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一生的心态修养书:处世智典-腾迅读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影响一生的心态修养书:处世智典-腾迅读书-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真是无巧不成书,在公园与那太太相遇的第五天,陈玉书遇见了另一位印尼华侨。陈玉书在与这位印尼华侨的叙谈中,无意中得知他遇到了一大困难:由于领事馆的商业签证问题遇到麻烦,一批准备运往印尼的货物迟迟不能起运,时间一天天耽误,令其十分焦急、苦恼。
陈玉书听完诉说,突然灵机一动,脑海里显现出公园里认识的那位太太,便毛遂自荐地表示愿意走一趟,看看能否帮上忙。
最终,陈玉书接过文件,带上礼物,来到那位太太的家。这位太太也看在那一臂之力的份上,将陈玉书引见给她丈夫,这位领事馆的官员了解个中原委后,没让陈玉书多费口舌,补了一些手续,便把商业签证办了。
朋友得知这个意外的喜讯,兴奋得不得了,当即给陈玉书5万块钱,充当谢礼。这5万元的酬金,相当于陈玉书当时工资的10年之和。得到这笔钱后,陈玉书把它当做资本,涉足商场。商海搏击10多年来,他稳扎稳打,形成特色,成为拥有14亿资产的世界景泰蓝大王。故事解读:
人生处处有机会,机会常和关系形影不离。陈玉书获得成功得益于最初的一臂之力这桩事,至少留下这样的启示:一切关系,都从零开始,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应用之道:
你发财了!这里面凝聚了你的心血,所以你并不必对别人客气。对别人说你是“暴发户”的嘲讽,更不必理睬。
不过,你应该自知:你不是凭单独一己之力赚到钱的,持有凭一己之力便能赚大钱的想法,那是夜郎自大。
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能赚大钱的人往往最知道如何借重别人的力量。当他遇到困难,非自己能解决时,就知道如何获得别人的援助,他自己决不做过于繁重的工作。知道分工合作,他只做那些别人不会做的事。
请记住这个要则:你要获得别人帮助,必先帮助别人。帮助别人愈多,未来的收获也愈多,惟有愚蠢的人才想尽方法,去奴役他人,希望他人毫无条件地为他尽力。
曾经名震一时的德国史订尼斯公司后来为何失败?就因为创办人史订尼斯先生虽然有超强的能力,组织了规模庞大的公司,但因他未训练和提拔合作者及职员,始终大权独揽,等到他死后,公司便随之而倒。
这种结局是必然的。史订尼斯犯了一个大的错误:他自以为靠本身力量就能赚到大钱。
有位朋友发了大财。他却从不敢存这种自大的心理。
他讲了一件特别的事情。
他的办公室比入口处稍微低一点,这是他特别设计的。
这种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当客人由入口进入办公室时,他站在较低的客厅迎接他们。这是种谦虚的表示法,也是种诚意的表现。
直到现在,这位朋友经商没有失败过。这都有赖于顾客、下属、朋友等鼎力协助。所以这位朋友时时怀着感谢之心,回报大众。
有了这种想法,就有可能避免独断专行,能坦然地接受他人的批评意见。
如果你树起了此类信誉,你的竞争对手会过来跟你真诚合作,而你的敌对顾客也会变成你忠实的顾客。
□ 可以帮帮我吗?
两个人结伴外出旅游,走到一处山谷里,一个人陷入了沼泽地,他越陷越深,很快地他就只有一个头露在外面了。
他的同伴听到了他的呼叫声,“我就要死了!我就要死了!”同伴回头,吃了一惊,连忙转过身,说:“不要急!快!快!快把手伸给我!”他向陷在泥潭里的人大声呼喊:“我一定能把你救上来!”
可是那个人依然在那里狂叫:“我就要死了,我就要死了!”
                  第23节:协作共赢(4)
“把你的手伸给我!我就能帮你!我就会把你救上来的!”上面的人焦急而耐心地重复了一遍又一遍。
“我临死怎么还能欠你一个人情呢!你还是不要帮助我了吧!”
泥沼下的人仍旧没有伸出他的手,悲惨的事情发生了,当他的同伴把这个消息带给死者的家人时,他说:“如果他把他的手伸给我就好了,但是他说不想欠我人情!”
老人听后号啕大哭:“他真傻啊!人活世上哪有不求人的时候呢?……”故事解读:
人并不都厌烦别人的求助,更多的时候,他们希望能给别人帮助,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证明自己是个重要的人。
很多朋友都是开始于求助,发展于帮助,最后以建立深厚友谊而圆满结局的。应用之道:
人活在世上,哪有不求人的?这也许是老人大半生的经验所得。
所有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但是不到万不得已没有人喜欢请求别人的帮助。也许是害怕欠下人情债,有朝一日还需要自己偿还;也许是害怕别人麻烦。但是,事实上,从人性的弱点看来,人并不都厌烦别人的求助,更多的时候,他们希望能给别人帮助,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证明自己是个重要的人。因此,你也不必独自硬撑着困难,必要的时候,轻松说出:“可以帮帮我吗?”这非但不会损害你的人际关系,反而有利于提升你的人缘。
有这样一个故事。哥哥在城市工作,弟弟在乡下种地。哥哥收入丰厚,常常明里暗中帮助弟弟,后来弟弟凭借着勤劳和智慧创办了一家企业。当了老板的他计划万事不求人,但有一天还是忍不住对哥哥说:“虽然我现在什么都不缺,但是我还是有件事要求你……我求求你,你求求我吧!我求你求我吧……”
之所以讲这个故事,只是想说明,其实每个人都渴望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证明自己,找到一种成就感。
问问你自己,当别人向你请教某个问题,或者需要你给予帮助的时候,你的内心深处是不是激荡着欣喜和些许的得意?
“别人向我求助,一定是我身上具有某种能力,能够解决他的问题,一定是我的某些品质让他信任我!一定是我有某些潜力让他对我有所期待……”几乎每个人都会这样思考,求助实际上是对求助对象一种变相的赞美和认可。
学生请教老师,是因为老师的博学;下属遇到麻烦,转向上司,是因为上司的权力和决策能力;行人迷路求助于交警,是因为交警的热心和对路况了如指掌;当你出现意外,求助于某个朋友,是因为他有解决相关事情的能力,或者是因为他的友好和耐心……
总之,没有无缘无故的求助,任何一个求助的背后都包含着求助者对求助对象的信任、期望和认可。因此,大多数人在被要求给予帮助的时候总是愿意尽心尽力,所以,不必担心你的求助会引起别人的反感,尽管说出“你可以帮帮我吗?”这句话。只要你的要求不过分,不让对方觉得为难,别人会乐于帮助你的,甚至以帮助你为荣。
“可以帮帮我吗?”这句话把别人供奉在比你高的位置,别人自然会喜欢。被帮助的人充满了感激,帮助别人的人充满了成就感,而且在帮助的过程中,你和他为了解决同一个问题而共同努力,相互鼓励,增加了接触的机会,加深了彼此的印象,增进了双方的感情。
事实上,很多朋友都是开始于求助,发展于帮助,最后以建立深厚友谊而圆满结局的。小说中常有美女求救于英雄,“无以为报,以身相许”的情节,最后往往成就一段美好姻缘。那么无疑,必要的时候,对别人说:“可以帮帮我吗?”向别人求助,自然会带给自己好人缘。
□ 固执的神父
夏天的一个雨季,山洪暴发,洪水将要淹没一个村落。教堂里有一个神父正在跪着祈祷,洪水已经漫到他的膝盖。救生员驾着舢板来到教堂,对神父说:“神父,赶快上来吧!不然洪水会把你淹死的!”神父说:“不!我深信上帝会来救我,你先去救别人好了。”
过了不久,洪水已经淹过神父的胸口了,神父只好勉强站在祭坛上。这时,有一个警察开着快艇过来,对神父说:“神父,快上来,不然你真的会被淹死的!”神父说:“不,我要守住我的教堂,我相信上帝一定会来救我的。你还是先去救别人好了。”
                  第24节:协作共赢(5)
又过了一会儿,洪水已经把整个教堂淹没了,神父只好紧紧抓住教堂顶端的十字架。一架直升飞机缓缓飞过来,飞行员丢下了绳梯之后大叫:“神父,快上来,这是最后的机会了,我们可不愿意见到你被洪水淹死!”神父还是意志坚定地说:“不,我要守住我的教堂!上帝一定会来救我的。你还是先去救别人好了。上帝会与我同在!”
洪水滚滚而来,固执的神父终于被淹死了……
神父上了天堂,见到上帝后很生气地问:“主啊,我终生奉献自己,兢兢业业地侍奉您,您为什么不肯救我?”上帝说:“我怎么不肯救你?第一次,我派了舢板来救你,你不要,我以为你担心舢板危险;第二次,我又派一只快艇去,你还是不要;第三次,我派了一架直升飞机去救你,结果你还是不愿意接受。所以我以为,你是急着想要回到我的身边来陪我……”故事解读:
遇到困难或危险时,我们应该首先想到的是自救,如果有人帮忙的话,我们应该大方地接受别人的帮忙,不要太固执。应用之道:
任何一件大、小事业的完成,绝对不可能是单独一个人的力量所造成的,即所谓众志成城。
凡是参与这件成功事业的人,都是我们的伙伴和朋友,跟我们息息相关。可是我们却常常有意无意间失去了朋友。要知道,损失一个朋友像损失一条胳臂;时间可使创口的痛苦减除,但失去的永不能补偿,失去一位好友是相当遗憾的一件事。
我们务必要深深地检讨:为什么会失去我们的朋友呢?
可能是他们发现了我们的缺点多得使他们吃惊,错误大得使他们无法容忍,虽然他们再三规劝,可是我们仍然是我行我素,丝毫没有改过的意思,他们在失望之余,悄然离开了。当我们发觉时,已经失去了一位朋友。
知道吗?那些私下忠告我们,指出我们错误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因为他们为我们着想,才甘冒不讳,希望我们改善无法立足于社会的缺点。这样的朋友,我们应该紧紧抓住,好好的跟他相处,多从他们那里得到忠言。
但是,所谓“忠言逆耳”,大多数人的耳朵是听不进刺耳忠言的。它最喜欢听到阿谀、赞美,最高兴戴高帽,分不清是真是假,陶醉在美丽的谎言中。一听到刺耳的真心话,便认为这个朋友故意揭他的疮疤、有意跟他过不去,嘴里不说,心里不服,渐渐躲避那个朋友了。
请转换一个角度想想,假如我们有这样一个朋友:他喜欢说谎,不守信用,很多朋友都对他的缺点感到不满。我们怕他如此下去,会失去很多朋友,而陷于孤立。于是基于一片好处,诚诚恳恳地劝告他,希望他知道自己的过失,下决心改过。我们把他当做自己的亲兄弟般,怀着“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的心里,苦口婆心的去规劝他。
尽管我们说得非常诚恳,非常得体,但一语道破他的隐私,一下子触着他的疮疤,他是会感到很痛楚的。如果他能够忍着痛楚,立下决心改过,我们会很高兴。因为我们的劝告发生了作用,使一个不守信用的朋友变好,如同老父亲看见浪子回头般,既难过又欢喜。
反过来,假如我们的朋友对我们的劝告感到不满,认为我们是存心揭他的疮疤,因而态度恶劣,出言不逊,相信我们会难过得勃然而起,拂袖而去。同理,我们如果用这种态度去对待敢于规劝我们的朋友时,我们等于是“自绝于人”,从此失掉一位好友了。
生意场上的人应明白:那些私下告诉你错误的人,才是真正的好友!
□ 沙漠同行
有两个人结伴横穿沙漠,水喝完了。由于天气干燥,沙漠中又没水喝,其中一个中暑生病,不能行动。剩下这个健康而又饥饿的人对同伴说:“我亲爱的朋友,我们现在已经没水喝了,你在这里等着,我去寻找水源。”
临走前,他把枪塞在同伴的手里说:“枪里有五颗子弹,记住,三个小时后,每小时对空中鸣一枪。听到枪声,我会找到正确的方向,然后与你会合。”
两人分手以后,一个充满信心地去找水源,一个满腹狐疑地躺在沙漠里等待。他眼睛盯着表,按时鸣枪。除了自己以外,他很难相信还会有人听见枪声。他的恐惧越来越深。
                  第25节:协作共赢(6)
一会儿他认为那个同伴可能找水失败,也许中途渴死。一会儿他又相信同伴找到水,弃他而去,不再回来。
到应该鸣第五枪的时候,这人悲愤地思量:“这是最后一颗子弹了,伙伴早已听不见我的枪声,等到这颗子弹用过之后,我还有什么依靠呢?我只有等死而已。而且,在一息尚存之际,秃鹰会啄瞎我的眼睛,那是多么痛苦的事啊,还不如……”他用枪口对准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扳机。
可是几分钟后,那提着满壶清水的同伴领着一队骆驼商旅循声而至。他们见到的只是一具尸体。故事解读:
有时候,由于我们对自己及他人或者乃至整个社会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信任,才使我们失去了许多本该得到的东西。应用之道:
前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在远离城市、人烟稀少的西伯利亚关押着一群被流放的罪犯。有一次,看守他们的人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决定派两名剽悍又有胆量的犯过抢劫罪的人,携带一笔巨款到千里之外去完成一项紧急而又非常重要的任务。当时,在决策会中有不少的争议,因为没有其它办法,最后只好决定这样做了。
两名犯人当时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把这么重要的任务托付给自己,并且还配给了马匹和枪支。他俩为了不辜负这超乎寻常的信任,冒着肆虐风雪的袭击,凶残猛兽的围追,在极其险恶的环境里足足挣扎了一个多月,其中一人因饥饿和寒冷而死去,另一个人在完成了任务时已奄奄一息。
可见,信任具有多么强大的力量。一个人只有被他人充分理解、信任之后,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甚至会创造奇迹。
信任一个人,往往需要有宽宏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品德。齐桓公未登上王位时,管仲曾向他射过一箭,结下了生死之怨。而齐桓公登上王位后,经鲍叔牙举荐,任命管仲为卿。
不难看出,“德高容乃大,无私天地宽”。一些历史人物在信人、用人上不计前嫌,敢于坚持正确的见解,不怕得罪人,是值得我们称道的。然而我们身边的有些人,却宁肯愿意相信自己,也不愿轻易信任他人。这一方面是因为有些人确实很难让人信任,但更多的时候原因在于我们自身。有一个异国的故事也许更值得我们思考。
从前有一个猎人,养了一条很忠实的狗,一天他外出打猎时,把狗留在家里看护自己年幼的儿子。等他回来后,发现儿子不见了,那条狗却满嘴是血,猎人顿时火起,认为是狗把儿子吃掉了,便一枪把狗打死了。这时,儿子从床底下钻出来告诉父亲,有一条大蟒蛇要吃自己,是狗把蟒蛇赶跑了。猎人后悔不已,为了纪念那条忠实的狗,特意修建一座塔,据说那塔至今还矗立在印度的加尔各答。
猎人因为缺乏信任,失去了一条忠实的狗。想想我们自己,是否曾经因为缺乏信任,而失去过人才、友谊、爱情和一些成功的机会呢?
□ 信任而不是猜疑
莎士比亚著名的悲剧《奥赛罗》中有一个悲惨的爱情故事。
奥赛罗,一个在威尼斯军队里服役的黑人,他骁勇善战,在和土耳其的浴血奋战中屡次建立了赫赫战功,因此,他被提拔为将军。
奥赛罗性情耿直,粗犷豪放,元老勃拉班修的女儿苔丝德梦娜对他颇有好感,很快就爱上了他。温柔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