多干一分。〃给多少钱,就干多少事〃是这类人的共同心态。他们自以为很聪明,马马虎虎应付完每一天的工作,常常暗自窃喜。殊不知,糊弄工作,就是在糊弄自己。
身在职场,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