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女孩成长笔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快乐女孩成长笔记-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开发潜能从讲故事开始
***************

许多家长在孩子根本没有兴趣之时就强行教他认字,认不出就骂他笨,这会大大挫伤孩子认字的积极性。其实,教孩子认字很简单,就是先培养对书籍的兴趣,再用好听的故事吸引他,然后因势利导地用好看的图画打动他,从而顺理成章就认字了


让孩子早早接触书(1)



爱运动,练就了南南强健的体魄,为后来的启蒙教育打下了良好基础。从小锻炼得好,并非无用之举,对启发孩子心智大有益处。也就是说,当孩子玩够了,心里不再想着要玩的时候,他就能安安心心地听大人说事了,这时候,你教他什么、说什么他都能听得进去。这是一种良性循环。相反,如果不让他玩,或是没玩够,却又要强迫他学习,他肯定心里痒痒的,老想着出去玩,就不能集中注意力。许多孩子就是这样。许多家长也时常问我们这个问题:我们孩子为什么总想着出去玩而不好好看书呢?或者问:我们家孩子为何就不能像你们南南那样爱读书呢?
我们女儿南南在幼儿园转完了转椅,又玩滑梯、爬梯等,玩够了回家,心里得到极大满足,然后她就能专心看动画片,看完动画片以后,她就安安心心地坐在我们身上看小人书,看得特别专心。认字就是这么开始的,丝毫没有强迫。在我们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她就开始认字了。
尽早让孩子接触书籍,不要怕孩子小;尽量耐心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不要不耐烦
说起南南认字早,可能许多家长感兴趣。其实并非我们刻意教她早认字,而是先慢慢培养起她对书的兴趣,后来无意当中发现她已渐渐开始识字。
许多家长对此很不解,认为我们的孩子可能是天生爱看书,因为他们的孩子怎么也不喜欢看书,更别提认字了。我们觉得这些家长可能有点操之过急。如果孩子没有兴趣,硬要让他学,他肯定会有逆反心理,不仅学不好,反而会对学习产生反感。
还有,许多家长问我们的孩子为什么喜欢学习,我们告诉他们,要先让孩子玩够了才能专心地学习。可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没有玩够的时候,真要玩够了,也就累了,困了,该睡觉了。哪还有精力学习?还有的说,我们家的是男孩,不比你们南南是女孩,能够坐得住。
我们觉得,这有个方式方法的问题,首先还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问题。没有兴趣时,非要让孩子学习,孩子肯定觉得没趣,就会犯困,趁机休息,睡觉。
其实,世上哪有天生爱好书的人哪?我们觉得,这首先有一个培养兴趣爱好的问题。孩子看书应该首先受大人影响,如果大人不喜欢看书,孩子大多不会有这种习惯。
此外,大人的耐心特别重要。如果大人半心半意,有一搭没一搭地应付孩子,不是真心真意陪着他看书,讲书上的故事,孩子可能对书本就没这么大的兴趣和爱好。相反,如果孩子想知道什么,问这问那,大人就可借机引导孩子从书本上得来。时间一长,孩子就会喜欢看书了。
这里讲几段事例,说明培养孩子爱看书的兴趣其实并不难。
孩子一般都喜欢听故事,说儿歌,好提问,通过这些引导他看书,就会慢慢培养起他看书的兴趣来。
(1)、讲故事与看书
每个孩子都喜欢听故事。从讲故事开始,就可逐渐培养孩子看书的兴趣。
每个孩子都喜欢听故事,谁都知道。但许多家长往往是为了应付孩子,勉强讲几个故事敷衍过去。其实,我们要告诉你,从讲故事开始,就可培养孩子看书的兴趣。
这也是我们无意当中发现的。
我们当时住筒子楼,除了做饭要出门,做其他事情也要出门。洗菜、洗碗、洗衣服、上厕所等,必须到水房去。水房隔了好几家房门,要走老远。还好厨房在隔壁,稍微近些。南南只要见我们不在家稍长一段时间,就会追出来。
每天晚上南南从幼儿园回家后,我们大人要做事,她总缠着我们,或跟在我们后面追。当时,我单位发了一个较好的收音机,有一次,南南爸爸出差,我做饭,为了让她不缠着我,我便开着收音机给她听,自己到隔壁厨房(筒子楼,自家没厨房,我们家隔壁就是厨房,算是最近的了)。没想到,不一会儿,她抱着收音机追过来了。收音机虽不大,但对小小人儿来说,还是太大、太沉了,一不小心,收音机掉地上,摔了!而且坏了,再也不响了。我们直是心疼,因为这收音机在当时还算得上一件奢侈品呢。
我们渐渐知道,孩子一人在家呆着,时间长了确实没意思,寂寞,总要跟着大人走。后来我们尽量有一人陪着她。干什么呢?闲呆着也没意思,就给她讲故事。故事讲过几个就没有新鲜感了,讲来讲去我们自己也觉得没多大意思。可她还是老缠着我们讲故事。怎么办?我们就说,给你讲书上的故事吧。她很高兴。我们就拿出书来照着讲。




让孩子早早接触书(2)



每天晚上,到了10点多、11点左右,爸爸都睡了(因为上班远,起得早,睡得也早),我也困了,可南南还不睡觉。我只好抱着她到屋外,在筒子楼内长长的走廊上来回地走动,一边轻轻拍打她,哄她早点睡着。但过了好长一段时间,长长的走廊也不知走了多少个来回,一看,她的大眼睛仍然睁得圆圆的——她毫无睡意。
后来我们了解到,原来,她在幼儿园睡得太多了:中午大概11点前就吃完了午饭,稍过一会儿就上床睡觉,一直要睡到下午3点,起床后稍微玩耍一会儿,就该放学接回家了。也即是说,她中午在幼儿园要睡三四个小时。
孩子的觉睡得太多了,即使是接出来后在户外玩了两三个小时也还不困不乏,再哄也无济于事。每天晚上,为了哄南南睡觉,抱得我胳膊都酸了。而且随着她渐渐长大,我越加感到吃不消,抱不动了。怎么办?我说:“要不我们回家再看会儿书吧?”她立马眼睛一亮,精神起来:“好啊!”我只好抱她回家,拿出专门给她买的小画书给她讲。而我们,由于白天工作忙,常常讲得直打呵欠。后来,她晚上不睡觉,我们就陪她一起看书。
刚开始,我们专门买那种图画简单、色彩鲜艳的小画书,当然,这种书故事也简短,容易讲,容易记。我们发现,讲故事时,她不是光听,她喜欢和我们一起看着书。后来,我们就有意把书摊在她面前,让她看着。并指点给她看我们正在讲的内容。
很快,大灰狼,小红帽,美人鱼,白雪公主,七个小矮人,黑猫警长,一休……的故事,她全都知道了。
讲故事时,我们会不时地告诉她,你要是自己认识字了,就会自己看书,从书中读到许许多多故事了。我们一边说,一边指着旁边的一本本的书给她看:你看,这些书里有好多很好听的故事呢!你要是自己能看了,想要听多少故事,书上全都有。这时,南南的表情很丰富,既有对未来的憧憬,更是迫切想认识字。
因此,我们陪她看书,最原始的初衷是不让她烦我们,只是哄着她而已。没想到倒培养起了她爱书的浓厚兴趣。
◎尽量让孩子多阅读
尽可能让孩子多阅读,不要以为看书识字是上学后的事
多阅读不仅促进认字,还可增长知识,提高智力水平
然而,多识字并不等于聪明。例如,有的家长教孩子在幼儿阶段学习了几百甚至上千个字,但是,到了小学仍然没有什么长足的进步。因此,只注意机械地认字,忘记了听、说、练的培养,结果,有小学教师反映,这些孩子有时看图说话的能力(亦即表达能力)反而不及其他同伴。
我们认为,在识字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记忆力与思维能力,即提高智力水平。
我们教孩子认字,不只是为了认字,而是在培养她的一种阅读兴趣和爱好,并培养她自己阅读的能力。
比如,我们发现南南很喜欢看书后,就有意识地给她“念书”。刚开始念书时她许多字都不会,就慢慢地念,一个字、一个字地念,有时甚至要念几遍,并让她和我们一起看着书。这样的好处一是让她集中了注意力,二是增加了她对字和画特别是字的亲近程度,此后再看到同一个字就不会陌生,渐渐地就认识了。人们常说一个人总在一个场合出现,总要混个“脸熟”,孩子认字也一样。念书的时间长了,许多字就慢慢认识了,不必专门去教她认。而且,这样的字与特定的故事情节相联系,记忆深刻,不易忘记。
在教孩子认字的过程中,我们给她念了如下一些书:《365夜童话故事(春夏秋冬四本)》、《白雪公主》、《海的女儿》、《丑小鸭》、《安徒生童话选》、《格林童话选》、《一千零一夜》等等。随着孩子自己识字一天天多起来,有些书是她自己阅读的。
“念书”是孩子阅读的第一步,“念书”时使书上的故事、道理、哲理等等以一种十分自然的方式进入孩子脑海,等于让她小小年纪就认识了一些自然界的事物,接触了古今中外的著名事件和名人,这就好比打开了孩子心灵的一扇窗户,让她的思想自由飞翔。这实际上相当于开发了她的智力。




让孩子早早接触书(3)



许多家长教孩子认识了一些字后就不管了,这些字等于没有发挥作用,过几天孩子可能就忘记了。因此我们说,我们教孩子认字是在看书中认的,是为了看书而认字的,不仅仅是为了认字而认字。当时我们也没想到这中间的差别有这么大,只是觉得孩子喜欢看书,就给她念吧,后来早教专家告诉我们,这样恰恰起到了启发孩子心智的极好作用。
早教专家告诉我们,识字要与阅读密切结合。让儿童识字并不是最终目的,目的是让孩子早日进入阅读。识字晚,所有的知识都要滞后。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识字、读书双管齐下,识字为主。
第二阶段,识字、读书齐头并进,相得益彰。
第三阶段,读书、识字,读书为主,在阅读中识字。
“寓识字于阅读之中”是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方法,让孩子的识字与阅读同步发展,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
◎常给孩子买新书
常给孩子买新书,不要以为孩子看不过来
常买新书既起到鼓励学习的作用,也激励孩子不断增长新知识
我们至今仍记得当时自己倒没买什么书,成天就寻思着给她买书。买新书的频率特别快。记得当时街边有不少小书摊,专卖这种画书,有的是小本的、方的,有的是大本的、长的,都是以画为主,以文字为辅。一本书就一二十页,过几天就看完了,字也都认识了。这样,女儿就成天盯着买新书。
即使这样,仍然不能满足她日益增长的看书的需要。有时从幼儿园放学,在园门口玩够了,到别的小朋友家里去玩,就满处找书看,有时看得专心了,完全不理小朋友了,只顾自己一人躲在角落里看书。晚些时我们去接她,小朋友的家长说,这孩子真省心,只顾自个儿看书。
不过,由于她只顾自己找书看,常常不理睬别的小朋友,让对方觉得她“不好玩”。
谈到买书,还得多说两句。我们女儿不爱逛商店,就爱逛书店。当别人说自己的孩子喜欢逛商店时,我们怎么也找不到这种感觉。有一两次,我们全家去逛商店,她和爸爸一会儿就出来了,吵着要走。后来我们发现,她对那些东西不感兴趣,再加上商店吵吵嚷嚷,特别是小小的人儿,走在商店里,看到周围全是大人的腿,实在不是什么好风景。此后,我们一般不再带她逛商店。
但只要一逛书店或书摊,她就特别高兴,特别有耐心。掂着脚尖,伸长脖子,使劲往上看。她对书倒是不挑剔,买什么都行。只要买了书,马上就打开看。后来,我们买书从一本、一本地买,到一套、一套地买。当时的书没有现在这么精美,也不用花这么大的价钱,很经济实惠。我们觉得,当时出版的凡是适合她看的书都看遍了。我们只要上街,首先想到给她买书。凡有书摊的地方,都要看一看。有了新书,几乎没什么犹豫就买下。我以前常坐地铁,等车时,还真买过好几套书。
南南特别喜欢逻辑推理、思辨性强的书,知识性的书,喜欢做破案、推理等各式各样动脑筋的题。虽然许多做不出来,但培养了孩子的一种探索精神。如福尔摩斯,小学就看了,翻来覆去地看。这些书锻炼了南南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弥补了我们没有对她进行系统培养的不足。后来她考少儿班时,有不少题就是这种类型的。南南能考上,跟她从小就看这一类的书不无关系。后来,数理化的课外读物也买了不少,都是一套套的,还有《十万个为什么》等知识性强的书,她小学前就开始看了。
五岁多一点的时候,我们带她回四川老家,姥爷十分自豪地对单位的同事说外孙女能认不少字,会读报纸,许多人不相信。大家起哄,要把她叫到办公室当场检验。好在姥爷家就在办公楼旁边的楼上,一群人在下面扯着嗓子喊:“南南——!”“南南——!”南南很快就去了。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们拿出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随便找出一些文章让她念,她念得一点不差。这一下,大人们全都信服了,也震惊了。连连说,北京回来的孩子就是不一般。从此,南南的聪明在姥爷单位同事们中传开了。
(2)、好提问与看书




让孩子早早接触书(4)



孩子都喜欢提问,家长千万不能不耐烦。这是培养孩子刨根问底好习惯的开始,也是培养他从书本中长知识、从而爱看书的起点。你的孩子将来爱不爱学习,也许就在此时你的一念之间。
随着年龄渐渐长大,南南脑瓜里装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常常问得我们不知如何回答。我们在不厌其烦地回答一些问题后,对她说,这个问题我们回答不了,我们来查书吧,看书上怎么说的。当时我们给她买过《十万个为什么》一类的科普书,她问的有些问题,就是从书上找出来回答她的。我们有意当着她的面查找,一边查找,嘴里还一边念念有词:你问星星为什么会一眨眼一眨眼的,是吧?我们来看看,哦,这本书里好像有答案。对了,南南,你看,这里专门讲这个问题呢。这时,南南就会赶紧凑过来看。我们就说这是目录,正文在后面,然后翻到那一页,念给她听。念完了,再用我们的语言解释一遍给她听,完了,再问她弄明白没有?她就会说,原来这样。或者说,知道了。有时,她也许会问一些生发出来的问题,我们再如法炮制,又从书上找答案。
有时,问题比较难,已超出了科普的范围。我们就说,你这个问题在你这些书上已找不到了,在我们大人的书里才有呢。大人的书更难,没有画,全是字,要认识字了才能知道这个问题。
这时,我们就趁机告诉她:你好好学识字吧,你要是会读书了,就会知道这些事情了。书里什么都有,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在书里都能找到答案,就不用问我们了。
这样,慢慢地,她觉得,书真是个奇妙的东西,书上有很多很精彩的故事,总有新鲜的东西,这本书讲完了,还有其他的书。这样,她对书就有了依赖,觉得书是个好东西。她觉得,其实爸爸妈妈其实没什么了不起,爸爸妈妈讲的故事,全都是从书上来的;爸爸妈妈不知道的东西,书上全都有,书才了不起,什么好听好玩的事都有。无意之中,我们培养起了她对书的浓厚兴趣。
(3)、言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