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文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烽火文途- 第5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微微一笑,许烜熔颔首道:“也好,且让你我联手,和那些人好好玩一玩。”

    “只是……两位大人,”楚江浓眉一挑,沉吟道,“如今文王殿下不在川渝,我大文并无八境坐镇,倘若宋朝派遣八境来袭,我等又如何对抗呢?”

    见许烜熔也看过来,丁言志微笑道:“此事就交由丁某来解决了,两位还请宽心,只需劳心准备抵挡对方七境以下的人物即可。”

    “渔州位于川渝中央,现在重庆路都在我们手上,宋朝绝对不会派遣大规模的军队来袭,所以至多派遣高手前来,”许烜熔想得透彻,笑道,“看来要让布衣回来一趟了。”

    “这次的议题我也已经想好了。”

    丁言志笑了笑,忽然说道:“现在距离春秋战国已经过去了一千年之久,我移通学宫自建立之日起,就以第二个稷下学宫自诩,既然如此,何不号召天下士子,重议百家?”

    “重议百家?”

    饶是许烜熔之从容不迫,此刻亦是不禁心头一跳,身怀起源天道的她在复述了那四个字后,竟然有一种心惊肉跳的感觉。

    诸子百家,乃是华夏的思想与文化最为巅峰的时期之一,可以说,从诸子百家开始,再无一个时代的文化繁荣度能够与之相比。

    如今丁言志想要重议百家,难不成是想要真的再次开创百家争鸣的盛况吗?

    只是心惊之余,许烜熔心头也是浮起几分兴奋,第一届百家讲坛其实只是为了制衡儒家,并无真的复兴百家争鸣时代的心思,但是此时此刻,以他们文邦的实力,或许真的能够重新创造出这样的一个文化盛世!

    *——*——*——*

    当天晚上,邹布衣已经收到了许烜熔发来的消息,匆匆赶回了成都府。

    第二日一早,关于第二届百家讲坛将会重议诸子百家的消息,已经由钦查府传遍了整个川渝大地,并朝着外界快速传播出去。

    一时间,天下哗然,有质疑移通学宫有无资格的,有跃跃欲试想要新创一家学派的,还有许多出身已经没落学派的士子担心自家传承的。

    而在这个消息传出去后不久,白秋雨、文远才、段少杰三人已经聚在了成都府北侧的一间偏僻院落内。

    身为大文城邦的部长级人物,三人仰仗国势,各自修为也已经突破到了六境,刻意遮掩行踪之下,便是钦查府的影子也不曾发觉他们此次聚会。

    文远才是最后一个抵达的,待得他步入院落,就见白秋雨和段少杰二人正在屋内轻声交谈。

    看见文远才进入,白秋雨笑着起身,拱手道:“文兄。”

    他称呼的亲热,文远才却只是淡淡地说了声“白部长”。

    白秋雨也不尴尬,笑着招呼他坐下,看了眼他与段少杰,颔首道:“此次招呼二位兄弟私会,想来目的你们也清楚。”

    段少杰笑了笑,淡然道:“文王下落不明,许烜熔窃据权柄,又以外人踞高位,此等德性不配为我大文相国。”

    白秋雨叹了口气,苦涩道:“不瞒二位,这些日子我也派人去往南宋探查王爷下落,当时他率军深入东南,被大宋北境和南线两方大军夹击,虽然不知情况,但是恐怕已经凶多吉少。”

    段少杰微微皱眉,不悦道:“如此说来,那许烜熔还以王爷暂时出海逃难为由,独自掌控朝堂,这等做法……”

    看着二人你一言我一语,文远才冷哼了一声,淡淡道:“两位也不用演戏了,既然文某今天来了,就已经和你们坐在一条船上了。”

    不待白段二人面露尴尬,文远才淡淡道:“若是文王犹在,以许烜熔的才华,担任相国倒也无妨,可是如今文王不在,她区区一介女子却想要独掌朝堂,未免于理不合。”

    顿了顿,文远才眉头一皱,冷然道:“再者说,以王爷的实力,当初在北方要想突围是何等容易,我不信其他人都能逃回来,他却独自落在后方,此事定有蹊跷。”

    “不错!”段少杰赶紧附和道,“或许是此女移情别恋,和那丁言志沆瀣一气,故意出卖文王,导致他被宋军围困难以逃脱。”

    瞥了他一眼,文远才淡漠道:“不管如何,此事必须要问个清楚,既然白部长喊我们过来,想来是有了什么法子?”

    “正是,”白秋雨颔首一笑,说道,“这次百家讲坛,就是我们的机会。”

    “百家讲坛?”段少杰浓眉一皱,不解道,“我也不明白他们在想什么,宋朝在外虎视眈眈,他们居然还想着操办什么百家讲坛,就算是评议出了新的百家讲坛,又对我们大文有什么好处?”

    此事也是白秋雨深为不解的,当下摇摇头:“我也不清楚,据说是那新任御史大夫提议的,或许是想借此吸纳更多士子入我大文吧。”

    “此乃阳谋!”

    两人正值谈论,文远才已经冷声道:“百家讲坛期间,无论敌友都可安然进入我川渝,只需不作乱,我大文绝不会对他们动手,所以这也是各方势力渗透进来最好的机会。”

    “引蛇出洞?”白秋雨眉头一挑,恍然道。

    “定是如此,”文远才指尖轻轻敲击桌面,肃然道,“此人好大的魄力,文王不在,光凭他一人之力,如何能够对抗各方派遣的高手?”

    “如此说来,的确是大妙啊!”段少杰也反应过来,抚掌一笑,“趁着各方势力云集川渝,我们可以趁机调遣兵马前往渔州,趁势逼迫他们让……咳咳,问清楚文王下落。”

    屋内三人中,段少杰是觉得姚若愚必然会葬身在东南,所以野心勃勃想要撺掇文邦大权,至于文远才之所以掺和进来,一来是质疑姚若愚下落,二来是不满许烜熔一个女子把控六部。

    三人里面,其实白秋雨是最不应该参与进来的。

    除了杨仁杰、李懿霖等人,他可以说是最早追随姚若愚的人,文邦从最初的合州一地,逐渐扩张,直至今日坐拥川渝两地,作为最早的追随者,他在文邦的权势也越发强盛,隐隐间已经有许烜熔之下文臣第二人的气象。

    可是当年占据川蜀后,姚若愚为了削弱白家势力,以白秋雨贪污过重为由,逼迫白俊儒辞官让出礼部,虽然后来让其先后担任了渔州州牧和移通学宫宫主之位,但是对白秋雨来说,这件事情却给他心底落下了极大的芥蒂。

    也正是从那时候起,白秋雨对权势有了更大的欲望,因为他发现,哪怕自己看似权势了得,但是只要姚若愚一句话,自己依然随时可能失势。

    不过想要撺掇文邦大权,除了要对付届时会前往渔州的许烜熔等人,还要想办法应付边境的几支军镇。

    其中川南、渝南两处边境,有席师和韩德让两尊七境坐镇,在不动用七境的情况下很难应付,唯一可以在事先予以谋划的,唯有处于重庆路东部的夔州军区。

    那里只有符峰一位半步七境,一旦夺取了夔州军区的控制权,等于掌握了钳制重庆路的关键,可以逼迫思州等地不敢妄动。

    “夔州?”段少杰微微皱眉,迟疑道,“我段氏的势力大多集中在川北一带,夔州鞭长莫及啊,两位可有法子?”

    文远才默默摇头,他性子清高,不惜结党营私,虽然担任刑部部长已久,但是麾下并未集结多少势力。

    白秋雨见状淡淡一笑,说道:“两位请放心,这符峰就交给白某吧。”

    见他们看来,白秋雨沉吟片刻,笑道:“也罢,好叫两位知晓,那符峰最宠爱的妻子林秋儿,乃是白某早年安插的一枚棋子。”

    文远才和段少杰闻言不觉微微色变,后者还好,前者却是面色凛然,他段氏家大业大,很难防备外人渗透,这白秋雨连符峰的枕边人都能操控,也不知他段氏又有多少人已经被其收买。

    且不论几人各自心思,谋划得当后,三人便分头离去。

 第七百八十三章:七境不断筑剑谈

    早在姚若愚等人尚未割据合州之前,大理与西夏两大遗族为了躲避宋、金围剿,有部分民众一起躲藏在了川渝边境的某处山脉内。(全本小说网,https://。)

    这处山脉地域宽广,又因为太过险恶的地势,所以宋、金两国也不愿随意出兵围剿,使得两大遗族得以在这里安养生息。

    之后就是姚若愚等人建立文邦以后的事情了。

    西夏遗族反叛失败,被姚若愚剿灭大半精锐,元气大伤,大理遗族得以占据上风,彻底掌控了那片山脉,并将诸多西夏高手纷纷屠戮干净,剩下的普通民众也大多被迫迁出山脉,分散到川渝各地。

    再然后,在姚若愚的授意下,大理遗族将大批族人迁出山脉,移居到了达州、巴州一带,时间久了,除了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山脉内已经没有了太多人居住。

    这一日,平静无比的山脉高处,一名蓝衣老者正悬于高空,目视下方山脉,满脸的感慨之色。

    忽然,老者身形一动,脚下虚空好似实质阶梯,一步十丈,不过片刻功夫,他已经来到了山脉深处的一座山谷内。

    瞧见谷口一道道封印灵阵,老者眼底浮起几分苦笑,谁能想到,当年倾尽一族之力布下的封印,今日却要他亲自来解除。

    摇了摇头,老者大袖一拂,一股温热之气冲刷而上,竟是轻描淡写地将那些封印尽数焚去。

    仔细看了几遍,老者确定将所有封印的痕迹都抹去后,当即朗笑道:“李老贼,你的族人都被屠戮干净了,还在闭关?”

    安静了一会儿,就听谷内一人洪声道:“老家伙,你说什么?”话音未落,一股灼热无比的炎劲已经从中翻涌而出,将谷口山石尽数化为琉璃之状。

    瞧见那些琉璃化的山石,老者眼神一闪,失笑道:“看来你这大日炎神又有了精进啊!”

    轰隆一声,先前从谷中翻涌而出的炎劲尽数倒卷而回,而后就见一名红衣老人从中走出,怒目瞪视过来,厉声道:“你刚刚说什么?我族被人杀光了?”

    笑了笑,老者颔首道:“不错。”

    那红衣老人浑身炎劲浓郁,整个人好似一轮烈日,此刻也是目眦欲裂,咆哮道:“段老贼,当年说好你我轮流闭关,另一人负责看护两族,我族被灭,你在干什么?”

    “你以为老夫愿意看到么?”老者叹了口气,无奈道,“对方乃是八境,我区区一个七境,又能做什么?”

    红衣老人脸色大变,惊道:“八境?难道是那楚狂歌出手了?还是那完颜阿骨打?”

    “哼!都不是,那楚狂歌已经前往北上自立为王,至于完颜阿骨打早死了好几年了,”老者摇摇头,回答道,“这八境名叫姚若愚,乃是华夏锦绣榜武榜第一的人物。”

    红衣老人眉头紧皱,回忆良久,却如何都想不起有这么一个人。

    见他神情,老者冷笑道:“此人乃是数年前崛起的,之前从无声息,短短数年已经从区区三境突破到八境,这般妖孽人物,你以为老夫能反抗得了么?”

    “那你现在来找我干什么?”红衣老人也不是蠢货,思绪转动,忽然问道。

    “若是此人仍在,老夫恐怕会至死都不敢冒头,”老者淡然道,“只可惜,此人得罪了大宋,被围杀在东南。”

    “哦?”红衣老人面色冷冽,冷笑道,“所以呢?”

    “当年他出手屠戮你西夏遗族,老夫族人也受到波及,只是碍于此子实力不敢反抗,如今既然他已经陨落,那么就是我等复仇的时候了。”

    老者手抚长须,淡淡道:“只是此子麾下有四位七境,单凭老夫一人之力怎能对付,所以专程前来找你,共商大事。”

    “四个七境?”红衣老人微微皱眉,不解道,“以你七境高阶的实力,难道还应付不了?”

    冷笑一声,老者答道:“嘿,这四人里面,有西辽摄政王韩德让,筑剑宗的宗主席师,还有那号称五名六境可斩七境的五灵繁易剑阵,最后一人更加了得,以一人之力可以匹敌七八位七境联手。”

    “怎么可能?”红衣老人两眼瞪圆,愕然道,“怎么可能有如此本事?”

    “不然你以为,老夫为什么会来找你?”老者皱了皱眉头,道,“总之一句话,你要不要为你的族人报仇?”

    “此事太过荒谬,我可不能听你一人之言,”红衣老人思虑片刻,摇头道,“我要先出去探查清楚,怎么找你?”

    老者淡淡一笑:“你若要找我,去川蜀北部的巴州即可,记得藏匿行迹,可别让他们发现了。”

    嗯了一声,红衣老人身形一闪,就化为一轮烈阳冲天而起,眨眼功夫已经消失在天际。

    “这老家伙的大日炎神越发强横了,恐怕距离七境七重也不远了。”

    目视那人背影,老者面色阴沉,沉吟道:“只是单凭我们两人,恐怕还没发对付那许烜熔,还是要再去寻找几个帮手。”

    那红衣老人名曰李裘,是西夏遗族中的最强者,一身火系功力足有七境六重。

    至于这名老者,当年曾是大理国崇圣寺的主持,后来大理国被灭,他带领部分族人逃亡到这里,并改名为段复理,意喻复兴大理。

    华夏四大逆中,此老乃是排名第一的人物,修炼纯阳天功,是七境七重的顶级强者。

    李裘和段复理虽然功力通玄,奈何年纪老迈,为了保持生机不损耗,于是二人约定,一个闭关维持生机,一人在外坐镇,每五年一轮换。

    当年西夏反叛失败时,正值段复理在外坐镇,眼见文邦势大,他果断带人剿灭了西夏遗族的诸多高手,并亲自出手封印了李裘闭关之地。

    谁能想到,大理遗族和西夏遗族中竟然还有这么两位顶级强者的存在。

    *——*——*——*

    眉州,老峨山。

    随着大文城邦占领川渝,筑剑宗逐渐恢复了往昔的元气。

    虽然目前还没有新的六境诞生,使得火、水、土三峰的首座仍是由两位五境暂摄,但是在席师的经营下,这些年也陆续招收了不少剑道的好苗子,只需要足够的时间,早晚能够恢复筑剑宗当年名列七大圣地的盛况。

    这些日子席师一直留在筑剑宗内,以护持凉州、叙州两地,避免遭遇七境攻击。

    负手立在老峨山山巅,席师面沉如水,往日再是严重的局势,此人也一向是微笑满面,如今这般凝重的神情,却是极为少见。

    遥望山巅外厚重的云海,席师正值沉吟,忽然听见身后响起脚步声,也不回头,他已经淡淡笑道:“剑天,什么事?”

    来到席师身后数步处,牧剑天抱拳道:“师尊,我们在北部的剑馆刚刚传来消息,巴州、达州等地的驻军似乎有部分消失不见。”

    “嗯,应该是去渔州了吧。”席师微笑道。

    牧剑天一怔,丑陋的脸庞上露出几分不解:“师尊难道早已经猜到了?”

    席师嘁了一声,轻笑道:“三公举办第二届百家讲坛,不就是为了让那些图谋不轨之辈有所动作么,既然如此,那些兵马偷偷离开驻地,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此事是否要告知天策府?”牧剑天问道。

    叹了口气,席师回过身看向自己这位得意弟子,虽然他在剑道上的天赋不输自己,但是这谋略方面却实在是不堪。

    摇摇头,席师面带惋惜地说道:“不必。”

    牧剑天眉头紧皱,疑惑道:“为什么?”

    “当年臣服文邦的时候,为师曾经与文王约法三章,本宗可以调动六境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