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炮的文娱生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郭大炮的文娱生涯- 第1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全本小说网,HTTPS://。)

    “郭爷,票房大火啊!”

    得到票房数据后,天禧影视的总经理马成,亲自向郭大路汇报道:“首日票房出来了,国内已经破了一点二亿的票房,在国外也已经到了九千八百多万,可惜不是美金。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但就算是这样,这在文艺片中,那也算的上是不得了的数据了!”

    马成很是激动道:“我让人在电影院外抽访了好几批观众,大家对这部电影都是一致好评,九百多名观众,,竟然没有一个说拍的不好的,这简直就是电影史上的奇迹!”

    他对郭大路佩服的五体投地,“郭爷,也就是您才能拍出这种作品来,以前很多人说咱们影视公司只拍肤浅的商业片,连一部有艺术气息的作品都没有,说我们水平低端,就知道挣钱。他妈的,说的我都不知道怎么反击!”

    马成爆粗道:“现在您这部《罗马假日》上映了,我倒要看看那些王八蛋还怎么说我!”

    他嘿嘿笑道:“我可是迫不及待的要打一些人的脸啦啊!”

    郭大路唯恐天下不乱,道:“打脸?这我喜欢啊,打不过跟我说一声,我替你嫩死他们!”

    马成惊喜不已,“有您这句话,我还怕什么?看我怎么干翻他们!”

    挂了电话后,郭大路打开房间里的电脑,登录自己的微信,发现微博下面果然是一片称赞之声。

    不过这些粉丝读者们的专业性等同于零,就知道说拍的好,看的很舒服,至于分析啊,感想啊,那是很难说出个一二三的,郭大路扫了几眼便不再看。

    等打开华夏的电影评论网后,才发现关于《罗马假日》的评论竟然又增添了不少,看了这部电影给这些所谓专业影评人的印象挺深。

    郭大路粗粗看了几眼,发现这些人的评论很有意思。

    “郭爷的电影我看的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本来还以为他这次的转型之作会成为一部失败的尝试,为此还担心了好长时间,就连这一次进影院的时候还在想,万一这部电影不尽如人意的话,郭爷是不是要引来全网络铺天盖地的谩骂?毕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一个人的名声越大,地位越高,他的敌人就越多,也越强大。虽然我非常想看郭爷捋胳膊挽袖子干翻敌人的场面,但我还是希望这部片子是部好作品。以上是我进入影院之前的想法,可是从影院看完影片出来之后,我就想问一句,还有谁?还有谁能拍出这种清新温情的文艺片?还有谁能拍出这种有着淡淡哀伤,但却依旧感觉幸福的片子?我不知道喷子们有没有勇气来喷这部电影,反正站在我如今的欣赏水平上,我觉得的这部片子堪称完美!”

    “看惯了郭大路打打杀杀的暴力作品,等到再看他的文艺作品的时候,心里老是有一种违和感,一个身高一米九多的昂藏大汉,拍动作电影,搞血腥暴力,这比较符合郭大路的人设,可如今他突发奇想的想要搞文艺,搞爱情,就好像是屠夫改行做刺绣,很有一种令人发噱的感觉。但自从看到这部片子的广告片花,我就知道这是一部好片子,现在看完之后,我发现自己想错了,这不是一部好片子,这简直就是神作啊!”

    “原来在郭爷粗豪的举止下面还藏着这么一副温情的面孔。我一开始还以为郭爷属于那种手拿两把板斧,一言不合就干鸟毛的粗汉,现在才发现自己是想错了,哪一个粗汉能拍出这种作品来?”

    “感觉这部片子是郭爷所有影视作品中少有的一抹温情,淡淡的爱情,微微有点失落的幸福,南柯一梦般的经历,都给了这部电影永恒的魅力。天下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人人都有求不得的痛苦,但也就是这种求而不得,才最令人难以忘怀。网站给电影评分最多只能给十分,如果可能的话,我想给它十三分,多一分感动,多一分温情,以及多一分淡淡的心酸爱情……”

    “我之前在网上说,郭大路搞文艺片,是在作死,但现在郭爷反手给了我一记非常响亮的耳光,原来郭爷搞文艺,玩温馨,拍爱情,一样很拿手。所以,郭爷,您赢了,请收下我的膝盖!”

    ……

    …………

    郭大路看罢多时,摇头笑了笑,在微博上@了一下以前说不看好他拍文艺片的杜斌,“杜导,现在我的文艺片出来了,是不是比你想象中的要好的多?你是不是本来想要攻击我这部电影,但是却发现原来拍的这么好,所以只好保持沉默?啊哈哈哈……我知道你们内心其实是对我极为佩服的,只是被妒忌之屎糊住了嘴巴难以发声,现在我大人不记小人过,允许各位对我的作品发表赞美的言论,所以,大家伙就别客气了,你们要知道,夸赞可是一种美德!”

    这个杜斌一开始在做电视节目的时候,指名道姓的说不看好郭大路搞文艺片,对于这一点,郭大路倒是不以为意。但在之后的好几次事件中,就像抽奖造假事件,炮轰相声事件,这些事件中都有杜斌抨击郭大路的身影,这就让人不能忍了。

    因此这一次郭大路成心要恶心一下他,特意@了一下他。

    他现在这个微博的关注人数已经过亿,乃是整个华夏关注度最大的微博之一,此时一有动静,立时就被几百万在线网友看到了,顿时一片哗然,奔走相告。

    “卧槽,郭爷开始打脸了,大家快来看!”

    “老婆,快快快,我们一起看打脸!”

    “哈哈哈,几喜欢郭爷这暴脾气,目测杜斌要吐血!”

    “吐个屁啊,没见郭爷都说了么,他们这些人的嘴巴都被屎糊住了!”

    “呕,这个比喻太特么恶心人了!”

    “来来来,咱们一起来提醒一下杜斌杜大导演,让他赶快给郭爷回个话,大家伙现在可都等着呢!”

    “对对对,一起去,打脸的事情岂能少得了我们?”

    一群网友闲的蛋疼,纷纷去杜斌的微博下面留言,要杜斌给郭大路回个话。

    似乎是看到了大家的留言,杜斌的微博很快就有了动静:“郭大路,我欣赏你的作品,但鄙视你的为人!像你这种小肚鸡肠的人,就算是拿到了奥斯卡小金人,得到了金狮奖,那也不会让人佩服,只会让人更讨厌!而且你这部电影拍的真的很好吗?华夏的公主什么时候去欧洲访问过?简直莫名其妙!牵强附会的故事有什么可看的?难道我拍的故事就一定比你差?做人不要太自我!在我个人看来,我自己的作品都是我的孩子,那一部都比你的强!”

    郭大路回复道:“吆喝,这是……精神胜利法?”

 第三百七十三章一篇小说

    (全本小说网,HTTPS://。)

    在华夏有句俗话,叫做凡事要留三分余地,意思是做人做事不要赶尽杀绝,以便为自己留一条后路。全本小说网https://。

    但还有一句话,叫做斩尽杀绝,不留后患。

    所以华夏人的处世哲学很有意思,往往就是两条互相对立的观点,却也能够自圆其说。

    不过这两句话到底应该怎么学以致用,那几只能是存乎一心了。

    但就郭大路的性格而言,他最喜欢的那就是毕其功于一役的战斗,对于敌人那是绝不留情,都是你的敌人了,自然用不着网开一面。

    杜斌这个人,郭大路本来对他没有什么成见,但他三番五次的向郭大路发难,一有机会就对郭大路展开攻击,搞的好像跟郭大路有血海深仇似的,这就令人讨厌了。

    现在郭大路见他连自卖自夸,大言不惭的说他以往拍的片子比如今这部《罗马假日》都要好,顿时被这哥们的厚脸皮给惊住了,尼玛,连这话也敢说?

    纵观异界电影史,文艺爱情片中,上百年来,成千上万部作品里,能超过《罗马假日》的电影绝不会有一掌之数。

    杜斌充其量也就是一个不得志的文艺片导演,而且还是以拍华夏的阴暗面来讨好老外,本身就是一个投机取巧之辈,导演能力一般般,也就是一个做记录片的水平,他如今说自己的片子比《罗马假日》还要好,在郭大路看来,这家伙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此人当导演多年,根本就没有拍出什么像样的东西来,可偏偏自命清高,整天陶醉在虚无缥缈的想象之中,觉得什么都是自己的好,看别人则是看什么什么都不顺眼,即便是四处碰壁却依旧觉得自己了不起。

    华夏的影视界中,这些年有这么一个主流观点:要想自己的片子获奖,那就多拍一下自己的国家的阴暗面,以这种阴暗中发生的事情来揭露出华夏政府的黑暗与华夏国民的劣根性。这样的电影拍出来之后,只要不是拍的很差劲,往往就能在国外获得奖项,而且有的还能获得分量很重的大奖。

    这种情况的产生,与西方世界对华夏形象的宣传有着很大的关系,一直到现在,百分六七十的西方人,还都以为如今的华夏依旧处于极其落后的局面,很多西方媒体都在丑化中国人的形象,甚至对中国这个国家也是百般污蔑,对中国进行妖魔化。

    有人曾在西方做过街头采访,很多外国人根本就不知道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连一个中国城市的名字都说不上来,对于中国的人口,经济、生活习惯什么的,完全是一抹黑,啥都不知道。

    就宣传教育而言,华夏比西方国家可要开明多了,但就因为宣传教育的不同,华人习以为常的一些东西,在西国家民众眼里却是极为古怪。

    比如在华夏,随便找个人都能说出西方著名国家的首都、代表性城市、以及这些国家相关的历史,可在西方,却很少有人对华夏有过细致的了解,他们甚至连夏国的首都在哪儿都不知道。

    很多外国人知道都是什么呢?

    他们知道中国人什么都吃,吃猫吃狗吃长虫,吃老鼠,吃蛤蟆,吃虫子,天上地几乎就没有中国人不能的。而且中国人还吃草药,也就是草根树皮熬制的汤药,而在西方文化中,只有巫师才会用草根树皮虫子等稀奇古怪的东西熬药,所以很多中国人的形象都被他们妖魔化了。

    再加上有部分国人出国的时候确实不怎么注意个人形象,随地吐痰,随手扔垃圾,在飞机上脱鞋晾脚,这些动作确实也拉低了国人的形象。

    而且西方媒体对华夏的报道很多都是扭曲的故意丑化的报道,好的事情几乎不说,负面的消息却是故意夸大。而这种负面消息的报道,甚至能影响华夏人对自己国家的判断,这是令人极其悲哀的一件事情。

    文娱界是被西方文化最先渗透的一块区域,如今很多从业者的思维都是西方化的思维,甚至连价值观都是西方人的价值观,而且还是那种歧视自己看不起自己国家的的畸形价值观念。

    就像杜斌,他虽然有文化有学历,但思想上却被西方文化所主导,因此最喜欢找自己国家的阴暗面,并且以在国际上揭开国家的伤口为荣,为了讨好国外的电影评论人员,不遗余力的黑化自己的国家,然后便得到西方电影节的青睐,于是就能拿到奖杯奖牌,回到国内之后,也就成了著名导演。

    郭大路最看不起的就是这种玩意儿,以抹黑中国人的形象来给外国人舔菊,这种连自己的国家都不当回事的人,简直是一坨屎都不如。

    他本来对杜斌不太了解,一开始就知道他是一个搞文艺片的导演,还被广电封杀过几年,本来以为这家伙是个像自己这样,敢跟电视台硬肛的汉子,结果这两天了解之后才发现,原来这还是个吃里扒外的东西。

    这种在文化上崇洋媚外,在心理上卑躬屈膝的人,偏偏还自鸣得意,自以为自己了不起,实在是将自欺欺人的行为玩到了极点。

    现在见杜斌还是这么的自高自大,郭大路也没啥好说的了,准备一棍子将他敲死。

    而在杜斌的微博刚刚发出来,就引的广大网友们的一致嘲笑。

    “我靠,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竟然还好意思拿自己的作品跟郭爷的作品相提并论?杜某人也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哈哈哈,笑死人了,杜导,你这么吹牛,就不怕把牛吹爆吗?”

    “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前段时间,自己的电影票房只有几十万,据说裤衩都赔掉了,现在竟然还有脸跟郭爷叫板,到底谁给了你这么大的底气?”

    “估计郭爷看到这个回复,人都要笑抽了!”

    “郭爷表示一脸懵逼!”

    “哎呦,郭爷发话了,说杜斌这是精神胜利法。说的真形象,这姓杜的玩的确实就是精神胜利法啊,我虽然现实中不如你,但我在精神上却已经战胜你了!”

    “哈哈哈,自欺欺人,莫过于杜斌杜大导演!”

    就在这些网友们展开大讨论的时候,郭大路的微博上又有了动静:“最近一直想写一点东西,原因是前几天与秦俑打了一个赌,我说要写一部足以传世的作品,他却是不信我能够写出来。我最近还发愁,到底写哪一部作品才能够的上‘传世经典’四个字,现在看到了杜导的言行,终于给了我极大的启发,现在粗粗做了一篇小文,发在了我的论坛上,大家若是有兴趣的话不妨去看一下,顺便帮助找一找问题,挑挑毛病,尤其是杜导与秦老爷子,还请两位多多指教。”

    众网友大奇,纷纷点开链接去看郭大路写的到底是什么文章。

    打开链接后,直接就进入了郭大路的论坛,然后就看到被置顶的一篇小说,小说的名字叫做《阿q正传》。

 第三百七十四章 阿Q正传

    (全本小说网,HTTPS://。)

    “我要给阿q做正传,已经不止一两年了。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但一面要做,一面又往回想,这足见我不是一个“立言的人,因为从来不朽之笔,须传不朽之人,于是人以文传,文以人传——究竟谁靠谁传,渐渐的不甚了然起来,而终于归接到传阿q,仿佛思想里有鬼似的。”

    “但近日见到了一些人一些事,就越发觉得为阿q作传的必要性。”

    ……

    “…………立传的通例,开首大抵该是“某,字某,某地人也“,而我并不知道阿q姓什么。有一回,他似乎是姓杜,但第二日便模糊了。那是杜太爷的儿子进了秀才的时候,锣声镗镗的报到村里来,阿q正喝了两碗黄酒,便手舞足蹈的说,这于他也很光采,因为他和杜太爷原来是本家,细细的排起来他还比秀才长三辈呢。其时几个旁听人倒也肃然的有些起敬了。那知道第二天,地保便叫阿q到杜太爷家里去;太爷一见,满脸溅朱,喝道:

    “阿q,你这浑小子!你说我是你的本家么?“??

    ??阿q不开口。????

    杜太爷愈看愈生气了,抢进几步说:“你敢胡说!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本家?你姓杜么?“????

    阿q不开口,想往后退了;杜太爷跳过去,给了他一个嘴巴。

    “你怎么会姓杜!——你那里配姓杜!“

    …………

    ………………

    在原本的《阿q正传》里,打阿q嘴巴子的是赵老太爷而不是杜老太爷,但郭大路成心要羞辱杜斌,直接就把赵老太爷的姓氏改成了杜,如此一来,读这篇文章的人,只要看到这个“杜”字,再结合杜斌与郭大路的矛盾,就自然会联想到杜斌身上,自此浓浓的讽刺意味便流露出来。

    而在这部书中,郭大路将序文中的最后一句也进行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