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了,因为起点“六个小时”才在首页显示的规定,第二更就只得等到下午6点15分之后,可是,那时正是夫人叫千殇吃晚餐的时候,所以昨日的那一更就弄到了6点28分,这就影响了今天的第一更,因为今天应该是三更呀。如果我在零点28分以后才上传,真不知道还有几位朋友在网上。哎,有哪位朋友能出个主意,一天两更一天三更,更合理地安排?
第103章 成都攻略1
这个“强化整合”训练,与上次部队合编之后的训练完全一样,这次的时间相对宽裕一些,是因为这次的士兵里有相当多的来源于绿营兵,对于“华军”部队的火力、装备以及战术等的理解还停留在较肤浅的层次上,陈华希望通过这次“整合”,让这部分士兵拥有更直观的感受,一方面增加战斗力,另一方面增加对新部队的认同感。
或者,陈华也用不着这么认真,凭“华军”的火力密度,即便如新军一样的水平,亦是当世一流军队,但陈华会这样做吗,不会。因为陈华深刻地知晓,未来的几十年里,火力密度并不能完全左右战争的胜负。决定战争胜负的,一是国力,二是士兵素质。
或者,陈华在内心深处是不愿意打成人海战术,以士兵的生命为代价去赢取胜利的。
……#……
清军三路大军在接到“会剿圣旨”后,并未像此前那样,圣旨一出,下面雷厉风行。新军17镇和第21混成协的覆灭,绝不是所谓的偶然因素,有关“华军”阅兵式的详细报道,让各路大军的将领们更坐实了心中的疑惑。
、奇、华军很强!华军仅展示的山炮、曲射炮(迫击炮)、重机枪和轻机枪,就堪比整个北洋六镇的重火力,甚至更多。天知道那陈华还有多少这样的重武器,天知道陈华还隐藏着多少兵力!
、书、据说,打朱庆澜6000千人时,陈华只出去了2000人,而打端方的8000人时,陈华只出动了3000余人,全都是以少胜多,而且胜得干净利落。
、网、面对这样强大的对手,即便自己的人数占优,又怎么可能是华军的对手?
古语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但这次“会剿”,就连粮草也未先行,各路“统制”纷纷找到自己的心腹幕僚,商讨起对策来。
到于“会剿总办”袁世凯,看到各路大军行动迟缓,不但不催促,反而很高兴。袁世凯作为清廷末期的中流砥柱,其政治手腕明显高出同代人,虽然朝廷启用了他,但并没有恢复他在1909年的职务,仅仅是个“会剿总办”,这算个什么呢,看起来权力很大,但是不是意味着“会剿”一结束,这“总办”又得辞职?
当然,各路大军不动,袁世凯不动,都是很有理由的,他们一天一个电报,两天一个奏章,要权要钱要粮,总是以各种理由拖延大军开拨的日期,搞得摄政王载沣和隆裕皇太后两人精疲力竭。
……#……
在会剿大军与朝廷扯皮的时间里,陈华完成了手下15000余人的强化整合。在这期间,陈华汇同朱庆澜、武刚、黄海、郑树林等指挥官,研究如何占领成都、占领全川的计划来。
武刚、黄海、郑树林三人,在军事上的造诣不错,他们提出的意见也多是军事上的,派多少部队,如何占领,遇到意外情况又怎么办等,都说得头头是道。
但朱庆澜思考的角度不一样,这也是陈华在某种意义上善待降将的原因之一。
清廷新军的统制或协统,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可以用“学贯中西”来评价,即在他们从军之前,拥有深厚的国学功底,然后被朝廷选入出国留学队伍,又学了西方特别是日本的军事思想,譬如第9镇统制徐绍桢,光绪年间举人,曾到日本考察军事;譬如第6镇统制吴禄贞,1898年入日本士官学校学习陆军,与张绍曾、蓝天野结识并被人称颂为“士官三杰”;譬如第10镇统制孙道仁,幼时随父入学,早年入官场,考察日本后开办福建武备学堂,并自任总办……
而且,他们中除了极少数忠于清廷皇族外,大多数人对清廷都没有认同感,即便如朱庆澜这样“深受皇恩”的人,只要局势所迫,立即揭杆起义,与历史上的朝代更替相比,满清覆灭时,为其殉葬之人可以说是了了无几,这也说明清廷是多么的不得人心。至于新军中的中下层军官,对满清更无好感。
连深得老妖婆欣赏的袁世凯都要“反”,何况其他人了。
朱庆澜的建议让陈华思考到更多的东西,更高的层面。未庆澜问一句,“司令,占领成都不难,占领四川不难,但占领之后的治理却是难上加难!”
如果朱山有资格坐在这里讨论这种战略层面的大事,那他一定会说“杀!不服者,杀!”好在陈华不是这样的人。
与之相关的问题,朱庆澜提了很多,譬如成都的重要建筑,是否用大炮一轰了之;譬如在成都生活的那些文化人、名人、士绅,虽然他们可能站在赵尔丰一边,是否一杀了之?
讨论归讨论,但最终的主意还得由陈华来拿。陈华目前虽然只表现出军事和实业两种才能,但是在政治上也该锻炼锻炼的。
西元1911年8月1日,陈华召集营以上军事会议,发布攻占成功的作战命令:一、猎豹特战队乘汽车于即日出发,到雒城后步行进入成都郊外,然后分批次进入成都,隐蔽待命;二、华夏民族独立军二团、三团、四团各率所部于明日上午出发,沿金镇、龙泉向成都开拨;三、华夏民族独立军一团留守凯江、绵州、台江、上坝等地,随时准备迎击来犯之敌,上述四地由副司令黄海统一指挥;四、各县县长及警察局负责维持地方治安。
军令一出,各部迅速行动起来。
2日早晨6点,二团、三团、四团万余人依次向成都开拨,有记者在本子上写下,“华军出征威武雄壮,队伍长达十余里。”
2日上午8时,陈华率警卫营及武刚、朱庆澜、郑树林等司令部成员乘车沿旌阳、雒城方向出发。沿途田间正在劳作的民众看到如此威武之队伍,纷纷挥手致意。
在这支队伍里,阿嘎邛以参谋副官,陈剑以猎豹参谋,陈康以炮兵参谋,陈雷以侦察参谋的身份与陈华同乘一辆汽车。当然,这是名义上的,事实上,这个“机器人组合”是陈华最值得信赖的警卫。
他们没有思想,他们惟一的思想就是忠于陈华这个“主人”;他们没有利益追求,所以也没有喜怒哀乐,也因此他们不会被收买,不会背叛陈华。
PS:千殇鞠躬感谢收藏、推荐、点击、签到等支持本书的朋友们,祝你们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第104章 成都攻略2
陈华大军浩浩荡荡向成都开去,并没有打算隐瞒任何人,记者、清廷密探纷纷把“华军”向成都进攻的消息发给各自的大本营。
“成都危也!”不只是报纸刊登着报纸的标题,作为四川总督,赵尔丰的感受更深。田螺坝就不说了,绵州十余县的陷落也不说了,昴州战役第21混成协的覆灭,让赵尔丰感觉到惊心。赵尔丰与朱庆澜一样,对新军各镇的战斗力非常清楚,这第21混成协已经编成6年,装备、士兵训练水平均远超17镇新军,而且还有昴州的坚城之屏障,可是,依然被“华军”三下五除二地收拾了。所以,那时,赵尔丰就感觉到“成都危也!”
成都目前的驻军,由于33协又调来一个标的士兵,使得赵尔丰手下的新军达到了4000余人,另外还在约8000左右的绿营兵分布在成都近郊各县。
但是,这次前来成都的“华军”总兵力达12000人,与赵尔丰手上的兵力基本持平,可是,两军作战,并不是按人数决定胜负的。
“成都危急!速派援兵!”赵尔丰在得知“华军”的下一个目标是成都时,立即将成都面临的困境电告了朝廷。
赵尔丰内心明白,他的这些行为,只是尽人事而已。朝廷如有援兵,也在千里之外,远水解不了近渴。
成都危也!不只是陈华的“华军”将下一个目标定在成都,就是各地的保路同志军的气势也让赵尔丰感觉到成都不保。
自6月29日“成都血案”之后,虽然成都表面上看一片风平浪静,但各地传来的消息无时不让赵尔丰感觉到大势已去!
保路同志会和股东会首要人物蒲殿俊、王实、罗纶、颜楷、张澜、邓孝可等人,会同同盟会员和哥老会首领秦载赓、龙鸣剑、侯宝斋、张捷先、张达三等在四川各地屠杀满人,攻城掠地,周鸿勋率所部巡防军占领邛州和新津,罗子舟率领同志军占雅州、荥泾;大竹李绍伊、犍为胡潭等会党首领揭竿而起,各路义军还攻打成都近郊,但收效甚微……
历史上,这些事件也都是有的,只是,在陈华的运畴之下,这些历史人物纷纷提前起事,客观上为陈华的崛起分担了一定的责任。此前,陈华所担心的各地绿营、巡防军等围攻“川北”的事件并未发生,不是赵尔丰不想围攻,而是各地治安形势特别严峻,赵尔丰根本抽调不出一兵一卒。
西元1911年8月4日,保路同志军各路首脑齐聚成都近郊龙泉驿,商量攻打成都事宜,王实率先在会上发言,介绍“华夏川北军政府”都督陈华已经率军一万余人和上百门火炮到达龙潭镇,我们何不前去迎接陈华,并邀请他担任攻城总指挥?
“上百门大炮?太好了!”有人欣喜地说道。
“陈华,一个毛头小伙子,能统帅我们同志军十多万人马?”有人表示怀疑。
但更多的人却眼睛瞄着王实身后的猎豹特战队员,这些身佩双枪的家伙,不但枪法出众,武功高强,而且杀人连眼都不眨一下。在保路同志军攻占地方政府时,陈华派到王实身边的这些“护卫”,很是出了一番风头。其中相当多的保路同志军,从中感受到了陈华的实力,只是他们人微言轻,没有资格出席这种巨头才能参与的会议。
就在两方意见相持不下时,暗中受过王实好处的一名同志军首领站出来高声叫道,“王老板,你如果能说出个理由来,我们便跟着你去迎接陈华!”
“是,王老板,你如果能说服我们,我们自然唯陈华马首是瞻。”另一个也帮腔道。
“好!既然各位看得起我王实,那我就说说吧——”王实站起来,开始大声忽悠道:
“这第一条理由,虽然我们攻打成都,有可能成功,可也有可能不成功,这我没说错吧。但如果有华军的加入,我们绝对可以成功;第二条理由,即便我们攻城可以成功,但大家想过没有,那得死亡多少同志啊,大家都是一个战壕的兄弟,你们能眼睁睁地看着兄弟去牺牲吗?而有‘华军’带领我们冲锋,我们就可以少死很多人。
第三条理由,我有些不好意思说,那就是在坐的诸位,你们觉得你们当中的哪一个,具有统领这十多路人马的本领,我想,今天这个会议大约就是要先举出首领的吧;第四条理由,攻打成都不是攻打一个小县城那么简单,攻占一个小县城可以突然袭击三五百人也许成功,因为绿营的武器与我们同志军的锄头、扁担相比好不了多少,但攻占成都,并不是靠人多就能成事的,虽然我们同志军手上也有数百条长短枪,可有大炮吗,赵尔丰可是把大炮架在总督府门前的,大炮一轰,我们的同志军就有可能成百上千地死亡!
第五条理由,那就是我们攻占成都以后又怎么办呢,难道大家打赵尔丰杀了就回家去?显然,陈华的华军会给我们指明一个方向,那就是推翻鞑子的统治,由我们汉人来坐江山。我想,到时候在坐的各位,正是陈华用得上的人,英雄不愁没有用武之地!”
王实最近一段时间,在保路同志军中做了很多工作,其基本原则是王实离开凯江前陈华定下的。陈华告诉王实,保路同志军攻打各县,应予支持;但如攻打成都,应予反对或拖延,或将其引入“华军”系列。
历史上,保路同志军攻打成都,根本就没成功,而是赵尔丰看到端方被杀,又有立宪派蒲殿俊、罗伦前去“妥协谈判”,最后才变换旗帜,成立了由蒲殿俊为都督,朱庆澜为副都督的军政府。
但是,这个军政府很快遭到了“兵变”,并由此揭开了四川长达27年内战的序幕!
因为这个“妥协”的产物,并未很好地体现民党的利益,因为这个军政府,并不是一个强有力的军政府,他们并没有对原有军队进行整编。
陈华,就是要从源头上制止四川内战的发生。
陈华之所以提前布局,还在于此时汇聚于成都这些人,绝大部分都死在此后的兵变和战乱之中,陈华要治理四川,这批人有大用处。
PS:感谢朋友们支持了,今日第三更提前上传,周末,千殇与朋友们一起喝酒去也。也祝各位书友周末快乐,有机会,也约上几个朋友去小酌一杯哈……
第105章 成都攻略3
龙潭镇,成都近郊名镇,距成都二十余华里。此时的龙潭镇,只驻扎着陈华一个警卫营一个宪兵营及司令部人员,至于三大主力团队,还在翻越龙泉山。
8月5日下午,当蒲殿俊一行13人到达龙潭镇时,陈华早就在龙潭镇著名的“龙潭酒家”摆下了盛宴,热烈欢迎各路英豪。
“陈司令,我们可是来投靠您了。”立宪派人物罗纶说出了一些人的心思。立宪派,在晚清的这段历史中,有知识,有主张,也有能力,譬如著名的杨度就是其中之一,但是,他们就是没实力,也不知道怎么去聚集实力。
“罗会长,客气了。革命大业,众人拾柴火焰高,说不上谁投靠谁。”陈华虽然年轻,但近几年的锻炼,也让他成熟起来了。
罗纶,四川西充人,在原来的历史上,罗纶担任四川保路同志会副会长,是保路运动的实际领导人,陈华穿越后,罗纶依然担任副会长,但排名在王实之后。
“好一个‘众人拾柴火焰高’,陈司令,我罗子舟跟着你干了!”罗子舟抱了抱拳豪爽地说道。
“罗子舟,亦名罗梓洲,又名罗日增,1875年生于四川雅安县上坝乡沙坪,为家中第八个孩子。他家室豪富,自幼酷爱武艺,先后从师多人,尤喜少林派功夫,为时下有数武林高手……罗子舟在雅安、泸定等袍哥会党中颇有声望……保路运动后曾被四川军政府任命为边军统领……”陈华还未还礼,阿嘎邛的声音已经在脑海中响起。
“呵呵,罗师傅客气了,罗师傅当年勇跳舍身崖,让在下很是钦佩啊!”陈华也抱拳回礼道。
“呵呵,连这等糗事陈司令也知道?”罗子舟呵呵一笑,心里对陈华更是高看了一眼。
“罗师傅,这哪是糗事,这明明就是铮铮铁骨,反清义士嘛!”陈华由衷地说道。罗子舟这人,用好了将是自己的一大助力。
众人客气几句,便在陈华的缴请下纷纷入席,席间又有人提起罗子舟勇跳舍身崖一事,看到大家有兴趣,陈华便让阿嘎邛给大家讲了一遍:
光绪皇帝的一个师傅叫曾壁光,是洪雅县有名的富豪巨室。罗子舟为显示反清力量,带领十来名随他学武的兄弟潜至曾家,与众保镖恶斗,曾家死伤多人,被劫掠一空。
此事传扬蜀中,官府震骇,上川南分巡兵备道黄炳琨下令通缉罗子舟。罗在雅安无法立足,便远走峨眉山金顶华藏寺暂避。不料走漏风声,峨眉县令急派200余名步兵封锁山径,将金顶华藏寺严密围困。罗忽听庙外人声鼎沸,心知有异,急与徒弟各操长木棍跑出庙门,欲杀出血路逃走。3人持木棒猛打横扫,清兵以火枪、长矛、大刀相迎。罗子舟一根木棒舞得呼呼作响,打伤十来个清兵。无奈清兵蜂拥而上,3人且战且退至庙中。清兵穷追不舍,罗子舟等越窗逃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