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应该在蒙古召开,会前应召集成吉思汗的四个兀鲁思的代表们出席。与此同时阿里不哥则在和林召集大会,亦称大汗,于是兄弟拔刀相向,内战长达4年之久。
关键的胜利一仗是忽必烈的副将们为他取得的,他们在甘州东部(甘肃境内)打败了阿里不哥军,这次胜利巩固了忽必烈在对蒙古统治下的中原的所有权。同时,忽必烈把他的优势向蒙古推进,他于1260年年底,在哈拉和林以南的翁金河畔度冬;而阿里不哥朝叶尼塞河上游撤退。接着忽必烈错误地设想战争已经结束,在和林留一支普通军队后,回到中原。
1261年年底,阿里不哥卷土重来,驱逐了这支驻军,并进军迎战忽必烈。站在阿里不哥一边的有窝阔台家族的首领、塔尔巴哈台的叶密立地区的统治者海都和察合台宗王阿鲁忽,阿里不哥曾帮助阿鲁忽从其堂兄妻、兀鲁忽乃手中夺得察合台兀鲁思。
由于这一支持,阿里不哥的势力与忽必烈的势力相匹敌,直到将近1262年年底,阿鲁忽背弃阿里不哥投靠忽必烈。这一出人意料的背叛改变了形势。最后在1264年,阿里不哥投降忽必烈。忽必烈宽恕了他,但是为谨慎起见,他把阿里不哥作为重要俘虏囚禁起来,直到1266年阿里不哥去世。
公元1271年,时机终于成熟。蒙古大汗忽必烈把原来属西夏帝国,金帝国,宋帝国,大理帝国和蒙古本土合并成一个帝国,国号“大元”,为《易经》“大哉乾元”之意,蒙古国从此由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变为中华帝国正统王朝的一个朝代。元世祖建立帝国后成为蒙古汗国唯一的宗主,建都北京,北京成为远至多瑙河和幼发拉底河的世界之都。
忽必烈以前辈们的赫赫战绩为荣,并鉴其经验与教训,最终完成中国空前大统一的丰功伟业,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享有盛名的开明君主。与祖父成吉思汗一样,忽必烈堪称蒙古一代伟人。但在人们的脑海中,成吉思汗几乎成了蒙古征服者的代名词。提起忽必烈,人们又马上会联想到元朝的大一统帝国。成吉思汗以征服武功震撼世界,忽必烈则以文治著称天下。
元朝的建立是蒙古帝国各方面制度朝向汉化的重要步骤。元朝初年的经济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与忽必烈年轻时重视人才、听取汉人的意见有很大的关系。元朝在这样开明君主创建下可谓是开了一个好头。
马可·波罗对忽必烈也是敬仰有加。他是这样描述忽必烈的:忽必烈中等身材,四肢匀称,面目清秀,眼睛乌黑,显得精明强干。他英勇善战,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即位前是一位战功卓著的军事统帅。继位后,他是有史以来臣民最多、疆域最广、收入最丰、具有绝对权威的君主。
第二章 国定大都 凿京通运河
1264年,刘秉忠建议忽必烈定都于燕京(金中都故地,今北京地区),定燕京为“中都”,忽必烈采纳刘秉忠的建议,把国都由上都开平府(在北京以北约300公里)迁于燕京的动机,其实与当年金朝完颜亮由上京会宁府迁都于燕京是颇为类同的,这其中包含了地理条件,内部夺权争斗,长远规划等一些因素。
当时,忽必烈即位为大汗,并未按蒙古惯例,经大会推举,而是凭实力自立;这样在程序上就违背了合法性,所以导致很多贵族不拥护他;另外,忽必烈针对汉人地区的特点,重用汉人,实行汉制,这就避免不了触犯一些蒙古贵族顽固派的利益,所以,很多贵族反对他,甚至发动过武装叛乱,他需要摆脱反对派的牵制;另外,燕京的地势水土,远胜于蒙古草原,也是重要的军事及供给要地。
当时可以有两套方案,一种是在原来金都所在旧址上重建,另一种是重新选址进行重建。在忽必烈的敦促下,刘秉忠仔细对金都的旧址进行了勘查,最后,他是决定在金中都故城的东北方,以金代行宫大宁宫为中心(今北海公园),营建一座新都城。其原因是金中都城已于1215年被成吉思汗的大军摧毁,无法利用。
同时,大宁宫未遭破坏,忽必烈数次前来燕京时,都曾在琼华岛上的广寒殿暂住;另外,金中都故城缺少充足的水源,当年金中都的莲花池和莲花河水系即不敷使用,而新城址可以利用玉泉山和高梁河的水系,并且当时著名的水利专家郭守敬已在1262年着手规划此事;并且另建新城,可以不受旧城束缚,能按理想放手去规划。
元大都建设的思想理念,刘秉忠参用了儒家经典《周礼·考工记》中“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每边开三门),国中九经九纬(城中干道九纵九横),经涂九轨(纵向的干道可并行九辆马车),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理想描述。这就像现在要举办或者策划一个活动一样都得有一个理念及主题。那时的城市设计就已经把这个概念贯穿到整个城市建设中去了。
公元1267年元大都的建设开始动工,历时20余年,完成宫城、宫殿、皇城、都城、王府等工程的建造,形成新一代帝都。但是,由于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诏令规定,迁入大都新城必须以富有者和任官职者为先,结果大量平民百姓只得依旧留在中都旧城。在当时人的心目中旧城仍是重要的,通常把新、旧城并称为“南北二城”。
就建筑学成就而言,元大都堪称享誉中、外的建筑学艺术瑰宝。元大都城在技术方面的主持设计与参与建设者,是来华穆斯林建筑学家亦黑迭儿丁。难以想象,这位建筑学家竟能够运用中国传统的建筑学特色,结合世界上先进的建筑学风格,设计出格局宏大、规划严整,与自然和谐相融的元大都。参与元大都设计、建设的,还有一大批专家、学者、能工巧匠。
大都新城的平面呈长方形,周长28。6公里,面积约50平方公里,相当于唐长安城面积的五分之三,接近宋东京的面积。元大都道路规划整齐、经纬分明。考古发掘证实,大都中轴线上的大街宽度为28米,其他主要街道宽度为25米,小街宽度为大街的一半,火巷(胡同)宽度大致是小街的一半。由于城市轮廓方整,街道笔直而规则,使城市格局显得格外壮观。
元大都建成后,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宏伟繁荣的城市,根据文献记载,仅赋役人口就有约40万。推测当时大都城市人口近百万人。元大都从城市建筑规模之雄伟恢宏、建筑工艺之精美壮丽、商业贸易之繁华发达以及东西文化交流之丰富多彩,都是当时世界上其他城市所难以相比的,是13世纪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一些欧洲旅行家也不远万里慕名而来,有的还写下了游记。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用了许多篇幅和形容词赞叹大都之繁华。如“宫殿之大,前所未闻”;各种建筑“巧夺天工,登峰造极”;艺术作品“金碧辉煌,琳琅满目”“凡世界上最为稀奇珍贵的东西,都能在这座城市找到”“出售商品之多,是世界上任何城市所不能相比的。”
另一位意大利传教士约翰阿拉的《大可汗国记》中,也认为大都的“货物种类,较罗马、巴黎为多,蕴藏金银宝石尤富。”难怪当时的西方人读到这些游记后,会对中国和大都惊羡不已,以至掀起了寻找东方航路的热潮。
大都城最繁华的地方要数全城的中心钟鼓楼一带。这里西濒南北大运河的终点海子,南来的商船聚泊在这里。沿岸歌台、酒楼遍布。钟楼的附近有米市、面市、缎子市、毛皮市等,而西城羊角市一带还有羊市、马牛市、骆驼市。甚至附近还有专门贩卖驱奴的人市。中都旧址虽日趋冷落,然道观寺庙却仍然香火盛行。每年正月十九京城的居民纷纷来白云观游玩,称之为“燕九节”或“安邱节”,届时人流拥挤,摩肩接踵,热闹非常。
为了保证京城的粮食需求,元朝政府开通了海上运输线,疏凿了杭州至大都的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元大都的经济繁荣同开凿通惠河密不可分。史书记载当时元大都每年要从南方运进粮食百万石以上,多时高达300余万石。在通惠河开凿之前,粮食从水路运抵通州后,要转经陆路方能抵达元大都城内。
元朝的运河以大都(今北京)为中心,南行越过黄河、淮河、长江、太湖流域,直达杭州。这条大运河自汴河以南利用了隋朝以来的旧有河道。汴河以北主要是新开的河道。新开的河道有两段:一段是会通河,从山东东平,向西北至临清,接通原有的运河河道。再有一段是通惠河,从大都到通州。
公元1291年,郭守敬指挥修建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从通州到元大都,他设计七座水闸,这七座水闸彼此相距约半公里的地方,又设计有斗门。郭守敬就是通过水闸和斗门的关闭与开放,调节运河各段的水位高低,引导船舶顺畅通过。工程竣工后,元世祖亲自将这段164里长的运河命名为“通惠河”。通惠河是中国工程建设史上的杰作,其运用的巧妙方法与现在国外一些运河采用的技术是基本相同的。元朝的大运河总长3000余里,和今天的大运河基本上是一致的。
这样,大运河的通航,网织起一个前所未有的物资交流网,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突破性的发展。大运河的通航,也大大促进了南北科学文化的交流。同时,元大都不仅是元朝的政治中心,还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因为有了发达的水路和陆路,所以,大量商品源源不断地进入这座大都市。来自亚洲各国、欧洲,以及非洲海岸的使者和商队络绎不绝。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沿着时间的纵轴把今天的北京在世界上进行横向比较的话,不足百年的元大都,是北京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第三章 海纳百川大融合
元代在中国历史上是特殊的一页,是北方蒙古民族建立的一个朝代。在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元代的统一促进了我国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元代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那海纳百川的融合性,尤其在元朝建立的初期,这种融合性更为突出。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它疆域的融合性。元朝的疆域比过去任何一个朝代都要辽阔。元朝统一全国后的疆域为:北到西伯利亚,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云南,西北至今新疆,东北至鄂霍次克海。
在这如此大的区域里,涵盖了各种各样的民族,他们操着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要把这些民族都统一管理到一个国家,就必须要求各个方面的全面融合。在元朝统治下,不仅中原居民、北方居民得以进一步融合,而且西北、西南的民族和中原民族的关系也得以进一步密切。同时,在中国还涌入了信奉伊斯兰教的中亚居民,以他们为主体,在吸纳土著居民的基础上,形成了人口众多的新兴民族——回族。
在元代的最高统治者看来,这种融合也是要有限度的,他们不可能完全被其他民族融合、同化。这是他们所不允许的。例如他们懂得汉族文化的优越性,又懂得要保持蒙古祖制,保证民族特权的重要性。因此,忽必烈制定的纲领是:“稽列圣之洪规,讲前代之定制。”他要求继承蒙古族的祖宗成法,采取中原王朝的仪文制度,力图把两者融合起来。这种吸收式的融合从他主持的大都兴建的风格上就突显得淋漓尽致。
宫阙建筑风格本于汉制,城门、坊名本于《易经》,而内庭摆设又带有蒙古斡耳朵(宫帐)的特色。大都除了修建一些伊斯兰教清真寺与基督教堂之外,元朝还在元大都兴建了国子监(孔庙)、白塔、妙应寺、白云观等文化性和民俗性建筑,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各民族文化的融会。
此外,人口的迁移,交通的发达,民族的杂居,也是导致各民族文化融合的重要因素。蒙军南下,军旅中多有“回纥、羌、浑部落及中原人被掠避罪而来归者。”他们随军屯驻,大多数成了当地居民。同时,元军兵锋西指,西域归附,驿路畅通,方便了商贾往来,民族杂处,加深了彼此的友谊和交流,对促进社会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元朝对民族融合是有贡献的。
这最明显的要数契丹人和女真人。契丹人在南宋时大批进入中原,至元代中叶已被元朝政府视同于汉人。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所列8种汉人中就有契丹人,元代后期“契丹”之名便逐渐消失了。女真人的内迁从金太宗至金末,一直没有停止,特别是金宣宗因受蒙古人的压迫迁都汴京,内迁的女真人更多,约占女真人总数的一半。
他们与汉人错杂而居,互为婚姻,改用汉姓,提倡儒学,女真人的民族特色已逐渐丧失。元代统治者将女真人、汉人、契丹人同列为第三等级,政治待遇相同,这在客观上消除了女真人与汉人的民族差异,促使女真人更加汉化。到了元末,中原地区的女真人已完全融入汉族中了。
在融合的浪潮中,最具冲击力的,最有影响力的要数文化的融合了。这其中被汉族文化的融合是占有主流地位的。从历史角度地看,起于漠北的元朝入主中原,在它夺取统治权及其统治的前期,打断中原文化,即以儒学思想为主的华夏文明的正常发展,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元朝最终成为继续华夏“正统”的一环,其发展华夏文明的贡献,也不容忽视。
元朝灭金亡宋,不仅打破了原本相对稳定的文化圈,而且,其横扫亚欧,疆域猛增,又给中原文化注入了外来文明的新鲜血液,丰富了中原文化的成因。从整个文化史上讲,元代这次巨大的文化转型,正处于华夏文化从开放走向封闭的转折点。
这种汉化首先是从统治者开始的。只有统治阶级的意志和重视,才能更快的转化为行动。元朝统治者在汉化的过程中,不仅接受金朝统治区的中原文化以及南宋统治区的江南文化,而且,他还广泛地接受了包括西域文化在内的大量外来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增加了外来文化的因子。
同时,其亡金灭宋的过程中,也导致了中原与江南文化的大迁移,先是在金朝统治区里形成以大都为中心的大都文化圈,在灭宋的过程中及其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它又对江南进行文化掠夺,使得大量典籍文化及精英知识分子北上。这些行为,对江南文化所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但这一文化的迁移,更增加了大都文化圈里汉文化因素的分量,从而为形成元朝的文化特质提供了可能。
这种文化的融合,大大提高了少数民族的文明程度。有些人接受了汉族文化熏陶,还擅长以汉语进行文学创作。例如贯云石(回纥人)、阿鲁威(蒙古人)、薛昂夫(西域人)所写的诗词或散曲,造诣颇高;杂剧作家则有杨景贤(蒙古人)、李直夫(蒙古人)等,其中李直夫所著杂剧,有《虎头牌》等11种。这一批来自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生活背景的作家,笔端流露出各式各样的风情格调。西北游牧民族特有的质朴粗犷、豪放率直的性格,注入作品的形象中,使元代的文坛更加多姿多彩。
第四章 思想自由与宗教宽容
元朝的全方位大融合也造就了思想上的空前活跃。在思想文化上,元朝的统治者与辽、金等少数民族统治者一样,他们积极吸取、接受汉族文化传统,以“武功定天下,以文德治海内”,并以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为正统思想,作为儒学宗师的孔子,也被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朝廷还设立官学,以儒家的四书五经为教科书,“自京师至于偏州下邑,海陬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