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鸣镝--中国地空导弹部队作战实录 作者:陈辉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飞鸣镝--中国地空导弹部队作战实录 作者:陈辉亭-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无私无畏的品格是战士的楷模,
你百折不挠的精神令战士起敬。
战士学习你,
敢与闯入领空的天狼去拼搏;
战士学习你,
敢为祖国的安宁去牺牲。


靶场,还处在刚刚勘察初建阶段,生活环境也十分艰苦。来这里打靶的部队,一切供给和日用品都是自带自备。

全营住在一个简陋的大库房里,干部战士一律就地睡通铺。全营用一个厨房,是自己用大号的单帐篷临时搭成的,没有餐厅,戈壁滩就是天然的最大餐厅。吃饭时,经常遇到风沙的袭击。小的袭击时有发生,尤其是吃中午饭和晚饭的时候,一个一个就地旋起来的微型旋风防不胜防,不时地开玩笑似的旋转到你的身边,向战士们的饭碗里、菜盘里撒一点儿大戈壁的天然“作料”。

不在戈壁滩,就不知道戈壁滩沙尘暴的厉害。在北京组建之后,又经过了一个春天的二营,自然对北京春天的风沙有所认识,也有所磨炼。到了大西北,有一点儿风沙,已习以为常,起初也并不感到有什么特别的威胁。不久,一场令人恐怖的沙尘暴降临了。

一天傍晚,太阳即将落下地平线的时刻,全营正在距离宿舍几百米的厨房吃饭。被太阳暴晒了一天的戈壁,又闷又热,几分钟后,正西偏北方向的天空乌云骤生,黄沙冲天,遮住了落日的霞光,天顿时暗了下来,晚饭正吃得半半拉拉的时刻,乌云卷着黄沙像一条黄龙一样翻滚着向部队吃饭的方向扑来。

营的领导一看,战士们在这无遮无挡的平地上太危险,就大喝了声:赶快跑回宿舍!战士们抱着饭碗就跑。跑在半路上,沙尘暴也袭来了,霎时间飞沙走石,天昏地暗,黄沙瞬间灌满了耳朵和鼻孔,眼睛睁不开,睁开也看不见,人也被刮得不由自主地跟着风跑,脸被沙石打得像针刺的一般。战士们脱下上衣,蒙在头上先把头包起来。聪明一点儿的战士干脆就地趴下不动了,等风沙过去之后再走。有的就随风刮着失去了方向,越走越远。

沙尘暴的风头过后,天色已晚,全营立即清点人数。发现有的战士还没有回来,立即组织人员拿着手电筒围着宿舍转圈子,为迷失方向的战士指引方向。手电筒的光线太弱,怕走远的战士看不到,又把停在宿舍边的嘎斯-51和嘎斯-67小吉普车开起来,打开车灯,围着宿舍转圈子,为战士指路,终于把被风“刮走”的迷路的战士一个一个招了回来,幸好没人伤亡失踪。据早来这里建试验场的同志讲,这里是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

环境和生活虽然非常艰苦,但战士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却非常饱满。在连队的黑板上,战士们写下了题名为《戈壁特供》这样一首十分风趣的打油诗:


戈壁滩,
风沙舞。
每天特供二两五,
白天不够晚上补。
长身体,
壮筋骨。
不是战士二百五,
是为革命来吃苦。


对这次实弹打靶,全营上下都极为重视,认真细致地做着各项准备工作。对兵器的周、月定期工作①等一系列的检查也极为细致,技师们力争把每一个元器件的参数都调到最佳值,期待着创造出弹起靶落的好成绩。在营长召开的营、连干部和各专业技师的兵器准备状况汇报会上,他们都信心百倍地向营长做出了保证。

营指挥所、制导雷达、目标指示雷达和显示车的人员,按照打靶的程序和模拟靶机性能,制定出想定②作业计划,也反反复复地演练了多次,全营严阵以待地等待实弹射击这一天的到来。

二营的打靶时间,上级安排在8月22日。二营是五个地空导弹营中最先打靶的一个营。

这一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吃过了早饭,二营就把部队带进发射阵地。一路上步伐整齐,歌声嘹亮。进入阵地后,信心十足地做着实弹射击前的准备工作。阵地上彩旗迎风招展,用红布白纸剪贴的横幅标语口号和用五色粉笔编写的黑板报,把阵地装扮得鲜艳夺目,像过节一般。

这次打靶的靶机,是拉-17靶机,靶机的时速为750~800公里,和RB-57D高空侦察机的速度相似。每个营只准发射一发导弹。

靶机起飞后,二营按照打靶规定的程序做着一切战斗准备。兵器状况良好,制导雷达按照营指挥所的目标指示,也及时准确地捕捉了目标(靶机)。即将发射的导弹昂首屹立在发射架上,十分壮观。当靶机飞进发射区时,营长岳振华立即下达了发射命令,引导技师徐培信迅速准确地按下发射按钮,随着一声巨雷般的轰鸣声,导弹像离弦的箭一样蹿入天空。

站在发射场地外观看打靶的人群,是第一次看到这种壮观的场面,欢呼雀跃。

然而,就在此刻,意外的情况发生了,导弹偏离了方向,失去了控制,拐了一个90度的大弯,在发射阵地右侧20公里处坠地自毁了,没有碰到靶机一根毫毛!

地对空的“战斗”打成了地对地。

全营立刻被这意想不到的场面给惊呆了。营长岳振华也一时愣了神,不知道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

打靶失败了,营长岳振华下令关机,人员离开阵地,等待上级来检查原因。

全营看到导弹没有命中靶机,情绪顿时一落千丈,十分沮丧。不少官兵为此还流了泪。

营长岳振华立即指示各连,在不动兵器的情况下,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研究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原因,以便上级工作组来后,积极配合检查,迅速查明原因。

制导雷达连连长李文较和指导员田景川,组织有关技师着重分析指令产生和指令发射部分的问题,但这两部分的技师非常肯定地向连长保证说:兵器进入靶场后,周、月定期工作和射击前的功能检查没有任何问题。导弹在飞入制导波束前的飞行中,飞行状态是正常的,兵器也是好的,没有任何不良征兆。

发射连连长陈占奎和指导员刘树帧,组织发射排长和发射控制技师分析检查,是不是因为发射架标定误差大,才使导弹没有射入制导雷达波束而导致失控,但排长和发控技师都向连长保证标定是他们亲自做的,而且反复检查了好几遍,不会出问题。

技术保障连连长杜衍奎和指导员林宝喜,组织测试车人员研究分析是否因为无线电控制仪不接受控制和自动驾驶仪工作不正常,而使导弹失控,但无线电控制仪和自动驾驶仪两个技师拍着胸脯地保证:测试中,这发导弹的控制仪的参数稳定、准确。

在上级工作组成员中,有一位显示车的带训教员,名叫韩砚林。他是一位在抗美援朝中投笔从戎的青年学生,也是在新中国的雷达部队中土生土长起来的雷达通。跟苏联人学了一期,就熟练地掌握了制导雷达视频部分的工作原理。

韩砚林在对显示车做了检查,又听了引导技师和三个操纵手的操作过程和对导弹飞行状态的描述后,分析说:兵器在静态中功能检查、捕捉目标都是好的,为什么发射了导弹进入动态就出了问题?只有一个关键部位能影响它,那就是方位角的扫描马达产生的基准脉冲反向了,导弹接受控制的瞬间,接受了一个大的误差信号,使舵面偏转过大,迅速冲出波束,失去控制。这要把扫描马达的罩子打开才能看出来。

这套兵器从苏联进口后,从未有人拆动过,扫描马达罩子的铅封还是苏联工厂的铅封,如果是方向搞反了,也是在苏联工厂安装时搞反的。

为了搞清责任,请来了跟随部队打靶的苏联专家。韩砚林同志和二营的天线技师刘汉新,在苏联专家在场监督的情况下,打开了扫描马达罩。通电检查观察:发现扫描马达的转向与标明的红色箭头完全相反,接线柱上的漆封完好无损,证明兵器来华后无人动过,也证明这一差错完全是苏联工厂造成的。苏联专家承认是三相电源的8号和9号接线头,在工厂装配时装反了。待把两个接线柱的接线改正过来后,马达转向即恢复正常,与标记的红色箭头所指的方向一致。

问题很快地得到了解决。此时,苏联专家用手拍了拍韩砚林同志的肩膀,伸出了大拇指连连称赞:赫拉绍!①赫拉绍!基地孙继先司令员(兵团级)也连连称赞:“这么快就解决了问题,说明我们自己也有了不起的专家,真不简单,真不简单!”

兵器的问题找到后,一营和五营都使用二营的这套兵器打了靶,两个营都击毁和击落了靶机,基地的四营用自己的兵器击落了靶机,使用另一套兵器打靶的三营也击伤了靶机,惟独二营因兵器问题,给推了光头,全营心里都不是滋味。二营也盼望着上级能够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再叫二营打一发,但因当时进口的导弹数量有限,一发导弹的价格又太昂贵,这一愿望也就没有实现。有战士羡慕地说:“一营打了四发导弹,这次还能再打一发,为什么我们就没有这个福气?”就这样,全营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了靶场。



     
6 首都城郊环形部署,手拉手把北京围起来
     

总参谋部和空军对使用地空导弹部队保卫首都北京,尤其是国庆十周年大典期间北京上空的安全工作非常重视。就在二、三、四营还在长辛店云岗进行接装训练的时候,空军副司令员成钧中将就已组织空军机关筹划国庆十周年地空导弹部队的部署问题。

根据6月份RB-57D飞机两次入窜北京地区侦察骚扰活动的特点分析:入侵北京的主要方向可能是正南和东南。如果RB-57D飞机绕到北京的西北方向入侵侦察,则西北方向也可能是个主要方向。

起初的想法是:保卫北京只有三个营,只好将三个地空导弹营各部署在一个主要方向。但一个地空导弹营的火力范围的半径只有30公里,三个营对北京构不成环形防卫的部署,东北和西南方向还各留下一个缺口,火力衔接不起来,这就是说,敌人还有空当可钻。一旦敌人钻了空当,飞到北京上空转一圈,政治上的影响就太大了。

第三训练基地主任张伯华向成副司令员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建议:再临时增加两个营,用五个营来保卫北京国庆十周年大典。

增加的这两个营,一个是把国防科工委的某基地的试验营(即在长辛店接装训练的第四营)临时部署在北京;一个是把五院准备用于仿制的那套兵器先借用一下,从几个营和十五航校及第三训练基地受过接装训练的人员当中抽调一部分,临时组成第五营。

这样国庆十周年大典期间,五个营就可以在北京城区的外围,手拉手地把北京围起来,北京的高空防务就可勉强地不留下缺口,RB-57D飞机不管从北京哪个方向入侵,都有地空导弹可以打击。

成钧副司令员听了以后,认为这个建议很好,当即表示同意,并指示空军机关立即向总部写出请示报告。

1959年7月,北京国庆十周年大典高空防务按五个地空导弹营部署的报告,很快得到了总参谋部的批准。为此,安排临时组建的五营,与正在进行接装训练的二、三、四营一起进行打靶。

在苏联派来的作战顾问的协助下,在北京郊区勘选了阵地。

初选后,副总参谋长杨成武上将率空军副司令员成钧中将、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李际泰少将乘直升机对阵地逐个进行实地审查。

察看完了这五个阵地后,杨成武副总参谋长高兴地说:“这个部署好!第一,它体现了集中使用兵力的原则,这也是防空作战的基本原则,当前我们就这么一点儿家当,都用上了;第二,体现了保卫要地必须构成环形部署的原则。”最后决定:

地空导弹第一营部署在北京正南方向的大兴县东枣林村;
地空导弹第二营部署在北京东南方向的通县张家湾空军机场;
地空导弹第三营部署在北京西南方向的丰台区槐树岭;
地空导弹第四营部署在北京西北方向的昌平县空军沙河机场;
地空导弹第五营部署在北京东北方向的顺义县河南村。

五个营勉强地构成了火力基本衔接的环形部署。主要担负以天安门为中心,半径130公里以内,高度3000米以上的防空作战任务。

当时,敌人威胁北京空中安全的主要机种有四个,侦察机是RB-57D飞机和U-2飞机,轰炸机是B-47飞机和B-52飞机。还有部署在台湾的斗牛士地对地导弹。所以,既要准备反侦察,又要准备反轰炸。

对北京国庆十周年大典的空中防务,各级领导都十分重视,时任北京军区的司令员杨勇上将和政治委员赖传珠上将,了解到保卫北京只有22发萨姆-2地对空导弹时,认为太少了,一旦敌人对北京进行轰炸,情况稍复杂一点儿就难以应付。便亲自去找总后勤部的黄克诚部长,请求再赶紧进口26发导弹。但黄克诚部长说,军费计划已经用完,实在解决不了。于是,杨勇和赖传珠又给周总理写报告,请周总理来解决。9月20日,经周恩来总理批准从苏联紧急购进的26发导弹运到北京。

这样,首都北京在国庆十周年大典期间,就在中高空领域设下了歼灭敌机的天罗地网。如果敌人敢于入侵北京侦察、骚扰、破坏,我军将使用手中刚刚拥有的“撒手锏”,把敌人送进坟墓。

为便于实施统一指挥和各防空兵种之间的协同,与战斗部署相配套,建立了临时指挥体系:

在空军指挥所里,建立了地空导弹部队指挥室(当时称为北方向指挥室);

在北京军区空军,由第三训练基地和北空司令部技术科的人员临时组成地空导弹群指挥所,由张伯华主任任群指挥员,对各营具体实施作战指挥。

各营建立了营辅助指挥所,能随时接受上级的命令、指示和掌握空中的敌机活动情况。为加强目标指示,每个营配备了一部406情报雷达,作为目标指示雷达使用。

9月11日,二营实弹射击结束后,奉命返回北京,进驻通县张家湾空军机场,与四个兄弟营一起,担负保卫国庆十周年大典的防空作战任务。

在返回北京的列车上,岳振华摆脱了因兵器造成打靶失利而带来的烦恼和遗憾。开始静下心来思考近在眼前的防空作战问题。

对敌情,他是这样分析判断的:根据今年前八个月RB-57D飞机对大陆入侵侦察的频繁程度和两次对北京侦察的特点,在国庆期间,美蒋新一轮的侦察和骚扰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二营进驻的通县张家湾机场,处于北京的东南方向,又是RB-57D飞机入侵北京侦察的一条主要的航线。6月14日,RB-57D飞机就是从大沽、天津方向经过通县入窜到北京上空的,作战的机遇很大。领导上把二营放在一个比较重要的方向上,是对二营接装训练的肯定,也是对二营的信任。

他对自己部队的战斗能力,也做了细致的分析。他认为:经过三个月的接装训练和实弹打靶的考验,部队的射击指挥和战斗操作已初步具备了作战能力;兵器装备上存在的隐患已经排除,兄弟营用它打靶也都打得很好,这说明兵器的战斗性能是好的。但从兵器在打靶前存在的问题自己本营没有发现这一点分析,说明各专业技师的兵器理论基础还不扎实,对兵器的线路原理吃得还不透。

从打靶中的兵器状况来看,兵器因长期存放在库房里不通电,启用后故障较多,需要有一个磨合期。预料,在国庆战备期间,兵器仍会产生故障,而各专业技师排除兵器故障的能力还比较低,这些都是对作战的潜在威胁。作为一线的指挥员,最怕的,也是最忌讳的是贻误战机。飞机飞来了,兵器有了故障,而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