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轻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国轻工- 第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复了一点。

    吃过一顿饭后,孟全林来了不用问:大领导召见了!

    再次见到杨立民,梁永成很高兴,很是客气的招呼他坐下:“小杨来坐下,这是工作之余,不用那么拘束,你也别当我是什么副省长,就当我是你新认识的一位兄长就行。”

    不过梁永成虽然这么说,杨立民可不敢太随意,虽然心态很轻松但必要的尊重还是要有的。

    “我说梁副省长啊,你这是要搞单独约谈啊,我可是也想听听小杨的高论呢!”两人没聊几句,门口就传来一声招呼声,来的人正是上午见过一面的省外贸委副主任何向阳。

    “老何啊,看你说的,不是听你说有个什么活动要出席嘛!”梁永成呵呵一笑迎了上去。

    杨立民也跟在旁边想来人问了一声好:“何主任好!”

    何向阳笑道:“推掉了,那活动也不重要,去了也是凑个人数,还不如再听听小杨对经济形势的看法来的有用呢!”

    走进房间后,何向阳对着杨立民赞赏的说道:“小杨啊,今天上午听了你的高论之后,我可是深受启发啊,还想再听听你的高论呢!”

    杨立民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立刻表露了出来:“和主任谬赞了,我那些话哪里算什么高论啊,完全就是我个人的一点点看法罢了,只要你们不笑话我大言不惭就已经是对我的抬举了。”

    听到这话,何向阳和梁永成都是哈哈大笑起来。何向阳说道:“你这一点点个人看法可不一般啊,不少专家和资深的企业掌舵人都不一定比你看的清楚呢!”

    梁永成也是点点头一副感同身受的样子说道:“老何说的不错,这两天,我们也去了好几个地方了,见了不少人,能有你这份远见还这么肯定的人的确不多!”

    杨立民也不好再说什么谦虚的话,只能沉默不语。

    今晚上三人是在政府招待所的一间包厢里,让服务员上了一壶茶之后就将其打发了出去。

    杨立民知道两个人都抽烟,马上掏出自己的那包红塔山分别给两人递烟。

    梁永成笑了:“哟,档次不错啊,红塔山!”

    “出来总要带烟的,不然也不方便!”杨立民讪笑道,他抽烟不多,没有别人提,自己一般都不记得抽,虽然这包烟装了有两三天了但也就动四五根的样子。

    梁永成和何向阳都是很赞赏,杨立民的确不是愣头青,好多人出去办事就凭一张嘴,说的好了还好,说得不好往往被人为难,虽然这样不对,但他们也没办法将这种全社会的行为给跟除掉。懂得人情世故的人做事往往要顺利一些,的确不是没有道理的。

    三人闲聊几句之后,梁永成将话题转移到了正题上来,说道:“小杨,今天听了你对经济形势的分析之后,我也对比过我们见过的一些其他人,虽然也有不错的,但相比来说,有远见能看清方向的人还是不多,所以我想再问问你对我们蜀中省经济发展以及工业发展的看法。”

    既然提到了正题,杨立民也严肃了一些,整理了一下思绪道:“当前的形势方向是没错的,不过我也知道很多人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社会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这是困难也是机遇,要不然再过几年等所有人都意识到了关键所在,那竞争也就会变的激烈异常了。我们蜀中省要发展,也就要现在就抓住当前发展机遇,先行一步,纵然不能超过或者赶上沿海地区,但至少要缩短与他们的差距。而且先人一步定然步步领先,这已经是常规了。以后没办法跟沿海省市想比,但至少能比其他的内地兄弟省市快一步吧。”

    梁永成点点头思考一下抬头说道:“继续啊!”

    杨立民也就是想让两位领导稍微短暂的消化一下自己的话,也就接着说:“而我们蜀中省,地处内陆腹地,还是那句老话: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必须利用我们的优势和资源来推动经济的发展,因地制宜的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控和倾向性政策,这样也会调动一部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就向邓大人说的那句话一样,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再带动另一部分人富起来,最后带动全体人富起来,一起走向富裕!”

    “嗯,不错!‘因地制宜的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控和倾向性政策,这样也会调动一部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这句话说的好,很有建设性!”梁永成很是赞赏的说道,然后直接翻开自己的一个巴掌大的记事本记录了起来。

    不过杨立民注意到一个细节,梁永成的这个记事本都是用写过一面的废纸装订起来的,顿时心里感动,中国能够在几十年里强大起来,的确是无数老一辈的人艰苦奋斗得来的,难道梁永成堂堂一个副省长用不起一个装订漂亮的笔记本吗?显然不可能,现在的国家虽然并不富裕,但比起刚刚解放那可是强了不知多少倍了,但梁永成还能如此,显然就是个人的作风很正,他不愿意浪费国家的财产和资源。

    “小杨你接着说!”梁永成记录完,再次催促道。

    杨立民点点头道:“好。我们蜀中省最大的资源优势有三个,第一是人口。无论做什么事都是要人来做的,作为人口大省这是可以利用起来的,尤其在基础建设和对于文化层次需求较低的一些事务当中绝对很有优势,想必这个两位领导都很清楚,我就不多说了。”

 第231章 指点江山

    第231章 指点江山

    “第二,是长江航道。全本小说网;HTTPS://。.COm;长江是我们国家的第一大河,贯穿东西,可以直达东海,水流量极为丰富,航道也是千百年来古人一直探查清楚的,可以说极为成熟,将其说成是我们国家的黄金航道也不为过,尤其在内陆交通还不发达的年代,这是最大而且投资最小的交通线,必须要好好利用起来。”

    “第三,就是人才!在战争年代,因为种种原因,国家曾今将好些学校搬迁到了我们蜀中省来,虽然有些合并或者重新搬走了,但绝大多数还是留了下来,那些可都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啊。扶持教育事业,培养需要的人才,为发展储备急需的人才,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进行和深化,人才的力量会表现的越来越显著,所以,教育和人才培养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好!好!好!精彩!”梁永成直接一趴桌子站了起来,连声说了三声好。那种心中的喜悦溢于言表。

    何向阳也赞叹道:“太精彩了,这简直都可以直接拿去经济会议上发言啦!”

    杨立民被两位领导这么夸,可是有些脸红了,他自己哪里有什么眼光啊,只不过他太清楚后世的社会发展走向了。至于那三个方面也正是蜀中省发展的重要项目中的三项,拿出来说肯定不会错的。

    “我感觉 发现了一个大人才啊!小杨啊,要不你来省城工作吧,给我做经济方面的助理怎么样?”梁永成估计是太激动了,直接就说出了要调他过来的话。

    “啊!”杨立民也是吃了一惊,他没想到梁永成怎么突然就有了这个想法还直接说了出来,说实话,他可从来没想到过自己要来省城工作还是跟在大领导身边。

    不过这话可是让何向阳也吃了一惊,不过他见到杨立民的表现后连忙说:“老梁,别急。我看还是先等小杨吧他的想法谈完吧。”

    梁永成话一出口也是意识到自己有些急切了点,其他他是很稳重的呃,只是刚刚他听的高兴,实在是太兴奋了,好久没遇到这样的年轻人了。

    “嗯好,来抽支烟再接着说,小杨你能不能等下再谈谈你对工业发展方面的看法。”梁永成笑着直接拿出一包硬中华来,自己抽了一支,给何向阳和杨立民都递了一支然后重新坐下等待起来。

    杨立民正好也有些兴奋了,也没客气,接下来点上,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同时大脑也在急速运转,搜刮脑子里工业方面的各种资料。

    过来大概一分钟后,杨立民接着说道:“工业方面,我想还是用三个大方向来说。第一是交通。长江航道刚才已经说了,不用再说。不过要发展蜀中省的工业,陆路交通是必不可少的。我去过的地方不多,但省城来过几次也是清楚一些区域的道路情况的。主要街道的确不错,但一些稍微偏僻一些的街道上就显然是很长时间没有养护和修补了,而更远和一些城外的道路更是坑坑洼洼的,一遇到阴雨天气,几乎人都没法走路,稍不留神就是踩进泥水坑里去。别说现在车辆不多就是有,运输效率也很低。更偏远的县区和农村更加不堪,山区自然更不用说了。所以发展工业,陆路交通是非常你要的条件。总结起来也就是一句话:要想富先修路!”

    “第二,调整政策,扶持先进企业、个人和技术创新!现在省内的政策基本还是沿用的以前的章程,很多人都觉得大锅饭挺好的,岂不知,自己正在慢慢被时代抛弃。所以省里需要对一些先进的企业和技术创新的个人和集体做出物质上实质奖励,以突显起地位,树立典型,带动行业创新。同时学习先进经验和新兴技术,培养新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这是工业发展的保证。”

    看到梁永成和何向阳在不停的坐着笔记,杨立民有意说的慢了一些,但等两人记得差不多了就会再次开始。

    “第三,引进新技术,新设备!人人都知道,外国的技术先进,其实也就是说的欧美一些国家,既然都清楚落后了人家那么多,那我们就要向人家学习,引进技术,培养我们自己的人才,将之真正变成我们发展的动力。利用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明确职责,逐步根除大锅饭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请一些相关方面的专家集中培训一批有能力的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这些人一旦培养起来,必然会成为企业发展的支柱型人才!”

    说完这些,杨立民轻咳道:“咳咳,两位领导,我对工业方面的看法也就这些了。毕竟工作也就半年时间而已,还要不断学习提高才行。”

    “好啊,哈哈,很有针对性,也很实际,老何,我看就是那些专家也不一定能提出这么切实可行的方案吧!”梁永成再次大声夸赞道,他觉得心中出了这个方式之外已经没办法表达他内心对杨立民的欣赏了。

    何向阳也不住点头:“对,非常的好,而且都是极具可操作性的方案!”

    杨立民赶紧谦虚道:“既然两位领导觉得有用就好,我也就自己瞎琢磨的。”

    梁永成被逗的笑了起来:“哈哈哈,瞎琢磨要都琢磨出这中水平的东西来,那我可就太轻松了。”

    接着对着何向阳苦笑道:“看看,人家小杨瞎琢磨都能想到这些,我们想破头也没想出太具体的方面来,看来我们的确是有点落后了啊!”

    何向阳也笑道:“哈哈,这就是小杨刚刚说的人才的重要性了,等到有更厉害的人才起来,我就可以退位让贤颐养千年咯!”

    听到两位领导自嘲,赶紧说道:“两位领导说笑了,你们是每天事情太忙了,能静下心思考的时间太少了,你们正值壮年,可不能推开责任啊!”

    听到杨立民这么反说的马屁,两人顿时大笑起来:“哈哈哈,小杨这也学会拍马屁了啊,哈哈……”

 第232章 新词汇“文化输出”

    第232章 新词汇“文化输出”

    杨立民小小的一记马屁倒是让两人顿时十分开心,连声大笑。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

    打趣一阵之后,何向阳倒是有些酸味的说道:“小杨啊,看你对经济形势和省内经济还有工业大发展谈论了那么多,这外贸方面可是一句都没谈呢,老哥我这心里可是正痒痒着呢,你也给老哥具体说说指点指点怎么样啊?”

    梁永成顿时笑着指着何向阳说道:“好你个老何啊,想听小杨的指导就直接说嘛,还搞得好像一个小怨妇一样发恼骚,这可有些不像你的风格啊!”

    杨立民被这这话直接逗笑了,连忙道:“何主任你这可就折煞我了,我那就是按着自己的想法一说,管不管用也不知道,具体还是要你们这些大领导来宏观的探讨的,指点这词我可受不起。当然,你要是想听我当然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跟您讲讲的,要是真的有那么一两句说的对,您有空了赏我两瓶酒喝酒成!”

    何向阳马上高兴起来,也顾不得跟梁永成斗嘴,笑着对杨立民说道:“想喝酒好说,我那还有几瓶五粮液和茅台,到时候让人给你送去!快说说你对外贸方面的看法。”

    何向阳说着就将自己的笔记本翻到一张空白页准备记录,那猴急的样子让梁永成再次大笑起来。

    杨立民也不近莞尔,不过,心里对这些大领导的责任心和对工作的如此热诚更是充满了敬佩。

    “好,外贸方面我当然是考虑过的,那我就说说我的看法,不对的地方两位领导就直接略过啊!”杨立民说着打了个哈哈,两人也是一笑等待杨立民的正文。

    “这外贸说到底就是 为了给国家赚回外汇。但要赚外汇必须要有适合的产品,这是关键。当前国家虽然走出了困难时期,但形势依旧严峻,而我们和欧美等一些国家的经济水平相差那么大,生产水平自然也差很多,要向创收赚外国人的钱,一些高科技的东西和技术含量高的东西显然不具备优势,唯一的途径那就要拿出一些特色商品出来。所谓特色,自然就是我们有他们没有的东西,或者他们即使有,但我们也和他们不一样的东西,这即使特色。”

    “我们以前对外出口粮食,这不算特色。据我所知,美利坚和加国的采用的化肥和机械化耕作,每年的粮食产量非常高,而且价格也不是太贵,我们出口粮食,价格完全不具备优势,但我们投入的人力却是人家的数倍甚至数十倍,这等于完全是亏本生意,而且亏的厉害。我们蜀中省多山,平原也就中部这一代,耕地面积并不大,这显然不是优势。”

    这些都是现实,白杨立民点了出来。两人作为位高权重的省级领导,自然都是感受颇深的,都不住点头。

    杨立民接着说:“那到底哪些是特色?我感觉最深的一点就是文化。我们国家作为世界为数不多了几个文明古国之一,也是现存的唯一一个有着完整传承的国家,老祖宗创造出了那么多的辉煌历史和无数的灿烂文化,试问,哪些欧美国家哪一个可以比拟?这就是特色。以前都说老美高寿命文化渗透,我们干嘛不做文化输出呢?”

    “文化输出?”梁永成和何向阳都同时对这个新名词充满了浓厚的兴趣,眼神中充满期待。

    杨立民点点头道:“对!文化输出!我们国家的文化是多元化的,有正统的史载文化,还有其他名族的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这些可是完全不同于他们国家的特色。”

    何向阳似乎有些启发,急忙问道:“那你觉得如何才能将这些特色文化变成可以交易的商品呢?”

    杨立民笑道:“何主任这话问到了关键。文化是绝对的特色文化,那如何转化成为可交易的商品就是极为关键的问题了。不过这个问题很复杂,我也只能有一些简单的想法。但现在改革开放还只是刚刚开始,想要吸引国外一些人走进来也许会有些效果但绝对有些慢,不过我们可以走出去啊。我们省是一个具有多名族的人口大省,我觉得可以想办法寻找一些机会,让部分人走出去,学习一些那些国家的技术回来,另一方面也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