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论辩技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演讲论辩技巧-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以是长篇的演说,也可以是简短的即兴发言,其正规程度既取决于演讲规
模大小,也取决于来访者或新成员拥有的名声、地位等状况。但不管怎样,
欢迎演讲的讲者,可围绕下述领域来选择演讲内容:衷心表达对来访者或新
成员的热烈欢迎;热情叙说自己团体与他们之间以往的联系、合作、友谊或
共同的利益、理想、愿望等;客观地介绍自己团体诸方面的特点;友好地表
达对他们的良好祝愿或要求;恳求他们能对团体的工作提出要求或建议等。

偶尔,你如是被欢迎者的话,你可考虑在下述领域选择自己的演讲:真


诚而又礼貌地表达自己的谢意;愉快地回顾与该团体以往的联系、合作、友
谊或共同的理想、利益、愿望等;亲切赞美自己对该团体的印象和表达自己
的良好祝愿或决心等。

无论是欢迎者还是被欢迎者,在抉择好演讲内容的基础上,还应注意:

(1)视欢迎会的正规程度,酌情考虑是否借助稿件;(2)演讲要始终热情
洋溢、亲切友好。
5。悼词
悼词的作用在于悼念去世者,寄托人们对去世者的哀思。殡仪馆是致悼
词的最常见场所。在一些已故著名人物的诞辰或逝世的周年纪念会上的发
言,也应属于悼词一类,悼词对讲者的最大要求就是:既要深沉而有情感地
表达对去世者的悲哀、怀念之情,又要保持理智,不放纵情感,以教育和感
染与会的听者,激发起人们继承去世者遗愿的决心。由于致悼词的场合通常
比较隆重、庄严的,因此,讲者应借助稿件来进行。

悼词的要主要内容之一是缅怀去世者的生平和业绩。通常,有经验的讲
者借助以下两种方法来进行:(1)年代法即讲者按死者生前的不同时期有
秩序地追怀其功绩(如按儿童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成年时期、老年
时期或按就读时期、开始取得成就时期、出名时期等)。讲者使用该方法时,
要力求抓住去世者生前不同时期的具有代表性或典型的事实,而不要简单罗
列事实,报流水帐。(2)答题法即讲者通过对有关死者的若干重要问题的
回答来构造整篇悼词,这些问题包括:为什么说死者是个伟人或杰出的人?
他做出了什么成绩或完成了什么事业?他拥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他有哪些
富有魅力的个性或深切感人的事?他人是如何评价他的?等等。

悼词的另一不可少的内容就是要表达继承死者遗愿的决心。在这部分内
容中,讲者可一般地表达自己继承死者遗志的意志或愿望,也可具体列出死
者生前未实现的若干憾事,然后表明自己为之奋斗的决心。

通常,感人而又催人奋发的悼词还具有如下特点:(1)使用诚挚而朴
实无华的语言;(2)规避任何滑稽可笑或幽默的内容;(3)缅怀死者的
业绩要客观,不给人吹捧之嫌,有时不隐讳死者的不足或过失,效果更好些。

6。告别演讲
告别演讲最经常出现于这样两种情况下:一是某人在一岗位上工作多年
行将离职时;二是某人与亲朋好友分手前为表达自己的友好或依恋心情时。
告别演讲面临的境遇是多样的,因此它同欢迎演讲一样,其形式可表现为正
规的公开演说,也可表现为简短的即兴发言。每位讲者应依具体情况,选择
恰当的告别演讲的形式。

告别演说在前一种情况下,讲者可参考下述内容:表达自己对离职的依
恋心情;阐述自己从事工作的原则或指导思想;坦诚说出自己工作中取得的
成绩、变化以及还存在的问题或不足;回顾自己工作中遇到最难忘或最有趣
的经历或轶事;诚挚感谢长期来帮助和支持自己工作的领导或同事。

告别演讲出现在后一种情况时,讲者可参考下述内容:表达自己与友人
分别的留恋心情;回忆与友人相处中的最难忘怀或最能体现双方间真诚情谊


的经历或轶事;对双方间友谊长存的真诚的祝愿;衷心感谢友人的周到服务
或热情款待。

告别演讲的讲者除选择好内容外,还应注意:(1)根据场合情况决定
是否使用稿件;(2)使用朴素、简明的语言;(3)表达依恋心情或谢
意必须情真意切;(4)介绍自己的工作成绩不自吹自擂,谈自己的工作不
足不过于具体,不纠缠细节。

上面,我们扼要介绍了几种常见的礼仪性演讲。当然,类似的演讲在生
活中还很多,我们这里只是聊举数端而已。总之,你在运用演讲的一般理论
和技巧时,只要始终牢记:(1)认清自己演讲境遇的基本要求;(2)。。 
选择适合于该演讲境遇的内容和方法,你就能娴熟自如地应付各种境遇下的
礼仪性演讲。

(卫群)


企业家的演讲技巧

演讲是企业家不可缺少的政务活动之一。在沟通企业与政府、企业与社
会、企业家与员工的关系中,企业家的一次好的演讲可以收到争取到政府的
支持;求得社区内公分的信任和理解:激励员工的主人翁意识的作用。有人
说:“世界上可以有拙于言辞的科学家,可以有拙于言辞的作家,可以有拙
于言辞的画家,就是不能容忍拙于言辞的企业家。”这话不一定百分之百的
正确,但是企业家必须具备演讲家的素质是不庸置疑的,笔者同几位擅长演
讲的企业家曾讨论过企业家如何做好演讲的问题。他们谈了很多切身经验,
我觉得以下几点确实应该引起企业家在演讲时注意:

在面对政府工作人员演讲时,千万不要把自己置于被考察的地位,
信心是至关重要的,政治家不喜欢没有自信心的全业家。说你要说的话,
千万不要采用“汇报式”。

一般说来,企业家在企业发展中寻求政府支持时,才会争取面对政府工
作人员演讲的机会,而且这种机会的争得是相当不容易的。因此一些企业家
在十分珍视这样的机会的同时,又往往表现得过于谨慎,总愿意把自己置于
被考察的地位,对演讲辞字斟句酌,既怕被人看成言过其实不可信任,又怕
被人看成庸碌无能没有才干。在演讲辞中往往把企业发展、个人功绩、企业
发展目标等等都点尘不漏他讲给政府工作人员听,把一次演讲变成了一次汇
报,结果适得其反。某乡有两户濒临破产的企业,在寻找生存与发展时,都
看准了一项投资较大,技术难度较高的生产项目。在争取乡政府能够给予投
资时,乡领导由于两个企业的各方面条件都差不多,究竟支持哪一户,举棋
不定。最后决定召开一次演讲会,让两个企业的经理向乡机关全体工作人员
做一次演讲,然后投票表决支持谁。结果采用“汇报式”演讲的落选了。会
后在调查投票心理时,投票者说:两个企业的情况我们都是很了解的,听演
讲,就是要听哪个企业的自信心强,没有自信怎么能搞好企业呢?当问到演
讲者哪些话最能打动人时,投票者说:当选者的这样几句话最能打动人:

作为企业负责人,对企业走进濒临破产的绝地,我愧对父老乡亲。但是
面对绝境就一蹶不振,这不是我的性格。兵法云:“置之死地而后生”,我
和我的员工们决心背水一战,否则我们无颜再见江东父老,同样是人,别人
能办到的,我们也能办到。

这段话不讲企业濒临破产的客观原因,不推卸自己的责任,不看过去,
只讲未来怎么做。信心十足,使人激动,让人放心。比起讲过去,讲自己的
功绩,讲客观原因,当然更能打动人了。有的投票者甚至打趣地说:“那位
汇报了两个多小时工作的经验,如果取得投资,结果把企业又搞垮了,是否
又会把责任推到客观环境上去?”

在面对社区公众演讲时,千万不要炫耀企业的地位,社区公众的利益是
你演讲的题目。社区公众不喜欢听你在社区外的影响,说你与社区间的
共同利益。千万不要采用“政治报告”式。


当企业的利益与社区公众的利益发生矛盾时,企业家选择面对公众演
讲,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但是拙劣的演讲不但不能促进社区关系的改善,
反而会恶化社区关系。因此在企业家面对广大公众演讲时,一定要十分注意
演讲词的准确。一个在某地很有影响的水泥厂曾经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十
年动乱结束后,环境保护问题得到了充分重视。通过环保部门对该厂烟筒喷
散粉尘的监测,该厂喷散粉尘量过高,影响社区内公众的身体健康,有关部
门会同研究决定,改造设备降低粉尘喷散量,在设备改造期间,关于该厂粉
尘污染问题暂时保密,但不幸的是,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引起了社区内广大
公众的不满,纷纷向政府机关告状,并有许多群众到该厂阻止工厂生产。而
对群情汹汹的场面,工厂的有些负责人向公众做解说工作时宣称:工厂是国
家的,水泥是基本建设的急需产品,工厂是在国内很有影响的企业,公众不
应该不考虑国家利益,阻止生产是错误的。结果激起了公众的更大情绪,群
众闹得更凶了。在紧要关头,该厂厂长向社区公众发表了一篇简短的即席演
讲,得到了社区公众的谅解,群众的情绪平息了下来。这段话是这样的:

一直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同志们:

我厂粉尘污染给大家身体健康带来了危害,我非常痛心。过去我们没有
注意到环境污染问题是非常错误的。我向受害的父老乡亲深刻检讨。粉尘污
染问题,我们一定在一个月内解决。

我是我们这个社区的纳税人,工厂停工一天,社区财政就少收入近万元
钱,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医院,我们的其它公益事业在等着我们。为了我们
社区内的孩子,为了我们社区内的病人,为了我们的生活方便,请父老乡亲
们再给我一个月的时间。谢谢大家!

这篇简短演讲的特点,是把工厂的利益与社区的利益紧紧结合到了一
起,使公众在不知不觉之中,也站到了工厂的一边,得到了公众的理解和原
谅。

在面对你的员工演讲时,千万不要抱着他们是你下属的偏见,

别摆上司的架子。站在平等地位上的沟通,才是最佳的沟通方

式。千万不要采用“训款式”。

一位有经验的企业家说:问候你的员工,并向他们的家属致意是每个企
业家向员工演讲时必不可少的话题;把企业存在的问题留给员工去思考是企
业家最精明的表现;把你的想法改换语气说出来,是企业家对员工最有效的
号召。

这是一种企业家把自己与员工的地位摆平和员工接近感情的演讲方式。
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感情上有时被拉长距离是势所难免的。利用
演讲的机会把这种距离缩短是管理工作的客观要求。因此在演讲时,就要努
力寻找能缩短这个距离的词句。如果演讲时,你居高临下,采用“训教式”,
那么原本就有的距离就会加大。比如某些企业出现了亏损,其原因是企业员
工纪律松散,工作效率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家要面对员工演讲,采
用以下两种方法,效果就不一样。这样讲:企业亏损就是因为你们纪律松散,


劳动效率低;从今以后,谁再这么松散就开除谁的厂籍。员工们一定会群情
汹汹,甚至有人会因此而和你叫上劲——我就这样,看你能把我怎么样?这
样讲:女士们、先生们:大家辛苦了,请大家转达我对你们家属的敬意。企
业现在面临着倒闭的危险,我们都站在了失业的边缘上了。我们怎么办?我
有信心带领大家重振厂威,为了度过难关,我们首先从严格劳动纪律入手,
大家会支持我的吧!员工们的情绪会怎样呢?我想大多数员工会站到企业家
的一边的。

(韩际平)


领导者演讲中的“少”与“多”

身为领导者,众目睽睽之下演讲说话的机会自然很多,缺点毛病也易于
暴露,倘经心留意,细细品味,再加上点吹毛求疵,过高要求,汇拢分析起
来,能找出不少失误之处。考虑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遵循“知
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原则,便尝试着对领导者的演讲来一番评头品足,于
是就有了如下的“少”与“多”。

1。少一点“冗长芜杂”多一点“简单扼要”
领导者有权,发言权便是“权”中应有之意。演讲题目、内容、时间都
可以自决自定,没有谁去硬要限制、规范。如果领导者缺乏群众观点,自我
中心,演讲时就很容易溜进“冗长芜杂”的泥沼,难于自拔。话语越讲越多,
问题越扯越远,事情越谈越杂,有时兴之所至,随意“侃”去,三四个钟头
谈锋不钝,令人心中叫苦不迭。再加上语言不注意修炼,口头禅、浪荡语多
而轻率、随意,闻者实在难得要领,频添烦恼。改革的年代,时间就是生命,
人们需要的是那种主题明确、重点突出、简单扼要的讲话,长而无物、拉拉
杂杂的话还是少说为佳。

2。少一点“照本宣科”多一点“即席演讲”
像走路离不开拐棍,领导者讲话,大都手持讲稿,厚厚一迭,一上台就
让人望而生畏。有时事先看熟了,便从。讲三五句喝一口茶水,翻一二页吸
一口香烟,不紧亦不慢。有时太匆促,便紧张,未曾读过初次见面的稿子自
然生疏,念字不看人,还念得干干巴巴,坎坎坷坷,自己着急,下边听众也
跟着干使劲。有的人甚至五分钟话也要讲稿,离了稿就不能讲、讲不好。诸
如“鼓掌”、“起立”之类字样也遗漏不得,须用括号标在上面。这样演讲
的效果究竟如何可想而知。人们希望领导者多一些脱稿的即兴演讲——不是
去背,而是情况胸有成竹,观点清晰鲜明,意见具体明确,语言也自然生动
流畅。这样的演讲极易闪现灵感火花,引起呼应共鸣,发挥激励、影响、感
召的作用。

3。少一点“千篇一律”多一点“个性特点”
许多人都有同感:如今不少领导者的讲话“模样”相差无几,如出一辙。
大都是面面俱到,四平八稳,几乎形成一种固定的“套数”、“八股”。其
原因很简单:讲稿出自秘书之手,秘书哪一方面敢遗漏?你也兼顾,他也提
及;公也正确,婆也有理。结果讲稿有全面欠深刻,多呆板少活泼,在人心
里打不下烙印,激不起浪花。人们欢迎那种既有党性原则又有个性特点的“这
一个”式的讲话,让“普遍”通过“个别”而存在,“一般”借助“特殊”
而传播。

4。少一点“连篇空话”多一点“有的放矢”

空话、套话、不痛不痒、应景交差的话太多,亦是领导者演讲的一个问
题。可分几种情况:

帽大头小,脱离实际。不管是工作会议,还是业务会议,一律沿着“一
国际二国内三本省”的轨道溜车,临到本单位了,只寥寥几句挂个边,便煞
住不动了。

笼而统之,模棱两可。开口便是“基本上”、“原则上”、“一般说来”、
“既要”如此“又要”那般,让人听后如坠五里雾中。

此外还有回避矛盾、以空对空,指向不明、目的不清、信息贫乏、内容
空洞等等的演讲,皆属此类。

领导者改变演讲“空”的途径很多。其中主要的一条便是“有的放矢”,
“有感而发”之路,如果无“的”无“感”,最好三缄其口,有话也莫“放”
莫“发”。

5。少一点“原装运输”多一点“改造加工”
热衷于看起来“保险”“稳妥”,实则是糊弄应付、不负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