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非同一般,尤其在下属面前,她说话言简意赅,却能够清晰而有条理地将意见表达出来。
第二,要有方向感,作为领导人永远知道自己的整个机构正在努力的方向是什么。要培养这样一个方向感,让你知道你永远是朝着北方的,就像一个指南针一样。
第四,要保持一贯性,领导者的决策都是一致的,这样才能让人们知道你是在一个良好的框架之下来采取相应的决策,这是决策的基础。
最后,要有自信和勇气。作为一个领导人必须要有充分的勇气。
《资本女人》 第二部分 第7章 张茵吃苦耐劳的中国女首富
第7章
张茵吃苦耐劳的中国女首富
2006年的胡润富豪榜,让一个陌生的女性一夜间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东莞市荣誉市民”、旅美华人、东莞麻涌玖龙造纸有限公司董事长,身价270亿元的张茵成为中国第一位女首富——一个女性在竞争激烈的商业领域,击败其他男性对手,登上财富榜的颠峰,掌管一个数百亿元的庞大企业,不是网络新贵,也不是地产大亨,这本身就是一部经典的好莱坞大片——《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敢于放弃安稳的内地生活,选择怀揣3万人民币去香港开创自己的事业,张茵就是一个专注坚定的女性。在选择了回收废纸和造纸这份事业之后,在面对其他机遇时,她选择的是继续专注自己的事业,并倾注了自己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凭借锲而不舍的创业精神,她一步步打拼出自己的天地,她的专注终于成就了她的梦想。
张茵带给我们的启示在于,她激发了整个中国的创新激情和创业热情。21世纪的中国是“创业时代”,因为我们有着独特的发展环境,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草根创业者”。或许张茵并不是其中最有领导力的一个,但是在追求成功的今天,一个“金榜题名天下知”的女首富之所以能够出其不意地战胜诸多老牌企业家,的确值得很多人去思索。
《资本女人》 第二部分 张茵:个人档案
个人档案
张茵1957年出生。
1985年她在香港开始废纸回收贸易。
1990年前往美国建立美国中南有限公司,10年后成为美国废纸回收大王。
1996年在广东东莞投资1。1亿美元成立玖龙纸业生产牛卡纸,玖龙于2006年3月在香港主板上市时,总市值达375亿元。从而成为全球最大的纸原料出口商,也是美国出口货柜数量第一的企业。目前,在国内广东东莞、江苏太仓有两大生产基地。而在重庆,另一个基地正在建设中。
2006年10月揭晓的《2006胡润百富榜》中,49岁的香港玖龙纸业有限公司创始人和董事长张茵,以其拥有财富270亿元成为中国第一位女首富。
目前,玖龙纸业在香港的总市值超过600亿港币。
《资本女人》 第二部分 艰苦的创业之初
艰苦的创业之初
张茵,祖籍黑龙江,出身于军人家庭,当时,她的父亲在广东韶关的一个部队里当连长。她家里有兄弟姐妹八个,而她是老大。张茵在照顾弟妹的同时,也在大家庭中树立了足够的权威。“大姐最烦懒人。她永远都那么精神,我没有见过比她更勤奋的人。我们对她绝对服从。”妹妹张秀波这样评价自己的大姐。
张茵小时候家境贫寒,生活很艰苦,所以她很晚才有上大学的机会。张茵是在山东上的大学,学的是会计专业。后来她南下深圳打工,在一家中外合资贸易公司担任会计,一年以后,这家公司倒闭了。
1985年,27岁的张茵带着仅有的3万元人民币的创业资金来到香港闯荡,张茵最初将商品从中国北方运往南方销售,后来才扩展到废纸回收和包装用纸领域。她一边从香港回收废纸,一边在广东开设纸品工厂。张茵之所以选择了废纸回收这一行,最初是受到一位内地的造纸厂厂长的引导和启发。张茵一开始并不太愿意做这一行,是这位“师傅”对她说,废纸就是森林,将来造纸业肯定要从资源造纸向再生纸发展。这位“师傅”是有眼光的人,21世纪的今天,废纸回收再造新纸已是造纸业的最基本的生产模式。这位“师傅”是正直、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他在引导张茵走上废纸回收这一行当的同时,也向张茵提出了一个希望:希望她能够改变以往在纸浆中掺加水分以求牟利的恶性“行规”,张茵最终没有辜负师傅的一片苦心。
万事开头难。创业之初总是异常艰苦的。在“师傅”的影响下,张茵踏入了香港的废纸回收行业。当时,香港的废纸回收贸易已经相当火爆,但里面有一条不成文的“行规”:一些废纸回收者们总是往纸浆里掺水以获取更高利润。这似乎已是约定俗成的规距,但据说是为了信守对授业恩师的承诺,弱女子张茵从一开始就带头抵制这种做法,她始终坚持品质第一。但对道义的坚守总要付出代价,张茵的做法触犯了同行的利益,为此她曾接到黑社会的恐吓电话,就连一些胆小的合伙人也欺骗她,偷偷往纸浆里掺水。但张茵并没有退缩也没有害怕。最后,因为她的豪爽、公道,收废纸的那些人都愿意跟她做生意,愿意把收来的废纸卖给她。她也经常去看望他们,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尽管张茵的广东话讲得不太好,可这些人都愿意向她诉说心里话。一个女子的坚守和正义,感动了众多收废纸的商贩,得到了同行们的信任与肯定,她在香港的业务此后得以顺利展开。
短短几年内,张茵的生意在香港得到迅速发展,并建立了自己的纸行和打包厂。1987年,张茵开始在中国选择投资合作伙伴,第一站是她的祖籍东北。张茵和辽宁营口造纸厂合资,并很快获得了成功。随后,她又与武汉东风造纸厂、河北唐山造纸厂进行合资,使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1988年,是张茵事业上的一个里程碑,她在广东东莞建立了自己的独资工厂——东莞中南纸业有限公司,并在国内广泛投资造纸。该企业主要生产生活用纸,产品遍及全国各地。然而香港是一个小岛,它的废纸资源、废纸品质、废纸数量都不能使张茵实现其“废纸大王”的梦想。于是,张茵开始盘算着打开更大的局面,到全世界造纸业最发达的美国去。
《资本女人》 第二部分 从“废纸大王”到“造纸大王”
从“废纸大王”到“造纸大王”
1990年2月,张茵来到了全世界造纸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美国,开始了新的创业。如果说张茵在香港的创业是靠勤奋和勇气获得成功的话,那么到美国后更多的是靠智慧和多年累积的专业知识。
十年时间里,张茵建立了美国中南有限公司,为其在中国的工厂购买并提供可回收利用的废纸。并先后在美国建起了七家打包厂和运输企业。1996年,在全美各行业集装箱出口用量排行榜上,中南公司名列第四,此后一年上一个台阶,近几年一直名列前茅。
1997年美国评比出妇女企业五百强,中南公司名列95位,而张茵是其中唯一的中国女性。而在2007年的排行榜上,张茵已经跃居54位,成为名副其实的“废纸回收大王”。
目前中南控股已是全球最大纸原料出口商,年出口超过500万吨,并以年均30%的速度递增,业务遍及美国、欧洲、亚洲等,在美国各行业的出口货柜数量排名中位列第一。
十年前,张茵想做全美废纸回收出口大王,这一愿望很快实现了。十年后,她又有了新的梦想,那就是在中国实现年产包装纸一百万吨的中国牛卡纸大王。早在做废纸贸易时,为了弥补国内造纸原料短缺现象,张茵和丈夫就把重点放在供应中国废纸市场上,并很快打开了销路,最终占领了中国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再生纸原料市场。1996年,中国的高档包装纸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尤其高级牛卡纸,几乎全部都要从国外进口。张茵及时抓住了这一历史性机遇,决定建立东莞玖龙纸业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高档牛卡纸。她投资1。1亿美元,于1996年12月开始了一期工程的建设。1997年7月,张茵继续注资1。1亿美元,进行二期工程扩建,同时还准备在继续注资1亿多美元,进行三期工程扩建,届时东莞纸业的生产规模将超过一百万吨,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巨型包装用纸生产成员之一。
张茵说,目前中国的经济秩序越来越好,投资环境越来越稳定,今后她还将不断扩大投资规模,“在中国赚的钱一分也不会带走,要全部用于扩大再生产。”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实现她的产业报国梦。张茵认为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中国强大了,海外华人才有自豪感。扩大玖龙公司的生产规模,目的就是为了减少中国对外国牛卡纸的依赖需求,为国家创造税收以及增加就业机会。目前该厂产品基本已经代替国外进口,其中比较知名的品牌如可口可乐、耐克、索尼、海尔、TCL等都采用他们的产品。为此,每吨产品可为国家节省外汇300美元,仅1999年,就为国家节省外汇近6000万美元。张茵说,自己在参加国庆观礼时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这不仅是自己的荣耀,也是自己努力回报祖国得到的肯定。“我是华人,我的根在中国,我要在有生之年,在中国这块热土上倾注我的全部心血,从今天美国的‘废纸大王’成为明天中国的‘造纸大王’。”
张茵的目标是“百年基业”。她要让自己的公司像废纸与造纸的循环不息一样,不断再生,不断成长。
《资本女人》 第二部分 中国“阿信”的成功秘诀
中国“阿信”的成功秘诀
胡润曾经这样介绍张茵:“她不仅是中国第一位女首富,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女白手起家者。”和那些白手起家的人们一样,张茵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艰苦拼搏给我们带来了活生生的财富故事,就是这样的人群激发着整个中国的创新激情和创业热情。
从一名埋头苦干的商界女强人,成为举国闻名的富豪,胡润富豪榜把玖龙纸业老总张茵推向了风口浪尖,她的成功秘诀是什么呢?
也许大家都还记得,20多年前在中国曾流行过一部感动了千千万万人的日本电视剧《阿信》。《阿信》是一部震撼人心的女性奋斗史诗。在这部电视剧中,讲述了一个名叫阿信的弱小女子从7岁到80多岁坎坷而又辉煌的传奇经历。阿信的善良、真诚、永不放弃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人。阿信的形象更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张茵就是20前的一个“阿信迷”,而今天,我们的“阿信迷”却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阿信”,张茵是一个白手起家的女性,张茵的财富故事带着“草根创业”的传奇色彩。其背后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个人创业经历,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思考。张茵和电视连续剧中的人物“阿信”,二者虽然创业内容不同,创业经历各异,但是她们不言放弃、吃苦耐劳、不断进取的创业精神,却惊人的相似。
从企业家的人格魅力以及企业管理的角度来说,那个20年前曾经整整感动过一代人的女主人公阿信,身上具备了一个成功人士的潜质:不论面对什么打击,阿信总是有着顽强的精神,屡败屡战,化解困难带来的悲观、焦虑情绪。在不言放弃的背后,是阿信对未来的信心。就像其中一段歌词唱的那样:“没有月亮,我们可以看星光;失去星光,还有温暖的眼光……”正如阿信的儿子和田一夫对母亲的评价:“吃苦耐劳,诚心诚意,诚实努力,这是一切事业成功的源泉。”这些品质也正是张茵成功的关键所在。
此外,诚信经营也是张茵的信条。和阿信最初靠摆地摊做布匹生意类似的是,张茵只身闯香港收废纸,都是从最小、最不起眼的生意做起。在那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中,张茵慢慢地积聚着资本,在废纸回收贸易中,她一直坚持“品质第一”的宗旨,不允许自家生产的纸浆掺水,结果触犯了“行规”,接到过黑社会的恐吓电话,但她并没有退缩。最后,她的豪爽公道战胜了那些没有职业道德的人。
时隔20年,49岁的张茵已经掌控着全球最大的包装用纸和废纸回收公司。20年沧海桑田,正是依靠锲而不舍的创业精神,她一步步打拼出自己的天地,人生因此而绚烂。
张茵认为,获取财富要靠智慧和勤奋,不能不择手段,做人要厚道,否则客户就会离自己的企业越来越远。更重要的是,做企业一定要专一,干一行爱一行。不要“这山看着那山高”,要能经得起各种暴利产业的诱惑。如果整天抱着投机心理,想着发大财和一夜暴富,也许会一败涂地。
她曾说过“你做错一单生意不要紧,但定错位就很麻烦了。要说上世纪80年代那会儿,做房地产、做金融股票都很赚钱,就去改行做啊,但我们都没有。到了香港后,我就一直非常专注地做纸业。”正是张茵的这种执著、认真、一心一意做好一件事的信念,让她的事业得以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总的来说,张茵的成功有以下几点:
(1)待人以诚、特立独行
张茵少年时期家境贫寒,父母重在启发她勤于思考的习惯,并形成待人以诚、特立独行的性格,这也是她为什么能吸引香港银行贷款支持的一大原因。
(2)精通财务
大学毕业后张茵做了几年的中外合资企业的会计,这段经历为她日后的经营成就奠定了精算基础。
(3)寻找商机的敏感
她不屑给别人打工,带了3万元只身去了香港,选择了不被人看重的“废纸回收”行当,并意识到这个行业的潜力是巨大的。
(4)失败乃成功之母
“把收废纸与造纸结合起来”,她决定与人合资,在营口、武汉、唐山建纸厂,虽然一度失败过,却拥有了大量经验。
(5)独立经营,表现自我
由于合资要照顾别人的想法,不能“特立独行”,于是1995年张茵便建立了自己的玖龙纸业公司。这6年使张茵走上个人资本与经验的积累之路。
(6)跨国经营,赴美打天下
1990年,她意识到香港已经满足不了内地的原料需求,决定到美国打天下,成立了生产造纸原料的美国中南公司。这一决定使她从中国走向世界。
(7)随时随地抓机会树信誉
上世纪90年代,中美贸易剧增,顺差暴涨,出现了去往美国的集装箱是满的,回国却是空的。这给往国内运送废纸提供了绝好的降低成本机会,大大提高了竞争力,张茵在美国的纸业规模迅速扩大。她将大量的美国废纸转给内地各纸厂加工,而后销往世界各国,成为美国废纸回收的龙头企业。她也成为美国500强女企业家的第54位,人称“废纸大王”。
(8)得益家人相助
张茵的丈夫是位懂得多种语言的医生,他一边做医生一边做出口贸易,所以对商界也不陌生。老公是公司的CEO,这使她有了牢靠的后方。张茵非常感谢自己的丈夫:“他很尊重我的意见。现在我负责公司发展,他负责企业管理,他比我更厉害!”
(9)打天下需要大手笔
1996年,国内纸厂只有5万吨的规模,张茵则在东莞投资兴建了年产20万吨的龙头纸业。考虑到未来的大发展,接着又征地兴建了900万吨的包装纸厂,继续朝着“中国造纸大王”的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