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龙戏凤之混在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游龙戏凤之混在大宋-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二十一门,多是一些地域性的小门派,其中多数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技,人数不是很多,但影响不小,他们有的善用毒,像苗门,有的善用暗器,如四川唐门,都各有特色。除少数邪派外,多是亦正亦邪。”
“至于四大家族,是指洛阳王氏、江南慕容氏、大理段氏、漠北西门氏。这四大家族,在地方上都是显赫的名门望族,各个财大气粗,人多势众,称霸一方,与地方官府的关系也是盘根错节,家族中多有人在官府任要职,对官府影响颇深,其中大理段氏直接就是皇室贵族。这四大家族不但有钱,而且都有家传绝学,黑白两道通吃,亦正亦邪,在江湖上有一定的地位和声望,无论谁当权,都是需要拉拢的重要力量。”
王虎一口气把整个江湖帮派情况都给凌霄介绍完了,听的凌霄目瞪口呆,原来江湖上还有这么多的门派,势力居然有这么大,真是一支不可小窥的力量啊。


第三十二章 玄天宝剑
更新时间2011…5…14 20:51:53  字数:2519

 王虎向凌霄介绍了江湖上的门派情况,凌霄感到茅塞顿开,受益匪浅,原来在朝廷官府之外,还有这么一个隐秘的江湖世界,它与朝廷同样的复杂和强大,也肯定承载了很多的故事和传奇。
“真是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啊,为兄日后对江湖上的事有什么不懂的,还请王老弟多多指教啊。”凌霄对王虎谦虚地说道。
见凌霄这么说,王虎笑着说:“哈哈,好说,江湖上的事日后我会慢慢地再详细说给你听,具体到各门各派都有很多的故事呢,这些也是我这些年来跟着我爹在江湖上行走的时候了解到的,江湖上还有很多的规矩,日后要想做点大事,总免不了要和江湖上的兄弟来往,到时候你在江湖上混久了,就慢慢地都了解了。自古是:显规则制定于庙堂之上,潜规则形成于江湖之内,狼有狼迹,蛇有蛇道,各有各的规矩,你慢慢就会了解了。”
“唉,对了,凌兄,我看到你还没有合手的武器,不知道你喜欢什么啊,是刀、棍还是剑,等到了京城一定要好好的给你选一件好用的武器,日后行走江湖没有硬武器是要吃亏的。”王虎提醒了凌霄一句。
“恩,王老弟说的有道理啊,是应该有一件合手的随身武器才行,我觉得自己还是比较喜欢剑,好用也好携带啊,哈哈”。经王虎一提醒,凌霄也觉得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呵呵,凌兄说的好啊,我也很喜欢宝剑,这不一直都随身带着一把,只是我这宝剑很一般,你应选个上好的才行,否则,真要打起来,自己的武器不行那可就糗大了。这样吧,到了京城,我们去选一把上好的宝剑,如何?”王虎说。
“呵呵,好啊,这么说老弟对剑也有研究哦?”凌霄笑着问道。
“哈哈,这个老弟也略知一二啊,”王虎又来了劲头,接着说:“要说宝剑,留名于世的有很多,从最早黄帝所铸的轩辕剑,再到后期的太康、干将、莫邪、龙渊、倚天等剑都是声名赫赫。据说江湖上对古代宝剑还有个排名呢:第一名是圣道之剑轩辕,第二名是仁道之剑湛卢,第三名是帝道之剑赤霄,第四名是威道之剑泰阿(太阿),第五名是诚信高洁之剑七星龙渊(龙泉),第六和第七名是挚情之剑干将、莫邪,第八名是勇绝之剑鱼肠,第九名是尊贵无双之剑纯钧,第十名是精致优雅之剑承影。这些剑都是名家所制,削铁如泥,但遗憾的是大部分已不知所踪了。据说,现在存世的只有赤霄剑和鱼肠剑,这赤霄剑是当年汉高帝刘邦得於南山,上有铭曰:赤霄,长三尺,汉高帝斩白蛇起事时即用的此剑。而鱼肠剑乃是著名的越五剑中最厉害的一把,是越国欧冶子所造,欧冶子是与干将齐名的人物,当时号称:吴有干将,越有欧冶子,都是制剑的绝世名家。”
“哦,原来如此,那这两把宝剑现在何处?”凌霄一听也来了兴趣,便着急的问王虎。
“赤霄剑现在武当,是武当派的镇山之宝,而鱼肠剑则由峨眉派所有,不过一般人都难得一见啊。要是我们能够得此二剑,死而无憾了,呵呵,不知道这江湖之中还有多少人惦记着它们呢。”王虎开玩笑地说。
“哈哈,是啊,说到武器,对于练武之人来说那是非常重要的,有一件好的武器,绝对是如虎添翼啊,所以这绝世宝剑一直都是江湖上抢夺的对象,为这些宝剑而起的阴谋杀戮也一直未断。这些宝器如为有德之人所有,可以震慑坏人、造福天下,而一旦落于小人之手则会成为荼毒生灵的祸害。主人不同,作用不同,非宝剑之过也。哈哈,好在这两把宝剑现都在名门正派手中,也是江湖之福啊。”凌霄笑道。
“恩,是啊,但愿他们一直能保护好啊。”王虎惆怅地说。
凌霄又和王虎谈论了一些江湖上的事,不觉已是将近日落时分,正好前面是一个小集镇,凌霄便安排车队停下来找个地方休息。
集镇不大,只有一家比较像样的旅舍可以休息,凌霄便把赵恒安排在二楼中间的上房,自己和王虎住在左右两侧的房间保护他,其他的士兵都住在一楼的房间和后院的房间里。简单吃过晚饭后,凌霄安排两组每组二十人的卫队,轮流值班,在晚上保护大家的安全。
经过一天的颠簸,大家都很累了,倩倩也早早地躺下睡着了,凌霄今天听王虎讲了很多江湖上的事情,心里很兴奋,暂时没有困意,便一个人坐在房中的方桌前喝茶。
凌霄回忆着白天王虎所说的江湖上的门派,居然有这么复杂,看来这真是一支不可小窥的力量啊,将来自己要搭救保护皇帝和皇后,说不定还要依仗江湖上的力量呢,所以以后要注意多与他们交往。而对于宝剑,凌霄和王虎一样,心里也很羡慕赤霄和鱼肠二剑,但他知道,这两把宝剑是武当和峨眉的镇山之宝,别人平时想见都难,拥有它们那更是痴人说梦,还是自己去找人打造一把上好的宝剑才是比较实际的,但制剑之人好找,而制剑的好铁难找啊。
喝了一会茶,凌霄觉得屋内有些热,便推开窗户来吹吹凉风,现在是八月上旬,半空中悬着一挂月牙,周围有点点星光,看到夜空中的星星,凌霄突然想起了那块救了赵恒性命的陨石块,这不是现成的制剑良铁吗,要知道,那可是经历了外太空的极度寒冷和划过大气层时的极度高温考验的玄铁啊,里面一定含有地球上没有的珍稀金属,如果用它制成宝剑,绝对会削铁如泥,世间罕有。想到此,凌霄不觉大喜过望,因为,这块陨石玄铁现在就在赵恒装东西的马车上。原来,凌霄有感于是这块陨石帮助他救了赵恒一命,便把它作为礼物送给了赵恒,当赵恒听了凌霄的解释后,对这块黑糊糊的石头也格外珍视,便把他放在自己盛放金银珠宝的马车上,随身带了回来。凌霄想,真是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啊,当时不经意地把它送给了赵恒,没想到现在能够起到大作用了,明天他一定要把这块陨石要回来。
宝剑有了着落,凌霄心里非常高兴,便简单地洗涮了一下,上床睡觉了。
在众士兵的保护下,大家一夜无事,睡得很香甜。第二天一大早,凌霄便来到赵恒房前,赵恒因赶路心急,也早早地起来了,见凌霄过来,便招呼他一起去吃早饭。
在吃饭的时候,凌霄便向赵恒提了想要回陨石准备自己打造宝剑的事,这赵恒也是大气之人,既然凌霄想要,没犹豫就同意了,凌霄便马上安排人取回了陨石,交给倩倩好好保管,他准备一到京城,便找个最好的制剑师傅,用这块陨石玄铁打造一把宝剑,他都想好了宝剑的名字,就叫“玄天剑”,因为是用陨石的玄铁所制,而且又是来之天外,叫这个名字很合适。倩倩见凌霄把这个黑糊糊的石头当成宝贝一样,不觉好笑,但他知道凌霄这么喜爱这块石头,肯定有他的原因,便也没有细问,对自己老公的绝对信任和对他决定的事情从不追根问底,也是凌霄非常喜欢倩倩的一个原因,这样的女人让男人很轻松。


第三十三章 东京汴梁
更新时间2011…5…15 19:54:53  字数:2086

 吃过早饭后,一行人又匆匆启程赶路,昨日走了有八十多里路,走的不算快,今日要加紧行程才行。
走了有一个多时辰,对面迎来一队官兵,约有一百多人,行色匆匆,一见赵恒等人的车队,为首的一员将领勒住座骑,对凌霄一拱手说:“在下是禁军侍卫亲军殿前司副指挥使李威,敢问这是寿王的车队吗?”
凌霄一听,知道这是迎接寿王的禁军部队了,拱了拱拳答道:“哦,原来是禁军李指挥啊,在下凌霄早闻您的大名了,这正是寿王的车队,由我和王将军护卫寿王前往京城”。
“哦,原来是凌将军,末将这边有礼了。”李威在脑中迅速地搜索了一下,以前没有听说过寿王身边有个凌将军啊,但寿王已离开京城一年多了,在洛阳任职期间新安排了一个贴身护卫将军也未尝不可啊,所以便客气的对凌霄回了礼节。
凌霄的车队也停了下来,李威等人忙下马来到赵恒的车旁边拜见赵恒,赵恒也按照礼节接见了各位。他问李威:“李指挥啊,你们怎么过来接我了啊?”
见寿王问自己,李威忙答道:“前几日,殿前司未及时接到您每日的飞鸽传书,以为您在路上出了什么意外,便安排三千禁军前来迎接,我们是先头部队,行到此处,刚好遇见了您,这我们就放心了。”
听到此,凌霄不觉额头直冒冷汗,当时多亏没有杀赵恒,否则,这三千禁军查到赵恒在清风寨路段失踪,一定会认定是清风寨做的,到时候清风寨就会遇到灭顶之灾啊。
“哦,事情是这样的,前几天,这边天气一直不好,我们在路上就耽误了一些行程,便没有及时飞鸽传书报告行踪,让大家虚惊了一场,实在是辛苦大家了。”赵恒倒是遵守诺言,没有说出清风寨的事情,随便找了个理由搪塞了过去。
见寿王如此说,李威等人也便没有怀疑,忙安排士兵快马回去告诉随后的大部队,说这边接到寿王了,请他们放心,直接返回京城就行,李威等人留下继续陪着寿王回京。
有了李威等人的帮助,赵恒的车队行速明显快了起来,就这样昼行夜宿,不到四天,便来到京城外面。
凌霄骑在马上远远望去,只见汴梁城城墙高筑,规模壮阔,气势雄伟,正面的城墙绵延足有十几里长,城墙上面站着防守的士兵,十步一岗,百步一哨,铠明甲亮,军旗飘展,真是好一座威武雄壮的京师皇城。
知道凌霄是第一次来京城,王虎又向凌霄讲解起来:“凌兄,这就是大宋京城东京汴梁,汴梁城又称开封,这开封一名,始于春秋,为春秋早期郑庄公所筑,取“启拓封疆”之意,名“启封”。西汉景帝时,为避讳启帝,启封改为开封。战国初期,魏国都城原在安邑,魏国为称霸中原,于惠王六年迁都开封,名大梁。经六帝百余年的苦心经营,成为战国时期繁华的都城之一。五代时期的梁、晋、汉、周,相继在开封建都,宋朝成立后,也在这里建都,为何定都开封呢?我认为首先是交通漕运方面的优势,开封水利交通发达,形成了“天下之枢”的重要地位。其次是开封经战国时期的魏,五代的梁、晋、汉、周建都之后,已初步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是所谓王气所在的地方,又经后周的经营扩建,帝都规模已经具备,经济繁荣,人口众多,实为全国最大的城市,所以定都在此是非常合适的”。
王虎接着说:“现在的东京城池,是在唐、五代时期的汴州城基础上,经多次修筑而发展起来的。共分外城、内城、皇城三重。我们看到的这是外城,又称新城和罗城。城高足有四丈呢,共有陆门十二个,南面三门,自东向西依次为宣化、南薰、安上;东面二门,南名朝阳,北为含辉;北面四门,自东向西依次为永泰、景阳、通天和安肃;西面三门,由南向北依次为顺天、通远、金耀。各城门外,除因通御路正门,为直门两重外,余皆瓮城三重,屈曲开门”。
“在往里就是内城,又名旧城、阙城。南墙三门,东为保康门,中间为朱雀门,西曰崇明门;东墙二门,南为宋门,北叫曹门;西墙二门,南曰郑门,北曰梁门;北墙三门,中曰旧酸枣门,东名封丘门,西曰金水门。宋朝各王侯以及朝廷重臣的官邸大都建在内城,沿朱雀门至旧酸枣门的纵贯线两侧依邻而建,真是官邸林立,十分热闹。”
“最里面的是宫城,即皇城、大内。周围五里,有城门六个。南墙三门,中名宣德,东面叫左掖门,西面名右掖门;东墙一门名东华门;西墙一门叫西华门;北墙一门名拱宸门。东、西华门的横街以南,为中央政府主要办事机构,为枢密院、都堂等所在地。横街以北,便是皇宫所在,皇宫大院之前,有一个宣德楼,宣德楼前有个大型宫廷广场,宽约200余步,两边为御廊,可直通皇宫。据说,皇宫之内,雕梁画栋,黄金敷饰,极为豪华。呵呵,当然我没有机会到皇城之内,这也是听别人说的。”王虎解释道。
“哈哈,没想到老弟对这京城也是如此熟悉,佩服佩服啊”。凌霄笑道。
听凌霄这么说,王虎看了下四周,低声对凌霄说:“这要说起来还应感谢柴寨主呢,前几年,为了摸清京城的情况,柴寨主每年都安排我和我爹在京城住上十天半个月的,以打探朝廷的消息,摸清京城的情况。在京城的时候,我们每天就在这城内四处逛游,所以对京城是十分熟悉了,甚至比一些京城的老住户都熟呢。”
“哦,原来如此”凌霄听王虎这么一说,他就明白了,前些年,柴寨主一直想到京城杀宋朝的皇帝皇子为他的皇兄报仇,为了稳妥起见,所以一直对京城的消息很关注,派王龙和王虎父子到京城亲自打探踩点,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所以王虎才能对京城有如此的熟悉。


第三十四章 寿王官邸
更新时间2011…5…16 20:21:12  字数:2252

 一行人从京城南面而来,依次穿过外城的南薰门、内城的朱雀门,来到位于内城中央位置的寿王府。
听说寿王要回来,寿王府上上下下自然是都认真收拾了一番,处处张灯结彩,花团锦簇,好不热闹。
寿王回来的这天,全府上下都早早地等候在门外迎接寿王的到来。进府后,寿王一一向大家介绍了凌霄和倩倩,见寿王待凌霄和倩倩如同自己的亲哥哥嫂子,大家心里自然也高看凌霄和倩倩一眼。寿王特意安排下去,为凌霄和倩倩在后堂安排了一个幽静的独立院落,里面有五间正房,七八间厢房,很宽敞,并抽调了十几名仆人和丫鬟专门伺候他们。倩倩一看,这个排场居然比自己在清风寨的时候还要大,吃穿用具一应俱全,也就乐滋滋地住下了。
王虎和随行的一百多个山寨的兄弟,寿王也没有亏待,都安排为寿王府的禁军侍卫,按月发放军饷,王虎被任命为指挥使,负责统帅整个寿王府的五百多禁军侍卫。从山寨草寇摇身变为威风凛凛的皇家禁军卫队,吃上了皇家饭,王虎和清风寨的众位兄弟也都很满意。
经过这几天的一路颠簸,大家都非常的劳累,寿王安排大家好好地休息了三天,自己前去拜见了太宗和皇后后也在家好好地休息了一下。
因准备要长期住下来,凌霄和倩倩在这三天内安排仆人把院落按照自己的喜好重新收拾了一下,算是在京城有了自己的家。
三天后,寿王过来看凌霄和倩倩,说如果有什么需要的地方,安排下去就行,不要有什么拘束,要像在自己的家一样。随后,寿王便领着凌霄和倩倩参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