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面商人之强国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位面商人之强国梦- 第1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还可以吧,导弹火箭推进和核物理这块对于我们国内基本都是空白,一些必要的研究设备和基本的理论书籍都没有,我和三强现在更多的是先开展知识普及工作。”钱学森先开口答道。

    “是啊,虽然西北大学城,诸如各类教育设施和图书资料可谓超乎想象的丰富,但是我们这半个月观察下来,发现学校内的学生知识层次还主要集中在初中、高中阶段,对于大学这块涉猎的非常有限,知识储备很不够。暂时能够达到助理研究员水平的学生数量非常少,初步估计需要4~5年的时间,我们才能培养出第一批足够数量的助理研究员和少量独立研究员,这个过程省不得。”钱三强接话道。

    “恩,我那边的情况也差不多。”钱伟长点头道,“让人遗憾的是,四五年后,国外的科技,尤其是因为战争,说不定又要向前发展一大块,我们还在原地踏步甚至退步,唉,真有些着急啊!”

    “这个没有办法,砍柴不误磨刀工。没有足够数量的基础研究人员和必要水平的工程师配合,实物制造根本无从谈起,我们只能暂时做一些纯理论的方向性研究。好在这里的大学城附属的印刷厂设备数量充足,我们需要先把原来星条旗没收走的,不让我们带回国的各种书籍资料,凭借回忆默写和重新推算印刷出来,分发给各学生,只有这个基础做好了,再加上这几年内陆续想办法自制出一些研究器材和设备,才能进行真正的研究工作。伟长先生,你上周新出版的《弹性力学》我看了,感觉很不错。”钱学森开口道。

    “哈哈,谢谢!”

    “学森先生说的对,好在这里的电力供应非常充足,不用担心缺电造成的科研止步。”钱三强点头同意,然后转首问向雷达专家范奕晖(读者大大龙套角色)、火炮专家梁万庆(读者大大龙套角色)等人,“奕晖先生,万庆先生,你们那边是不是好一点?”

    “我这里还不错,红党提供了几部缴获自倭寇的雷达,有三式一号三型警戒机3部,三式空六号警戒机4部,四式警戒机2部,要地用二型机1部,野战移动用警戒机2部,四号一型标定机3部,四号三型改1标定机3部,二式一号一型警戒机1部,比我想的数量种类要丰富的多。通过实机拆解和分析,可以让学生们一边动手摸索一边熟悉设备,学起来兴趣足效率高。加农炮,以及各种口径的105mm、75mm火炮,炎黄红党军方都有样品,并且必要的火炮军工厂也已经投产。参观军工厂的那天我特意留心看了,虽然炮管的生产数量不算特别多,但是设备非常先进,甚至我觉得比星条旗国内还先进,但是我询问工人,他们也只是知道设备怎么用,具体设备是哪国哪里生产的,他们并不清楚,传说是到炎黄避难的各国专家联手制造的。”火炮专家梁万庆也答话道。

    正聊天间,十几人的专家队伍在“导游”的有意引导下,来到了一座不很起眼的小厢房内。

    “各位专家,请在这里稍等片刻。”导游说完后,就礼貌关闭房门走了出去。

    “咦?怎么回事?”

    “我不知道。”

    “我也不清楚。”

    很快,红党负责情报工作的李克nong从侧房的小门内走了出来,说道:“不好意思,以这种方式和大家见面。但是为了保密,不得不如此。大家都是经过我们多方排查,确认真心报国的爱国科学家。下面我将带你们,去亲眼见见我党的最高机密,请跟我来!”李克nong说完将手深入厢房内一座佛像的口内(里面有指纹扫描设备)。然后只听“嗡”的一声,屋内正中央的大佛底下突然一颤,机关打开,显露出一条向下的通道。

    十几位专家微微一愣,相互对了对眼神,很默契的没有发言,一个挨一个的走入。

    经过白炽灯光照射的平缓向下通道,众人来到一处电梯处,再通过电梯,下降到距离地面200米深的地下秘密军事基地。整个军事基地最高处高达50米,四周是一个直径达到1公里的圆形,使用雅迪提供的最新型纳米级合金建造,保障了最高等级的安全。

    “这座基地是按照9级地震标准建设的,安全性大家不用担心。”李克nong看到众人被规模庞大的地下建筑工程震撼的合不拢嘴时,笑着介绍道。然后带领众人走入中间的一处5层高楼房,里面放着一排排的后世电脑。

    “这是什么?电视机吗?”钱学森从没有见过类似电脑外观的产品,很好奇的问道。

    “这是计算机终端,连接着盘古超级计算机。”

    “计算机终端?盘古超级计算机?是机械式的继电器计算机吗(每秒计算5次)?”钱学森惊喜的问道。由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埃尼阿克)要到1946年才问世,所以此时世界上的科学运算,一般靠人海战术,先进一点的靠继电器计算机。

    “机械式继电器计算机?应该不是吧。”李克nong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估摸着答道。

    “这样啊。。。。。”钱学森有些失望,但还是继续问道:“那它的计算速度是每秒几次?3次还是2次?”

    “计算次数吗?”李克nong听到钱学森报出的数字不禁乐了出来,然后说道:“如果我没有记错,它的运算速度应该是每秒三千万亿次!”

    “你说什么!?”十几名专家一齐惊愕道。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二百三十五章 走上正轨的军事学院

    陕西省米脂县,炎黄红党地下军事科研基地。

    “三千万亿次?开你什么玩笑!”一向治学严谨的钱三强第一个不信道。

    “真的能达到三千万亿次?这从机械设计上讲是不可能的啊!我相信没有任何一种机械结构能够达到并承受这么高速的运转速度,仅仅极高速所带来的高温就是难以跨越的技术难关。难道是并行处理技术?可是即使这样,考虑到现有机械的摩擦阻尼系数,也绝难以生产出满足如此高规格设计参数的产品。”钱学森一边提出疑惑,一边开动脑筋思索道。

    “当然,如果是机械类的肯定不行。不过如果是依靠电子进行运算的话,就没有任何问题。这里有一段纪录片,是我们从各类资料中逐步发掘出来的,大家可以先看看。”李克nong说完,按动开关键,只见从zhongyāng最大的一块液晶屏幕上显示出画面,然后播放出一段计算机进化历史(删节版,减去了电子管等,直接从8086型cpu开始讲起)。

    十分钟后。

    “这么说,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实现和化学制造工艺向微米级别的迈进,是实现超高速运算的基础。”钱伟长看到视频最后,按捺住激动的心情问道:“我能问一下,这些东西是哪里来的吗?”

    “很抱歉,真正来源地这个不能说,这是我党绝密中的绝密,知道的人必须终生限制ziyou。我只能说,制造这些东西的‘他们’应该不属于这个地球,但很偶然的机会,这些东西被我党最先发现。也许是老天看炎黄过去一百年太苦太难,所特意给予的‘眷顾’。我们也不知道‘他们’是谁,何时来的,怎么来的。我们只是根据不断的整理分析,推测这些东西,应该极有可能是地外文明遗留下来的设施与资料。并且根据物资设备上面的灰尘厚度和痕迹,可以确定它们已经离开很长很长时间了,因此可以推断说,它们再次归来的可能xing极小。并且我们也发现,已整理出来的资料中,涉及的不少武器装备,与现在各国装备的坦克、飞机、军舰等,都很有几分神似的设计思路与方向,所以我们认为,这些设备和资料,应该是领先当今世界科技水平五十年到一百年左右,也可以说是现代武器发展几十年上百年后的终极版本。”李克nong扯起ufo大旗开始忽悠道。

    “天之眷顾吗?”钱学森喃喃自语道。

    “这到能解释的通,为什么贵党能够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改天换地,实现难以理解的跳跃式大发展。”钱三强感叹道。

    “如果没什么问题,下面大家再看看关于‘原子弹’和‘氢弹’方面的视频资料。”李克nong害怕言多必失,立刻转移话题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等人,先后观看完盘古超级计算机、原子弹氢弹爆炸、地地弹道导弹、反舰导弹、空空导弹发shè场面以及各类各型雷达火炮的视频集锦后,全部被震惊的说不出话来。画面中展示出来的技术和武器,已经远远超过目前世界的科技水平,虽然还可以看见一些现在武器的影子,但是毫无疑问那是领先不知多少代后的成熟产品。

    视频影像播放结束后。

    “我们这些已经知道秘密的人,会不会~~”一直没有说话的火炮专家梁万庆,有些担心地问道。

    “请放心,我们会对各位进行适当监控,但不会影响各位生活。各位都是我们多轮仔细确认过的爱国科学家,我们不会犯下‘因噎废食’的错误。另外,虽然我们因‘眷顾’接受了一大批武器装备和科研资料,但是大家也看见了,这里只有大量的理论书籍和教学影像资料,没有实际存在的‘人’来传授,这就需要我们自己逐步对知识进行消化吸收,让它们真正变成我们的。”

    “你的意思是?”

    “未来如果大家没有异议,一半的时间在这里学习,剩下的一半时间,要用于教授我们政审合格后的学生。炎黄的复兴需要大量的各类科研人员的力量,而你们就是他们的知识引路人,我们把这个计划的称为‘凤凰’!”

    “要限制人身ziyou吗?”雷达专家范奕晖担心的问道。

    “现阶段恐怕真需要适当限制一下,毕竟我们国内此时有大量的外国人士。因此我们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就逐步把距离此地100米处的米脂县,由内到外打造成一个禁区型的科技新城,各位和家人将暂时屈身在那里生活。但我们保证,最多6年,最少3年,我们就可以收复全部故土(包括宝岛、琉球和其他计划中的海内外土地),完成必要的工业基础建设和工人阶级及知识分子人才的培养与储备,到那时,各位都将‘恢复’ziyou。”

    “3~6年吗?也好,就当重新读一次大学,正好完完整整地学习一下这些先进的科学知识,我加入!”钱伟长第一个表态道。

    “我也加入!”钱学森跟着说道。

    “还有我!”

    “我也是!”

    。。。。。。

    就在炎黄自己本民族的科学家,准备迸发最大的热情,燃烧出自己最大的光和热,去投入到炎黄复兴的伟大事业中时,另一场用美元“买”来的教学盛宴也在慢慢拉开帷幕。

    炎黄东北辽宁省,炎黄海军舰艇学院。

    新成立的炎黄海军舰艇学院,坐落在辽宁省葫芦岛兴城市。其地理位置在辽东湾西侧,渤海海域内,与黄海隔着辽东半岛,海上、空中安全无忧。

    此时这里忙碌而又宁静。说忙碌是因为舰艇学院里,不论是星条旗教官还是炎黄军队学院,都在认认真真的工作学习。二战时的星条旗军人,虽然依旧保留骨子里的舒适情调,但是工作时间他们还是非常尽责的。只是在工作之余,相比较炎黄学院的废寝忘食的读书训练,前者更喜欢在舰艇学院内设的“星巴克”咖啡馆与“炎黄风尚”西餐厅里。那里面有星条佬熟悉的咖啡香气和牛排香味。说它宁静则是因为由于炎黄海军舰艇学院的军事xing和相对保密xing,所以其四周一片旷野,看不到一处民居,荒凉的很。当然了,最令王凡头疼的语言沟通问题,也在中英文的标准语舰艇cāo作手册,和在星条旗国内开出十倍工资聘来的唐人街居民充当翻译的措施下,大体解决了。

    此时舰艇学院内,新建的三层教学楼里,海军初级班正在上课。

    星条旗军官手拿指示杆,对着黑板上挂着的舰艇线图做大体讲解,讲明各个舰上岗位的大体职责和cāo作要领。然后让班上的海军学员上前,对着讲课台围城圆形,再摆上红党军队早就准备好的大比例舰艇实物模型,一层层打开,具体描述如何跑位和应急cāo作,以此让所有人有最高效和最直观的认识,从而最大限度的缩短教时和学时。

    同一时间,辽东湾内,早先在青海湖有过基础训练的红党海军战士,正在进行海上实弹演练。

    四艘鞍山级驱逐舰和一艘黑龙江级巡洋舰(倭寇最上级重型巡洋舰)、一艘青海级巡洋舰(倭寇阿贺野级轻巡洋舰)组成菱形战斗阵型:一轻一重两艘巡洋舰处于中间位置,四艘驱逐舰分布主力舰两边,形成掩护阵型。

    由于二战时不像后世经济全球化那样货轮满地跑。所以整个辽东湾内非常的安静。再加上倭寇的联合舰队进不来,炎黄自己的造船能力几乎没有,已有货轮的数量也非常少,所以海面上只能看到这几个“大家伙”在走走停停,瞄准开炮。

    黑龙江号重巡洋舰。

    “开启主机辅助鼓风机,打开各缸示功阀。”在驾驶指挥舱的星条旗军官命令道。

    “是,正在开启,仪表显示一切正常。”

    “冲车,关闭各缸启动阀,供油单元向主机供油,准备紧急倒车。”

    “收到,冲车正常;供油正常;紧急倒车正常。”负责冲车相关的轮机长通过船内电话回答道。

    “报告滑油压力、滑油温度、缸套水温度。”

    “滑油压力5,温度61度,缸套水71度,属于正常范围!”

    “检查供电线路,开始向炮塔供电,前主炮塔左转35度,上升11度,测算风力。”

    “风力西北,风值5!”

    “进行误差调整,准备炮弹。”

    “是,误差调整,左1度,开始装填炮弹!”

    十五秒钟后。

    “两发试shè,fire!”

    “是,开炮!”

    “轰轰!”随着一声巨响,以及黑龙江号舰艏炮台喷shè出的烈焰,2枚203cm(50倍口径)炮弹飞出炮膛,向着远处“看不见”的假想敌方舰艇飞去。

    “轰隆!”几十秒后,两束巨大的海水柱腾空而起,黑龙江号完成了第一次试shè。

    “真他nǎinǎi的过瘾,还是大舰大炮痛快!”不远处鞍山号上面的舰员李畅感慨道。

    “哈哈,眼馋啦?”旁边的战友楚云天笑道。

    “是啊,难道你不羡慕?”

    “有一点,不过司令不是发话了嘛,半年后全军大比武,谁的技术好谁优先分配。”

    “明白,我一定抓紧时间背《cāo作手册》,不过那东西真难啊,不认识的字太多了。”

    “努努力就记住了。要不然的话,笔试那关被刷下来,动手cāo作再好连机会也不给你,技术练得再好也没用。”

    朝鲜大田市(主位面韩国大田)

    由于靠近朝鲜境内不多的铁路干线,所以这里已经成为星条旗轰炸倭寇本土的空军基地。此时这里除了星条旗空军派来的星条大兵外,还有额外征召的星条旗华裔军人,数量达到1000余人。征召这些人的原因,还是因为语言问题。虽然炎黄驻星条旗办事处以十倍工资的待遇,聘用了大批唐人街“志愿”翻译人士,但由于二战前星条旗对华人的歧视,使得身在星条旗的炎黄人大多从事洗衣业,而且不能有家眷(历史上直到二战结束后,炎黄人在星条旗地位稍微提高,才获得可以在星条旗国内开餐馆的权利,然后允许其进入星条旗商业发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