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杨立民很快想通了,我当时也很高兴,笑着摆手道:“这有什么好谢的,我只是一个粗人,没多少文化,活的时间比较长一点而已,你还这么年轻,没想到这些也是正常的。不过你文化程度高,悟性强,就算没有我提醒,你应该很快就会明白过来。”
杨立民笑道:“王叔啊,我可从来没把你等粗人啊,如果说你是粗人的话,那像这样的粗人,你再去给我找一大把来,我全收!”
王大山也被逗乐了,不由得笑骂道:“臭小子,一开始哪你老叔了开玩笑了,真是没大没小!哈哈……”
“不过,伙食标准虽然不能大幅度的提,还是应该提一点的,其他的我就不要求了,我就要求一点,今后如果再加餐的话,记得一定要有肉,而且不要太小气!”
这下王大山也高兴起来了,笑道:“这个没问题,小事一桩,我马上通知!”
王大山说着就站了起来向四周张望了一圈,大声喊道:“各位同志,现在通知一件事情,刚刚接到杨经理命令,今后加餐,必然有肉!”
第722章 喜事盈门
第722章 喜事盈门
“啊!”的,附近,嗯,的,嗯,你是玫瑰吗?嗯,
“啊?”
“竟然还有肉?真的假的?王叔,您老可别吹牛啊!”
“王叔,说话算话啊,下次加餐要是没肉我下次去你家吃去!”
“哈哈哈……”
周围蹲在地上吃饭的工人,闻言先是一愣,接着都是跟王大山开起了玩笑,都是当他说笑的。全本小说网;HTTPS://。m;
杨立民目瞪口呆,王大炮果然是王大炮啊,说干就干,让人毫无准备,这次他真是见识了。
王大山还有些哭笑不得的看着杨立民说道:“看到了吧,他们已经很满足了,根本就不相信!”
杨立民你忽然觉得很好笑,怎么说真话总是要拿出证据来呢?这到底是个什么道理呀。
不过,杨立民还是站起了身体,这下,所有人都看到了他,他现在可是名人,认识他的可不少,就算他很少来工程队,至少叶炳良等那几个徒弟是认识他的,那个小六,现在已经工程队的一个小队长啦,一眼就认出了他,直接有惊喜的喊了起来:“杨经理?是杨经理来了!”
也许很多人没见过杨立民本人,但是至少都听过他,姓杨的人很多,但是能被称作经理的只有他一个,一瞬间,所有人就意识到,是谁来了,一个个立刻瞪大了眼睛。
杨立民轻咳一声,先跟小六打了个招呼:“小六,在这里怎么样啊。”
在这么多人里面被杨立民直接调出名字,那是一种很荣光的事情,顿时,小六倍感自豪,急忙将手中的碗塞给别人走了过来,一脸激动的说道:“杨经理,好久没见你了。这里很好,很感谢你当初收下了我。你今天来有什么事儿吗?如果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帮忙,直接吱声,兄弟们马上给你办了。”
杨立民笑着拍了下他的肩膀,道:“没事,我就是来看看大家!”
然后转向大家,环顾一圈,大声说道:“各位同志,刚才王叔所说的是真的,整个工程对人人都一样,今后再加餐,必须有肉!”
随着他的话声响起,就是一秒钟的安静,彻底安静,紧接着,就是山呼海啸般的叫好声:“好!谢谢杨经理!”
“嗷!”
在鼓励了一番大家之后,他这次拍拍小六的肩膀道:“好好干,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谢谢您,杨经理!我一定好好干!”小六此刻已经感动得热泪盈眶了,他真的感激杨立民,要不是来了工程队,他现在还在街头胡混,你连对象都找不到呢。
在这些人面前,他就是他们的衣食父母,至少现在是的。
在收获了所有人的景仰和感激之后,杨立民离开了。
在吉普车上,杨立民感慨道:“说的真对呀!”
……
因为新公司的事儿,杨立民这几天基本就待在汉兴机械厂了,这次回去也当然还是机械厂,不过刚刚一进门,就遇见一道喜事,卫鹏一把拉住他道:“杨哥,你回来的正好,走,去样品室!”
杨立民没反应过来,连忙问道:“怎么啦?”
“好事儿,你去了就知道了!”不知道是不是学他的,卫鹏也学会卖关子了。
样品室是建在大仓库之外的一座单独的房子,新建的,这算是卫鹏接手之后见的第一座厂内建筑,不是以前的那种大青砖,而是红砖,墙壁从地面开始一米左右,用水泥处理成白底,然后刷了绿色的油漆,主要是为了防潮。顶上是平顶,倒是有了一些现代建筑的感觉。
两人刚刚进门,秦柏劳就拉着一件成品壁灯样品递过来,一脸欣喜的说道:“杨经理,这是刚刚试制出来的样品,你看看,怎么样?有没有什么需要修改的?”
杨立民这才反应过来,原来卫鹏说的好事就是这个。
“我刚回来,这算喜事盈门吗?”杨立民故意搞怪。
“哈哈哈……”众人大笑。
不过的确是好事儿,样品试制成功,那就说明可以把投产提上日程了,这个速度的确快,就连他也没想到会这么快。
刚刚秦柏劳递过来的样品,是他之前提过的那个将灯罩做成伞状的图稿,伞面上的那枝腊梅栩栩如生,十分好看,杨立民仔细的观察,的确做的很精细,总之她没挑出毛病来。
“可以了,只要达到这个标准就没问题了!”此刻,他也不吝赞誉,直接给予了高度评价。
旁边陈旺再次递上一个样品:“杨经理,你再看看这个。”
这次这个,那个古亭形状的,古朴典雅,作为亭顶的上面上还有一首诗,是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的确挺应景的。
杨立民将壁灯插上电,房子里的光线颜色顿时一变,不过十分柔和没有刺眼的感觉,把灯罩上的图案,还会映照在墙上,别有一番韵味。
“杨哥,这次样品一共做了两组,大家一致同意,每一组送你一件,剩下一组,留作样品!”
卫鹏献宝似的说出了一个想法,杨立民还以为是他自己个人的想法,但是转脸一看,秦柏劳和陈旺还有于浩都是同一种眼神看着自己,想来应当是他们几个人早已商量好的,也没拒绝,直接接受下来:“行,既然是大家的心意,那我就接受了,让我先谢谢大家!大家试制成功,这个月每人都有奖励,卫鹏,你后面去安排一下。”
不等卫鹏说话,秦柏劳和陈旺还有于浩都是一脸兴奋,尤其是前两人,更是兴奋莫名,他们几乎感觉自己前半辈子都白活了,半辈子挣不到钱,而现在,就会随便做点什么事情,都会挣到钱,不是奖金就是福利,心里感动的不行不行的。
于浩虽然没有两人那种感触,但是他也有其他同学的,当初去其他国有单位的那些同学,如今基本上都还在当学徒打下手呢,哪里像他已经担任主要技术负责人了,至于福利待遇,更是没办法比,相互联系的信件里面,说的要多可怜,有多可怜,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让他都有点不好意思说自己现在的情况了。
当然啦,他的那些同学所拥有的实验条件,和生产工具,比他优越得多的,这是国有企业的优势,这是目前的汉兴实业,也没办法比的,总之各有利弊,也没法衡量好还是不好。
但不管怎么说,于浩心里对他自己的选择,从来都不觉得后悔,起码在这里他从来没有担心过自己会没钱花。
第723章 杨立民的设想
第723章 杨立民的设想
既然样品没有问题,很快就安排排产。//全本小说网,HTTPS://。)//
这就是民营企业的优势,中间环节小,程序少,灵活度大,抢的就是时间。
壁灯的生产车间,安排在新租用的一间厂房里,这原本是汉兴机械厂的一间废弃厂房,大概修补一下,也就凑合着用了,反正壁灯的部件生产都不在这里,这里负责的主要是组装,对场地和设备要求并不高。
此刻的李伍军,是即高兴又沮丧,高兴的是,这些破旧厂房还有闲置的一些东西都可以出租给汉兴实业增加不少收入;沮丧的是,眼睁睁看着人家大把大把的挣钱,自己只能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吃了一些施舍的汤汤水水,对他这个老企业领导来说,完全就是赤果果的打脸。
不过此刻杨立民、卫鹏这些人,根本没有闲心思去考虑李伍军的感受,李伍军在他们眼里,完全就是一个资产管家的角色。
第三天,王大山派来的人,准时过来,厂门口那栋青砖小楼,卫鹏已经让人收拾干净了,当天就开始施工,一切紧张有序的进行着。
杨立民也不是天天就盯着这里,他还是时不时的出去的,起码百丽厂那边他是必须去看看的,总公司厂家主要生产了出口皮鞋,至于门店所需的产品,基本上就全部押在了百丽厂了,这可不能耽误了。
不过还好,付文斌和张耿年都很负责,也很有管理经验,将厂里的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厂里的工人情绪也稳定了下来,最早新盖的那栋宿舍楼也进入了最后的装修阶段,这栋楼共有80个房间,但还是能够排得上号的人,都是充满了兴奋和期待,望房欲穿。
而真正令全场人情绪激动的是,在第一栋楼主体完工之后,紧接着第二栋宿舍楼立刻开工建设,和前一栋楼同样规模。这一次,所有人都相信,杨立民当初所说的话不是骗人的,每个人都能住上新房的希望绝对是可以实现的,杨立民这个名字,在全场人的心目中的地位,再次升高了不少。
服装业务部,已经彻底进入了批量化生产,而且人员数量也从原来的50多人增加到了80人,再次录取了30多人之后,剩下少数还没有工作的人,心中也升起的希望,满心期待着各部门再次招人。
而且杨立民还出了另一条规定,但凡参加工作的人,如果觉得自己岗位不适合自己,还可以再次申请调整。
这一条规定影响很大,更让人心情激动。因为最早一批加入工作的人,所做的并不是他们最喜欢和最乐意做的,就像一些去后勤和食堂的一些人,其实都是原来车间里面的优秀员工,当时只是抱着先争取一个名额的想法直接报名了,再后来看到服装业务部再次招录人员,都是有些后悔,毕竟食堂和后勤人员的工资待遇,是不如车间人员的,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加班,那等每个月工资发下来,收入就会差一大截。
还有一些服装业务技能非常精湛的工人,因为没有最早报名,所以最后不得已进入了鞋业部,做得并不顺心,也希望着某一天,能够重新回到他们熟悉的服装岗位。而杨立民除了这一条规定,就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给了他们再次选择的机会,这才是让他们真正感激的原因。
其实,杨立民这次来厂里看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刚刚成立的长江贸易公司,一旦公司开始运营,那就意味着马上要展开企业整合,其他不说,十家企业里面除去和自己有关的四家企业之外,还有六家企业,仅仅在六家企业的员工总数也足足有三四千人,这么多人哪怕每年每人发一套工装,那也是一批不小的订单,起码对现在的服装业务部来说是的,肥水不流外人田,自己能赚的钱,杨立民肯定不想推给别人去。
所以,考虑一下现在的规模是不是需要继续扩大。
巡查过全厂之后,家里面着急了一个全厂各部门领导会议,然后将自己的设想提了出来,征询大家的意见。
赵耿年现在的杨立民是完全信服了,因此他就第一个举手赞同,其他人也没有反对,唯有付文斌没有马上赞同,提出一个问题:“杨经理,你确定那些企业把工服订单交给我们来做?他们都是国企,都有各自的上级部门,牵扯到各种关系,也都有自己原来的供应单位,不一定能全部说服吧?”
对于付文斌的提问,大家都是大吃一惊,谁也没有想到,第一个反对的竟然是杨立民直接带过来的厂长。
对此,杨立民却没有表现出不高兴,反而很满意:“付厂长提出的问题非常好!在此,我先说几句题外话,不论是做什么事情,一定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判断,我不敢说刚刚同意我意见的这些同志们刚才都没有独立去思考,但是,我敢肯定,起码有一部分人是的!而付厂长是第一个敢于直接提出这个问题的人,非常值得称赞。
咱们做企业,不能搞个人崇拜,也不能人云亦云,必须要实事求是的,根据实际情况去考虑问题,希望大家以后努力向付厂长学习。”
说完这些,杨立民停顿了一下,这才说道:“我现在回答一下付厂长刚才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也考虑过,我有把握说服大部分的企业将工装订单交给我们来做,但是,要说服全部的企业,这一点,我个人也没有把握。
不过这个不要紧,这也不是我提出这个设想的目的。说服他们参加只是第一步,但凡参加的企业,我一定会给他们一个非常优惠的折扣,给他们做的工装咱们可以完全不挣钱,毕竟是公司内部成员,这个优惠是必要的。
他们只是我们的一些模特儿。“模特”的意思,大家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穿上咱们的产品给咱们打广告的人。
只要他们的员工穿上了咱们生产的工装,好与坏,人心里自然有一杆称,到时候,工业系统和轻工系统,甚至其他行业系统,都会知道咱们还生产工装,到时候咱们再跑出去拉业务,你们觉得这个业务难度会有多大?”
第724章 还债的,讨债的
第724章 还债的,讨债的
全场寂静,鸦雀无声。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所有人心里吃惊,他们原以为杨立民,要做这个订单,仅仅就是为了挣这批订单的钱,原来在杨立民眼里,根本就没有正眼看着这个,人家看重的是整个蜀中省的所有企业单位的员工工装,这野心……实在太大了。
此刻,在所有人的心里,感觉很憋屈,都有一种被鄙视的感觉。
或许杨立民本身没有这个意思,但是他们的感受却是如此,脸上火辣辣的,一般四五十岁的老人,被一个毛头小子鄙视,真是让人憋屈的疯狂,哪怕这是无意中的。
静静地观察了一下众人的表情,杨立民才再次开口:“现在大家没有什么问题吗?”
众人沉默。
杨立民微微一笑道:“那我想再次征询大家一次意见,是同意扩大规模,还是反对?同意扩大规模的,请举手!”
这一次,全员举手通过。大家都不是傻子,既然刚才杨立民都那么解说了一遍,足以说明他已经铁了心要扩张了,要是在这个时候还反对的话,那显然就是跟领导对着干了。
然后再次讨论了其他几件事情,也就散会了,于是,关于服装业务不扩张的事项,也就彻底定下来了,至于具体的安排事项,那自然哟有付文斌和张耿年两人去负责,杨立民只要后面负责检查成果就可以了。
不过,就在他刚刚回到汉兴机械厂的时候,卫鹏却是一脸贼兮兮的的把他拉到了一边说道:“杨哥,向你讨债的还债的人来了。”
杨立民半天无语:“什么讨债的还债的?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玩意儿?一边玩去,我挺忙的,没时间陪你玩!”
说着便要走开,不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