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吓得尖叫起来,发疯似的狂奔!
原本让他们顶礼膜拜的神迹,现在就像魔鬼在作祟,似乎成了令人胆颤肝裂的噩梦!
“大家不要惊慌,不要害怕!马上就结束了!”
杨活高声安慰,声扬百里,此时却没有用;百姓们就像炸窝的蚂蚁,狼奔豕突。
在他的灵识中,可以清楚地辨别出,现在的异象并不可怕,它只是先前的余韵。可是,人心垮了,十匹马也拉不回来。
黄岗坡上的会场里,情况倒是好很多,人们只是略显慌乱,并没有混乱逃跑。一来是因为有圣光罩的隔绝,可怕的异响听起来较弱;二是这些富贵之人反应迟钝、身体懒散,没有仆役的伺候连走都走不快,更别说跑了!
杨活摇摇头,回到会场的舞台上。
“大家别担心,马上就平静了。”
他出声安慰。
此时,响声渐弱,山坡略定,场内的观众们终于反应过来,一个个吩咐仆人丫鬟搀扶着,浑身哆嗦着离开场地。
“嗯……还有最后一首歌,愿意留下来的观众,请放松心情,咱们继续……”
杨活从来不知道人群可以疏散的如此之快,只是区区几分钟,山坡上一万多人就走空了!
他有点傻眼的望着台下空旷的黄土,凌乱的座椅,失措的会场人员……
突然一个人影逆势而行,从向下奔流的人群中冲了出来,向着舞台直冲而来!
安保人员反应不及,急的冷汗冒出,而这灰色人影已经冲到了舞台上。
杨活却早就看清了来人的面貌,不由拍手笑道:“天啦,老卢你真是老当益壮,跑得这么快!”
老卢一摆手,急道:“杨大人,中了,中了!你刚才这首歌,让我的乐鼎震动强烈,这才是我要的歌!你…大人你一定得教给我啊!”说到最后,他声音颤抖,双腿战战,似乎要跪下来。
杨活道:“我教你便是,你可别再跪了。”
老卢顿时松了一口气,说道:“不是,刚跑太快了,腿有点软……我是从那棵槐树下跑过来的,足足有上千米啊。”
杨活一看他指的那地方,顿时不满地叫了起来:“我靠,老卢你不够意思啊,说要买票支持我,竟然是花一两银子买末等票?”
老卢老脸一红,道:“我可能马上就没有年俸了,所以现在得省着点花啊!”
眼看观众走完,杨活也只好让大家收拾会场,结束讲乐会。心中暗叹,今天出了这么大的幺蛾子,不知道明天还会有人来看吗?
……
坡下,官道上。
马车纷乱的离场,马夫们的骂声不绝于耳。
华南侯突然道:“阿瘦,回城后先到四庙街,我要送一千两银票给白云楼主人。”
阿瘦愣了愣,喏喏道:“少爷,你……还没放弃楚姑娘啊?”
华南侯长叹道:“你个蠢货!没看出来杨护国只手通天,根本不是咱们能得罪的吗?现在,我总算明白昨天那京城二少为什么要送钱了……”
“那……一千两是不是多了点?”
“多你个头!京城三少每个都捐两千,我堂堂一个王子,捐一千两还多?你个猪脑子!”
骂的阿瘦不敢吭声了,他又喃喃道,“希望这一千两也能在那盘山道上留下名字,让杨护国不至于找我麻烦……”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603章 今天唱《大海啊故乡》
(全本小说网,。)
清晨,杨活照旧到街上吃杂菜汤。
刚坐角落里,掰开五香烧饼泡到碗里,就听到街上响起了一个高亢的锣响——
“咣——咣咣咣!”
随之就是几个人的高声唱卖声,一声连着一声,令人耳不暇听!
“最后一场!最后一场!”
“护国大人最后一场讲乐会,再不看这一辈子就错过了啊!”
“一生一次的机会,走过路过别错过!”
“九国乐盟禁办,乐院拒开,户部罚款,天摇地动的讲乐会,只剩最后一场了!”
小店里的吃客们,纷纷转头向外看去;坐在里面的,还端着碗站了起来,大家都想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不年不节的大街上怎么如此热闹?
只有一人坐着没动。
那自然是主人公杨活。昨天国母那首成名曲莫名其妙引来了天灾,导致全场观众落荒而逃,这让杨活心里多少留下了阴影,如果今天的讲乐会没人来,那可就惨了!
他已经向小美夸下了海口,要筹到修建盘山大马路的八万两银子,第一场挣了两万,昨天黄岗几近满场,门票收入共计六万四千两,除开承包黄岗的费用五千两,余下的与乐院平分,杨活的净收入为三万;眼下只差最后三万了,也就是一场讲乐会的收入……
如果算上三少送来的六千,还有南国王子送来的一千,那就只差两万多两了。南国那小白脸还真有意思,昨晚小美和我说的时候,我还真不敢相信。天呐,世上竟然有这样的人,被我教训了一番,还主动送钱过来,真是破费了!哈哈!
不管怎么说,杨活对今天的讲乐会很担心。
所以,他昨天晚上就作了一些安排,包括更加全方面的宣传,海陆空三百六十度无死角,包括一些宣传口号的运用,包括消费心理学的研究,都用上了!
等这一波宣传队伍过去之后,街道又恢复平静。
小吃店里的议论声则响了起来。
“靠,原来是护国大人的讲乐会宣传,我还以为哪里着火了,水龙走街呢!”
“哈哈,就是!护国大人的人品那是没得说,就是这宣传声势可真有点……让人惊奇呀!”
“你是想说一惊一乍吧?”
“没有没有,我没别的意思。”
“怕什么?这不算得罪!上次,我当着杨护国的面就说他这宣传太土了,完全没有护国应有的高雅风范,结果你猜他怎么说?他说,大道至简,大雅即俗。”
众人顿时默然,感觉这句话好牛比,真的像是杨护国才能说出来的。
突然,一个小伙计说道:“你们听说了吗,昨天的天摇地动,就是杨护国的歌曲引起来,当时天地变色,恶魔纷出,可吓人了,今天肯定没人敢去看了!”
“你胡说什么,昨天我可在场,什么天地变色,恶魔纷出,那全是扯蛋!杨护国唱了一首歌曲,把百姓踩坏的庄稼给救活了,这时候刚好天摇地动,老百姓们吓得全跑回来了,人们富人们还慢悠悠得在后面呢!”
“这么说,天摇地动和杨护国没关系?”
“当然没关系。实话告诉你们,我有个堂哥是驿站的,听他说昨个有个从丹国过来的信使,天摇地动的时候,他还在朦海上的船上,也给吓坏了。你们说,杨护国的歌再厉害,能让玄黄九国全都摇动吗?”
“唔……原来昨天普天同振啊?这还真是异象哪!”
“反正我今天不去黄岗看热闹,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万一有个三长二短,我还没说媳妇呢!”
“切,就你这小气劲,哪一家的姑娘能看上你?”
“哈哈哈!”
“踩断的麦苗真的又长起来了?”
“真的,几万人都看见了,也不是只有我一个!不但长起来了,还都出穗了,颗粒饱满,估计这两天就可以收割了,比其他麦子早熟一旬啊!”
“真的假的?待会我就去瞧瞧,是在黄岗不是?”
“户部真是混帐,连护国大人的讲乐会也敢处罚,你说这些庄稼都是那些老百姓踩的,他们为什么罚杨大人啊?”
“老百姓穷呀,要钱没有,要命一条,他们只想抽油水,当然是罚护国了。”
众说纷纭,七嘴八舌。
杨活吃饱了肚子,满意地抹了抹嘴,离开了小店。不管大家怎么说,反正这两天街头的话题总算是被我承包了!这就是我要的效果,霸占娱乐头条!
……
临近中午。
黄岗坡,讲乐会现场。
杨活望着会场内满当当的人头,心中充满喜悦。可以说,人类的好奇心真的很强大。虽然有那么大的不利传闻,可是还是有更多的老百姓前来,想要亲眼看看“事故现场”。
可惜的是,为了防止“悲剧重演”,杨活今天早上就和民政司达成协议,将这一片已经成熟的麦子全给收割了,此时土坡下的田地里,只剩下黄澄澄的麦茬子。
有些心存怀疑的百姓,走到麦地里,瞧到有落下的麦穗,就偷偷捡起来,拿手指搓开来看,确实是成熟、饱满的麦粒,这才溘然惊叹:真的是熟麦!早熟一旬的麦子!
卢长老为了早点得到《希望田野》的曲谱,今天主动来舞台后场帮忙。此时,他看到场下的其他区都坐满了人,唯独前台贵宾区没有几个人,一等票区人也不多,不由道:“今个儿可就奇怪了,城里富人都商量好了吗,一个也不来?”
杨活想了一下,说道:“富人怕死,所以他们不敢来。”
卢长老一愣,道:“你这样一说,我也想走了。说真的,今天有没有危险?”
“走走走,赶快走,我还不留你了呢!”杨活赶苍蝇似的挥挥手,没好气地说着,“我哪有那么大的能量,天天弄些灾难出来?”
讲乐会如常举行。
美妙动听的歌曲一首接一首,杨活现在有经验了,中间不时穿插着乐院美少女们的表演,以及乐坊青楼女子的表演,一来张弛有度,增加节目丰富性,二来也可以显出杨活的水平,三来自己也没那么累。
今天讲乐会的高潮是一首新歌《大海啊故乡》,歌境优美,歌意悠长,让观众们沉醉之中,感受良深。
“小时候妈妈对我讲”
“大海就是我故乡”
“海边出生,海里成长”
“大海啊大海,是我生活的地方”
“海风吹,海浪涌,随我流四方……”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604章 我们的故乡是星辰大海!
(全本小说网,。)
歌曲唱完,众人久久回味。
这时,突然一个沧桑的声音突兀地响了起来:“请问杨大人,这首曲词叫什么名字?”
杨活展眼一瞧,说话的是一名长老;旁边都是国乐部的诸位长老与智者,首席长老傅严也一脸严肃地坐在不远处,仿佛事不关己,眼睛望向别处。
哼,又想搞什么鬼?可我心怀坦荡,也不怕你!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一开始我就介绍过了,这首曲词的名字叫做《大海啊故乡》;想必长老记性不佳,这也不怪你,年纪大的人都这样……呵呵,多谢国乐部各位前辈前来给在下捧场,荣兴至极!”
“嘿嘿,捧场倒谈不上;我们是真的觉得杨护国的白话曲词非常特别,对我国的年轻一代影响也很大,因此国乐部必须得好好研究一下,确保它对乐生们的没有伤害。”
这话说的,好像杨活的白话歌就是毒草一样。
杨活心中冷笑一声,正要讥讽他一番,却听他继续道:“杨护国这首曲词非常有意思,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这是一首歌颂故乡的歌,旨在唤起人们对故乡的情感,对不对?”
“长老活了这么大岁数,吃过的盐比我走过的路还多,那自然不会错。”
长老笑了一声,毫不自谦地道:“那自然是差不多的。这我就实在奇怪了,咱们豫国身在大陆中心,虽说北边有朦海相接,却只有一个官方设的渡口关虎屯,并无常住人口。杨大人的真正故乡难道不是豫国的洛郡,而是其他临海的国度?还是说传杨大人这首歌的人,是其他国家的人?”
此话一出,众皆哗然。
“护国大人是外国人?”
“杨护国怎么可能是外国人?他可是咱们土生土长的豫国人啊,我听说他故乡洛郡!”
“可他为什么歌颂大海啊?还说大海是他的故乡,从小他母亲告诉他的。”
“天哪,护国大人不会是别国人吧?”
“他国谍匪?”
“靠,这事可不能乱说!”
“故乡在海边?这事可真够怪的,就看杨护国怎么解释了!”
听着众人议论纷纷,满心疑惑,台上的杨活心中微寒,不由把目光转向了三等席中的傅长老。只见他脸色平平,竟然直视过来,与杨活目光相接,嘴角微微上扬……
靠,这老不死的,竟然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来污蔑我!
一首歌而已,没见过这种曲解的,你他妈没弹过《关睢》,那你是不是老流氓?
可是杨活知道,这样直向的反驳效果并不好;一来是因为杨活歌唱得太好太深情,完全就像是在歌颂自己的故乡,现在说这是曲词而已和我本身并无关联,多少有点牵强;二来目前九国之内,以这种另类白话歌崛起的唯他一人而已,可以说他很难把这个大帽子推给他人;就算他推给“白云山采药老人”,那也说明他有一个出身异国的师父……
叛国这个罪名,简直就是老白姓心中的逆鳞,绝对不能触碰;即使这个国家的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可他们依然深受着这片土地,不容任何人诋毁、侵犯;特别是刚刚从啸天大王手中夺回荣耀的这个敏感时刻,人们的民族自尊心前所未有的高涨……
傅严这个老东西的用心不可谓不狠毒!
他这是要用叛国之名,毁掉杨活的一世盛名啊!
……
面对场下越来越响的喧嚣质疑之声,后台的乐院领导以及卢长老等人,一个个双手绞汗,面如土灰,不知该如何收场;杨活一旦被戴上叛国的罪名,他们自然就是帮凶,会被钉在民意的耻辱柱上,并载入史书,接受民众世代的唾骂!
“天哪,怎么会出这种事?”一个乐校小女生,迷惑而害怕地道。
副院长安慰道:“别怕,无论如何与你们都无关。”
“可杨大人他……”
这时候,台上的杨活却突然发声了,语声沉稳:“没错!这名国乐部的前辈说得很对,这首曲词确实是歌颂大海,歌颂故乡。我的家乡是洛郡有椒乡春菜村,那里没有海,只有一条小河。”
见杨活承认,那长老的脸上露出得意之色,不由暗自瞥向傅长老,想向他表功;谁知傅长老却一脸郑重。这个老狐狸看到杨活不反驳,却开始担心起来:难道这小子还能颠倒黑白?
现场观众一片沉静,他们等待着杨活的解答。从内心中讲,杨活这个平民歌者在他们心中一直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精神领袖,他们绝不希望他和别国扯上关系;可是患得患失的心理,又让他怀疑杨活的身份。
国乐部首席长老一直在暗示他的白话曲词对乐生们有坏的影响,一直在抵制;万一他真是敌国派过来的谍者,那对豫国乐道的破坏力可是非常致命的!
“我想,在座各位都听过‘银河’吧?”杨活的声音传遍全场。牛郎织女的故事在这个世界还没有传播,但银河一词已经被诸多文献引用。
大多数观众都点了点头。
“银河是真正的河吗?当然不是,那只是无数星星组成的一条明亮的光带,看起来像是河流而已;既然你们知道银河,那么我若说星海你们肯定能理解吧?”
那名长老又站起来,冷笑道:“星海?你是说无数星星组成的海洋吗?哈哈哈,真好笑!银河我们可以看见,你所说的星海又不哪里?不会是你凭空捏造出来的吧?”
这老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