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临高的台风。到目前为止,穿越集团还没尝试到台风的滋味。根据几个业余气象人员的警告,夏末秋初正是临高遭遇台风袭击的高发时期――虽然临高是海南岛沿海遭遇台风比较少的地区但是台风的威力也不可小窥。每每引起水灾。穿越集团的主要基地不是在港口就是在河边。很容易遭灾害。高山岭地区的风灾损害就要小得多,也不容易闹出水灾来,至于泥石流,大图书馆的人查遍了资料,还没发现高山岭地区有这样的记载。总体来说,是个安全的地方。
高山岭有丰富的水源,自然环境良好,气温也比文澜河流域要温和。地质条件也非常稳定――在深挖洞,光积粮的时代,当地驻军就在此地挖掘过大型战备洞窟,高山岭作为穿越集团的战略储备基地有一定的可行性。
正文【分卷阅读】 第二百二十节 小十字路计划(一)
所谓高山岭,其实是临高县城以西的毗耶山的一个山岭,毗耶山共有六个主要山峰,矗立在临高的北部平原之上毗耶山六岭西北遥扼北部湾,是天造地设的自然屏障,圆几十里内的村镇和田野。是临高的重要战略要地。在毗耶山的西行岭上,清代设有海防炮台,炮火可以控扼临高角、新盈港和儋县排铺港周围的海域。1950年,国民党守军也曾经在西行岭上设置过炮兵阵地,作为临高海岸防御的重点。
海南岛解放之后,解放军也曾在毗耶山地区驻扎炮兵部队,驻地就设在六岭之一的磨盘岭上。
“从临高县城到高山岭――也就是毗耶山区的话,现代公路的里程不过3~4公里――还是属于离我们主基地较近的区域。消灭苟家庄之后设立的大美村群众基础相当不错。如果将大美村提升为大美公社。迁徙一部分移民过去充实这一地区的力量。派驻一个步兵连过去就能相当巩固。这样,我们在西面就形成了屏障。任何敌人都无法直接向百仞城发起攻击了。”军事人民委员何鸣在执委会会议上评估在毗耶山区开分据点的好处。
“但是这会不会造成我们的据点太多,力量分散?”文徳嗣表示担心。部队规模没扩大多少,要设防的地方似乎越来越多了。南宝、马袅现在是kao民兵自保,这种民兵对付下土匪还差不多,要遇到明军估计是立刻就会散伙。
“不会的。”何鸣指点挂在墙上的大比例临高全图――这副图在本时空的精确度是独一无二的,是在现代时空的地图资料的基础上重新测绘修正而成的。
“所谓防御,并非把部队猬集在一处就是最好的防御。”何鸣解释道,“要有效的防御,就必须控制外围的要点。”
控制了毗耶山区,就给百仞城建立了一道西北方向的防线,不但扼住了明军从儋州进攻道路,在西行岭上设置炮台还能够加强博铺港的防御强度。
“我们现在的形式是一字长蛇阵,”何鸣的指示棒沿着文澜河滑动着,“从博铺到南宝,是呈一字排开的局势,如果被人拦腰侧击,卡断交通线,整个战略局面就会十分被动……”
“这个,我不觉得本时空有什么军队能够做到卡断我们交通线这种事……”
“我觉得还是能做到的,话不要说得太满。”何鸣比较老成持重,“你们有谁真正见识到本时空军队的作战能力了吗?”
除了和海盗、土匪和乡勇打过仗之外,穿越集团一手训练出来的“新军”和明军、八旗和“流寇”们还没真正的见过仗。米尼步枪加排队枪毙战法是否能够无敌还没有经过真正的考验。
“只要有几十骑冲上了我们的公路,杀死一个人,劫下一辆牛车,交通就等于中断了。我们将不得不为每一支运输队准备护卫力量。”
这种状态一旦出现会有什么后果,大家都很清楚。首先就是原料供应的中断。百仞城这个新兴的工业城市维持生产依赖的是从博铺和南宝源源不断的输送工业原料。其次是沿着文澜河开发的农场会遭到极大的破坏。农作物不比工厂,可以用大炮和城墙来保卫。
“我们现在要保卫的是‘面’,而不是过去的‘点’,这个思路要及时的转变过来。要控制全临高,不是只占领了条文澜河流域就成功了。”何鸣说。
要保卫面,就必须逐步控制外围的战略要点,以点带面。将毗耶山区基地化就是其中之一。
何鸣的解释使得原先的置疑声消失了。马千瞩趁热打铁,做了关于临高的下一步开发的计划的报告,也就是所谓的“小十字路计划”。
海南岛的开发史上,从宋代开始,就有人提出要在全岛开辟“大十字路”。所谓大十字路,就是在环绕全岛的驿路的基础上,开辟南北向和东西向两条干道,横贯整个海南岛,不但大大缩短陆地行程,还能加强政府对海南岛腹地的控制和开发。
但是这个思路自宋元明清以来,始终未能实现,元代军队曾经抵达过五指山脚下,立碑为记,最终还是退回了沿海地区。明代的道路一直修到了海南岛腹地的黎母山脚下,建立了水会千户所城,但是也就止步于此了。
穿越集团的对海南岛的后续计划里,就有新版的“大十字路”计划,而执委会目前要搞得,是在临高的小十字路计划。中心思想也是通过修筑十字路加强对全县的实际控制力。
有了良好的道路,无论是物资、人员的流通,政令的贯彻还是军队的调动,都会变的非常便利,现代国家对基层和民众的强大控制力,正是建立在良好的道路和通迅网络的基础上。
小十字路计划不仅牵涉到对全县的控制,还关系到穿越集团对临高县的政治、经济和产业布局的规划。是第一个五年计划里的重头戏。其规模仅次于文澜河流域综合治理。
小十字路计划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目前南北向横贯临高的道路已经被打通,公路从博铺一直延伸到了南宝。博铺、百仞、南宝三个基地的由点到线再到面,不但将整个临高县一分为二,而且掌控了包括县城在内的文澜河两岸最适合发展的土地。而且在实际上控制了临高县城。这条南北向的干道不但直接从东门外的文水桥前通过,穿越集团还利用天地会承租学田的机会,修了前往西门的支路。单道谦的下一步计划是为县城修筑环路――虽然这环路不过区区几百米而已,却能将县城周边的村落和土地完全置于掌控之下。
原先穿越集团就在文水桥畔设置了一座监视县城的炮楼,直接监视东门,现在在西门外又设立了学田庄,间接的又控制了西门。以临高如此小型的城市来说,东门和西门被控制,南门完全处于视野之内,北门则不存在,全县已经完全一览无余。
邬徳准备以东门外的炮楼为核心,安置几十户移民,形成了一个新的设防居民点。一方面是监视县城,另外一方面,也是保卫县城这个十字路的中间点――临高县城以其地理上的优势,是“小十字路计划”中最佳的十字道路交汇点。穿越集团给临高县城的未来地位是“全县交通枢纽和货物集散地”。未来准备在这里先设立一个大型的牛车货运中心。为此已经在附近购置了若干土地作为牛群的牧场使用。
在更长远的规划里,文水桥畔将会建立一个大型的交通换乘中心,有火车站和长途汽车站和文澜河的内河航运码头组成。来到临高的旅客和货物,将在这里完成集散前往全临高,乃至全海南的各个地区。
通过县城的公路一直向南延伸到南宝,南宝镇的设置,除了能够的获取南宝山区的各种资源,也打通了和临高黎区的联系。可以更方便的与黎区进行贸易,展开各种经济文化和宗教的渗透,以便彻底的消除黎区的潜在不安定因素。
穿越集团对南宝的定位,是:“黎区贸易的窗口和矿业林业产品的供应地”。至于百仞城,则是“制造业中心和政治军事中心”。博铺是“航运业、外贸业和化工中心”。
控制南宝之后,穿越集团还将在南宝以北的加来地区正式建立第四个公社:加来公社。加来洋是临高的四大田洋之一,是现代临高重要的农业区。本时空的开发水平很低,根据农委会的调查,这里因为kao近黎区,农户很少。集中成片开发比较容易。
吴南海准备一旦美台洋的开发完成,就在加来开设农场,设置移民点。将这一区域建设为穿越集团直属的农业区。
南宝-县城-百仞城-博铺公路现在的路况是,博铺-百仞城已经完成了路面硬化,沿路建设了有线电话和电力输送的线杆。配套设施完全。百仞城-县城段,路面硬化还在进行中,但是简易路面的路况较好。
最差的是县城到南宝的路线,因为开通仓促,加上开通后不久就被大量的重载牛车反复碾压,路面的破损比较厉害。交通部门在维护路面上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单道谦在给执委会的报告中明确指出,要么立刻开始对这一路段进行硬化工程,要么马上铺设轨道交道――以目前如此大宗的货物运输,轨道交通虽然投资大,但是长期使用费用低。
在向,穿越集团在东面的高山岭地区消灭苟家之后其原址设立的大美村。在西面的马袅半岛地区则有盐场村。目前大美村与临高县城之间有简易公路通行。马袅因为产盐的关系到博铺旧时有石板道路可以通行,但是状态也不好。所以运盐基本上还用船只。
正文【分卷阅读】 第二百二十一节 小十字路计划(二)
执委会的决定把东西向道路的重点建设放在东面的高山岭,也就是毗耶山区首先修通县城到大美村的公路。毗耶山地区在规划中将作为未来穿越集团的主要饲养基地,利用山区气候相对凉爽的优势,在当地开辟牧场,饲养马匹、山羊、牛、驴骡等各种牲畜。同时开展山地经济作物栽培。
同时在毗耶山核心的地区建设重点项目“大图书馆”和各种科研设施。将穿越集团所拥有的各自资料、书籍在这里储存。
至于文澜河以西地区。除了沿河的田洋之外,最有价值的应该就是马袅地区了。作为盐产区、食盐输出港和未来的盐化工基地,博铺-马袅的道路似乎更加重要,不过现在马袅半岛的盐通过海船运输量大且运输成本低廉,所谓单道谦认为暂时不需要开通这条道路。
“不过,如果要开通的话,我们可以做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单道谦向执委会汇报,“对熊卜佑的工作可能有好处。”
单道谦的设想很简单,就是整修驿路――官道。
临高的官道,基本上是沿海的。一条是从县东门出发,经过官荣铺-朝阳铺-长川铺-稼穗铺,然后进入澄迈县境内,这是通往府城的。另外一条则从西门出发,经过新兴铺-怀荫铺-罗贤铺通往儋州。
这两条就是临高东西向的主要干道了,但是这条驿路很少有人通过。特别是前往儋州的道路,明代的临高和儋州之间没有什么物资交流,唯一的大宗货物运输就是临高向儋州的官军协饷,每年要将秋赋正额中拨出二千多石粮食运往儋州。为了保险起见,总是走陆路。至于前往府城的道路走得人就要多些。但是沿途道路条件恶劣,所以多数人还是选择走海路。
单道谦曾经实地勘探这两条官道。道路的状态很差,差到只能算是无等级公路的水准。宽度最窄处只有二米,最宽的地方不到四米,最普通的土路而已。不仅没有排水、路基之类的设施,某些地方甚至干脆是陷入地面的壕沟式的道路,平均低于地面一米,个别地方低到四米。下雨的时候,道路甚至成了小河。要不是有当地向导指引,单道谦在很多地段是分辨不出官道的痕迹的。
单道谦对此并不奇怪――他在学筑路的时候学过一点中国的道路交通历史,知道古代的道路往往有这样路面下陷的情况,所谓“多年的大路走成河”。这种土路没有路基,没有排水,天长日久自然就成了“路沟”状态了。
这条路的年代就算在明代也是很久远了,还是宋朝绍兴年间修筑的。其后也不过就是修修补补而已,没有做多少实质性的改变――难怪有人说过,古代生活的改变是极其缓慢的。
至于沿路的环境,堪称荒凉二字,县西门出来之后的开始几站还算是村落多人口集中的地区,等到了过了稼穗铺之后通往澄迈的最后十多里路,路两侧完全就是荒野,极少见到人烟和田地。不过,沿路桥梁还算维持着,路上的各个铺还有kao着少量的钱粮勉强度日的穷苦铺兵驻扎,负责传递文书,维持官方人员通过时候的供给和维护道路。
“修官道对讨好吴明晋来说自然不错,但是对我们来说好处不大啊。”文徳嗣看了路线图,“沿途没什么值得开发的地区。”
“可以方便沿途村落出行,吸引他们到东门市来。也能吸引领近的澄迈和儋州的百姓来临高。”
“不过这可就牵扯到沿途的驿铺了。这需要和县衙协商。”文徳嗣看了下地图,“我看不用全部整修,就修一部分――从县西门开始修到朝阳铺。”朝阳铺,在现代临高的地图上属于博北镇,离马袅很近了。这段路修好之后,以后再修前往马袅的道路也可以利用。
“吴明晋倒是肯定乐意,县里驿路交通的好坏也是他的政绩考评依据。”
“至于其他的路段,”负责评估道路工程的军事意义的席亚洲说,“我看路况糟糕点也不错,修太好了明军要是陆路来攻我们的话走得就太快了。”
单道谦负责的交通局的任务是,对现有的道路进行全面的道路硬化。他马上遇到了一个难题:硬化材料不足。
穿越集团修路用的硬化材料主要是煤渣和钢渣。最近钢渣被发现可以用来做磷肥之后,就被农业部门接收过去了,单道谦能用的只剩下了煤渣。实际上就算加上钢渣,对这一庞大的计划来说也是九牛一毛。
不但硬化的材料不足,就是现在已经用煤渣硬化的路面,也暴lou出耐压力不强的问题,硬木轮的重载牛车对路面破坏很大。
“得用碎石修筑路基,光这样的压实土路基以后车子越走越多,损坏起来也就更快。”
“要有维护,我要搞个维护班,分路段维护,只用不修,修什么路都得坏。”单道谦和建筑公司的梅林在被牛车压得坑坑洼洼的道路上巡视了一番之后说。
“碎石路?你还不如说沥青路。”梅林不以为然,碎石路自然比土路上铺一层煤渣要更好,但是上哪里去找这么多的碎石?
石头,他们有得是。自从开辟了南宝镇之后,穿越集团的一般建材用石料供应就主要来自南宝地区了,原来的百仞滩的采石场主要以制造高级建筑石料为主了。南宝矿务处主要是用爆破法大规模的开采的石料,但是填埋路基主要是使用碎石子。必须对石头进行加工破碎才行。
“你知道硬化这些路面需要多少碎石子吗?”梅林对单道谦说,“要是kao现在这样把妇女派工去敲石子的,全面道路硬化的话,得敲到猴年马月啊。”
“当然不能继续搞手工劳动了。群众运动救得了一时救不了一世。我是想请选矿厂帮忙么。”单道谦一屁股坐在里程石上,“选矿厂有2台破碎机的。搞石块破碎是绰绰有余。”
“现在那机器忙得很,水泥厂、燃料厂、陶瓷厂都要用……没日没夜的在破碎,再要负责修路石料怕是来不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