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阳如血-长征前后内幕大写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残阳如血-长征前后内幕大写真-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义与清剿政策。”这样,项英和中央分局终于决定改弦更张,实行彻底的战
略转变:中央分局等机关人员、部队分散突围,分别转移到赣粤边、闽西、
闽赣边和湘南,会同当地革命武装进行游击战争。作为中央分局委员的毛泽
覃则被派往福建,担任中共福建省委秘书长,协助福建省委工作。

这样,毛泽覃便于1935 年3 月率领一支百余人的小分队,从于都县山区
突围,辗转来到了长汀四都,同福建省委书记兼军区政委万永诚、军区司令
员龙腾云(他是1934 年春接替叶剑英同志就任该职)率领的机关部队会合。

毛泽覃一到四都,就立即向万永诚、龙腾云传达了中央分局的决定,并
就当时的危险处境,对万永诚建议说:“永诚同志,现在处境太危险了,再
也不能死守在这了,我们应趁敌人部队还未完全站稳脚跟立即放弃四都,把
部队进行整编,分成几支小分队,分散行动,四处打击敌人,扰乱敌人部署,
领导中心也立即移到闽粤赣边的深山老林中去。”

“不行,我决不能让根据地断送在我手中,况且,我们还有四千人马,
据险而守,完全可以歼灭来敌,扭转不利形势。”或许根本没有把这个“江
西罗明路线”的头头放在眼里,万永诚当场拒绝了毛泽覃的建议。

“永诚同志!。。”毛泽覃心中忧愤,一时语塞。

时机就这样悄悄地错过了。几天后,准备就绪的宋希濂第三十六师及地
方保安团向长汀四都发动了猛烈的攻击。顿时,这个重山环抱、风景如画的


苏区小镇便笼覃在战火和硝烟之中!

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万永诚、龙腾云、毛泽覃等全力组织抵抗,但结
果是可以想见的:正“势如破竹”、“一路顺风”的优势敌军,

又岂是福建军区属部几千人枪靠死打硬拼所能抵挡得了的!

这天清晨,敌人又再一次发动了猛烈的进攻。顿时,密集的枪声,手榴
弹的爆炸夹杂着敌人的嚎叫。。充斥着朦胧的天空,四都再一次被战火的烟
雾包围了,到处都是刺鼻的火药味。红军官兵们仍坚守在阵地上,没有丝毫
退缩。战士们已经很久没有好好休息了,嘴唇烧干了,耳朵震聋了,眼睛熬
红了。伤亡也是极惨重的,毛泽覃不断接到各个阻击区的告急报告!

毛泽覃看到这种残酷的局势,他头脑十分清醒:这仗,不能再打下去了!
他立即找到省委军区的主要领导人万永诚、龙腾云,对万永诚真诚恳切地说:
“永诚同志,你带同志们赶快突围吧!我在后边掩护!”

此时,万永诚目睹连日来的战斗情况,心中十分悔恨。他注视着面前这
位忠诚、坚定、毫不顾已的毛泽覃,紧握着他的双手,眼泪夺眶而出:“泽
覃同志,请多保重!”便同司令员尤腾云率领部分红军战士向东突围。

在毛泽覃他们的掩护下,万永诚和龙腾云率领部分红军战士突围到了武
平,本来想向永定靠拢,与永杭岩边的张鼎丞会合,但是当行至湘坑时,被
土匪出身的钟少奎率领的福建省第六保安团围追阻截。4 月10 日,万永诚、
龙腾云及其部队在长汀腊口附近的分水垇被重重包围。在突围过程中,部队
被打散,万永诚、龙腾云壮烈牺牲,随军突围的省苏主席吴必先被俘,8 月
份在九江被害。

四都突围,毛泽覃挺身而出掩护万永诚、龙腾云他们率省委、省苏机关
突围。当掩护任务完成之后,毛泽覃立即带部队向西突围到田心一带进行游
击。4 月中旬,得知省委被围歼,万永诚、龙腾云牺牲后,他立即宣布继任
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兼闽粤军区司令员,率领余部转战在长汀和瑞金边界的一
片大山之中,等待有利时机,同中央分局领导的部队会合。

1935 年4 月25 日,寒风嗖嗖,细雨濛濛。毛泽覃率部来到了

瑞金黄膳口红林山区,当晚便在山顶的一个小屋过夜。战士们由于几天
穿山越岭,都十分疲惫,一躺倒就呼呼大睡。

此时,毛泽覃却睡意全无,他安顿好警戒后,就坐在一旁,默默思索着
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26 日凌晨,毛泽覃派战士小何下山去侦察敌情,不想被路过的国民党毛
炳文的二十四师一个排长发现抓住,何叛变投敌,供出了毛泽覃及其部队的
情况。敌人立即派兵包围了小屋。

担任警戒的战士发现情况不对,赶快向毛泽覃报告。

毛泽覃立即指挥突围,并把敌人引向自己,让队员们安全突围。不料,
正当他向前面敌人射击时,一个国民党兵绕到后面,向他开了一枪,子弹打
进了他的胸膛。这位年仅30 岁的优秀红军指战员顿时倒在了血泊之中。

当敌人发现这个“红军大官”就是毛泽东的胞弟毛泽覃时,欣喜若狂,
立即把他的尸首运回瑞金,向上司邀功请赏。

至此,苏区福建省委和省苏、福建军区终于被国民党军彻底“剿灭”了。

闽赣省委书记下落不明


宁化,是中央苏区境内的一座典型的南方小城。一条溪河从城中缓缓流
过,把小城分成两半。溪河上一座别致的拱桥连通着这城区两半。溪河的岸
边坐落着一尊古塔,这古塔也不知矗立了多少

年。

1934 年8 月间,宁化城突然异常热闹起来,城内穿军服的人明显增多了,
来来去去,十分忙碌。原来,闽赣省委、军区机关转移到了这座苏区小城。

1933 年秋,蒋介石纠集了五十万兵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军
事“围剿”。闽赣省处于最前线。由于“左”倾路线的错

误领导,红军节节失利。闽赣省北部的闽北分区、信抚分区相继丢失,
闽赣省工作重心不断南移。省委、军区机关驻地也几经搬迁,1934 年8 月又
转移到了宁化城,现就设在河边的几所大民房里。

1934 年10 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革命根据地内大片苏区失
守,中央主力红军被迫进行了战略转移,从此,闽赣省面临的压力就更大了。

10 月17 日,一道电波从于都传到了闽赣省委书记赖作昌、省军区司令
员宋清泉的手中。这是中央和军委给闽赣省委下达的最新指示,说:

在新的战略之下。。闽赣党和军区应独立地坚持领导斗争,它目前的总
任务是组织和武装广大工农群众,广泛开展游击战争。不仅各县要建立独立
营,实现有独立团,每区建立基干游击队,。。还应。。吸收广大群众参加
游击战争,胜利地保卫闽赣苏区。

很明显,当时的中央和军委已经意识到了闽赣苏区的严峻形势,比较及
时地指示他们进入游击战争状态。

接到中央和军委的指示后,赖昌作、宋清泉立即对军区所属武装进行了
整编,将建宁、泰宁、泉上、宁化、彭湃、清流等县的独立团、营,闽中独
立团,泉上、归化军分区和省军区直属部队编为闽赣第十二、十六、十七、
十八四个团,各县则建立了基干游击队。同时,确定:第十七、十八团在归
化、清流、宁化一线阻击敌军第五十二师,第十二团在建宁、泰宁抗击进犯
敌军,各地游击队则配合主力部队攻敌侧翼和扰敌后方。

然而,把持军权的军区司令员宋清泉,政治部主任彭枯,参谋长徐江汉
等人并未认真贯彻中央和军委10 月17 日的指示。

宋清泉,江西瑞金人,店员出身。1929 年参加工农红军,1933 年10 月
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项英(一说彭祜)的警卫员。1934 年8 月调任闽赣军
区司令员,当时才20 来岁。他没有什么实际工作经验,不懂军事,但此人能
说会道,口才十分不错,因而在军中还有

点威信。

彭祜,湖南宜章人。192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 年4 月参加湘南暴动,
随着朱德部队上了井冈山。1933 年秋,调任闽赣军区政治部主任、闽赣省委
委员、政治保卫局委员。这个人擅长做群众工作,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在军
中的影响也不可小视。

徐江汉,湖北襄阳人。1927 年在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中任职,1931 年
12 月参加宁都起义,加入工农红军。1933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到红军学
校第五期上干军事班学习。1934 年8 月间,调任闽赣军区参谋长。此人十分
骄横、奸滑,军阀作风严重,看不惯当时农工出身缺乏战斗经验的省一级领
导人,也瞧不起工农群众。

此等三人牢牢地控制着军区的大权。他们无视中央和省委的正确领导,


继续奉行“左”倾军事路线,面临强敌的猛烈攻击,他们仍命令部队“备足
粮食,坚守城池”,与优势敌军打硬仗,拼消耗。因此,闽赣苏区损失惨重,
恶讯不断传来:

11 月27 日,清流县城失守。

12 月2 日,宁化县城失守。闽赣省武装和机关转入艰难的游击斗争。

12 月中旬,敌第五十二师攻占泉上。

12 月27 日,敌第五十二师由泉上水茜合围枫溪,闽赣军区武装严重减
员。

为了加强闽赣苏区党的领导,1935 年1 月,中央分局决定钟循仁到闽赣
省任省委书记兼军区政委,接替赖昌作的工作。

钟循仁,江西兴国人。1927 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 年春在家乡兴国
组织秘密赤卫队,任大队长。1932 年任中共兴国县委书记,颇有业绩。1933
年先后任中共公略中心县委书记、永丰中心县委书记。这年冬天,又调任福
建省苏副主席。1934 年2 月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8 月奉
调赣南省,任省委书记。1935 年1 月临危受命,任中共闽赣省委书记兼军区
政委。

1935 年2 月初,钟循仁在项英派出的一个营兵力的护送下,辗转来到了
闽赣省机关驻地安远。

钟循仁一到任,闽赣苏区领导层内部便爆发了一场关于部队去向的争
论。

1935 年3 月,闽赣省接到了中央分局最后一个电报指示,指示上说:闽
赣省要独立自主地坚持斗争,哪怕十年,十五年,如果万一不行,可前往闽
南,与陶铸领导的闽南特委会合。

据此,军中掌握实权的宋清泉、彭祜、徐江汉他们认为应该往闽中、闽
南发展。

而当时的省委委员、彭湃县委书记方志纯则提出,应该向闽北或闽西靠
拢。他分析说,闽北、闽西是老根据地,黄道、邓子恢等同志在那里坚持斗
争,加上群众基础好,地形有利,便于继续游击,保存力量。而闽南敌人力
量较强,缺乏斗争基础,“开辟新区”是十分困难的。

宋清泉、彭祜、徐江汉拒绝了方志纯的正确意见,领导部队向闽中、闽
南方向前进,部队便流动在顺昌、尤溪、德化、永泰等地。

在这样一次争论中,新到任的省委书记钟循仁充当了一个什么角色呢?

据方志纯回忆,钟循仁当时是“动摇于两者之间”。钟循仁何以会这样
呢?

实际上,当时闽赣苏区领导权并未掌握在钟循仁手上。

尽管钟循仁革命多年,有一定的斗争经验,是个“好人”,但此人“很
忠厚,没有能力,抓不住权,统不起来”。而且钟循仁初来乍到,情况不熟
悉。更何况闽赣苏区领导层之间不团结,闹派性,由来已久,根深蒂固。

当时任省苏主席的杨道明回忆说,当时的闽赣省有两派,省军区为一派,
省委、省苏为一派,宋清泉、徐江汉、彭祜等把持着军权,他们蔑视省委的
领导,不把省委放在眼里。省委、省苏指挥不了军

队。省军区领导人甚至做出一些共产党人不该做的,违反组织纪律的事,
省委、省苏也拿他们没有办法。

很显然,在这种“枪指挥党”的不正常的局面中,钟循仁是很难起到左


右局势的作用的,他只能对宋、徐、彭等的意见表示默许,即使不表赞同。

再说宋、徐、彭指挥着部队向闽南方向移动,一路上被敌军围追阻截,
损失惨重。

3 月间,闽赣省机关人员和部队从将乐出发,往顺昌、南丰移动,被敌
两路围追,被迫返回将乐,转往归化的沙溪、梓口坊。

4 月间,部队在沙溪与敌人战斗,队伍被打散,第十七、十八团与省领
导机关失去联系,军区部队只剩下六百余人。军区对所属武装再次整编,成
立闽赣新编第一团,下辖三个营。之后,部队继续向闽南方向移动。

5 月初,闽赣军区新编第一团进入德化永泰交界的戴云山区,然后从德
化的水口经永泰进入紫山。

紫山,是德化、永泰、仙游三县交界处的一座大山。海拔千余米,山峦
起伏,森林茂密。按说,此地也是个绝好的游击场所,如果闽赣军区余部能
上下齐心,团结一致,那也未必不能在此重新打开局面,干一番业绩。

然而,更大的不幸又降临在闽赣省苏及其属部身上,一个阴谋正在酝酿
之中。

在闽赣军区新编第一团上山不久,仙游、德化、永泰的白军和民团就把
紫山团团包围了。

此时,闽赣军区司令员宋清泉,政治部主任彭祜,参谋长徐江汉等再也
忍受不了这种在敌人的夹缝中求生存的游击生活的折磨,他们对前途悲观失
望,没有信心,当敌人大张旗鼓对他们施行诱降手段时,他们就把注意力转
向求生的捷径——把队伍拉出去投降。

在此,仅录彭祜叛降后在国民党福州反省院关押“感化”期间写的自首
反共文章《误入歧途与悔祸来归》一文中的一部分,此中较详细地描述了该
三人阴谋反叛的过程:

初我等三人(按:即指彭、宋、徐三人)均未正式会议过。。亦系暗合;
盖均有是种衷曲,互相心知,不谋而同;不过中以宋往返于我与徐之间,因
彼在司令部与徐同属一处;迄至五月初旬,军次际上,入夜因宋至伪第二营
与该营长、政委(按:营长吴仁金、政委王为生均于此次事变中叛变)相谈,
出言不慎,为伪保卫局侦探偷听而迅报于伪保卫局,此时政治部之某特务员
又适在保卫局,因与宋有同乡关系,窃听侦探之报告后,知宋有危险,又飞
告于宋,于是我等三人,方正式密议,宋、徐先将伪第二营拖出,我负责伪
第一营。从起事日起,至完全拖出止,前后共约五天。与在仙游击第四行政
督察公署接头,全团员兵五百余名,概归中央。。。

叛徒彭祜的这些表白,大体是可信的。不过,被率投敌的人数不只五百
余名,而是六百三十多名。而且,被带投降的全团官兵并非由国民党第四区
行政督察公署接收。实际情况是当国民党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孟平接洽投降
后,“该专员一面虚与委蛇,一面深虑人枪众多,该署实力有限,解决不易,
正报告请示办理间,适第九师二十五旅五十团搜剿。。至仙,遂于二十四年
(1935 年)五月十一日将其全部包围缴械。。”也就是说,5 月11 日,被宋、
徐、彭等叛徒带到仙游投降的六百多人是被国民党第九师缴械抓走的。

“紫山事变”爆发后,大部队都被宋、徐、彭等拉下山投敌而去,闽赣
省革命力量的活动就此结束,一面经过多少烈士的鲜血浸染的红旗,就毁在
这伙叛徒手中!紫山在呜咽,闽赣人民在呜咽!

当叛徒们率部投敌时,省委书记钟循仁,省苏主席杨道明和省委工作团


的部分人员未随之下山投敌。杨道明等七人突围出来,其中五人转回原籍,
杨道明、黄家法(兴国人,省委机关一般干部)流落在永泰山区,后在永泰
县闇亭寺当和尚。1984 年后,杨道明还担

任了永泰县政协委员、常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