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机会,他的一位朋友见他身材高大,体魄健壮,五官端正,又天生一副好噪音,便把他介绍给一位制片人,安排他前去试了镜头。正巧,这位制片人为华纳兄弟电影公司工作,他一眼选中了里根,并立即让他与公司签订了7 年的演出合同。里根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会如此顺利地一步登上好莱坞殿堂。从1937 年6 月开始,他再不必为生计奔波,每周的薪金200美元仿佛从天而降,他高兴得一口气跑上好莱坞山顶,放开噪子大喊大叫了一场。
在电影厂的30 年,里根拍摄了50 部影片。他如饥似渴,但又相当知足,并不与人争抢角色,因此演了不少小人物,配角总派到他头上。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勤奋好学,努力提高演技,终于也赢得一些导演的赞赏,得到的角色变得重要起来,甚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服役之后,他重新被影片公司请回,他的知名度也与日俱增。演戏的同时,他热衷公益事业,长期担任电影演员工会主席。里根究竟为会员们作了多少事情暂且不表,单说说他利用这个地位巧妙地公私兼顾,找到了终身伴侣。
麦卡锡主义猖厥的年代,好莱坞也同样在劫难逃,黑名单满天飞,气氛恐怖,人人自畏。一位名叫南希·戴维斯的年轻女演员莫明其妙被列入怀疑名单,使她提心吊胆,夜不能寐,排演时心不在焉,语无伦次。导演发现其中必有问题,便询问南希。当他得知原由之后,反而放下心来,笑着安慰南希说:“你大可不必如此忧愁。我领你去见一位先生,他有回天之功,定能使你摆脱困境。”
南希怀着半信半疑的心理,见到了这位高大的中年先生。她根本顾不得注意那人的相貌风度,只求快些解脱自己。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南希的事情调查得非常迅速,原来南希被误当成另一位同名同姓者而被列入黑名单。问题水落石出。导演前去向这位先生道谢,不料,看见的却是那人搂着南希,并高兴地通知导演,他们已经订婚了。
言归正传。里根的幽默和风趣也并没有使他的总统任期平安无事。前回讲到,全国机场塔台指挥员罢工,遭到里根全部解雇。人们开始领悟到,里根不但能笼络人心,而且在政治上是位不可多得的老手。老成持重与他担任工会主席和加州州长的经历密不可分,电影界人员复杂,是锻练处事能力的好地方,而加州占据全国人口榜首,更是有心者的用武之地。
黑人问题在美国十分敏感,60 年代大规模民权运动之后,种族隔离有所改观,但几百年的种族歧视根深蒂固,时有表现,因此黑人的抗议斗争犹如一座活火山,随时有爆发的危险。里根上台后深知问题的严重,他心想处理这类事情如简单采用对待塔台员工的办法,那只能引火烧身。里根正在考虑更好的对策时,传来一则消息,使他茅塞顿开。
一个周末,某大学学生联谊会召开的晚会出现空前高潮,几十人高喊:“我买那个男的”,“我要那个女人”,“扒开嘴巴看看牙齿”,“和买牲口没有两样”笑声夹杂着喊声,直闹到天明。原来,大学生自编自演了一出活报戏,名为“拍卖奴隶”,一些人把脸涂黑,捆绑手脚,扮演黑奴,另一些人西服革履,扮成奴隶主,手持鞭子驱赶着奴隶。结果,观众也加入其中,争抢购买奴隶,出现了上面的镜头。
事后消息传开,黑人学生提出抗议,许多白人也坚决支持。校报不得不刊出学生联谊会负责人的检讨书,校长也被迫发表声明。事情越闹越大,在高校间不胫而走。最后惊动了一位先生,他直接来到肇事大学,在礼堂里发表了题为《社会变化: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演讲,受到全场几千名师生的热烈欢迎。
此乃不是别人,正是美国民权运动领袖小马丁·路德·金的儿子金三世。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活报剧事件的发生绝非偶然,它是里根政策的必然产物。里根犯了一个严重错误,没有抵制种族主义,他的任期是对种族主义者开放的‘旺季’,现在的政策实际在倒退,少数民族的生活比几年前又下降了。而且,社会上流行的电视片、立体声磁带都起到伤害黑人的作用,把黑人描写成罪犯,甚至怪物,甚至宣传只有当他们被白人收养后才能改邪归正。”
金三世并没有就事论事,而是提出尖锐的观点,他愤愤不平地言道:“我们衡量人不应以肤色为标准,而应以其品德为准。社会上普遍采用的词语也体现了对黑人的歧视。例如:少数民族的说法本是与多数相对而言,不应有其他含义。可是,现在少数民族已经成为贬意词,似乎是不光彩的。另外,对我们的称呼也莫明其妙,白人永远叫做‘白人’,而对黑人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叫法,什么‘有色人种’、‘黑种人’,现在又叫‘黑人’等等,难道我们至今还存在一个身份危机的问题吗?这明明就是一种歧视。”
为改变现状,金三世号召进行社会改革,促进相互理解,同时要加强各种形式的教育。他指出:“当今的教育是极大的失败。我们教人们如何谋生,却没有教他们如何生活。东方的日本国之所以能够在工业方面超过美国,正是由于日本人懂得在工作中进行合作。但是,我们美国人,用于内耗的时间真是太多,太多了。我常想,最强大的国家,应该具有最优秀的思想,而不是如目前这样,拥有最强大的武器。”
他最后提出,希望大学多招收一些黑人学生和教师,互相沟通,加强理解,消除隔阂。其实,美国自《民权法》颁布后,明文要求各学校招收一定比例的少数民族学生,然而,不少学校厌恶黑人,往往以亚洲人代替他们。80 年代以来,中国移民潮却正好使他们摆脱了困境。
再说里根总统,他根本不可能知道某一所大学发生的事情,但是,金三世的出现却惊动了他和内阁一班人,这也许预示着一位新的黑人领袖在成长。于是,里根与内阁商议,认为要想稳住黑人的最好办法,莫过于抬出他们心目中的英雄,金三世的父亲小马丁·路德·金。里根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自1986 年1 月起,纪念小马丁·路德·金的生日,将每年1 月份第3 个星期一定为全国纪念日。从1987 年起,联合国也把金牧师的诞辰定为纪念日。在美国,全国性节日共有10 个,其中只有3 个是以个人诞辰作为节日的,一个是“国父”华盛顿纪念日,一个是美洲发现者哥伦布纪念日,另一个即金牧师的生日。按说,美国政府此举已相当不易。但是,治标不治本,更何况还有几个州拒不承认这一节日。就在金牧师故乡佐治亚州,纪念活动屡遭反动的三K 党破坏,他们殴打游行人群,呼喊“不要黑鬼”、“权力归于白人”等口号。形势不容乐观。
黑人问题终究是美国一大难题,里根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就离开了白宫。
继任者布什是否比他高明?对待少数民族有何锦囊妙计?
正是:一波未平一波起,民族矛盾似火急。
欲知90 年代美国国内发生什么惊人事件,且待下回续表。
第二十六回 海湾战争逞威风 黑人竞选谈何易黑人无辜遭毒打,种族歧视目的达,民众愤起怒火烧,军队镇压作回答。
话说1991 年春,一位洛杉矶的黑人青年罗德尼·金驾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他正要去见未婚妻,兴高采烈地哼着小曲。他怎会料到,一场大祸就要临头。
由于超速他被警车截住,警察不问究竟就用高压电枪把罗德尼击倒,4名警察还对他大加拳脚。罗德尼不断喊着求饶,而围观的十几名警察见他被打得头破血流非但不予制止,反而连骂带笑,好不开心,还叫嚷着:“让他交罚金!”
此事在美国本是小事一桩,尤其在洛杉矶、纽约等大城市,黑人挨打、受辱的事件更是屡见不鲜。这次如果无旁人知晓,罗德尼也只得自认倒霉。然而事有凑巧。罗德尼挨打的经过恰好被一位当地喜爱摆弄摄像机的人无意拍了下来。在他和家人看回放时,发觉问题严重,便将录像带送到了电视台。当天,洛杉矶电视台播出了这段片子,其他多家电视台也都转播了该录像,全国上下都为这长达2 分钟的毒打黑人镜头所震惊。
在美国,超速行驶已司空见惯,一般都是警察先用无线电警告驾驶员,然后再截车处以罚款,很快了结。罗德尼由于超速被殴打致伤的消息公开后,引起全美公众极大愤怒。洛杉矶等城市群众连续几天示威游行,要求法办凶手。在社会强大的压力下,警察局拘捕了4 名打人的警察,并由检察官对他们提出起诉。
案子一拖就是一年,直到1992 年2 月才开庭审理,陪审团居然由清一色的白人组成。美国宪法规定,“除弹劾外,一切罪犯由陪审团审判”,看起来,似乎非常民主。然而,陪审团的组成大有文章。此次黑人遭到白人毒打,陪审团却把黑人排斥在外,可想公理何在?经过辩护律师和目击证人的激烈争论,4 月29 日,陪审团还是站在种族主义立场,宣布4 名白人警察无罪。这一消息如重磅炸弹,在焦急等待了一年之久的黑人当中炸开了花。
从审判当天下午起的3 天3 夜,洛杉矶全城大乱。黑人居民怒不可遏,涌上街头游行示威,焚烧汽车,点燃楼房,甚至有人痛打白人,整个城市火光冲天,烟雾弥漫。黑人愤怒的报复行为使全城陷于瘫痪,商店关门,学校停课,交通、邮电中断,国际机场被迫关闭。紧接着,全国十几座城市发动支援活动,接连发生暴力事件。各市政当局纷纷调动国民警卫队进行镇压,并在洛杉矶、旧金山、亚特兰大等大城市宣布实行宵禁。
事态引起了国际上的强烈反应,全球各种媒体纷纷披露美国的人权假象。菲律宾《新闻日报》说,洛杉矶暴力冲突“告诉世界各国,美国历届政府吹嘘的大熔炉,实际上是一口正在烧滚着种族主义关系的大锅”。西班牙《世界报》说,“洛杉矶事件反映出一种全球趋势:白人越来越富,而黑色和黄色皮肤的人则日复一日地变得更加贫穷,被推向绝望的道路。”印度人、伊朗人、希腊人都愤而不平地警告美国:“看看你们自己的后院吧!”“还是先管好自己家里的人权新秩序吧!”
面对世人的谴责,美国在任总统乔治·布什反应如何?此人又高又瘦,眼睛凹陷,入主白宫时已65 岁有余。身为得克萨斯州石油巨头,他资历颇深,老谋深算,历任联邦众议员、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共和党全国委员会主席、美国驻中国联络处主任、中央情报局局长,以及里根时期历任8 年的副总统。1992 年5 月1 日前后,布什正与谋士策划当年竞选连任总统,洛杉矶事件自然大煞风景,他决心不惜代价坚决予以镇压。布什下令派往洛杉矶的军队,包括陆军、海军陆战队、国民卫队和执法官等,共计2 万余人,全副武装,浩浩荡荡,可谓来势凶猛。结果,在流血冲突中黑人群众伤亡惨重,死亡50人,2300 余人受伤,l 万多人被捕。种族冲突被平息了,然而,指挥这场镇压活动的美军名将却深深地刺痛了黑人民众的心,留下一笔血债。
这位指挥员便是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他身材魁梧,体魄强健,戴一副考究的细框大眼镜,说话胸有成竹,做事干练果断,他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头卷曲的黑发和油黑发亮的肤色,此人正是美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黑人高级将领科林·鲍威尔陆军上将。
1987 年至1989 年,鲍威尔被任命为里根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他很少出头露面,默默努力工作。他深知,对于一个黑人来说,升到这个职位,付出过多少心血。他于1937 年出生在纽约市著名的黑人区哈莱姆区,家境贫寒。其父母在年轻时从牙买加移居美国,当过工人、办事员,父亲几乎目不识丁,母亲只有中学文化程度。鲍威尔从中学时代即开始打工挣钱,当他被纽约大学录取后,只因每年学费要750 美元而未敢登门,改上了公立的纽约市立学院,一年学费仅收10 美元。鲍威尔从小唯一的理想就是当一名军人。当他在大学里第一次穿上军装,参加后备军官训练团的活动时,做梦也不曾想到自己会最终登上将军的宝座。
60 年代的越南战争使鲍威尔有机会首次临战。他前后几次赴越,旷日持久的战争令他反感,他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是,军方根本没有弄清楚政治领导人的真正意图,为什么就把军队开到越南?也不知道最终要达到什么目的。鲍威尔的这个疑问一直带到他上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时,依旧没有得到解决。相反,他却因提出这个问题受到国防部长的严厉批评。原由何在?暂且按下不表,留作后话。
却说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海湾战争,猛烈地把鲍威尔推向前台,使其一时间成为明星人物,从此名声大振。
1990 年8 月2 日凌晨,伊拉克10 万大军及数百辆坦克突然压进邻国科威特,并在几小时之内将其占领。这种公然的侵略行径使国际社会震惊,各国舆论强烈谴责伊拉克企图称霸海湾地区的野心。联合国安理会成员一致决议,宣布伊拉克吞并科威特无效,要求它必须无条件撤军,决定对伊拉克实行经济制裁,并同意阿拉伯联盟向沙特派兵。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之一,对海湾局势极为敏感,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仅5 天,就向沙特派遣了第82 空降师,该空降师拥有4000名伞兵和一批战斗机。沙特原来就是美国的盟友,但对美国一味袒护以色列不满,故从未允许美军在其领土驻军。现在,为了对付伊拉克的扩张野心,沙特毅然决定让美军开进。与此同时,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几个月内迅速组成,共有100 万军人,数千架飞机和几百艘军舰。
1991 年1 月7 日,一场代号为“沙漠风暴”的军事行动开始了。战争初期美军以空袭为主,美国和多国部队在1 个多月时间里,出动了10 万架次飞机,对伊拉克进行狂轰滥炸,主要目标为军事设施、交通要道、机场、桥梁、仓库等。战争第2 阶段从2 月24 日开始,转为地面进攻。仅仅经过4 天的战斗,伊拉克军队便一败涂地,萨达姆被迫接受联合国关于立即从科威特撤军的决议。鲍威尔宣布科威特被解放,海湾战争胜利结束。
海湾战争消灭了伊拉克军队一大半的有生力量,使其阵亡2 万余人,被俘17 万余人,几千辆坦克被炸毁,共计损失约2000 亿美元,伊拉克元气大伤。美国军队伤亡不大,阵亡140 余人,因其他原因死亡230 多人。鲍威尔聊以自慰的是在总统作出停火决定这个问题上,他及时起了应有的作用,没有导致更多的美国人在战场丧命。他公开说,“我自豪而无愧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
攻击伊拉克的战火照亮了这位黑人将军,关于他的神话不胫而走。人们崇拜他,不少家庭给新生婴儿取名“科林”。一项民意测验表明,赞成鲍威尔工作方式的占66%,反对的只占7%。于是,在酝酿1992 年总统大选时,鲍威尔自然地成为呼声最高的一位竞选者。享有盛名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周刊曾预测鲍威尔一旦出山,必将成为第2 个艾森豪威尔。而且,对他参加竞选的前景作了具体分析,他如果参加共和党竞选,则将会取代在任总统布什,成为该党候选人,而且会以38%至42%的优势战胜民主党候选人克林顿。
面对舆论炒作,鲍威尔心态平静。如果说他丝毫未动过心,那是假话。
但是,最终他以理智战胜冲动,做出了不参加竞选总统的决定。人们越是高喊“鲍威尔将成为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