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好死不死的是,突然冒出的这片将近三十亩的水塘,被叶厚德整体承包,使合作社的销售压力顿时大增。对他们而言,真有了一种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感觉。
合作社那几个大宝贝一合计,总共的销量就这么大,再被老叶家的这片水塘占掉一部分,其他人的收入空间就更被挤占了,这不是将矛盾进一步推向激化么,那大家就更没有活路了。
这时候,合作社的大宝贝们展现出了他们的奇葩思路,他们非但不花心思在如何扩大销售渠道上,反而在打压社员上煞费苦心。
经过社里几位理事大佬的联合商议,决定拒绝将叶厚德的这些鱼塘纳入合作社统购统销的范围。
这也就意味着,叶厚德这二十多亩鱼塘的水产品必须要另谋销路了。
合作社如此小家子气的做法令叶浩龙大为不满,自己原本怀着一片好心,要为他们的水产品做些网络宣传,现在看来是热脸贴了人家的冷屁股。
叶厚德得知此事虽然闷声不响,不去合作社与人理论,不过他也不是没脾气的人,这人活着争的不就是一口气么。
所以在叶浩龙的鼓动下,抽了几根闷烟之后,叶厚德决定把自家的两亩鱼塘也退出了合作社,打算另起炉灶,彻底与这群不学无术的大宝贝划清界限。
叶厚德作为第一个脱离合作社,选择单干的人,在新塘村引起了一股不小的议论。有表示支持的,有看热闹的,有对他的鱼塘前景持悲观态度的。
总之这样一来,合作社算是被架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连日来质疑声不断,管理层的无能在整个过程中显现无疑。
既然选择单干,第一步就是要扩大营销,让信息充分流动,吸引四面八方的需求。
叶浩龙很快就建立了自己的微博平台,利用平台记录自家鱼塘养殖的情况,以及各种水产品的信息等,通过网络平台向仙湖市的各大宾馆饭店和农贸市场推销。
不得不说,网络的作用是神奇的,微博平台建立仅仅一天,就有镇上一些饭店主动联系了叶厚德,自己这两亩水塘的水产品被订购一空,而销售价格比起合作社统购足足高了两成。
这情况令叶厚德大吃一惊,没想到网络这个东西这么好用,但是这老爸同志怎么也闹不明白,这个所谓的网络究竟在什么地方,就算是个蜘蛛网也看的到形状啊。
为了研究这破事,老爸同志还多抽了半包烟,被老妈同志一顿奚落。
老爸同志的无厘头让叶浩龙彻底无语,他是不指望跟老爸同志解释清楚什么叫做“互联网”了。
“没文化,真可怕。”这是此刻叶浩龙心中唯一的感受。
这几天,村南二十多亩鱼塘的生态恢复工作正式开始了。
老爸同志是忙得不可开交,首轮的抽水工作开始启动了。所幸目前是少雨的秋季,鱼塘的水位并不高。不过三台大功率抽水机全天运作,一天还是只能勉强抽空一个两亩见方的水塘。
叶浩龙没工夫去管家里的事,因为双十一已近在眼前,如此盛大的电商购物狂欢,自己绝不能错过。
他一方面要全力备货,为冲击双十一销售高峰做准备,另一方面还要协助马天明管理玩具厂的生产工作。
马天明这大宝贝行事一向不怎么靠谱,掉链子的事时有发生,自己这第一波品牌毛绒玩具,是用来打响牌子的,可不能出现任何纰漏。尤其是在质量监控方面,他可是花了大力气,确保每一件产品都有不错的品质。
所以叶浩龙只得在网店和玩具厂间两头赶,忙得那叫一个团团转。
马天明这两天工作态度明显好转,玩扫雷和纸牌接龙的时间减少了许多,偶尔他也在厂区来回转悠,指导生产工作。
而万吉的生产车间此刻也是热火朝天,加班加点为双十一赶制产品。
一千……三千……五千……
一件件毛绒玩具麻溜地下了流水线,迅速经过包装,一车一车地送入了仓储区。
在叶浩龙的百宝小店上,作为全店的近期的主打,萌萌哒吉祥三宝的三款毛绒玩具已经正式上线。
尚未到双十一,百宝小店上已经出现了零星的购买,几乎每个小时都有三五单的交易,可见买家对这些毛绒玩具的热情还是很高的。
当然,这也要归功于方若曼的大力推广。
经过新一轮的策划,又有三期萌萌哒八格漫画上线,许多钱近来的效率越来越高,很快就完成了画稿,赶在双十一之前交给了方若曼。
这三期萌萌哒漫画延续了轻松搞笑的呆萌风格,再度吸引了众多粉丝的关注。
而方若曼利用数据分析,关于毛绒玩具的推广文案也发送到了许多潜在客户的电子邮箱里。
这一波电子邮箱的推广,方若曼采集了足足十万潜在客户,哪怕只有百分之三的转化率,销量也能达到三千的规模。
就这样,叶浩龙摆明车马,准备在双十一大战一场了。
第六十三章 学霸哥的助力
就在叶浩龙为玩具厂的生产和网店的活动筹备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周可心终于回来了。
而且她不光是自己回来,还带回来一个浓眉大眼的魁伟男子。不用说,这就是海归博士,学霸中的学霸范思远了。
看来两人的关系进展非常迅速,这么快就融入对方的朋友圈了,这次相亲的靠谱程度是越来越高了。
此刻的周可心也算是苦尽甘来,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为了实现自己的远大目标,范思远打算以周可心的天工制造公司为样本,用纯粹的软件技术构建一个存在于互联网上的虚拟公司。所以他也迫不及待地跟随周可心来到了北桥村,实地查看整个公司的情况,为进行互联网虚拟化做前期准备。
当天上午,天工制造的办公室里,周可心召集了林向东和叶浩龙,研究下一步的生产计划。
林向东把近来的生产情况做了详细的分析,周可心接过生产销售数据统计报告,开始一页页地翻看。
而范思远已经拿出了随身携带的手提电脑,打开了一些稀奇古怪的软件,正在输入旁人根本看不懂的代码。
这不由引得叶浩龙一阵好奇,唐莉雅是硬件方面的高手,而这位学霸哥似乎是个软件奇才。而软件奇才,正是他目前最稀缺的资源。
“小周姐,你终于回来了,这两天我可真是忙成八爪鱼了。”叶浩龙说道,“万吉那边的首批萌萌哒毛绒玩具已差不多完成,接下来就要进入网店销售阶段,双十一已经迫在眉睫,我的网店已经是满负荷状态。”
“小龙,这两天我和小唐都不在,万吉那边真是辛苦你了,双十一当天,我们会全部来支持你的网络销售。”周可心看着统计报表,心情似乎不错,“小东,咱们最近的产销情况也很不错,十一月的第一周,销量又上升了25%。唯一的缺点是利润偏低,下一步的计划,是要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产品,把利润率提升上去。”
“不错,目前的净利润只有8%左右,确实不是长久之计。要打造自己的产品,首先要建立我们天工制造的自有品牌,这方面我想可以和天马广告公司的方若曼合作,她是这方面的行家,由她来做品牌包装和运营。”林向东说道。
“嗯,天马广告公司的方若曼跟我们也挺熟了,小龙最近事务繁忙,小东,这方面就由你来运作吧。”周可心点了点头说道。
“这个……”林向东搔了搔脑袋,似乎有些为难了。
毕竟他跟方若曼原先还有一层因相亲而认识的尴尬关系,这次品牌运作要是让他去和方若曼联系,不知道方若曼会不会接手。
叶浩龙一眼就看出了林向东的心思,说道:“大表哥啊,这有什么难为情的,大家都是朋友。再说,我们和天马广告的合作还长着呢,你现在好歹也是咱们公司的执行董事,总不可能一直闪在一边吧。”
“小龙说得对,小东,目前整个公司的经营管理要以你为主,你就不要推脱了。”周可心知道,不给林向东一点压力是不行了,他再这么清闲下去,早晚要跟马天明那大宝贝一个德行。
“好吧,这事我来处理。”林向东搔了搔脑袋,无奈地点了点头。
这大表哥最近心情不怎么好,他跟马小铃之间似乎产生了一些问题。
这个马铃薯见他为人老实好欺负,就时常跟他闹别扭,不是让他摘天上的星星,就是叫他挖地下的番薯,闲来无事一个劲地闹腾,这种刷存在感的方式搞得林向东心烦意燥。
林向东虽说是个好脾气,但大老爷们也总有兜不住性子的时候,前天晚上就跟马小铃为无聊的琐事狠狠地吵了一架。
这一架吵完之后,这个马铃薯自然很不服气,昨天就愤愤然请缨,带着一个三十人的旅行团去四川了。
这事林向东还是通过马天明才知道的,马小铃做事也够专断独行的,去四川连说都不说一声,搞得林向东大为郁闷。
这两天他的心里是既压抑又不爽,面对这个牙尖嘴利的马小铃,自己可真是一点拿捏的手段都没有,不知道她从四川回来,又会搞出什么幺蛾子。
到了这会儿,林向东终于体会到叶浩龙当日说的话,马小铃的确是个难缠的主,自己跟她在一起免不了吃亏受气。
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谁叫自己这么喜欢她。
“你们先聊,我马上去跟方若曼商讨建立品牌的事。”林向东心事重重地站起身,离开北桥村,前往位于宝元大厦的天马广告公司。
看林向东难得这么积极,周可心显得非常高兴。这女人只要一谈恋爱,心情一好,自然看谁都顺眼。
叶浩龙随即把自己想要建立农产品网络交易平台的想法,跟周可心做了简单的探讨。
“农产品网络交易平台?”周可心眨了眨眼睛,若有所思,“听说政府要在北桥村建设一个上百亩的电商产业园,这的确了搞电商的一个好机会。小龙,你现在也有了一定的经验,如果能借此机会,打造出一个农产品网络交易平台,确实蕴藏巨大商机。”
“不错,我的目标,是要打通农产品滞销环节,让资源得到合理配置。目前这类市场仅仅出去起步阶段,其中必有庞大的需求。”叶浩龙说道,“只要建成了这个平台,农产品也能摆脱一时一地的限制,搭上互联网的顺风车。可惜……”
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的范思远突然问道,“小龙,你的这个设想非常好,有什么困难吗?”
“范哥,我的想法纯粹是纸上谈兵,不切实际。要想把它实现,我一没技术,二没资金,阻力重重啊。”叶浩龙皱着眉头说道,“要建立一个农产品b2b交易网站,软件硬件缺一不可,光建设机房就是一笔大开销。”
范思远是个胸怀远大的人,他的网络虚拟化技术,就是为了让一切资源摆脱空间的限制,在网络上达到充分整合。
虚拟化公司是他整个网络虚拟化技术的核心,当然,像叶浩龙提出的农产品b2b交易网站,本质也是将农产品资源实现虚拟化,通过网络达到精准传播和交易。
这不仅是帮助农民发家致富的大好事,也是实现他的虚拟世界的一部分。这事对于范思远这样的技术大牛来说,简直就是毛毛雨,根本不在话下。
“小龙,这事你不用担心,我来帮你做。”范思远似乎很感兴趣,“农产品b2b交易网站的建设非常容易,我最近还向省里申请了一个网络虚拟化项目实验室,机房服务器建设也由我包了,你不必有压力,尽管提出你的思路就可以。”
第六十四章 线上比特世界
范思远这次回国,入选了省里的百名海归精英计划。这个计划自然非同小可,将会得到省级层面的政策和资金扶持。
他所申报的《网络虚拟化技术应用专项研究课题》,刚刚通过省里专家组的综合评定,认为该课题前瞻性极高,应用前景广泛,因而被列为了一级课题,得到了省里的高度重视。
这次省里的一级课题总共只有三件,范思远课题的综合评定高居第一,是重中之重。所以他的课题在政策和资金上自然大开绿灯,以他为主建立的专项实验室,就依托在仙湖大学的信息工程学院。
仙湖大学对此事高度重视,省里的一级课题落户学校,自然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事,所以立即调拨了学校中最顶尖的实验室,并配备了几名助手,协助范思远做课题研究工作。
所以机房设备自然是有现成的,软件技术他也能信手拈来,建设农产品电商平台就轻而易举了。
“太好了!范哥果然给力,我原本还一筹莫展呢。”真是瞌睡来了就有人送枕头,叶浩龙见范思远对此事颇有兴趣,心中那叫一个兴奋,“好!这两天我就将详细的构想做好,再来跟你探讨网站建设。”
“没问题。”范思远看得出来,在这群人中,叶浩龙是最有想法的一个,比起马天明和林向东强了岂止一个档次,就算是周可心也没他点子多。
而且叶浩龙做事勤奋踏实,不计较个人得失,绝对是个合伙干事业的绝佳人选。
虽说范思远在软件技术方面所向披靡,几乎算是站在了时代的顶峰,但就商业经营而言,却远远不如周可心和叶浩龙。
任何一项技术,如果不能实现有效的商业化,就会永远被埋没在实验室里,逐渐发霉变质,成为老掉牙的古董,这是范思远最担心的。
范思远曾看到许多惊才绝艳的师兄师姐,由于没有能力将技术商业化,最终被时代所埋没,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成为一个平庸的软件技术工程师。
他时刻警醒自己,绝不能重蹈师兄师姐们的覆辙,而眼前这个叶浩龙,绝对是帮助他实现技术商业化的有力助手。
范思远将自己的互联网虚拟化设想跟叶浩龙探讨了一番,这个设想与叶浩龙曾经的一些构想有异曲同工之妙,两人是越聊越投机。
“范哥,我觉得你的想法非常棒。我认为,未来我们的生活将同时存在于两个世界中。”叶浩龙说道。
“两个世界?这话怎么说?”范思远眉毛上扬,来了兴趣。
“所谓的两个世界,一个就是线下的真实世界,另一个是线上的比特世界。”叶浩龙说道,“如果能把线上比特世界完整得建造起来,人就能摆脱现实的桎梏,自由地与全世界交流,并有效地分享这个世界的所有资源。我做电商的终极构想,就是要构建起一个精准应对所有产出和需求的超级平台,让所有的资源都能得到合理有效的分配。”
“比特世界?!这个想法棒极了,比我的构想更深了一层。”原本沉稳的范思远竟然手舞足蹈,脸上显出了莫名的兴奋,“网络游戏就是一个线上世界,不过它没什么技术含量,本质是虚假的。如果能建立一个与线下一一对应的真实线上世界,那将是何等的奇妙,这恐怕就是传说中的软件之王——数字地球了。”
范思远曾经听到过一个关于软件行业终极目标的传说,这个传说流传于软件工程师行业,就是利用超级计算机设计一款终极软件“数字地球”,把整个现实世界整体搬迁到比特世界中。
只不过要构建这样一个庞大的世界,别说是凭他一人,就算是全世界所有的软件工程师一起参与,只怕也无法完成,本质上说,“数字地球”是一个根本不能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