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到总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七步到总裁-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捉要犯的时候可以几天不吃饭,如此强的毅力造就了他在江湖响当当的名号。其实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只要我们能坚持,事情就会自然解决。5。什么时候都别小瞧自己人最怕的就是胡思乱想,自我设置障碍,因为这会令人烦躁,让你不按常理去想事情,往往导致误入歧途。比如你常在心中对自己说:可能不行吧,万一怎么怎么样。结果还没去做,你就没有信心了,事情十有八九会朝着你设想的不利方向发展。人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若你发现自己变成了消极的一个人,你要大声地对自己说:“我就是我”即使别人对你讲消极的话,最好不要再与他们讲话,要在精神上形成乐观的习惯。戴丝是个典型例子。进企业不久,他就以其办事事无巨细得到上司的赏识,并在不久被提升为经理。但在这个位置上,他陷入了苦闷中,主要原因是他原来的办事方法在经理的位置上并不适用。当事情越来越难办时,他决定采取主观的行动,而并非撤出了事,把烂摊子扔给他人。经过几次危险的尝试后,他变得更具可转性了,不再缩手缩脚。现在他已经得到企业总裁的职位。丁谓的成功更能说明这个道理。这位47岁的华裔加拿大人,身兼善美集团董事会主席和执行总裁。他不仅拥有香港最大的工业集团,还拥有世界一流的全球性营销网络。丁谓祖籍福州,1957年,丁谓举家迁往香港。1969年,当他19岁时全家又移民澳大利亚。此时,丁谓父亲已经去世,家道中落,只能半工半读。由于考虑到澳大利亚每天只有晚上几个小时可供学习。读完学士耗时8年之久,1974年丁谓移民到加拿大,向加拿大政府借学费进入多伦多大学攻读电子工程。在加拿大求学期间,丁谓仍得靠赚钱养活自己,他做过清扫厕所的员工,也在学校里教低年级学生,十分艰辛。1977年,丁谓获得学士学位,继续攻读硕士。丁谓并没有因此而看不起自己,而是觉得自己读书多年应该出去做点事业,而在大企业打工,最多也只能做到工程方面的副总裁,于是在1979年底,他创办了一家小企业,这是善美集团的前身。如今,善美集团已经是一个国际性的商业集团,旗下包括多家在全球主要证券交易所(多伦多,蒙特利尔,纽约,NASDAQ,东京,大阪,名古屋,法兰克福和香港)和世界各地其他证券交易所(泰国,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巴基斯坦)上市的公司,总市值达50亿美元。善美集团在全球140多个国家聘用10万名员工,其中在中国用35000名员工,生产和销售家用耐用消费品。一颗橡籽经过培养,会长成橡树,它当然不会成为柳树或者梨树。这是普通的常识。但是,一个梦想成为总裁的打工者是否就一定能成为总裁呢?显然后者比前者要复杂,因为人不同于橡籽的根本点是:人受环境和个人努力的影响很大。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只要别小瞧自己,你就有希望。6。野心要大,姿态要低刘震云曾写过一篇绝妙的小说,名字叫《官人》。这篇小说描写的是,在某场领导班子的调整风波中,正职老袁与七位副局长之间以及七位副局长相互之间错综复杂的斗争与合作关系。“副局”之身虽说不是处于“最低处”,但也体现了“最低处”的部分特点。这里,我们暂撇开不谈老袁自身可能存在的问题,也不必去管故事的最终结局,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说,这几个副职在与正职相处方面都是失败者。他们没有获得正职的真正信任和支持。原因何在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原因就在于这几位副职在竞争过程中姿态过高,给人留下喜欢争权夺利的印象,而不注意抓业务、干实绩,从而违背了副职立才不立权的原则。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样一个被人们隐讳了的事实。即任何一个领导者对权力都是十分敏感的。因为正是权力使他成为一个领导者,因为只有权力才能使他一展才华和抱负。对于许多领导者来说,保卫和扩张权力已成为其行使权力的第一要着。“天无二日,国无二主”是他们永恒的信条。他们随时都在准备反击来自他人的权力挑战,有时,捍卫权力甚至成为他们维护心灵自尊的需要。而对于正职来说,他最首先防备的恐怕就是副职对权力的觊觎了。副职立权,无论是否具有现实威胁性,都会使正职感到反感、不安全、充满警惕,并对你本能地加以排斥。因此,副职试图通过立权来巩固自己的地位或加强自己重要性的做法,决非是一个明智之举,相反,它充满了危险,会使你惹火上身,把自己立于正职潜在对手的不利地位。聪明的做法是,去开拓一块业务的领地。总有一天,你默默无闻的耕耘和辛辛苦苦的劳动会换来累累硕果。那时,你将会成为正职的一副车轮,离开你他便会感到行动困难;那时,你将会成为正职胸前的一枚勋章,他将因你而光荣自豪。总有那么一刻,当机会来临时,你会从正职那里得到回报。事实上,辅助正职开展工作正是副职的职责所在,是其无法推卸和逃避的责任。副职正应以此为契机,发扬忠于职守、敬业爱业的美德,开创一番事业。无数事实证明,副职同样可以做出杰出的成就,同正职一样受到人们的重视与敬仰。五星上将乔治·马歇尔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副手位置,但却被人称为“最伟大将领中的伟大将领”,载于历史史册,并在美国人心中一直保持着不可磨灭的印象。这其中的缘由和奥妙就在于,马歇尔以其卓越的才干使他变成一个其他人无法替代和超越的人。马歇尔有着认真、谨慎的工作态度、优秀的观察、组织和协调能力以及诚恳、无私的高尚品质,这一切都使他在每一个副职岗位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马歇尔以其出众的才华赢得了陆军部长史汀生的信任和赞赏,从而成为他最重要的帮手。当1941年3月,罗斯福总统要史汀生派一些高级军官去欧洲视察时,他最先的反映便是:“我不愿马歇尔这个时候离开,他在这里太重要了。”有时,马歇尔去观看演习,他都在日记中写道:“我觉得他去得太久了。”1942年1月,当邱吉尔要求让马歇尔陪他去美国南方去旅行时,史汀生忍不住地抱怨起来:“我并不反对邱吉尔去休息,但是,我感到不安的是,他要马歇尔将军陪他一起去南方……马歇尔很忙,有做不完的工作,也不应该让他离开工作……我认为,这是总统不应该做的轻率决定之一。”而当1943年5月,邱吉尔再次要求马歇尔陪他到非洲旅行时,史汀生将军已变得十分愤慨,他说:“要想从美国挑出一个最强的人,那人肯定是马歇尔;在他身上,寄托着这场战争的命运……而这次远行并不需要他,只是为了满足邱吉尔的愿望,我认为这样做太过分了。”甚至,连罗斯福都说:“是啊,要是把你(注:指马歇尔)调离华盛顿,我想我连睡觉都睡不安稳的啊。”通过这些事实,我们发现,马歇尔正是靠着他出色的业务才干赢得了不仅仅是上级的信赖,几乎所有的美国人都认为他是一个伟人,他的上级任何时候都会感觉到离不开他,迫切地需要他。也许有的副职对自己是否会劳而无功感到担忧,也许有的副职会认为有比开拓业务更轻松简捷的方法,也许还会有人认为只有权力才是自己前途的最好保障,这些想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决不可取。副职立才不立权,并不意味着副职手中无权,也没有什么影响,而是说,副职不要通过耍弄权术来达到目的,副职应当通过扎扎实实地干工作,通过业绩来树立自己在组织中的权威,提高自己在领导眼中的形象。许多研究领导行为的国外学者认为,权力(权威)其实就是一种影响力,一种能够对他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某种决定作用的能力。正职与副职之间也正构成了某种相互影响、互相依赖的关系。当一位副职的工作出色得令正职无法忽视甚至感到无法离开你时,这其实等于说,你已在无形中构成了对正职的影响力,形成了某种潜在的权威。由于你任劳任怨地开拓业务,毫无“篡权”的野心,势必会取得正职的信任,把你当作可以信赖的人,赋予你更多的职责和更大的权限。这使人不禁想起老子那句:“无为故无不为”的至精妙语,这其中真正包含了深邃奥妙的人生道理,使强求者获得了他们想要的(也可以说是应得的)东西,达到纵横捭阖之境。有人曾做过一次统计,发现:绝大多数在业务上有实绩的副职后来都被提拔起来,成为担负一方重任的领导干部,走上了统御全局的领导岗位。这说明,副职立才不立权的道理既不空洞,也不遥远,它就活生生地扎根于我们的现实的工作之中,发生在我们的周围。是金子总会发光,但我们要韬光养晦,不能在上司面前处处表现自我,张扬自己,如果这样,特别是当你身处“最低处”时,只能给我们的升职路惹上不必要的麻烦。每个领导都不会希望你比他强在某些方面,所以我们应该在适当的时候隐蔽自我,做到以退为进,方是一大胜招。


第一步 做个有野心的打工仔四、与“垃圾”员工拉开距离

所谓“垃圾”员工,就是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工作,以“少做”、“不做”为能事,在上司眼中作为清除对象的员工。与这样的员工走得太近,一方面会消蚀自己的上进心,另一方面也会引起上司的猜疑和反感。所以对这类员工要勇于拉下脸来大声说“不”。1。“病毒”要用“杀毒软件”在这个社会上,很多东西存在着,却不怎么合理。每个公司中可能都会存在着一些这样的人:不以工作为乐,而是对工作之外的事整天瞎操心,不是东家长,西家短,就是谈一些不着边际的话题,这种人表面看来是不敬业,而究其实质,则是道德上有着巨大的缺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亘古不变的一条真理。当别人成为“带毒邮件”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办法只有一个,赶快装上杀毒软件,或者升级自己的杀毒软件。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办公“硬件”水平逐渐提高,按说,人们的工作效率也会相应地提高了吧?其实,并非如此。“硬件”环境的改善仅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个方面,而更为重要的往往是“软件”条件——员工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在人们面临各种压力的今天,愈来愈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且日趋严重了。每天当你走进职场,不知你是否发现很多因素在影响着每一个人的情绪,进而影响到工作的质量。当人们走进职场时的情绪是积极的、稳定的,就会很快进入工作角色,不仅工作效率高,而且质量好;反之,情绪低落,则工作效率低,质量差。如果在工作时间,工作人员善于协调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就会生机盎然,充满活力,卓有成效。在职场里,我们的一切困惑,我们所有的烦恼,我们焦虑的绝大部分因素都来自于人和人的相互关系。包括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团体和个人的关系。当然,我们并不畏惧或者敌视这多层次、多内容的人际关系,我们并不相信萨特的“他人就是地狱”的残酷命题。但是我们又必须痛苦地承认,我们只要和人发生关系,就会从内心产生种种矛盾和烦恼。对矛盾的焦虑,对矛盾的无所适从使我们感到痛苦,同时也激发我们向上。这就是困惑的辩证法,毕竟没有困惑、就没有前进,没有怀疑就没有更高层次的肯定。我们中每个有理智的人都不会否认自己生活在一个集体、一个社会中。“孤独的踌躇者”那只是思想范畴内的一个名词。当我们还处在童蒙时代,就被灌输了一个社会、一个团体特定的伦理和行为规范。当孩子学会有礼貌地对待客人,当孩子学会友好地对待小伙伴时……孩子总会得到父母和他人的奖赏;当孩子做了一件坏事,则毫无疑问会受到责罚。久而久之,一个社会的自我出现了。自我被社会同化为其中一名合格的成员,他按照社会上一般的伦理规范和生活原则来实现自己的自我价值。这是受到社会一般原则的赞许的。但是,我们要考虑的是,生活在一个集体和社会中,并不意味着你和他人仅仅是相安无事或者友好终生地生活着,并不意味着所有团体成员都能按照团体规范来规范行为。难以避免的利害冲突和其他原因影响着相互间的关系,产生一系列的矛盾并形成冲突,给人带来很多的烦恼。在日常工作中,人际关系是否融洽非常重要。互相之间以微笑的表情体现友好热情,温暖,以健康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就会和谐相处。工作人员在言谈举止,衣着打扮,表情动作等表情中,均可体现出健康的心理素质。在办公室里接听电话,也能体现出工作人员的心理素质与水平。微笑着平心静气地接打电话,会令对方感到温暖亲切,尤其是使用敬语、谦语收到的效果往往是意想不到的。不要认为对方看不到自己的表情,其实,从打电话的语调中已经传递出了是否友好、礼貌、尊重他人等信息了。总之,工作中的软件建设是需要在心理卫生方面下一番力气的,因为“精神污染”从某种意义上比大气、水质、噪声等污染更为严重,它会涣散人们工作的积极性,乃至影响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如果杀毒成功,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经常升级我们的“杀毒软件”,防微杜渐。只有这样“病毒”才能无所适从,我们才旗开得胜。2。做上司赏识的人只是对“垃圾”员工说不还不够,如果你这个“杀病毒软件”不能杀掉“病毒”,那就要大胆走到他们的反面,努力做个上司赏识的人。一般情况下,管理人员会欣赏、提携这样几种下属:(1)上司提拔乐观自信的人乐观自信的人能让上司信任,因为他们不会沮丧,永远充满朝气,工作起来劲头十足。日本的松下幸之助在战后第一年发表讲话时看到他的员工一个个精神饱满,感到非常欣慰。他说:“在这令人忧患的时代,本公司能很快从混乱中站起来,迈向复兴,是因为我们比任何创业者都更具信心。我认为经营必须全面性地在明朗豁达中,一面培养乐观气氛,一面进行才好。”缺乏自信的员工在工作中表现为遇到困难时,只会停下工作,而不会去考虑是否有别的可行办法。这类人因害所自己的见解被别人认为浅显无知,毫无新意,每次开会,都主动地、悄悄地坐在一个角落里,任凭其他人争来论去,而他们只是默默地听着。会上,很多人的论点存在明显不足,按他们的办法去实施,肯定行不通。但这类人却坚持三缄其口,深藏不露,免得招来非议和得罪意见不同的人。每当上司发现角落里的人,向他们征询意见时,这类人总是唯唯诺诺,表示同意大家的看法。在上司面前,这样就是主动放弃了表现自己的机会,对你十分不利,而且上司还会认为你没有把公司的利益放在心上,同事也会认为你毫无见争甚至怀疑你另有所图。其实你在会议中的表现,正是你加薪升职的好依据。每一次会议,你都应该勇敢地表现自己,表现得有信心和具有应变能力。为此,会议前要作好准备,清楚地了解会议的目的是什么,自己将要说什么。表示意见时,用些定的字眼好过凡事模棱两可,不要用道歉语气或直接赞美别人,这只会削弱你的说服力和声势。也不要直接攻击对方的观点,把会议引向辩论。最重要的是要有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