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讷亲取代了张廷玉
乾隆皇帝不能〃容大臣等植党树私〃,但是又不愿意公然直接惩治张廷玉和鄂尔泰。这很可能是雍正皇帝的遗诏起了一定作用。
既然鄂尔泰已经去世,就不能使张廷玉一党独占上风。1746年,乾隆皇帝以张廷玉年逾古稀为由,准他不必早朝,遇天热,或刮风下雨,可以不必入内,在家办公就可以了。张廷玉的内阁首辅位置由讷亲取而代之。
讷亲代替张廷玉成为内阁首辅之后,又成为首席军机大臣,毫无经验的年轻人超越了〃老古董〃张廷玉。乾隆皇帝说:〃我朝旧制,内阁系满大学士领班。〃那么,在军机处就更是如此。
张廷玉在官场几十年,当然知道皇上此举的真正意图,于是他立即上疏请求辞去兼管吏部事务的职务。乾隆皇帝这次没有批准张廷玉的上疏。
当然,我们知道,张廷玉在官场几十年,知道皇上此举的真正意图。可是,其他的人,也不傻啊。大臣中间,有的人已经看出了乾隆皇帝要抛弃张廷玉的苗头,于是乎,这些人索性决定:墙倒众人推。来吧。这里面的为首者是谁呢?
4刘统勋的高明主意
刘统勋(1699~1773年),山东诸城人,1724年中进士时只有25岁。他在雍正朝先后供职翰林院与詹事府,并在南书房充当皇帝的文学侍从,主要是做文书工作。乾隆皇帝即位后,认为刘统勋颇有办事能力,予以擢升。1736年为内阁学士,派他去浙江协助嵇曾筠海塘治水工程。1737年为刑部侍郎。后来,刘统勋因母亲去世归籍守制3年。
1741年,刘统勋被任命为都察院左都御史,为监察体系的最高官员,俗称〃总宪〃。他任〃总宪〃一年后,上了一份疏奏,他请求皇帝遏制两位宰相张廷玉与讷亲的权力。
刘统勋大胆指出了朝廷在用人行政方面存在的弊端,首先是朋党问题,这是针对张廷玉的。张廷玉是康雍乾三朝老臣,雍正皇帝遗诏身后配享太庙的顾命大臣,〃遭逢极盛,然而晚节当慎〃。当时,安徽桐城张氏家族通过科考、荐举、袭荫、议叙等形式,入朝为官者有19人之多,就连张氏的姻亲桐城姚氏也有子弟10人在朝为官。他建议在三年之内除皇帝特旨擢用外,张氏亲属子弟〃概停升转〃,以〃保全〃三朝老臣的清誉。刘统勋认为,张氏家族有〃满招损〃的可能,应该自我抑制。
刘统勋又认为,作为宰辅培养的讷亲在个性上是有弱点的,请求皇帝加以训示,使之能够省改。而讷亲兼职过多,〃统理部务,入典宿卫,参赞中枢,兼以出纳王言,趋承近卫〃,权力太重,〃任事过锐〃,也非〃谦受益〃之道。
乾隆皇帝拒绝了刘统勋的批评,尽管乾隆皇帝要摆脱前朝顾命大臣的阴影是不言而喻的,但他并不想马上动张廷玉。对于自己着意培养的宰辅讷亲当然也不能否定。一般来说,英明的皇帝都不会接受这类建议,那样岂不是显得臣工比自己更高明吗?
讷亲是康熙朝辅政大臣遏必隆之孙。乾隆皇帝起用他首先是因为他是皇亲,可靠而且年轻,乾隆皇帝着意培养讷亲,是为使之成为日后取代鄂尔泰的合适人选。乾隆皇帝认为讷亲的最大特点是清廉。乾隆皇帝就此发布上谕说:〃朕思张廷玉、讷亲若果擅作威福,刘统勋必不敢为此奏;今既有此奏,则二臣并无声势能箝制臣僚。〃
以前,康熙帝整治明珠,雍正皇帝整治隆科多都是借御史上疏弹劾以开启事端,而此次刘统勋所上并非弹章,不是在弹劾二人。监察御史的权力并不只是以弹劾为权限,监督权则更广泛,凡是妨碍公益紊乱官纪的事情,都要纠正。在正常情况下,皇帝要贯彻自己的意志,也是在制度框架内行使权力。朝廷要依靠御史制度监督考察吏治,这就是制度的作用。
第88节:张廷玉之死(3)
此后乾隆皇帝对刘统勋格外眷顾。1746年,乾隆皇帝命刘统勋代理漕运总督;1749年任命他为工部尚书;1752年,命刘统勋以刑部尚书的身份在军机处行走。
与此同时,心里面非常赞赏刘统勋主张的乾隆皇帝一方面同意对张氏家族的裁抑,并对张廷玉做出了略带侮辱性的评价:张廷玉在雍正时得到重用,不过〃以缮写谕旨为职〃,在本朝的十几年,他〃毫无建白,毫无襄赞〃,连鄂尔泰也比不上,〃鄂尔泰尚有开拓苗疆之功〃。而之所以对其〃姑容〃多年,〃不过因其历任有年,如鼎彝古器,陈设座右而已〃。把张廷玉视为古董罢了。
另一方面,为了不引起张党的恐慌,乾隆皇帝又对张廷玉进行抚慰,开导张廷玉说,这样做对他有益而无害。
5张廷玉的结局
张廷玉在官场几十年,当然知道皇上此举的真正意图,于是他立即上疏请求辞去兼管吏部事务的职务,此后张廷玉又多次以年老乞退。直到1749年,乾隆皇帝才同意张廷玉以原官并带伯爵致仕。
但张廷玉的屡次乞退使乾隆皇帝深感不悦,因为在他看来,作为人臣就应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张廷玉却为此反复不休,有失朝廷重臣的风度。
果然,张廷玉的这种做法很快被鄂党当做攻击的借口,他们向乾隆皇帝进言,称张廷玉没有资格享受死后配享太庙这一朝廷给大臣的最高荣誉。
张廷玉听后,心急如焚,他对这一荣誉看得极重,因为整个清朝自开国以来配享太庙的异姓大臣只有12人,而且自己是惟一的汉臣,如果被撤销这一待遇,比让他现在去死还严重。于是他立即去见乾隆皇帝,哭咽难抑,竟要求〃乞上一言为券〃,也就是让乾隆皇帝给他写一份保证书。这使乾隆皇帝很不高兴,但还是表示不会更改雍正遗诏,为了让张廷玉放心,乾隆皇帝写了首诗赐给张廷玉,在诗中表明不会改变先皇遗诏,但也对张廷玉的功绩表示怀疑。
第二天,张廷玉只是让儿子张若澄上朝代谢皇恩,乾隆皇帝很生气,指责他〃伊近在京邸,即使衰病不堪,亦应匍匐申谢。乃陈情则能奏请面见,而谢恩竟不能亲赴阙庭!视此莫大之恩,一若伊分所应得,有此理乎?〃张廷玉求配享可以面陈,在得到恩允后为何不能亲自进宫谢恩呢?乾隆皇帝命军机处傅恒与汪由敦拟旨责问张廷玉〃其愿归老乎?愿承受配享恩典乎?令其明白回奏。〃
乾隆皇帝这一异常举动使协办大学士、张廷玉的门生汪由敦惊慌不安,暗中派人送信给张廷玉。次日一大早,张廷玉还没有接到圣旨就进朝谢恩。乾隆皇帝见张廷玉消息如此灵通,更是怒火难捺,查出果然是由张廷玉推荐的汪由敦走漏的消息。恼怒异常的乾隆皇帝说:〃朕为天下主,而令在廷大臣因师生而成门户,在朝则倚恃眷注,事事要被典,及去位而又有得意门生留星替月,此可姑容乎!〃斥责张廷玉〃负恩植党〃,立即削去张廷玉伯爵,虽然仍保留配享太庙,但已经彻底失宠。而给张廷玉通风报信的门生汪由敦,则罢去协办大学士及尚书职,留任办事赎罪。
然而,对于这位已经失宠的老臣,乾隆皇帝仍不能放过,他不时寻找各种借口斥责张廷玉,使张廷玉寝食难安,想尽快离开京城这个是非之地,回原籍养老。
1750年,皇长子、定安亲王永璜病死。初祭刚过,张廷玉不顾自己是永璜老师的身份,就急匆匆地向乾隆皇帝奏请回乡。乾隆斥责道:〃试思伊曾侍朕讲读,又曾为定安亲王师傅,而乃漠然无情,一至于此,是尚有人心者乎?〃可见对张廷玉的怨恨已达到极端程度。
之后,乾隆皇帝命令九卿讨论张廷玉是否有资格配享太庙,并定议具奏。九卿大臣看出乾隆皇帝的心意,一致认为应该罢免张廷玉配享太庙,并上奏乾隆皇帝。乾隆皇帝以此为依据,修改雍正皇帝遗诏,也不再记得自己对张廷玉的许诺,罢除了张廷玉死后配享太庙的待遇。乾隆皇帝此举一方面显示了专制制度下皇权的至高无上,另一方面则彻底打击了张廷玉的势力,使朋党不再成为危及皇权稳定的隐患因素。
同年9月,又有人揭发张廷玉的姻亲朱荃曾涉及吕留良案,乾隆皇帝降旨罚张廷玉白银15000两,并追缴以前赏赐的各种物品,查抄其在京住宅。而张廷玉的其他党羽如汪由敦等人,也都一一受处罚。当张廷玉于1755年病逝时,乾隆皇帝却做出眷念老臣的姿态,宽恕了张廷玉的罪过,仍令配享太庙。
乾隆皇帝这一做法,如果张廷玉死后有知,不知是应该高兴,还是应该悲伤?这实在是专制帝王对臣下搞的恶作剧!
至此,雍正朝鄂尔泰、张廷玉两大集团的争斗终于在乾隆皇帝的精心运作下,得以最终解决。从此以后,大清王朝再也没有形成较大的朋党势力,有力地维护了集权统治。
1755年春,83岁的张廷玉卒于里第,葬于龙眠山。乾隆皇帝命仍配享太庙,谥文和。清代汉大臣配享太庙,仅张廷玉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