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女性管理者来说,美丽而从容不迫的风度尤为重要,正是因为人们对女性的评价大多是以貌取人的,一个女人若能事事表现得大方得体,相对于男人来说就更能服人。
在《红楼梦一书中,当贾珍正为秦可卿的葬礼之事一筹莫展的时候,贾珍得到宝玉的暗示去请王熙凤出面料理。当贾珍一进门时:闻人报:〃大爷进来了。〃唬的众婆娘唿的一声,往后藏之不迭,独凤姐款款站起来。〃与众婆娘相比较,凤姐是多么的沉稳和落落大方。〃款款〃二字,把个处事不惊,大方从容的凤姐勾画的淋漓尽致。
当贾珍向刑夫人和王夫人示下请出王熙凤时,尽管曹雪芹在文中说〃凤姐素日喜揽事办,好卖弄才干,虽然当家妥当,也因未办过婚丧大事,恐人不伏,巴不得遇见这事〃来说明王熙凤争强好胜的性格,但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协理宁国府〃,非王熙凤莫属,因为只有她才能为此重任。不然的话,宝玉为什么不举荐同样能干、精明的探春呢?同时,作为不安份的王熙凤来说,在她内心深处一直涌动着想施展才能的强烈愿望和与男人一比高下的胆识及勇气!
用现今时髦的话来说,是自我价值的认定和检验,同时也是自我意识的觉醒。这是那个时代的女性所不具备的个性品质。这种意识的觉醒是极其难能可贵的。王熙凤一直在苦苦寻找展露才华的机会,当机会来的时候,她当然不让〃贾珍如此一来,他心中早已欢喜。先见王夫人不允,后见贾珍说的情真,王夫人有活动之意,便向王夫人道:〃大哥哥说的这么恳切,太太就依了罢。〃
得到应允后,她便大刀阔斧的施展出自己雷厉风行、果敢威严的办事作风,不多日,就把个乱遭遭的宁国府上上下下协理得停停当当。尽显其管理才干和〃铁娘子〃的手腕。作者通过这一回的倾力打造,把个精明能干,泼辣自信的凤姐跃然纸上,给读者展示了一个胆识过人,自信从容,极具风度的女性形象。现代的女性管理者,也不妨学学凤姐,秀出像她一样的领导风度来。
6.领导者的口才
〃刀子嘴〃造就八面玲珑
语言是交际的第一要素,在今天,它已渐渐成为我们立身处事、待人接物、生存竞争的基础,同时这也是一个人达到成功交往的关键因素。对女性管理者而言,拥有一流的口才也是一项重要的管理资本。因为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的口才起着重要的沟通作用,可以说是必备的素质之一。
王熙凤之所以能在大观园里呼风唤雨,与她出众的口才是分不开的,她的刀子嘴是出了名的厉害,说话的技艺也确实很有学问。她善于揣测对方的心理,把话说到别人的心里去,而且说话得体、动听。在这方面,王熙凤的本领可以说已出神入化,那些美妙的话儿,就像在她的嘴边挂着一样,总能十分适合时宜地脱口而出,如凤姐初见黛玉,先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接着想起黛玉的不幸身世,便又说道:〃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要淌下泪来,这口才,这演技,怎能不让见者动容,听者伤心?
王熙凤的艺术性口才可以说是练到了家,在老太太,王夫人等有着实权的大人物面前,她能说会道、能言善辩;对她同辈的姑娘们,小姐们哪怕是爷们。她都是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没有半点不和适宜的言语。更为不凡的是她很会营造良好的谈话氛围,她走到哪,哪就充满了欢声笑语,热闹异常,使她有着很强的号召力和感染力。这不仅是因为她有一张伶牙俐齿,还得益于她的语言通俗易懂,形象生动、诙谐幽默。她能根据不同的地点,情况和不同的人,该给人吃酸甜汤时,绝不会喂你苦辣的。大家可以想想,这需要怎样的语言功底才能应付自如啊。
相对于男性管理者而言,女性管理者尤其需要有好口才,倘若一个女性经理人言谈木讷,说话含糊不清,那么势必更难以服众。因为在管理和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说话的分寸与关系维持的功效密切相联。
凤姐是贾府中炙手可热的人物,她的权势多半是来源于贾母的宠信,为什么凤姐能得到贾母的宠信呢?正因为凤姐有着一口讨人喜欢的好口才。所以,好口才也是女性经理人获得上级的信任,以便更好地实行管理职权的法宝。
比如:王熙凤行事说话时时刻刻都依据贾母的爱憎好恶,揣测其心理、投其所好。初见贾母的外孙女黛玉,便恭维她是天下最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似乎是在贬低自己什么从未见识过。而整天都周旋于贾府的上下人中,又是名门之女的王熙凤怎么会没见过世面?为什么对黛玉如此夸奖呢?我们都知道:是贾母一再致意要把自己惟一女儿的孩子黛玉接进贾府的,承受失女之痛的贾母自然会把对女儿的感情转移到外孙女的身上,心肝儿肉地疼爱。听到有人这么夸奖外孙女,贾母定是欢喜,尽管这话已恭维到令人肉麻的地步,但又有谁能拒绝呢!
接着,凤姐又说黛玉不是贾母的外孙女而是孙女,这显然违背事实。这时候,假话就比真话更让人爱听。由外孙女到孙女,其潜台词是想告诉贾母:黛玉就像是她自己调教出来的孙女一样。此话如扑面之清风,贾母怎不受用?对于寄人篱下的黛玉来说,置身于人地生疏的贾府听到别人的夸奖,并且说自己是贾府的最高统治者贾母的嫡亲孙女,除了高兴之外,还会对她有说不尽的感激!
不仅如此,王熙凤始终没有忘记,或者说更清楚黛玉进贾府的原因:姑妈去世。女儿的去世会给贾母以精神上的打击,而失去母亲的黛玉感情上更是不必说。所以熙凤又向二人表达自己的悲伤与关心〃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三两句话,就说尽了意思,做尽了人情。
再如有一次贾母夸王熙凤,一边又忧虑她聪明太过,怕活不长,王熙凤说,这话人人都说,人人都信,只有老祖宗不该说,不该信,老祖宗只有比我聪明十倍的,怎么这样福寿双全呢?于是贾母听得哈哈大笑。
好一个八面玲珑的凤姐!真可谓:言为〃心〃生甚机敏,巧于周旋太聪明。现代的女性管理者,若能有凤姐般好口才,还愁不能做好管理吗?
巧妙沟通学问大
话不说不清,礼不摆不明。巧妙的沟通有时能起到预想不到的效果,尤其是人与人之间有了误解甚至隔阂的时候。而这时沟通的艺术性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这方面凤姐就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她不管是与婆婆、姐妹们,还是长辈人,都能以巧妙的沟通增进关系。
我们在工作中有时会面对上司或同事的冷淡态度,这时千万不能横眉冷对或无动于衷,这样意气用事只会起到反效果,正确的态度应当是心平气和地找他们进行沟通。
在工作时的沟通之中,与上级的沟通犹为重要。那么如何才能很好地与他们沟通呢?首先,一定要找个适合谈心的场所,并选择好时机,在整个谈话过程中营造出随意自然的气氛。如果他们找你谈的话可以公开的话,你可以对你的直接上司或同事讲明谈话内容。
其次,自己的工作业绩得到领导肯定和表扬,得真心感谢他们的帮助和栽培。这不是奉承,事实肯定也是如此。让他们明白:自己是真心真意感谢他,不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自己的每一点进步,都与他的培养密不可分。
第三,要诚恳地指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希望自己能严格要求,使他们处于一个帮助人的位置上,他们就会尽其所能。就能创造机会,为此他很容易看到手下的进步与他是分不开的,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要知道,与上司经常进行富有艺术性的沟通,有利于打破隔阂,建立一个融洽和谐的工作环境,这也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王熙凤有一次在被婆婆误解时,就是这么做的。她不与婆婆做无礼的顶撞,也不做无用的对质,而是用巧妙的言语和行为将其消弥于无形,体现了一种能做大事的女性管理者的风范。
能说会道是王熙凤的看家本领,这一素质令她能够在那个尔虞我诈的大家族里以领导的身份左右逢源,如鱼得水。能练就王熙凤这样高水平的口才,着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女性管理者一定要能提升自己的言谈水平和沟通能力,这也是做好管理的前提条件之一。
第二部分 王熙凤的管理学问
要做好管理,不但要有好的领导素质,还要有丰富的管理学问。王熙凤虽学问不高,但其管理手段却异常丰富。对现代的女性管理者来说,王熙凤的管理学问就像一座蕴藏丰富的宝藏,非常值得我们认真地开发挖掘。本章将以凤姐丰富的管理学问为探讨对象,与读者朋友一起去学习研究。
1.〃协理宁国府〃中的管理手段
欲治事,先制纲
脂砚斋曾这样批《红楼梦道:〃纸上虽一回两回中或有不能写到阿凤之事;然亦有阿凤在彼处手忙心忙矣。〃忙则忙矣,然而凤姐管起来,无论大事小情,里里外外,都是井然有序,妥帖周详。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一回书,集中表现了王熙凤那出色的管理组织才能。脂砚斋又于此处批道:〃写凤姐之珍贵,写凤姐之英气,写凤姐之声势,写凤姐之骄大。〃突出地反映了王熙凤的性格与管理手段。
如果我们把宁国府看成一个大公司,秦可卿的丧事看作一个重大项目开发,那么王熙风就是这个项目的总负责人,也是最关键的人物。这件事的完美办理淋漓尽致地反映了她高超的管理智慧。
秦可卿之丧,是宁国府的一件大事,也是很难办好的一件事。不管谁来主管,这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贾宝玉的在贾府的地位十分特殊,处于被宠的中心。他对王熙凤的精明能干了解深刻,所以他的推荐是至关重要的。再加上贾珍的诚恳请求和王夫人的顺水推舟,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的事才呼之欲出。
在现实中,我们要注意伯乐不但是一个推荐人,更主要的是为人才出任扫清障碍的各方面人为条件。宁国府如果不是死了秦可卿,贾珍如果不是找不到合适人选料理内务,就不能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的出现,可见〃秦可卿死和尤夫人病〃是个偶然的机遇。机遇也是显示自身价值的重要条件,说你行的人很行,就是说给你举荐甚至委任者的力度要够。这好比你原单位领导对你调任的态度。这也很关键,因为他有对你能力评判的权力和是否积极配合的权利。
贾珍想求凤姐协理一个月,王夫人怕她料理不好,被人见笑,未便答允;贾珍道:〃若说料理不开,从小儿大妹妹玩笑时就有杀伐决断,如今出了阁,越发历练老成了。婶娘……只看死的分上吧!〃这凤姐素日最喜揽事,好卖弄能干,今见贾珍如此央求她,心中早已允了。又见王夫人有活动之意,便向王夫人道:〃大哥哥说得如此恳切,太太就依了吧。〃我们可以想像出凤姐当时那种心痒难尽,跃跃欲试的心态。
凤姐得以重任,几乎吓呆了宁国府所有的下人。大总管赖升,闻知委任了凤姐,因传齐同事人等说道:如见请了西府的琏二奶奶管理内事,倘或她来支取东西,或是说话,小心侍侯才好。每日大家早来晚散,宁可辛苦了一个月,过后再歇息,别把老脸面扔了。那个是有了名的烈货,脸酸心硬,一时恼了,不认人的!〃从这宁国府大总管的话中我们就能听出来,凤姐人未到,慑人的威风就已经来到了。
第二天一大早,凤姐就走马上任。她宣布施政纲领后又说道:〃既然委托了我,我就说不得要讨你们嫌了。我可比不得你们奶奶好性儿,诸事由得你们。再别说这府里原是这么样的话,如今可要依着我行,错我一点儿,管不了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清白处理!再听听这话,多像一位铁面无私的包青天。
做为当时宁国府的第一管理者,凤姐十分清楚团体中的伦理对管理目标的作用,因此对宁国府的下人们下达了不可逾越的一些法令。
难能可贵的是,凤姐虽身为富家千金小姐,但只要认为事情值得做,就有做好的毅力和决心。同时她还会为自己的计划投入令人难以置信的精力,这也说明她有非常强的责任意识,能够做到一诺千金。现代的女性管理者不但要学习她〃事情未做,纲领先行〃的管理手段,也要学习她做事就要做好的精神。
〃火炉〃原则纠劣风
在治理宁国府时,王熙凤上任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立规矩,她先命人造各类册薄,然后宣布纪律,即把丑话说在前面,接着按自己清析的思路分配任务,并且逐一申明。经她这么一调整,宁国府内果然就井然有序了。因此管理者上任必须考虑制度先行。制度定好了接着就是执行,执行制度一定要赏罚分明。
管理者的才干体现在对所当之任的管理方法的思路分析上,没有思路分析何谈管理?王熙凤就能在上任前把宁国府现存的诸多问题理出头绪,对所担之任心中有数,并做出了具体的分析,这就体现了她过人的才干,她一针见血地指出宁国府在管理上存有五大弊病:
1.人口混杂,遗失东西;
2.事无专管,临期推诿;
3.需用过费,滥支冒领;
4.任无大小,苦乐不均;
5.家人豪纵,有脸者不能服钤束,无脸者不能上进。
对于治理宁国府,王熙凤的头脑可谓清晰,这也正是她有针对地采取措施的基础。其实这原于她平时对情况的善于观察思考,并勤于分析归纳的总结。在现代管理中,女性管理者要做好管理,也要能向她一样,多观察,多留心,多思考,这样有不好办的事情来了才不会手中无措。
针对上述5项弊病,王熙凤实施了铁腕式管理。她采用对症下药的方法,并且药力猛大。首先就是制定规矩。在这里,王熙凤使用的是类似现代管理的〃火炉〃原则规则就像〃火炉〃一样,不管是谁碰上去都一样烫手,在规则面前人人平等。
她针对宁国府的五种弊端,采取了责任到人、按需分配的方法。做到了事有人办,物有人管,活有人干,各司其职,忙而不乱。再加上他那一套软硬措施,杀鸡给猴看的策略;各色人等愈加谨慎小心,不敢怠慢。把那本是乱糟糟的宁国府,治理的十分整肃。〃于是宁国府中人才知道凤姐厉害。〃
王熙凤要求管理者带头遵守规则严格管理,她对赖升家的说道:〃赖升家的每日揽总查看,或有偷懒的,赌钱吃酒的,打架拌嘴的,立刻来回我,你有徇情,经我查出,三四辈子的老脸就顾不成了。如今都有定规,以后那一行乱了,只和那一行说话。〃
王熙凤牢牢地控制住了靠近自己的部属,使部属认真地跟随自己的管理思路,这等于掌握了有助于管理的第一手材料,使她更加充分地了解了管理的情况与资源。所以她懂得如何管理才会更好。
领导者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是很重要的,有时候是不可代替的。这个时候,对于下属的制约权就很大,或者说下属对于上司的依赖性就很强。这里有一个关键的概念,就是权力的关键是依赖性的强弱,依赖性越强,这种权力和作用力也会越大。而王熙凤是深谙此道的,她的具体操作手法如下:
1.喜欢依靠自己的能力来使用下人,通过他们来了解重要的事实和细节。
2.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