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上头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要上头条- 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难道你不觉这样才更残忍?更虐心?”伊纳里多默默问道。

    “不。看到问题,试图解决,才更深刻。这个剧本这样设置尽管是对住了很宏大的命题,但归结到一起却有点空了。”甘敬说着自己的理解。

    “这些个问题真的是现实的反应,你觉得巴塞罗那乃至西班牙政府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影片里能给出切合实际的方法吗?胡编乱造岂不是更不好吗?”伊纳里多说的有理有据。

    甘敬愣住了。

    “你再考虑考虑,这些其实都只是延伸,是影片背后的逻辑。阿甘,我很高兴你思考这些,但你要再试着剥离,最后能把角色演出来。”伊纳里多起身,拍了拍甘敬的肩膀,准备回去。

    在他走到房间门口的时候,甘敬忽然说话了:“也许有办法。”

    “嗯?”伊纳里多回身注视。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甘敬用中文轻轻唱道,面色颇为认真。

    “哈?”伊纳里多没听懂。

    甘敬一笑,摆摆手:“明天见。一切顺利。”

    “ok。”

    伊纳里多知道,两个人已经达成了共识,尽管可能只是短暂的。(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百九十四章 病

    (全本小说网,。)

    主演和导演达成共识,拍摄就极为顺利。

    甘敬是个年轻人,男主角是两个孩子父亲的中年人,没开拍之前所有人都知道这将会是个很大的挑战,但出乎意料,甘敬在拍摄中所表现出的状态震惊了剧组的所有人。

    导演伊纳里多是掌控全局的那个人,因为这个因素对于最后剪辑的效果越发有了信心。

    《美错》总体氛围是昏暗低沉的,主角则是孤单又颓败,在这样的背景中,乌克鲍尔对于孩子,对于其他人所展现出的责任和善意也就愈发像是一盏黑暗中的烛火一般。

    尽管微弱,但清晰可见。

    然而,这样的可见只能继续持续两个月,不得不说,真的很残忍。

    随着演出状态的愈发出色,甘敬渐渐在拍摄之余也变得有些沉默,最先发现他状况不对的不是周围人,而是几乎每天都和他视频交流的郝戎。

    中戏的课程不算太紧,但郝戎作为系主任是有很多事要做的。

    为了沟通一批学生的片场实习,郝戎中断了几天与甘敬的联系,等他再次视频的时候正是巴塞罗那的晚上。

    “甘敬?”

    郝戎的视频请求过了许久才得到回应,屏幕上的视频打开,对面已经有点熟悉了的房间没开灯光,甘敬坐在床边的景象有些模糊。

    “嗯。”经过网络的衰减,甘敬的声音有点飘忽。

    皱了皱眉,郝戎觉得不太对,但仍旧如常的问道:“最近几天拍摄顺利吗?看剧本,你们这个拍摄进度是相当快啊。”

    本来启用了一个年轻人,伊纳里多是做好了仔细打磨的准备的,但甘敬出色意料的火爆状态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结果有时候一些重拍反而是因为其他人准备的不够。

    这其中,尤其罗晋的表现不是太符合标准。

    “对,这周大概就可以结束。”甘敬的声音有些低沉,侧了侧脸,表情有点难以言说的痛苦。

    郝戎顿了顿,首先恭贺了甘敬的进度,随后状似无意的说道:“我昨天开导了一个学生”——这是他瞎编的,“他演戏啊比较投入,有时候甚至有些分不清戏里戏外,我是挺看好他的。这样的学生往往能演出来。但是呢,我也和他说了。”

    认真盯着屏幕的影像,郝戎把声音放柔和,长辈般的娓娓道来:“戏如人生,戏如人生,这是对的。反过来可不太好,人生不是戏。”

    “我们演员都要有一个抛锚点,一部戏之后要能停下来回到现实。每个演员都要找准自己的那个点。”

    甘敬终于有了些表情,笑了笑,没有点破郝戎的好意,但是心里很感激:“郝老师,我没事。”

    “那就好。等你拍完戏回国啊,我这边朋友又给送了几瓶好酒。等你来尝,你不来,我可不开啊。”郝戎没有直接劝慰,从侧面引导。

    甘敬点了点头,挂掉了视频。

    书房里,郝戎对着电脑屏幕皱了会眉头,起身走到门口对着妻子喊道:“老婆,老婆,你找人给我买几瓶茅台,过一阵我要用。”

    “好。知道了,喝喝喝,就知道喝。”

    郝戎微微一笑,重新回到书房,琢磨着过些天应该怎么当面开解甘敬。

    他觉得甘敬大概是遇到了很多演员都会遇到的问题,入戏太深,有些抑郁——《美错》剧本就在书桌上摆着,郝戎是知道这个本子有多压抑的。

    生死、苦难、惨剧、责任,这些纠缠在一起,偏偏乌克鲍尔的心灵又有些纤细敏感,实在是个很难的角色。

    不过,只是拍这么一部戏应该没多大问题,郝戎这样下了判断,思考了一会开始处理起其他的事情。

    然而,事情并不像郝戎所想的那样。

    甘敬状况要严重的多。

    他承受的不单单是《美错》剧本里所代入的人物情感,更有《霸王别姬》里程蝶衣的跌宕起伏。

    为了演好这部戏,甘敬在拍摄之余一直有代入到张国荣这部巅峰之作里,相比较现实拍摄,这种原汁原味的投入才是更为麻烦的。

    之前郝戎告诫甘敬,戏如人生,人生却不是戏。

    偏偏,《霸王别姬》里,程蝶衣就是个分不清戏和人生的角色,最终落了个香消玉殒,自刎而亡。

    程蝶衣的悲哀,纤细,敏感,是胜于乌克鲍尔的,是大时代转换下任何人都难以逃脱的。

    不疯魔,不成活,程蝶衣疯魔了,成为一代艺术大家。

    甘敬也疯魔了,《美错》的表演很顺利。

    剧组里所有看过他表演的人都服气了,强大而精准的控制力,悲怆丰富又难以倾诉的情感,甘敬的演出让人无话可说。

    尤其是,国内来的两位演员,成泰燊和罗晋感触更深。

    成泰燊还好一些,作为经常混迹艺术圈的演员,他最开始就看过甘敬演的《梅兰芳》,只是惊诧于甘敬的进步如此之大,隐隐就是把人给演活了的感觉。

    类比之下,这样的角色演出他近年来几乎都没有见到过。

    不过也因为毕竟是外国片的原因,虽然有参演,但成泰燊还是带着一种欣赏眼光来看的。

    罗晋不然。

    最开始的不服气和小嫉妒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这部戏里他不复杂,担当了一个同性恋者的角色,顺便在一个镜头里秀了一把身材——本来这是他值得自豪和骄傲的事情。

    可这种原本持之自傲的优势在甘敬的演技面前被击碎的连渣都找不到了。

    在和甘敬的对手戏里,罗晋有时候会觉得站在面前的压根不是那个华夏的年轻甘敬,而就是那个被生活、生死、环境所压迫的乌克鲍尔。

    这种认知愈发让人沮丧,但也真的激发了年轻人的动力。

    罗晋此刻真的把自己当成一个年轻人,而不把对方当成一个年轻人——也许这是得益于化妆技术所带来的安慰。

    不管怎样,出身北影的罗晋下定决心回国之后接的本子都是要走演技路线,而不是花瓶美男路线的。

    在他这样的心思中,《美错》以一种疾速状态悄然杀青了。

    十二月三十一号,恰好是公历年即将度过的一天。(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百九十五章 反转

    (全本小说网,。)

    一部艺术片打磨甚少,伊纳里多不知道是该诧异还是该庆幸,他深深觉得自己选对了人。

    不,是上帝的指引带来了甘敬。

    这种状态下的甘敬真的是可以和一些经典影片的演出相媲美,他演出了伊纳里多之前所没想到的一些韵味,隐隐的有些东方哲学的味道。

    这种效果需要伊纳里多慎重的思考怎样剪辑成片。

    剧组杀青,甘敬和两位同胞、一众群演只是简单的告别,没有依依不舍,甚至于他都没再关心伊纳里多怎么处理后期和发行。

    他察觉到自己的状态不太对了,不过除非物理性病痛,病人一般是难以认识到自己生病的。

    甘敬只是感觉自己可能是压力太大,压根没往抑郁方面去想。

    告别剧组,联系了下国内,又通知了安迪一声,甘敬暂时想一个人逛一逛。

    没有乱走,甘敬就在巴塞罗那走了走,就在乌克鲍尔待的这座城市里看一看——这么想时,他一点都没有察觉到其中的违和感。

    十二月三十一号,一月一号,在他一个人的随意走动中,时间往后翻了一页。

    甘敬没注意这个,等他注意到手机上年份的变化才后知后觉默然一笑,突然想回国一趟。

    就这个样子,甘敬直接买了回国的航班飞回了京城。

    相比较之前的默默无闻,这一次倒是有记者拍到了甘敬的身影。

    只是,这名记者再三揉了眼睛才确定自己拍的真是甘敬——照片里甘敬明显发福,一身灰色衣服更是显得老气。

    瞧起来,这家伙一点都不像是个明星演员,就活生生是个三十来岁的落魄中年大叔。

    新闻很快出来了,只是在甘敬回国的第二天,一份报纸就刊登了他的消息。

    ——《甘敬落魄,从美国狼狈而回?》

    紧接着,就着这条新闻,又有一家媒体借题发挥,《价值利用完毕,美国无片约,甘敬身材发福》,内容里对于甘敬吃胖的原因大加猜测。

    因为两家媒体都不是什么大报,所以这样的消息一直到了两天之后才在网上有了波澜。

    得益于陈辉虹的运作,甘敬在围脖上的粉丝相当不错,不过一直都是一些之前影片的花絮和宣传,然后则是香港和台湾综艺节目的通告。

    一段时间不见的照片被贴上围脖,不少人都大吃一惊。

    甘敬这是怎么了?这是受到了什么打击?

    眼看甘敬是有热度的,娱乐媒体们更乐于报道关于甘敬的消息了,出现在京城,出现在酒吧,乘航班飞抵羊城……在国内就没有媒体记者们查不到的,也就愈发让粉丝和吃瓜群众疑惑,因为始终不见当事人发声。

    一月十号,记者拍到甘敬再次乘坐航班离开国内的照片,依旧是发福和憔悴。

    这一次,甚至有娱乐报纸用了了这样的标题。

    ——《7。5亿先生狼狈出逃,他的演艺生涯结束?》

    甘敬没看到这样的报道,可陈辉虹看到了,他是气的七窍生烟,恨不得再把这个媒体给告到法庭上。

    不过陈辉虹还是按捺住了,这一趟他有和甘敬接触,只是觉得他心情不太好,别的倒是没什么,而且甘敬还带来了消息,一是《美错》杀青将会很快上映,二是《时代周刊》关于甘敬的刊载内容就在新的一期里。

    《美错》的电影拍成什么样,陈辉虹本来心中就是有压力的,这一趟一看甘敬心情如此不佳,也就有了猜测,因此打算冷处理这事,不做什么宣传。

    本来这部片子就不会在国内上映,宣不宣传对于票房都没什么影响,更何况这种艺术片也不太在意这个。

    他对于《时代周刊》的效果是很期待的,也为此提前了不少准备工作。

    随着陈辉虹负责周迅工作室的工作,他的重心渐渐倾向了大陆,目前来说,工作室就两个艺人,一是周迅,二是甘敬。

    本来陈辉虹和周迅是多年的好朋友,他是有做迅哥儿经纪人的想法的,但甘敬这个奇葩需要人负责,周迅方面也有另一名老友余光照看着,所以也就作罢了。

    这次陈辉虹憋着力气,找了余光照,又借用了周迅的资源,打算好好宣传一把甘敬登上《时代周刊》这个事。

    一月十三号,《时代周刊》最新一期,甘敬尽管不是封面人物,但也占据了一个不错的位置。

    一时间,陈辉虹准备的媒体资源倾巢而出。

    ——《华夏艺人登上美时代周刊,甘敬未来之路可期》

    ——《从保安到时代周刊,我们这个时代充满奇迹》

    ——《他为什么能登上时代周刊?》

    同时,发觉网络效果的陈辉虹和围脖官方沟通,给甘敬增加了个引导标题,做了个文字采访——文字采访当然只是通稿,但即便如此,也有了不错的效果。

    甘敬的粉丝量在噌噌的往上涨,很多人都很好奇近期来这个轰炸媒体的人到底有什么本事。

    从《7。5亿先生狼狈出逃,他的演艺生涯结束?》到《他为什么能登上时代周刊?》,甘敬只用了三天的时间。

    随后,陈辉虹踩准时间点,在甘敬帐号粉丝量涨上来时发布消息,表示甘敬发福是为了演戏需要,不是因为自甘堕落、遭受打击什么的。

    这样一来,很多人就理解了。

    只是,陈辉虹担心《美错》的影片质量,没有公布这部电影的名字。

    当事人不公布,粉丝和记者却是有其他办法的,很快,就有人挖出,甘敬和成泰燊、罗晋一起出演了外国剧本《美错》。

    记者在采访到罗晋的时候,后者对于甘敬的演技大肆夸赞,一点都看不出敷衍的样子。

    这种表现很让人期待影片质量,紧接着,有记者留意到了这部影片导演在欧洲的发声,“美错将会冲击戛纳奖项”!

    新闻很快就有了,一月十九号,华夏娱乐报《甘敬戛纳电影节展望》——他们在几乎不知道剧本内容的情况下,就开始对于戛纳电影节状况做出分析,看起来一套一套的还分外详实……

    一月十号《7。5亿先生狼狈出逃,他的演艺生涯结束?》。

    一月十三号《他为什么能登上时代周刊?》。

    一月十九号《甘敬戛纳电影节展望》。

    甘敬用了九天的时间,让粉丝和吃瓜群众看到了舆论的反转。(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百九十六章 邀请

    (全本小说网,。)

    一月份,就在陈辉虹志得意满,觉得这阵宣传办的漂亮的时候,他忽然发现有一些不在计划内的媒体开始热炒戛纳电影节的事。

    从纸媒到网络,陈辉虹越来越侧重后者,目前围脖上面的言论都是他在负责,经常性的琢磨甘敬的语气,模拟正主。

    到了临近月底的几天,他才发觉到媒体热炒五月份戛纳电影节甘敬冲击奖项,察觉到不对之后,连忙试图往这个方向泼冷水。

    舆论从反转到热炒是两个极端,显然,这背后又是有些默契的捧杀,你厉害,你能上时代周刊,那你继续厉害,看看能再拿个奖不?

    陈辉虹对此很恼火,他认为甘敬未来会很有前途,但绝不是现在,尤其是这个《美错》剧本的难度很难完美演绎。

    之前忙着反转,现在忙着降温,倒真是一团乱麻让陈辉虹一阵好忙。

    ……

    就在老陈国内处理的如火如荼之际,甘敬正悠游在欧洲大陆之上。

    回国一趟,和经纪人商量了一番,看到狗子正沉迷游戏,看到许许多多的同胞正真实的活着,他心情忽然好上了许多。

    只不过还是想一个人静静。

    因为办理了欧洲签证,所以甘敬也不想浪费这样的时机,就回转西班牙从巴塞罗那为起始位置逛了起来。

    巴塞罗那有浓郁的足球文化,甘敬在这里几乎没有人认识,逛的途中还开开心心的和一众路人踢了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