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临高启明- 第3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劣诶锩婀芾怼⒎⑹垡┎牡幕锛疲灿扇笫捞酶涸鹬Ц侗ǔ辍A跞爰热荒闳绱说闹鞫乙簿筒豢推耍阈廊煌饬恕

    这个诊疗所的方案汇报到执委会之后,经过讨论决定做一些小调整。去掉了八个市里的县门市――这个市在县城里,城里既然有了润世堂就没必要再搞一个了。另外根据慕敏的提议,在黎区的那南村设立一个诊疗所。

    “黎区所我完全赞成,不过有没有人愿意去那里工作呢?”

    润世堂的伙计不去说了,早就把黎人当成吃人的老虎看待――不过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给高报酬估计也就有人愿意去了。反而“博爱”的穿越众,一想到要去没水没电,纯天然拉屎撒尿的地方去常驻就没人愿意了。

    “所以我说应该增设黎族班。”慕敏说,“当初搞教育体制的时候我就提出应该设民族班,专门招收黎、苗的孩子寄宿入学。”

    “那也得人愿意把孩子交托给我们才行。”白雨说,“现在我们只是和他们有贸易关系而已,凭什么让人家心甘情愿的把孩子交给我们?”

    收留孤儿之类的办法在黎区也行不通,黎人还留有原始公社的遗风,一般孤儿总有人能干照顾,不需要外人来搞慈善活动。

    “照我看,单单只是想法把他们从黎区带出来是办不到的。”文徳嗣说,“黎区还需要一所基本的扫盲学校,要让他们有觉得走出大山的必要了,就愿意出山来学习了。”

    这里还是牵扯到一个基本问题,谁愿意去黎区的问题了。慕敏倒是自告奋勇愿意去,但是她毕竟是个女人,长期孤身外派多有不便――再者她还有个几乎被遗忘的丈夫存在。把人搞得两地分居总不是个事。

    有人倒是想说干脆让她先生也跟去好了,不过这话貌似太过无情了,还是没提出来。

    “我看,这会可以发挥教会的作用了,”文徳嗣说,“让陆若华去怎么样?他也懂一些简单的医术的……”

    “他去了还不得以传教为主。”马千瞩觉得不妥――基督教在临高的发展有些过快了。

    “这是好事么。”文徳嗣说,“在少数民族地区传播基督教,从长远来看是件有利于社会的事情……”

    马千瞩想了想觉得也有道理,再者这家伙现在在十三村地区已经初战告捷,兴头很大,与其让他继续在十三村地区扩大影响力,不如打发到黎区去搞安定团结的工作,要是得了什么传染病再“蒙主召唤”就再完美不过了――当然这个心思不能向右派分子们吐lou。

    于是黎区所的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具体事务由宗教办落实。何影表示,最好把在十三村地区也设立一个诊疗所――可以就设在道禄村,此地现在已经成为该地区的中心村落了。在那里常驻的工作队人数扩展到二十多人。也正好让白多禄把当地的教权接受过来。

    “他在那里传教得学习黎语,起码也得半年才能和人沟通。”何影说,“我们正好把道禄村的传教点、百仞的教堂、修道院全部都接受下来,把教徒彻底的甄别一番,看看这老外有没有灌输其他不合适的东西。”

    “还得在他身边配人监视着……”

    “这个由宗教办来解决好了。”何影说,“我们已经培训了若干名土著的工作人员,都已经顺利受洗,陆若华很信任这几个人,选一个最忠诚的跟他去黎区好了。”

    “信得过吗?”

    “完全信得过。”何影点点头,“他的孩子就是我们用药治好得。此人对我们非常狂信。”

    下一步就是为这些诊疗所筹备卫生人员了。中药方面的人士由润世堂负责提供,但凡药店的伙计,都会背《汤头歌》、“十八反”之类的歌诀,能顶半个中医。这次他们又从佛山招了不少回来,按照每处二人配备也足够了――刘三还打算亲自为他们进行培训,搞些针灸、拔罐之类的技能,外加灌输一些现代医学知识,也算是补充。

    主力就是卫生部搞的赤脚医生培训了。卫生部门双管齐下,从护士中和穿越众中间各招募一些人进行专业培训。这批人经过三个月的培训之后大致能勉强适应这份工作。

    散会之后刘三兴冲冲的往医院而来。时近中午,医院里空荡荡的没什么人。眼下不打仗,除了从工地上送来一些工伤、中暑和腹泻病人之外,没有危重患者,也正好给新招募的蒙古大夫们练手艺。

    但是眼看着连院长办公室都没有人,刘三觉得奇怪了,赶紧拦住一个路过的小护士问询。

    “院长他们都去翠岗送葬了。”

    “去送葬?是谁。”刘三讶异,这里有谁这么牛B,居然要时袅仁等人全去送葬了?

    “不知道,是个首长。”

    这么说死得是个穿越众了!刘三这下更是吃惊,因为自D日以来,除了一个倒霉蛋在攻打苟家庄的时候摔成重伤,伤重不治给偷偷埋了之后,还没穿越者死亡的。

    哀婉的笛声消失在空中,排枪的硝烟味渐渐散去。送葬的人往骨灰罐上丢进了第一把土。

    “哪里黄土不埋人啊!”时袅仁又扔进去一把土。

    “呜呜……”

    “一条小命,就这么没啦。”兰大夫还有些多愁善感。

    “是啊,好歹我们还活着。”何平觉得一阵发冷,这医疗条件啊,真有些朝不保夕的感觉。

    “兄弟一路走好,别怨俺们啊!你以后就是革命烈士了,每年都会有小学生、中学生打着旗帜来给你扫墓……”时袅仁把土踩结实了,对身后作悲痛状的众人说道,“大伙散了吧,该干啥干啥去!”

    几个蒙古大夫发出一阵骚动,赶紧溜走了。手里出了人命,不管怎么说也觉得见不得光。

    这是第一个正式注册死亡的穿越者。说起来还真是冤枉。这小子上班的时候胳膊被设备划开一个大口子,昨天来医院缝合。

    原本是极简单的小手术,但是当天唯一在医院当班的河马正在做一台骨折的固定手术,就安排实习医生来负责了。几个蒙古大夫倒也谨慎,七手八脚,消毒,清创干得有模有样。这时候第一个悲剧上演了:这病人看到粗粗的缝合针和拙劣的医术感到害怕了,要求麻醉之后再缝合;接着是第二个悲剧:蒙古大夫们不知道麻醉药是很危险的;然后第三个悲剧是当天因为作手术,一贯严格管理的麻醉药变得触手可及;最后的悲剧就是蒙古大夫都是胆大妄为的穿越者,如果是土著护士中选拔的就没这么胆大妄为了。

    于是某人就在没问过任何人的情况下注射了麻药。显然,结果是很悲剧的――实习医生不知道麻醉药的注射剂量,也不知道起效的时间。第一瓶进去没反应就来了第二瓶。等河马闻讯赶到时,这小子还有小半条命了。河马赶紧给他通风、抗过敏、舒血管、强心、电击、抽耳光……使出了浑身解数也没把他救过来。这家伙以前就是个潜水员,D日之后也属于没级别的路人众。虽说如此,众人眼见一个大活人就剩下一怀黄土,一块石碑,孤零零的矗立着,不免有了些狐悲之感。

    “这要在原来时空,可就是一等一的医疗事故了。”河马当时就心有余悸。不管怎么说,自己没看好这几个实习大夫,起码也得负主要责任。

    “算了,按术后感染,抢救无效记录吧。”时袅仁关照道,“几个实习大夫也得好好的教育一下――麻醉课都没说上就敢给人打麻药!还有,麻醉药怎么管理的?随随便便就给他们拿到了?”!

正文【分卷阅读】 第一百五十七节 田独开发计划

    检讨会在回来的路上开了一路――不上报不等于内部也算了在进一步要求加强内部管理的同时,时袅仁决定把下来要抽空把各种管理章程制订起来,免得这类药品随意使用造成恶劣后果。

    刘三在办公室里等了半天,才看到他们一群人回来。刘三听了时袅仁说起这次医疗事故的事情,也只好宽慰一番,说现阶段是草创阶段,这种事情难免的,要是如实申报说不定还会引起风波。接着他汇报了关于润世堂和诊疗所的事情。这个方案花钱不多,而且能利用民间的力量,只是时袅仁也为这个医务人员的配备问题伤脑筋。

    “你说就副模样,我能把这几个蒙古大夫都配备出去吗?”时袅仁吞云吐雾,“这几个人啊,还真不如我们培养的土著呢。起码人还懂人命重大,自己不懂不知道的事情都来先问问。这几位倒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放出去当诊疗所的医生,还不一个个都成杀手。”

    “这么多的卫生人员怎么配置呢?”计划中的九个诊疗所,一所一个就得九个人。

    “搞流动诊疗。”时袅仁说,“现在你说润世堂那里可以配备伙计,那么诊疗所就有了最基本的中医药服务,我打算还是从我们的土著护士里抽调一些成绩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去。作为基本的力量。然后我们组织医生开展巡诊,每天到一个地方――这样大概能勉强保持医疗服务的水平。”

    “时部长的想法很全面。”刘三说,“我建议多给各诊疗所配备一些常用平安药,如止血的、止痛的、退烧的之类,免费供应患者取用。可以大规模的扩大我们的影响力。”

    “这就看两家药厂的产能了。”时袅仁说,“免费药现阶段还是以中成药为主。”

    “产能不成问题。”刘三保证,“等诊疗所大体完工的时候也就能成批出药了。”

    “你要抓紧了。”时袅仁说,“执委会又给我们下达了新的任务。要准备一批抗疟疾药物、驱蛇虫类药物和大量常备急救药物――计划要开发田独铁矿了,大概鸿基也要进入开发了……”

    “开发田独?”

    “对,因为铁老是不够用。”时袅仁参加了执委会的会议,知道具体的情况,“这么说吧,广东的生铁这一年来涨价100%,这都是我们的功劳。”他又点起了一支烟卷,“没法子的事情,现在煤炭还能将就。”

    “田独,”刘三默念这个地名,“执委会是准备大干快上了。”

    开发田独的建议从环岛航行回来之后就被不断的提到会议桌上。原本工业上采用的采购广法,现在变得愈来愈困难,虽然明代的广东炼铁业在这个时空的世界水准上也不能算落后,但是以手工业时代的炼铁规模来供应他们的工业化的需求简直就是杯水车薪。结果不但广东的铁价暴涨,现在连供应都开始显得不足起来了

    这使得马千瞩在钢铁配额上的问题深刻领会了二战时期日本人的痛苦,每个部门对钢铁都表现出了极大的贪婪。不管是机器制造、建筑还是交通建设,无一不需要海量的钢铁供应。

    到底是先铺设百仞-博铺的轨道重要,还是先把在建中的千吨铁壳船完工?到是是锅炉增加动力供应要紧,还是批量制造简易机床扩大机械制造能力重要?军队的武器供应需要优质的钢材和铸铁,但是现代化的农具一样需要。

    林林总总,每个申请都包含着正确性和必需性。不管计委怎么挣扎,依然到处是迟滞和瓶颈的问题。许多项目被卡在了材料供应上了――尤其的是钢铁供应。

    经过讨论,执委会认为必需在钢铁供应这一环上突破瓶颈。集中手头所有的资源,一次性的解决这个问题。

    经过测算,计委又发现了一个相当为难的问题。如果要开发田独铁矿,为了满足炼生铁的需求,就要扩大煤炭进口。本时空的广东煤矿开采特点是规模小,数目多,分散广。煤质好坏不一。组织供应很吃力,势必要开发鸿基煤矿。同时开两个分基地,在人力物力军力上都力有未逮。

    “特别是开发鸿基。”贝凯在听证会上指出,“当地的越南人并非十分的合作。现在我们小规模的雇人开挖购买行动还算顺利,如果要自己设立基地开采,恐怕地方势力和黎朝的官吏不会听之任之。冲突的可能性很大。”

    要赢得当地的庄园主的配合和支持,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何况他愿意不愿意合作还是个问题。势必要用重兵保护。

    即使没有安全问题,开采矿山,需要大量的机械、炸药,要建造房屋,要铺设道路,要制造采矿设备,要给采矿工人提供后勤供给……

    这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牵涉到穿越集团工业的方方面面,而且鸿基不比在临高,专业人员和设备都是近在咫尺,随时可以组织力量解决问题。一二千人带着数百吨的物资登陆到陌生的海岸线上,光组织协调就是巨大的工作量。

    刘三接过一张药单,草草的看了看:“制药上这可是压力沉重啊。”这话可不是故作姿态,大陆上的订货,诊疗所需要的存货,还要额外预备这么多的药品。别得不说,中药材原料的缺口很大。

    “别沉重了,事情多得很,”时袅仁说,“还有件事:执委会的社会工作队已经开始大规模下乡普查了,执委会要求我们对普查中发现的各种中医药人才做一个全面的甄别,统一集中使用。包括药农、郎中之类的。卫生部就你一个人懂这些,甄别的工作就归你了。”

    刘三乍舌:“全县!这工作量太大了吧!全临高要多少村子啊。”

    “还好,”时袅仁说,“这里的中医药人才本来就很少,一打听就全知道了。我告诉你,人少得可怜,全县连收生婆在内也不会超过二十个人。大多集中在几个市上,也有个别散居在村落里的,通过工作队的普查都把他们清理出来了――现在正在往东门市集中运送,准备接受甄别。”

    “收生婆不要了。”刘三说,“与其给她们重新培训,还不如自己培养助产士。”

    时袅仁说:“没错。不过这里的收生婆不少也懂一些妇科的草药知识,也勉强算是一种医生吧。”

    “好,得给我配个翻译。”

    “可以,让熊卜佑帮你翻译好了。”

    “这批人甄别你打算怎么办?进?”

    “培训一下,再安排到诊疗所去服务。还有就是外派到田独这些基地去做基本的医疗服务。执委会的意思是至少要配备三到四名卫生员。”

    “很急吗?”

    “下半年吧,等台风季结束之后。”时袅仁说,“计委这群人正伤脑筋呢,我看马督公有点要发疯了――每天办公室门口都有一堆人堵他。”

    “能者多劳嘛。哈哈哈哈。”

    经过计委的再三计算,执委会在举行多次联系会议和听证会之后,决定在1629年的10月――榆林相对安全压力要小一些。不需要投入太多的保护兵力。

    在开始田独开发之前,进行为期半年的物资准备工作,逐月储备基地所需要的物资。另外集中资源,首先完工千吨级蒸汽机动力大铁船。以满足随后的开发工程所需要的物资人员运输和矿石回送的需求。

    根据测算,田独开发,第一批至少要运送五百青壮年上岸进行基础土建,建设码头、道路和基本的采矿设施,随后还得再运五百人上岸进行采矿作业。根据卫生部的估计,每个月至少要补充一百到二百人来补充死亡人口。这个比例让邬徳大吃一惊――每个月最少要损失百分之十的劳动力?

    时袅仁解释说:“我们这么测算是有充分依据的。采矿是超重体力劳动――”他止住了要发言的邬徳,“我不怀疑邬委员会供应充足热量的伙食给劳工,以及让他们充分的休息。但是要考虑到周边的环境:酷热、潮湿、ya热带的自然环境……外加高强度劳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