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含冤而死的许继慎、周维炯,也为在肃反中的所有被害者进行了平反昭雪。
以“***”为借口杀害了无数红军官兵的张国焘,最后自己却叛变投敌。1977年12月,张国焘冻死在加拿大多伦多养老院。这个双手沾满鲜血的人没有为他的所作所为付出任何代价,实在是件令人遗憾的事。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抗战中的广西军和西北军
更新时间2012…4…18 1:29:47 字数:3018
抗日战争中;涌现出了无数英雄;真实反映了当时空前的爱国热情和保家卫国的决心;其中;不可磨灭的贡日献当然还是川军;前仆后继伤亡兵力已是全国之最;在抗战胜利以后的大概清点兵源时候竟然伤亡超过了30万;所以川军对抗战的贡献是无可比拟的;而十九路军等等其他的军队的辉煌战役和保卫国家的誓死决心也让人无不景仰。但是;在抗战中;最令日军胆寒的却非川军和正规军;而是武器极差关键时候用冷兵器上阵的西北军和日本人认为永远无法降伏的广西军(桂军);当然;这两只军队战斗力互相不可相比;但是却都让日军闻风丧胆;十荡十决(这里俺申明,没有说其他军队不如他们的意思,而是指让日寇的胆寒程度)。
且来先说西北军;抗战时候无数战役都离不开西北军的身影;几乎每一场战役都有西北军的参战;西北军各部几乎成为了各战役的拼命三郎;想想说出“士兵添完了你添;你添完了老子来添”的孙将军。想想背水一战功败垂成的张将军;临危受命战死沙场的郝将军;想想张古山;喜峰口;台儿庄等等战役那恢弘战役中的闪烁寒光的大刀。试问;有哪个部队赤膊手端机枪和日军对射冲锋的;也只有西北军;有哪个部队任何时候都光膀子上战场的;也只有西北军;什么部队任何时候都大刀不离手的;也只有西北军。所以西北军为以成名的即大刀队;部队中无一不会大刀;虽然是因为武器的无奈;但是西北汉子的豪悍也在其中体现无疑;当时的大刀歌和破锋八刀风靡一时;成为典范;尤其破锋八刀;因当时日军刺杀训练是世界一流水平;故其成为破日军刺刀的最佳方法。每当冲锋陷阵时候;人人都悍不畏死;挥舞大刀在日军中劈砍挑刺;血染战袍;当时日军中最怕就是晚上;夜不能寐;因为西北军的日夜攻击;以至于到了后来百团大战时候;看到了背背大刀冲锋的战士都以为又遇到西北军了;已经有种吓破胆的感觉。
而西北军所出的名人细点一下实在也让人大吃一惊的:冯玉祥;杨虎城;;孙岳;鹿钟麟,宋哲元,孙连仲,冯安邦,韩复渠,石友三,佟麟阁,刘汝明,孙良诚,梁冠英;井勿幕,邓宝珊(在榆林让彭德怀吃瘪子的那个),续范亭,岳维峻,董振堂,高桂滋;徐永昌;庞炳勋;郝梦龄,刘家麒;黄樵松;方振武;张自忠;杜律明;张灵甫等等等;举不胜举。其中在抗战中最出风头的莫过与二十九军;也就是宋哲元将军麾下的部队。
俺细分析过西北军为什么能百战日寇而让日军胆寒的原因,如下:
1,大刀对刺刀,属于针对性训练,因为西北军是当时中国部队中武器比较差的几支部队之一(大炮几门,机枪百挺,也真够可怜的了,毕竟是几万大军啊),故对冷兵器要求反而更高.而在实战中效果明显;
2,官兵大都是陕甘大汉,体质好,且西北习武成风,体力过人,吃苦耐劳,人人能打几下拳,练俩下刀,对实战的影响颇大,单兵作战能力非一般军队可比拟,以一敌二敌三的例子举不胜举;
3,西北军大都是中原大战后压缩而成,将士多为老兵和精英,是当年西北军之精华所在,将官多为降级录用,军长任师长,师长任旅长之例比比皆是,故人人会战能战好战;
再说广西军;那是小诸葛调教出来的部队;历来的军阀大战都能立于不败之地;很大原因都在部队的战斗力;就历史以来的广西军;其表现也尤为突出;现举几例说明:
1;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与外国打仗几乎从来就没赢过。可1885年中法之战,中国在镇南关取得大捷,法军大败,连法国内阁都下了台,这是清政府唯一打赢的一场反侵略战争,可见广西兵是多么的英勇
2;中原大战时,桂系最弱,却敢和老蒋单挑,如果不是阎锡山误事,张学良投蒋,jiangjieshi早就被扳倒了,那么历史就应该另当别论了。
3;老蒋曾发动100万大军围剿红军都未成功,可红军一到桂北,就遇到了凶狠的广西兵,湘江之战役红军损失惨重,8万人马剩下不到3万。红军将领也说过:“白崇禧'桂系将军'的部队,善爬山,爬树,会游泳,跑起步来飞快,打起仗来象猴一样精。”
4;抗日战争时,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率领军队在台儿庄打败日军,取得了国民党正面战场上第一次胜利。日军想进范广西,却损失了4000人在昆仑关。直到1945年也未撤底的征服广西。
5;在八年的对外抗战中,广西这么个小省,人口仅一千万一百万,却出兵之多,仅仅次于四川(四川抗日时期人口已达到7000万之多!!),将近30万桂军战士战死在抗日前线!!按人口比例来看,绝对是全国各省份最高的!(当然,绝对数最高是四川,共战死30多万)
而桂林与柳州两地在抗战中起着基地的作用;抗战中的“第一大机械化攻坚战役”是在广西的取得胜利。
6;而解放军解放全中国时,最头痛的对手也就是桂系的部队。粟裕在苏中时候,陈毅在泗县以绝对优势兵力围攻桂系七军,结果惨败。
7;大部队南下前,作为司令员,**前去向罗荣桓辞行。罗荣桓人在病榻上,心系四野。他不无担心地对**说:“要警惕广西兵团,就是李宗仁、白崇禧的两广(广东、广西)部队。这些着短裤、穿草鞋的兵,打仗顽强,又善于爬山,跑起来像揩了油的,很难抓住。
特别是桂军对白崇禧很迷信,有所谓‘小诸葛在,共军其奈我何’的狂言。(桂军对白崇禧的崇拜可以称为狂热,40多年后,白先勇回到桂林,仍引起老桂林的阵阵激动!)
以上几例充分可以证明广西部队的战斗力之强;但是什么原因能让其如此强悍呢?俺看了不少书籍;综合了以下几点:
1;自古以来广西是重犯发配的集中地;故民风日见勇悍;
2;广西民族团结,融合彻底。古代流放文人武将的后人只视自己为中国人,而少数民族更是以中华民族为傲,直到今天,广西绝对是五个民族自治区中最稳定、最拥护大一统的省份!
3;广西军队将官都是由士兵成长起来的;官兵关系好;互相感情深厚;战斗力强。
在抗日战争的战役中;经典的昆仑关大战、桂林保卫战被日本人称为在“支那”遭遇到的最惨烈的战斗;那就是广西军队的杰作。
每当日本军队在进攻时候发现对面中国军队中出现钢盔黄衣的部队时;无不胆战心惊;后来日军居然打出了:“欲灭华夏,先平湖南。欲平支那、先灭广西”的口号;广西军队的威力在此可见一斑
以下是西北军和广西军的战歌:
《白刃战歌》:
“九一八案未获平,芦沟桥畔敌炮鸣。
毁公约,破联盟,侵平京,略沪宁。
嗟我将士齐拼命,焦士抗战挫凶锋。
海陆空军机械兵,狂奴迷梦久未醒。
山地战,势不同,夺彼势,展我能。
白刃肉搏打死仗,猛追直捣荡寇冢。”
桂军战歌:
男儿胆大可包天,参加敢死队!
沙场血战拼头颅,视死也如归!
宁玉碎,勿瓦全!革命将士大无畏!
歼灭敌寇,建立勋功,看我们无敌的钢军敢死队!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红四方面军简史
更新时间2012…4…18 1:30:57 字数:4182
四方面军成立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即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团。红军第四方面军是在1931年10月底,由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第四军、第二十五军开始组建。11月7日,在湖北省黄安县(现为红安县)七里坪镇建立,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治委员,刘士奇任政治部主任,实际领导权由张国焘控制。
方面军下辖第四军、第二十五军。第四军军长为徐向前(兼),政委为陈昌浩(兼);第二十五军军长邝继勋,政委为王平章。原四军部改为方面军总部,两军所辖各师归总部直接指挥。总兵力3万余人。时为中国共产党控制下仅次于中央红军的军事力量。不久,又建立红九军,全军共有6个师。
红四方面军成立初期,在1931年12月下旬其攻克鄂东重镇黄安获重大胜利后,《红色中华》报道中即称红四方面军为“红军第四军团”。史载此时在鄂豫皖苏区活动和取得上述战绩的红军非四方面军莫属,故红四军团即是红四方面军无疑
鄂豫皖反围剿
1932年7月开始,国民党军队以30万人的兵力,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发起围剿,这是第四次反围剿战争的一部分。10月12日,红四方面军主力离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除留下红七十四师和红七十五师及各独立部队编成红二十五军由沈泽民负责坚持游击战之外,军部和主力红十师、红十一师、红十二师和红七十三师转战陕西南部,取消各军番号,12月转移到四川、陕西边界地区,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
粉碎三路围攻
1933年7月,红四方面军击败川军的三路围攻,力量迅速发展,遂将所辖四个师升格为军,依次改编为红四军、红九军(军长何畏、政治委员詹才芳、副军长许世友、参谋长王学礼、政治部主任王新亭)、红三十军(军长余天云、政治委员李先念)和红三十一军(军长王树声、政治委员张广才),又将川东游击队改编为红三十三军(军长王维舟、政治委员杨克明、副军长罗南辉),共辖5个军,总兵力达8万人。1933年10月至1934年8月,红四方面军再一次击败以刘湘为首的川军的六路围攻,歼灭大量川军部队,并缴获众多武器物质,大大充实了红四方面军的实力,使川陕革命根据地到达顶峰时期。
四方面军长征
红四方面军的长征,从1935年3月强渡嘉陵江西进开始,到1936年10月与红一方面军会宁会师结束,历时1年零7个月,途经4省,行程1万余里。
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奉命退出川陕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
嘉陵江战役
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为向四川、甘肃边界发展,并配合中央红军在川、黔、滇边境地区的作战行动,决定发起嘉陵江战役。
国民党川军邓锡侯第28军和田颂尧第29军共52个团的兵力,布防于广元至南部长约300公里的嘉陵江西岸,企图凭借嘉陵江及其西侧后剑门关险要地形,扼住红军西进发展的通路。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政治委员陈昌浩决定集中方面军主力,分成第1、第2两个梯队,选择守军防御薄弱部位实施多路而有重点的突破,尔后向两翼及纵深发展,进占嘉陵江、涪江间广大地区,求得在运动中大量歼敌。
1935年3月的嘉陵江
为夺取渡江作战的胜利,红四方面军各部进行了充分准备,并于3月上、中旬攻克仪陇、苍溪,扫清了渡江障碍。28日晚,战役开始。红30军一部在苍溪城南塔子山附近秘密渡江,迫近对岸时被守军发现,突击部队在炮火支援下登岸,全歼守敌1个营,攻占滩头阵地。
29日拂晓,红30军主力相继渡江投入战斗,攻占西岸飞虎山、高城山、万年山等制高点,并击退援敌1个旅。与此同时,红31军在苍溪城北鸳溪口强渡成功,一举攻占对岸险要阵地火烧寺,击溃守敌1个旅,直插剑门关。红9军一部在阆中城北涧溪口顺利渡江,于31日攻占阆中。第1梯队占领西岸要点后,迅速向守敌纵深及两翼发展进攻。第2梯队红4军从苍溪渡江投入战斗。红9军一部击溃守敌2个旅的阻击后向南疾进,并在红4军一部配合下,
于4月2日攻占南部县城。红30军及红9军另一部于3月31日攻占剑阁后,红30军一部和红31军进攻战略要冲剑门关。4月2日抵达剑门关,经激战,全歼守敌3个团。接着星夜兼程,于3日攻占剑门关西北的昭化县城。
国民党军遭此打击后,其第29军退守射洪、盐亭、三台,第28军主力退缩广元及其以北地区,另以一部布防梓潼、江油、中坝等地。据此,红四方面军首长决定集中主力歼灭梓潼、江油地区之敌,并伺机向川甘边发展攻势。10日,红四方面军主力攻占梓潼,包围江油县城,前锋直逼战略要地中坝。邓锡侯急忙亲率10个团增援江油。红四方面军主力于14至15日,在江油以南击溃援敌,并于18至19日连克中坝、彰明。同时,红30军一部溯白龙江而上,于10日攻占青川,而后北上摩天岭,歼胡宗南部1个营,14日攻占平武。红四军一部于21日攻占北川。至此,战役结束。
嘉陵江战役历时24天,共歼国民党军12个团多约1万人,攻克县城8座,控制了东起嘉陵江、西迄北川、南起梓潼、北抵川甘边界zongheng100余公里的广大新区,为红四方面军向川甘边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并从战略上配合了中央红军的行动。
红军主力会师
1935年6月,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与红一方面军会师。8月,两军混编共同北上,红四方面军主力和红军总司令部为左路军。不久,张国焘率左路军穿过松潘草地到达阿坝后,拒绝执行中央北上方针,擅自率领左路军重过草地,向南退却到天全、芦山、大小金川等地。南下途中,部队损失严重,付出了重大代价,红军由南下时的10万之众锐减为4万余人。在党中央和共产国际的一再电令下,1936年3月,南下部队陆续撤离天(全)芦(山)地区,向西康东北部转移。
4月上旬,攻占道孚,炉霍、甘孜等地后,部队进行了整编。
整编后红四方面军的序列是:总指挥徐向前,政治委员陈昌浩,参谋长李特,政治部主任李卓然。
辖5个军1个骑兵师,第4军辖第10师、第11师、第12师和独立师,各师直辖营,不设团部;第9军:辖第25师、第26师、第27师和模范师,师直辖营,不设团部;第30军、第31军仍各辖两个师;第33军番号撤销并入第5军:军长董振堂,政治委员黄超,副军长罗南辉,参谋长李屏仁,政治部主任杨克明,下辖第30师、第15师和两个直属团;第32军:辖第94师、第96师;红军骑兵师:师长许世友,下辖3个团,约3000人骑。还有红军大学:校长刘伯承、政治委员何畏;zhonggong大金省委:省委书记何柱成(后为邵式平);大金省苏维埃政府:主席邵式平;“抗日救国军”总指挥部:总指挥王维舟;金川军区:司令员倪志亮,政治委员邵式平。
1936年6月,红四方面军与长征到达甘孜地区的红2、6军团会师。
7月2日,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红2、6军团正式编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
红军总部决定将第32军编入二方面军建制。这时,张国焘在党中央的耐心争取和二、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强烈要求下,同意北上同中央红军会合。
7月初,红二、四方面军编成左、中、右三路纵队北进。
左路纵队,由第四军第10师、第11师、第30军第88师和红二方面军组成,由朱德、贺龙率领,7月3日从甘孜地区出发。
中央纵队,由第4军第12师、第4军独立师、第9军全军、第31军第93师和四方面军总部组成,由徐向前率领,7月2日,从炉霍地区出动。
右路纵队,由第5军和第31军第91师组成,由董振堂率领,7月10日,从绥靖(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