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痛,所以叫青春:当你站在人生路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因为痛,所以叫青春:当你站在人生路口-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懒惰实际上是低迷,或者倒过来

首先,我要对你说,我并不该使用低迷这个词。实际上它就是懒惰。低迷这个词具有一定的自我欺骗性,所以我不喜欢用这个词……
从现在起,我就叫它懒惰吧。

拿我来说吧。我从未在结构十分严密的组织当中生活过,就连服兵役都是在学校(陆军第三士官学校)进行的。我就这样几乎当了25年的学生,又摇身一变成为了老师。

这样没有强硬管理的生活,虽说看起来足够幸运,但我也有困难需要克服。因为没有关照我的上司,因此我必须自己管理自己。认真进行自我管理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我平生都在与“自我管理”做着斗争。

人毕竟不是机器。有时或许是产生了感情上的动摇,或许是产生了身体上的疲劳,或者抛开这些,有时仅仅是想偷偷懒,懒惰的想法时不时涌现也是人之常情。加上教授这一职业缺乏外部监督,很容易陷入低迷也就是懒惰的情绪当中。

我为什么知道这些?因为我就时常这样,只是没有表现在你们面前而已。

长时间懒惰,会开始腐朽

我觉得懒惰完全是惯性使然。骑自行车时往往踩下踏板的第一脚是最累的,开计算机、驾驶车辆起步、生活都是如此。摆脱静止状态,给予自身加速度的意志,需要有战胜惯性的强大意志,我认为意志匮乏才是你们说的低迷的准确定义。

但问题在于,虽然很多人嘴上说着如何如何憎恨懒惰的自己,但实际却很享受慵懒的状态,根本不愿改变。态度上表示想要从懒惰中走出来,但实际却在享受着这一过程。如果你也在享受着懒惰,享受着已持续许久也懒于改变的懒惰状态的话,请你读到这里就离开吧。我会为只读到这里的人们送出一句吉言:“其实低迷是为了奋起的明天所处的充电时期。”可以了吗?心里是否好受了些?请走好。

事实上,这一吉言是骗人的。一个人如果长时间懒惰,会腐朽的,你那美丽的肉身和灵魂就会变得越来越麻木和悲哀,这是多么可惜的事啊。希望你能狠狠下定决心从低迷,不,从懒惰中真正走出来。

通常,一个人处于懒惰状态时总希望从外部接受某种刺激,让自己振奋起来,重新步入正轨。某些极具刺激性的事件,朋友或前辈贴心的建议,或者是灌下许多烧酒后,以浑浑噩噩的状态在灰蒙蒙的凌晨突然悟到了什么……在遭遇这些之前,人往往缺乏击退懒惰的勇气和决心。很多人在等待着晴空霹雳把自己打醒。

但让我说一句话好吗?其实,那样的刺激并不一定有效果。决定性的力量总来自自己。

如果没有付诸生活实践的努力,那么这些刺激即使产生一百次也毫无用处。如果你真想从懒惰中走出,从鼻尖上滑过的微风、空气里的春天的气息中你也会感受到重生的欲望,否则身边即使劈下闪电雷霆落于脚下,你也只会麻木无反应。

我在二十几岁的时候,每到秋天,特别是11月就会变得十分感伤和忧郁。甚至会给自己下达心理暗示:“又到了11月,是感伤的季节啊!”……而后就会为了消解这种感觉去喝酒,听音乐……接下来就会变得更加感伤……现在想来,当时的我完全是在享受那一感伤的过程。就像伤口明明结了疤,但手总是闲不住去触碰,虽说像针扎一样疼,却又享受这种痛感。
第27节:只是懒惰——写给低迷期的你(2)


年轻时的悲哀就像那伤疤一样。

只需踩好“今天”的第一脚就可以克服懒惰

可人总会慢慢长大,慢慢懂事,我也渐渐找到了解决方法。我悟到了一个道理——感情是肉体的习惯。每当在烈日下晒得太久时,运动量不足时,烟酒摄入量过大时……我真正想获得感情的自由时,我都会跑上5公里。酒也会慢慢少喝,不仅是为了身体健康,也是为了头脑清醒,心灵沉静。最后一定要工作,结合这些,就会从不良情绪的恶性循环中摆脱出来。

比肉体的习惯更为深层次的问题在于“目标”。每当目标不够明确时懒惰就会找来。那么有人会问,老师你在那个时候有什么目标吗?我的目标即是成为一名好老师,一名好学者。这一“好”字的含义有些模糊,目标如果太过遥远,产生的动力很可能不足,所以我订立了更具体更容易操作的目标,以一星期或一个月为期限。

想走出低迷吗?如果你真想如此,其实比想象的要简单。关键在于将时间周期弄得短一些,没错,就是解决好“今天”的事情就行。

“今天”很重要,今天该做的事情不要拖到明天去做。你只需踩好“今天”的第一脚就可以满足了。无数个“今天”会以惊人的速度集合到一起,让勤奋集合成惯性。

事实上,老师现在身处异国他乡,最近从感情上颇为劳累。因此,为了不让自己的生活垮掉,一直做着不懈的努力。身体上的勤奋很重要,不晚睡、早起、不喝酒、在阳光下多活动、每天练习一小时萨克斯、读点文字、至少写3页文字……我深知,如果这些肉体上的东西全部垮掉,就会使自己陷入无可挽回的懒惰情绪当中,为什么?因为我曾饱尝过这些痛苦啊。

请打起精神吧,说得太多了是吗?我向来如此,接下来,概括一下中心思想。(像老师的口吻吧)

第一, 不要享受懒惰。如果你从内心享受懒惰的过程就不要说自己累。

第二, 让身体动起来。要运动,多见朋友,要工作,不要喝酒,早睡早起。

第三, 任何事情,今天开始就要去做。如果现在不做就说明你还在享受着懒惰。如果做不到,就请不要抱怨。

第四,(最后一点,请听好!)无论你陷入了怎样的悲伤和低迷情绪之中,你还是你!虽被折去一角,但一百元钞票永远不能变成和五十元钞票一样的价值。请不要自虐,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自己毁掉自

己。

知道吗?时间会解决一切问题。度过了这段时期,那些曾经看似十分要命的情绪,也会变得平淡无奇。但我真心希望,即便你早晚都能走出低迷,也请将低迷的时间尽量再缩短一些。

好好睡吧。

(不对,还不能睡,今天的事情做完了吗?)
第二章 年轻,所以伤得起

这种来自对悬而未决的未来的不安,才是人生中最本质的问题。青春施加给人生的真正压力,并非是那些需要积累的证书和业绩,而是看不到未来的不安感。因为看不清,因为对未来一无所知,所以时时感到迷茫和恐惧。
第28节:这是对年轻的最好祝福(1)



第二章 年轻,所以伤得起

这是对年轻的最好祝福

B君来找我。本来我还在纳闷,已经开学一个多月了,B君却没有露面,今天她终于主动找上门来了。不出所料,她带来了不好的消息。她父亲的事业正江河日下,家中家具全被贴上了封条,债权人整天上门来骚扰,那些在狗血电视剧上看到的催债场面,过去几个月真实地发生在B君家里。
曾经性格开朗,阳光向上的B君如今一副消沉的模样。为了给出国避风头的父亲以及病倒在床的母亲处理后续事宜,B君忙得不可开交,过去几个月都不知是如何挺过来的。听到这些,我的心里着实不舒服。

这些遭遇对一个26岁的女学生来说,未免也太过残酷了。

三个葬礼:1987年的我所面临的一切

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1987年的我所面临的一切……那年我25岁。身体一直十分硬朗的父亲突然晕倒住进了医院,而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父亲住院时,又传来了乡下的奶奶过世的消息。父亲还躺在病床上,只能由我这个还在读研一的学生替父亲主持丧事。

同年12月,我料理完了奶奶的丧事,父亲却被诊断为肺癌晚期,医生判定再无治愈的可能。接连的打击还没让我缓过神来,又接到了爷爷过世的消息。我只得再次回乡下主持了爷爷的丧事。次年5月,父亲也过世了。于是我第三次主持丧事……

那真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11个月内我主持了三次丧事。最令我痛苦的并非是对父亲的那份依依不舍,而是亲自主持三次丧事所带给我的慌忙感。我是家中长子,很多情况都要我独自去承担,当时最令我疲惫的是承担肩上的那份责任。

爷爷、奶奶、父亲一同去世后,留下了十分复杂的法律问题。我虽然本科毕业于法律大学,但毕竟是毫无实战经验的大学生,解决各种法律问题,以及计算、申告、缴纳各类税金也不是容易的事情。虽然三位长辈留下的财产并不是很多,但与大人们一同商议后分配财产也是一件十分细致和劳累的工作。

如果父亲生前多少整理一些,我也不会那么吃力。

料理后事对年轻的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充满困难的课题。妹妹那时在读高三,弟弟在服兵役。因此,所有事情都要从头学起,由我独自解决。现在想来,当时还有好多事情处理得并不十分圆满,但我总算跌跌撞撞整出一个大致的轮廓来。没办法,除了我没有别人可以做这些事情,应该自己承担的责任必须去承受。如果我也被挫折击倒,那么我倒下所产生的余波将波及我心爱的亲人们。

罗马之所以是罗马,全凭风雨

曾经有一个人对我说过,他觉得正是在当时经历了那么多苦难,才造就了现如今成熟稳重的我。我跟他说,别抬举我了。成熟?我并不稀罕。对于那段时期所遭遇的苦难,我根本不想再体验一遍,宁愿没有发生过。我希望自己成为大人时再进行当时那种程度的历练——在我能够解决那些问题时,再经受历练也为时不晚。

写下这些文字,送给我未能充分给予安慰和鼓励的B君,正在艰难承受人生历练的你,以及已经从历练中走过来的我。

也许你正在看不到尽头的黑暗中艰难前行着,但请记住:历练终将使你变得更加强大,这是对年轻最好的祝福。

盐野七生的《罗马人的故事》一书将我从接连申请大学教授却屡遭打击的挫败感中拯救了出来,可谓那段时期遇到的知音。那本书中有如下一段文字:
第29节:这是对年轻的最好祝福(2)


“罗马之所以是罗马,全凭风雨……国家的未来并非战争的胜负

决定的,而是战争过后做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如何去做。”① 重要的并非是历练本身所体现的冷酷性,而是面对历练的态度。评价历练是否残酷的标准不在于对与错,如果你觉得残酷它就是

残酷的,如果你坦然接受,就会觉得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历练是祝福,是历练造就了你

此刻,你是如何接受眼前的历练的呢?如果你觉得自己正在度过人生中最黑暗的时期,我想提出一些忠告,看似望不见边的历练实则是你前进的力量。也许你觉得我在说风凉话,但我还想接着前面的故事继续啰嗦几句。
我还想起了1988年初夏的某日发生的事情。当时,我正处于考试落榜、收到服兵役通知、与女友分手,爷爷、奶奶、父亲相继去世,曾经从不需要关心的问题一股脑儿爆发的时期……

看不见任何希望的我整日坐在音乐大学校门前的长凳上发呆。每当我顾影自怜暗自落泪时就会听到远处音大学子们练习演奏的声音,那个声音给予我莫大的安慰。

叮当叮当!

哐当哐当!

时不时传来音大学子们踩着错误的节拍奏出的不和谐音乐。“没错,那些学生虽然现在还会错得一塌糊涂,但早晚有一天会成为优秀的音乐家。我也可以像他们一样。只要度过这段时期,也一定会雨过天晴。”我的脑海中渐渐有了这样的想法。也许是心理暗示的作用,那些不和谐的音乐在彼时的我听来是如此的悦耳。

“神会用历练去锻炼自己心爱的子民。”

于是,不知从何时起,我渐渐觉得经受风雨的历练才是人所能得到的最好祝福。因为正是历练的力量才让一个人变得强大,无所畏惧。

我想对B君、遭受历练的你以及未来的我说,历练是祝福,是历练造就了你。相比那些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孩子,那些父母已经铺平一切道路的孩子,那些不知苦恼为何物的孩子,你现在正继承着最宝贵的人生经验。虽然现在身心疲惫的你也许会觉得我在老生常谈,但这的确是很多人从最真实的经验中得出的最具分量的人生忠告。

记住,历练是你力量的源泉!

第30节:请自信松开手中的绳索(1)



请自信松开手中的绳索

请想象你此刻手握一根绳索吊在深井的半空中。要想从井里顺利逃生,你必须抓住绳索拼命向上攀爬,但你此刻却已经精疲力竭。别说是向上爬,就连牢牢握住绳子,保持在半空的力气都没有。

井下一片漆黑,望不到底。如果放下手中的绳索,也许会跌进万丈深渊,粉身碎骨。你的心里不禁泛起一丝寒意,越来越恐惧,力气渐渐消耗殆尽,可生的希望却依旧渺茫。

面对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惧怕的不是井深,而是看不见的地面

虽然现实中真被困在井内的概率很低,但我们的人生却经常会遇到类似困于井内的情况。看不见出口,看不见安全出口的标志,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眼前有一个目标想要实现,却困难重重,可心底又不想放弃,怕自己后悔和留下遗憾。
你是否有过这种经历?

那应该怎么做呢?

换做我会这么做,

松开手中的绳索。

没错,选择放弃,进而放手。

接下来我会跌到地面。难道不会摔死或摔成重伤吗?我觉得不会。

在井内我不好说,但在人生之路上却向来如此。其实,你只是因为看不见地面才产生恐惧而已,地面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远。你的脚离地面其实只有30厘米而已,但死亡的恐惧却让你紧抓不放。没错,我们经常这样。

问题的核心在于你看不见井有多深。你所惧怕的并非是井有多深,而是看不见地面,仅仅是看不清而已。

你不妨选择放弃,松开手中的绳索,其实所受到的伤害并没有那么严重。在人生之路上并没有设置那么多让你粉身碎骨的障碍。只要你打起精神,相信自己,就能够安全着陆。

松开绳索,双脚接触地面的瞬间,你也许会发出感叹:“原来并没有那么远嘛!”接下来你需要做的便是休息,直到你攒足重新攀爬出去的力气,或者你也可以在黑暗中先演练逃生的过程,寻找最佳方案。之后,再正式开始向上攀爬,这样一来,你就不会遭遇悬在半空,进退两难的境地了。

松开绳索,才能在各个方向找到答案

那是我正在准备考试时的事情。第一年抱着“重在参与”的心理参加的行政考试,如同预料的一样落榜了。我下定决心要系统地准备考试,于是同几位志同道合的大学同学在家附近找了一个自习室。当时的场景着实让我吃了一惊,自习室里聚集着很多考了将近十年的前辈。这些前辈也并非走火入魔的“职业考试狂”,而都是些从名牌大学毕业,并通过了几次首轮考试,中途却因各种原因没能挺过最后一关,结果一不留神考了十年有余。

当时接触到的前辈们身上的主要问题就是在井内进退两难的命题。一方面,他们在充满惰性的学习方法里浸泡已久,接连的失败已经让他们丧失了自信,另一方面碍于面子以及依依不舍的心理又不肯放弃考试这条道路。他们既不肯做出努力的大动作,又没有什么独门秘籍,短时间内通过考试的希望十分渺茫。

幸运的是,同比较年轻的考生们一同学习的过程中,有些前辈深受刺激,放弃了考试之路。看到比自己年龄相差一轮的后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