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论辩技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演讲论辩技巧-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人的体型、肤色并不相配,在炫耀式的征求观感中,说一上句”真有意思”,
可谓左右逢源、得体且不伤人。再如,为平常业务工作该使用算盘或者电子
计算器,单位里的新、老会计发生分歧和争执,被视作裁判的局外人应酬地
说:“这个讨论真有意思!”可以巧妙地回避这场无关宏旨的争执,以免陷
入“剪不断,理还乱”的境地。

委婉批评作用。“顺的好吃,横的难咽”,这是人类共有的心理特征。
因此,我们不要轻易去顶撞一个过失者。在年终评比时,某车间为图省事与
和气,采取大家拈阄的方式确定先进生产者的人选,厂领导并没当众“上纲
上线”予以责怪,而是以“真有意思”这句绵里藏针的话,来暗示拈阄定先
进的出格和荒唐,之后再要求下级去“纠偏”。再如,路上遇到有人反道骑
车并与人相撞,口里甚至还骂骂咧咧,作为旁观者以讥讽的口气递上一句“真
有意思”,让违反常情常规的人去自省自悟,比那种“强拍皮球,反弹更高”
的做法要好得多。

宽心自娱作用。生活中难免碰到一些或大或小的不顺心的事,那种稍不
如意便连连怨天尤人骂环境怪条件的人,无疑是在拿身外之事烦己之脑。如
果用“真有意思”替代“伤脑筋”、“烦死人”的口头禅,立身处世就会逐
步变得乐观、豁达。譬如,上班搭乘的公共汽车半途熄火抛锚,即便说一百
句“烦人”也于事无补,倒是说上几句“真有意思”!此时环境的心态效果
便截然不同,它使人抱欣赏的目光去捕捉谈资,此时,被耽误的时间也就不
知不觉地溜走。再如,逛公园逢到下雨,毫无必要为此惊慌失措或懊悔抱怨,
“真有意思”帮你意识到,雨水给了你难堪,也帮你驱散了碍眼碍手碍脚的
人流,为你创造了一个清静优雅的环境。

(贺健)


感谢语的使用艺术

有个笑话:

七岁的小彬手里拿着一支雪糕兴冲冲地跑来,对爸爸说:“小张叔叔给
我买的。”

爸爸说:“你说了‘谢谢’吗?”

小彬说:“没有呀。”

爸爸说:“真没礼貌。快去!对张叔叔说声‘谢谢’。”

过了不久,小彬回来了。爸爸问:

“谢过了吗?”

“谢了,但已经没有用了。”小彬回答说。

“为什么?”

“张叔叔说不用谢。”

这则笑话是富有启示力的。在人际交往中,有许多人在不同程度上就是
这个小彬。他们在这方面主要有两个缺陷:

一是认为不需要说“谢谢”,二是确实不会说“谢谢”。上述两种情况,
前者是观念认识上的问题,后者是技术能力上的问题,但都会对人际交往造
成不良后果,必须予以改变。首先要了解一下“感谢”的性质与功能,“感
谢”,就是在对方对自己作出一些善意言行之后,自己在言语上所作的一种
情感回报。概括起来说,“感谢”有四种功能:

一、表达自我情感

人们在接受别人的善意言行之后,一般都会产生一种感激之情,情动于
衷,发乎言辞。一声“谢谢”,常常就是这种情感的自然流露。

二、显示礼仪规范

在现代社会中,感谢别人的好意、帮助,是一种文明的标志、社会的规
范。只有如此,一个人才是一个有教养、有风度的人;一个社会才是一个文
明的、和谐的社会。

三、强化对方的好感

人际关系学认为:人际交往是一个互动过程,一方的善意行为必然引起
另一方的“酬谢”,例如感谢,而这种“酬谢”又将进一步使对方产生好感,
并发出新的善意行为。这样,就使双方的人际关系进一步融洽。

四、调节双方距离

任何一次或一种人际交往都是在交际双方所结成的心理距离中进行的,
适当的心理距离是成功的人际交往的一个必要条件。而感谢语言是调节对方
距离的一种技术。但有的时候,感谢也有着拉大双方距离的特殊功能。有时
在某些亲密的人际关系中,例如恋人、亲人、密友之间,我们会使用一些社


会场合中标准的彬彬有礼的感谢语,来显示出自己对对方的冷淡态度,拉大
双方的心理距离。

在人际交往中,要运用好“感谢”这种交际手段来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
就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针对交往对象的不同心理需要与不同的身份特点
“感谢”在很多情况下就是一种对对方心理需求的满足。就不同的人来
说,其心理需求是不同的。有的人希望您对他的言行本身表示感谢,有的人
希望您对他的言行的动机或效果进行感谢,有的人则希望您对他这个人进行
感谢。因此,感谢者就应首先满足这种心理需求。尤其是小伙子对大姑娘表
示感谢,更要对“感谢动机”这一行动采取慎重的态度。诸如:“谢谢你,
想不到你一直在想着我”之类的话很容易造成误解。还不如只时对方行为本
身进行感谢。因此,感谢一定要针对对方的心理需求而发。

此外,感谢还要针对对方的不同身份特点而采取相应的方式。老年人自
信自己的经验对青年人有一定的作用,青年人在表示感谢时就应感谢对方言
行的结果,“谢谢您,您的这番话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这会使老年
人感到满足,并对您感到满意,认为“这个小青年不错,孺子可教也”。女
同志常以心地善良、体贴别人为自己独特的人际魅力,因此男同志感谢他们
时,说:“你真好”就比“谢谢你”要好一些;说:“幸亏你帮我想到了这
点”就比“你想到这点可真不容易呀”要好。

2。要声情并茂,表情恰当
“感谢”应该是心中一腔感激之情在语言上的自然流露,因此,感谢的
最大要领也就是要情动于衷,言为心声。
在情感真挚的前提下,我们要在言语行为的表现上下功夫,做到声情并
茂,表情恰当。首先,语调要欢快、明亮,而不能沉缓、哑暗;其次,吐字
要清晰、节奏应有抑扬,而不能含混不清、咕咕哝哝;再次,眼睛要看着被
感谢人,脸上应有诚恳、生动的表情,并配以恰当的手势动作。在这方面,
我们需要避免两点:一是夸张,一是生硬。可以设想一下,您在感谢时,倘
若手舞足蹈,举止轻浮,一下子拍拍对方的肩,一下子拉拉对方的手;倘若
表情木然,低着头,或看着别处,那么,您的表情、举止实际在抵制您的语
言,您的感情将没有任何积极效果,甚至还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3。要注意交际场合与交际关系
感谢一定要注重场合。您与对方单独在一起时,对他(她)表示感谢,
一般会有好效果;但在众人之中挑出某一个人来表示感谢,那么就有可能冷
落别人,也会使被感谢人难堪。

“感谢”,也要注意双方的关系。例如双方是一般熟人或同事关系,可
以用直接感谢,“感谢您”、“非常感谢”;但双方是至亲与好友时,一般
应少用“谢谢您”或“非常感谢”之类的话。可用称赞语或陈述语来表达谢
意。儿子对妈妈就可以说:“妈妈,您真好,是天底下最好的妈妈。”

有时候感谢,也可利用人际关系。例如您非常感激张三,您却向张三的
家长、女友、领导等张三欲获得其好感的人表示感谢,这样的感谢比您直接
向张三感谢更动人,更具有积极效果。

4。要注意感谢的类型与渠道
感谢从不同的角度分,有不同的种类:有对对方个人的感谢,也有对对
方单位的感谢;有对对方行为感谢,也有对对方人品的感谢;有个人之间的


感谢,有群体之间的感谢,还有国家之间的感谢;有语言的感谢,有礼物的
感谢;有口头的感谢,有电话感谢,有信函感谢。。等等。应选用恰当的类
型与渠道,例如在对方那里做客受到盛情款待,理应表达谢意。但倘若第二
天再次登门感谢,就会因过于郑重和浪费时间而显得没啥必要,最好改用其
他方式,例如在私人关系之中,就可以第二天挂个电话表示感谢,在公共关
系尤其是国家关系之中,就可以在访问之后就用信函表示感谢。

5。要注意与其他行为的配合
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主要运用感谢语,但也可以通过其他形式。因此,
掌握感谢的艺术,除了要娴熟地运用感谢语以外,还要能运用其他语言形式
表达感激。而且,有的时候,单独使用一两句感谢语,不但会显得生硬干巴,
而且有直接裸露之嫌。而将感谢语和其他语配合起来表达感激之情,则往往
能取得理想效果。

第一、将感谢语与陈述语结合起来。可以陈述对方行为的本身或结果。
如:“谢谢,您送的书正满足了我那孩子的兴趣与需要”,就比简单地说声:
“谢谢”要动人得多。另外,还可以陈述自己内心的感受。例如病人受到探
视者的探视后,多半会表示感谢,其感谢方法有几种:

1。“谢谢您。”
2。“谢谢您来看我。”
3。“谢谢您来看我。躺在病床一直盼望有人来。您果然来了,我真高兴,
谢谢您。”
第三种说法将对对方的感谢与对自己感受的抒发结合起来,说者动情,
听者动容,效果明显。
第二、将感谢语与赞美语结合起来。例如顾客对售货员说:“谢谢您,
耽误您不少时间了。”将感谢语与道歉结合起来,就不太好,甚至对方还可
能老大的不满:“难道仅仅是个时间问题吗?”这时不如说:“谢谢您,您
服务态度好,业务能力强,要不是您,我真不知该如何选择商品呢!”这样
说,售货员就会满意得多,双方的感情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沟通。

(姚亚平)


干杯,请!

——祝酒辞散话

祝酒辞是人们在宴会、茶会席间使用的互相表达祝贺和希望的一种交际
用语。无论是应邀出席别人的宴会,还是举行家宴款待客人,祝酒辞是少不
了的,有人说它是餐桌上一道别有风韵、耐人寻味的“菜肴”,这话不无道
理。一篇精彩动人、恰到好处的祝酒辞,不仅会得到客人的赞许,而且会深
得主人的喜爱。在美味佳肴面前,如果赴宴者只是闷着头夹菜,不仅单调乏
味,让人拘谨,而且沉闷的气氛也会使人食之无味,闷闷不乐。而这时如果
有人得体贴切地致祝酒辞,频频举杯,会使宴席增添活跃气氛,在主人与客
人之间架起传递友情的桥梁,出现欢快和谐热烈的场面。

祝酒辞始于何时,难以考据,但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典故。据
传在公元五世纪中叶,萨克逊部族头领的女儿罗维纳向英王Uortigcm 敬酒时
脱口说出:“尊敬的英王,祝您健康!”这被看作是英国历史上最早的祝酒
辞。英语“祝酒辞”一词为“toast”。这个词的另一个意思为“烤面包”。
原来早在十七世纪时,英格兰人喝酒常以香料和烤面包为佐食,以便吃起来
更有味道和营养。这样,原意为“烤面包toast”一词又加上了新的“祝酒
辞”的含义。到十八世纪,英国人喝酒如果不说上几句祝某人健康幸福之类
的话,则会被认为不合礼节,不懂规矩。当时的不少祝酒习惯一直流传至今。
另据考证,碰杯的方式早在中世纪就产生了。当时人们把这当作驱赶恶魔的
手段,他们相信“砰砰”的碰杯声能震慑住恶魔。

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祝酒方式,每个不同场合的祝酒辞也不尽相同。
祝酒辞可以是一支“独唱曲”,也可以是“二重唱”,可以是向同饮者所表
示的一种心愿,也可能仅仅是应酬。我们中国人举杯时常说“干杯”——喝
干杯中的酒,以表达一种欢快的情绪或加强宴会的气氛。而英国人和加拿大
人在祝酒时则直截了当地说“cheers”或“cheero”,意思是高兴、快活。
法国人通常的祝酒辞是“samte”,意为健康。

话又说回来,在实际生活中,出席不同的宴会(宴席),该怎样说好祝
酒辞呢?

在隆重、典雅的婚礼宴席上,如果你是新郎新娘的弟妹,你可以说:“祝
哥哥和嫂嫂在未来的生活中如意幸福”;如果你是他们过去的同窗学友,你
可以说:“愿新郎新娘恩爱如初,白头偕老”;如果你是一桌之主,你可以
提议为新郎新娘的美满爱情干杯。当然,还可以提议为新郎新娘的喜好,说
一些让他们感到知己或顺心的祝辞。事业心强的你可以说:“为你们生活上
相敬如宾,事业上比翼双飞祝福”;有某方面特长的,你可以说:“热切期
待您有佳作问世。”祝酒辞没有具体的格式,可长可短,除了考虑到应酬之
外,最好别具一格,不落俗套。这需要会动脑筋,熟练地借用一些著名的典
故、对联等等,使之妙趣横生。在隆重又热烈的婚礼席上,当新郎新娘逐桌
向亲朋好友敬酒时,你要彬彬有礼,姿态大方,嘴里不要嚼食物,也不要同
新郎新娘贴得过近,注意举止的礼仪。

在家人团聚的家宴上,一家老小从各方来,难得有机会欢聚,气氛应该
更加活跃,无拘无束,祝酒辞也应该说得更亲切更自然。对年逾花甲的老人,
可以说:“祝爷爷奶奶福星高照,延年益寿。”对平日忙于家务的母亲,你
可以说:“劳苦功高,每个人的‘军功章’都有你的一半。”对求学的弟弟、


妹妹,你可以说:“趁年少好好学习,不负时光。”当全家人起身时,你可
以提议:“为家庭的和睦、幸福,为大家的事业成功,为全家的安宁健康干
杯!”

应邀出席同学、同事、好友举行的各种便宴,彼此了解,祝酒辞就可以
说得风趣些,幽默些,有的放矢。如你的同学某一学科的成绩突出,你可以
说:“深表祝贺,希望将来有更大的成就”;如你的同学为某一事犯愁,你
可以说:“某兄,今天借酒消愁,来年必定顺利”;如你的同学即将远行,
你可以说:“祝一帆风顺,天下都识君也”;如你的同事即将奔赴新的工作
岗位,你可说:“天下都有君之用武之地,盼望喜讯频传。”

要使祝酒辞说得对方动心动容,说得旁人中听入耳,至少要注意以下几
点:

首先,祝酒辞要说得亲切、热情、充满真情祝愿的诚意。在向别人道喜
祝贺的时候,要以亲如家人的口吻,用热情的话语,表达自己美好的祝愿。

其次,祝酒辞要说得得体、自然,体现自己的聪颖和教养,掌握对方心
理和愿望;自然,就是恰如其分,妥贴真切,说过分浮华的话,虚张声势,
反而淡而无味,要根据不同宴席,祝贺的不同对象,选择适当的祝辞,如对
同学过18 岁生日的祝贺(祝辞),就不宜说过头的祝寿之类的话,而应该鼓
励其珍惜金色年华;如对长辈高龄生日,就应按其心愿,说使其开怀的祝辞。
那种不伦不类,信口开河,令人忌讳的话,只会使主人难堪,使众人扫兴,
甚至淡化宴席的热烈气氛。

再次,祝酒辞要说得意浓、风趣,充满深邃的内涵和上口的韵味。主人
对客人的祝辞,一般都会记忆犹新。要使祝酒辞的寓意,发出哲理之光,又
要有特色,勾起主人寻味或众人兴趣。

最后,祝酒辞要说得简洁,精炼,给人明快、悦耳之感。

在致祝酒辞时,一般应该自己先起立,带头举杯,往往用“我提议”作
为开头,略带微笑,大方有致,致答辞时,要表示谢意。

(晓苏燕平)


话说“开场白”

无论是主持节目、掌握会议,还是给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