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林宛还是和哥哥转了一圈下来,林宛心里对于医院客流量有了个大概的了解。
决定租这里也不错,林宛看中了药店旁边的那个房子,只是没人也没个电话。
林宛就应着脸皮去问了旁边的药店,巧的是,这门面正好是他们家的,问了问租金,一间十几平米的门面二十块钱的租金。
租金贵了些,林宛有些犹豫,发现附近一排,并没有要出租的门店。
第48章 南桥早市儿
(全本小说网,HTTPS://。)
林应辉有些失望
林宛笑了笑,并不着急,怎么可能一来就刚好遇到合适的,哪有那么巧的事,反正自己也不是很急,慢慢看着就是了。(全本小说网,https://。)
两人在医院门口转了两三个小时才回去。
“那边怎么样?”两人一到家,梁红梅就迫不及待的问着
“还行,咱们在观察几天”林宛喝口凉开水,并没有说看中了一个门店,就是租金太贵
“吃饭的人挺多,医院门口大多的消费者都是医院的病人。rénliu量是有,就是还没有合适的位置。得慢慢的碰”林应辉又些担忧,一般能挣钱的地方,要的都很贵。
“也是,做生意一定要找个好位置,这事儿不急,咱们慢慢找”梁红梅这几天多有感触。
她在早市上买个饼,位子不好了别人就看不到你。更别说门店了。
她现在有了活做儿,也不那么急了。这事儿慢慢来。
“真的要开,咱们还是低调点儿,别找麻烦事。”林应辉提醒着林宛道
林宛点了点头,林宛这几天也明白了,大城市里各家各户卖个自己的东西还行,要说真正做买卖的还真没几个。
现在就连个体都还没有呢,林宛记得,全国第一个办个体营业执照的要等到81年的下半年。他们还要等个两年呢
哥哥上学后,林宛又去了医院那边看了看,推车的生意一到饭点生意很好。只是林宛不想推车卖饭。现在夏天还行,一到了冬天,外面能冻死个人。根本不是长久的事儿。
林宛这天去了市里转了转
s市的建筑和俄罗斯建筑有些相似。她没有去哥哥的学校,而是去了s市最有名的商业街。
商场里玲琅满目,卖什么的都有,最流行的就是上海牌手表和半导体收音机,凤凰牌自行车,海鸥的相机,蝴蝶牌缝纫机,国营的商场里买这些都需要票。而且这些个大件都很紧缺。
电视也有,但不多。估计在等个一两年,黑白电视就流行起来了。
林宛问了问手表的价格一块要一百多呢还得要工业票。收音机倒是不贵,就这也要70多块钱一台。自行车更贵了两百根本下不来,缝纫机要两百多呢,都是要票的。
这些东西,现在对她来说都是奢侈。林宛在商城上转了一圈,看上了一个舵牌机械老闹钟,木质外壳。要价三十,就是没有票。林宛向售货员打听了下,没想到售货员小声道“我这有,你要是想买,多给我五块钱。”
林宛挑了挑眉,看了看四周,点了点头,心疼的拿出了三十五块钱。
哎,不管在什么年代,有钱就是好办事。
林宛拿回来闹钟后,梁红梅虽然心疼,但想想两个早上她就挣回来了。也没说什么。
倒是好奇的让林宛教着她认表。
梁红梅学了大半年的知识,现在小学的那些算法,还有课文她大部分都认全了。
能通篇读一则报纸了。
现在也算小学毕业了。
接下来的几天,林宛每天早出晚归,早上陪着妈妈在早市上卖烙馍卷菜和烧饵块,顺便打听一下这边的物价,自己心底盘算了下他们开店三百块钱到底够不够。
第49章 重抄旧业
(全本小说网,HTTPS://。)
店面按二十块钱的话,她要交三个月的,压一个月的,只房租这一项就要花费80。(全本小说网,https://。)
剩下的二百块钱,添置些店里的物件,估计也够了。
中午和下午就在医院那边转悠。有时候还特意去住院部转上一圈。了解下病人的需求
在半个月后的一天,林宛确定租了药店旁边的那家门店。
“我这个门面紧挨着医院门口,位置好不说,面积也比他们的大,而且还带个小杂物房。这里面是去年刚装修过的,你们租了几乎不用装修。我可以打保票,你们只要租了,一定能赚到钱”房东坐在一旁很有自信的说着。
林宛想了想,决定租了,在林宛回家拿钱的时候,也要求看对方的房产证。
她怕万一遇到二手房东,被骗了可不好。
房东虽然显麻烦,但也爽快的答应了
林宛回去以后和梁红梅说找到铺子了,梁红梅就跟着她一起去了铺子
进去一看,几张笨重的木桌子,直通着往后还有一个门。打开以后是个不大的储物间,里面放的乱七八糟的。
总体来说,还可以,他们唯一做的就是隔出一个操作间来。
只是梁红梅一听到房租犹豫了起来,这也太贵了吧。说着就和房东讲起了价钱
林宛则是在一旁看了下房东拿来的房产证和出租合同。
房子确实是他的,出租合同大体是为了双方的利益,上面写的很合理,林宛大致看了几眼。
而这时梁红梅已经和房东讲好了价格,一个月二十,不含水电费。水电费用多少交多少。
林宛和房东签合同的时候,要求房东给她留半个月的装修时间。
房东不同意。三个人在店里磨了两个多小时,房东最后才勉强同意给一个星期的时间。
签好合同后,两人都按了手印,互相看了下各自的身份证。当然合同上写的也有身份证号。
拿到钥匙以后,梁红梅和林宛高兴了一会儿,就开始在店里打扫除
里面的桌子有四张,房东说是医院食堂淘汰下来的,见扔了可惜他自己捡回来的。桌子太笨重,比较宽,有些占空间。不过林宛没想着要换桌子,她们刚起步,没那么多资金。
“小宛,咱们都打算卖些啥啊,我最近发现这里的人都会包水饺呀,咱们在做水饺会不会有人吃?”梁红梅担心的问着林宛
“妈,水饺先不做,咱们这次做咱们那边的砂锅。菜谱我都想好了。莲藕排骨、土豆鸡肉、黄焖豆腐、砂锅炖菜、砂锅丸子、什锦素砂锅,中午就做砂锅配米饭,晚上的时候加几样砂锅粥,皮蛋瘦肉粥,大米红枣粥,南瓜粥”
梁红梅想了想,点了点头“说的也是,医院里都是病人,吃的要营养一些,小宛说的这些妈都擅长。”
收拾的还怪快的,一下午就把外面收拾的差不多了。
收拾完了屋内,剩下的就是隔厨房了。
房东认识人,帮他们找来两个人,十块钱,隔到墙包给了他们。另外又在了个砌灶台的,给了人家三块钱,帮忙挨着墙周围砌成灶台,林宛还特地去市场买了几块地板砖放上面。
隔墙和砌砖用了三天的时间,弄好后,林宛和梁红梅赶紧收拾
“妈,我帮你吧”
“你去把杂物间清理下,不需要的都扔了吧。我看地方不小,好好利用能放好多东西呢”
第50章 新店开张
(全本小说网,HTTPS://。)
“好”
杂物间有五六平方,里面被房东放了不少没用的纸箱子,空瓶子,破旧的泡沫箱子和瘸了腿的凳子。(全本小说网,https://。)
林宛一点儿也不吝啬,统统把它们扔了出去。不过也收拾出来两个有用的盆子。
第二天早上,梁红梅继续做她早市的生意,林宛去了商业街卖了一桶的白灰和线下最流行的餐桌布,林宛选了一款塑料的米黄色上面带着暗色大花的样式。
本来还想买两个好看的灯呢,看来看去没有喜欢的。于是林宛就买了两个普通的八十瓦的灯泡和一些电线回去了。
林宛拿着东西去店里的时候,梁红梅已经把厨房焕然一新了。
厨房比较简单,两个靠墙的大炉子,、炉子右侧就是一个宽大的木头案板,案板的墙上是一个很简易的木头架子,碗盘的就放在上面,案板的下面是放煤块的。在往右就是杂物间的门,然后就是一个很大的洗刷池,
左边是一个窗口,做好的饭就从窗口里端出来。
她们做砂锅的不需要这么大的炉子。
林宛把白灰泡上一后,就急匆匆的去了市里,去了好几条街,找了十几家才找到那种小的土炉子,店里的老板以前去过南方,见过那边的人到过年的时候都喜欢用小炉子炖肉炖菜的,吃着特别好吃。所以回来后做了些放在店里买。小炉子外面是黑色的铀,很光滑,里面的炉齿像蜂窝煤似的圆孔。和炖钵炉子很像。
土炉子上面有专用的带两个耳朵的橘色的陶瓷砂锅,看着又些沉笨,不太好看,但这种受热快,也很有特色,特别是那两个圆孔的大耳朵
土炉子两块钱一个,陶瓷砂锅一块5一个,林宛要了八个土炉子和十八个橘色的陶瓷砂锅
老板好心的给土炉子加了个铁条架子,方便搬动地方。林宛又给他磨了半天,十八个砂锅都送了底垫子。一共花了三十多块钱。老板帮忙送到店里。
东西送回来后,林宛和妈妈又重新把厨房规划了下。两个炉子撤出来一个,放了张铁板架子上去,把八个炉子放到了上面。一旁的炉子只负责烧开水就行。
杂物间,林宛买了两个木架子,上面可以存放蔬菜大米。
林应辉星期天回来的时候,见两人已经找的门面,也很满意。负责刷墙的活儿他一个人包了。
晚上的时候,林宛用喝饮料的大塑料瓶,还有一个灯座。将瓶子的瓶口剪掉,中间也剪掉,只留底部和上半部分,然后把头部和底部组合在一起,安装上灯座就搞定咯!
两个不一样的大灯饰装在店里,别有一番风格。
饭店被粉刷一新,饭桌上铺着新的塑料布,地板是水泥的,整个屋子闪耀着明亮灯。
整个焕然一新。两天后,她们家的招牌也做好了。梁妈砂锅店
店面收拾好后,林宛没急着开业,而是在店里通风了一个星期才开业。
林应辉特地请了一天假来帮忙。一大早还放了一卦鞭炮。
新的店铺还是有很多人好奇的。特别是这个年代,有些人很少出门,南方北方吃食上差异很大。
第51章 冷清
(全本小说网,HTTPS://。)
“叫砂锅都有什么锅”
有人询问着。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
林宛不急不慢的给来的客人解答着。
梁红梅早已回了厨房,不管等下有没有进来吃饭,她都得准备着。
别说,进店的人真不少,很多人都坐了下来。
林应辉把做的菜单一人一份发了下去。
这菜单是林应辉手写的,字迹刚劲整洁,看着很舒服,人人也都能看懂。
菜单上面写了菜的名字和价格。
“这店怪干净的,看着真让人舒服。”
“是啊,这店老板心思真巧。比国营饭店还干净”
“烧锅排骨也太贵了些,一份儿要九毛。贵了些,外面一份米饭加菜才六毛”
“就是,太贵了,不是咱们这些人吃的。”进店的réndà声的说着。很多人看到价格后都摇头起身走了。
人就是这样,这要是有人带头吃,说不定就很多人跟风也要了。
可现在有人带头一走,原本有那犹豫的,看看众人,也放下菜单走了。
不一会儿,原本热闹的店里就空了。梁红梅和林应辉目瞪口呆,那么多人进来,没一个人留下的。
看着被众人弄的有些凌乱的桌布,看着散落在各个桌子上的菜单,林宛给自己打了口气,也给妈和哥打了鼓劲,笑了笑道“没事,妈,哥。别灰心,这开门做生意哪有那么容易啊,咱们在等等。”
除了莲藕排骨、土豆鸡肉九毛钱一份,其他几种素菜的六毛钱一份。皮蛋瘦肉粥四毛,其他两份儿两毛钱一份,根本不算贵。
两人点点头,只能这样了。
这店花了她们全部全部的积蓄。今天早上买完菜,家里就剩下二十多块钱了,她们可不能泄气。
时间慢慢到了中午,旁边的小铺子坐满了人,听着挺热闹的,她们这边也陆陆续续上人了,进来的人挺多,但大多看了菜单又走了。
不过还是有几人留下的
一中午,她们店里也进了七八个人,吃的都挺满意。
临走的时候,林宛都给他们打了八折,新店开张,感谢他们的光临和照顾,算是一种优惠。
这个时候的人还没有打折的概念。
能少出钱,换谁都是乐意的,所以几人很高兴,觉得这家店不仅干净,店老板不但长的好还特别会做人,当然了,她们家做的东西也好吃。
“进来的人也不少呀,都嫌贵,小宛,我们要不要调调价格?”两点多的时候,几人闲下来后,梁红梅提议道
林宛摇摇头“不急,刚开始嘛,肯定难做,慢慢的知道咱们的饭菜好吃又营养,不需要饭票也能吃,等日后知道了,人肯定要挤破门槛。晚上咱们在加三种粥。”
“咱们的粥也不便宜,四毛钱一碗呢”梁红梅还是担忧的不得了
担忧归担忧,梁红梅还是很用心的做晚上的粥的。
刚开业,她做的不多。晚上的时候,她们店里来了几个人,排骨卖的最好,听说店里有粥,也顺便要了一碗。
一天下来,总共接待了七八桌人。
梁红梅只管后厨做饭,林宛除了跑前面,还要负责收账,清理桌子,没人的时候,赶紧进后厨帮忙洗碗
第52章 没冰箱的时代
(全本小说网,HTTPS://。)
今天准备的食材还剩下些,天气热,明天都不能吃了。/全本小说网/https://。/
梁红梅怕浪费了,把剩下的肉在锅里熬制了下,做成了酱肉。放的盐多些,能放的时间长一点儿。
晚上,林宛也不嫌累,兴奋的坐在屋里,把今天卖的钱一毛一毛的数了数
今天人不多,三两下就数完了,一共八块三毛。数完以后,林宛又数了一遍。
不是没数对,数着钱,她心里踏实。
第二天的时候,梁红梅继续做她早市的生意,卖完以后不耽误她准备饭馆里的食材。
今天不比昨天,至少中午只接待了三四个人,冷清的很。
倒是晚上,粥卖的挺好。昨天来喝粥的家属去病房说了下这边的粥,有人还真过来买了。
住院期间,不管家里有没有钱,吃的上面绝对不会亏待病人。她之所以做营养粥,还有一点就是,病人不宜吃的油腻。
这种粥最适合病人。
现在天气热,中午准备的东西总会多多少少剩下来一些,到了晚上吃不完,梁红梅也不再做酱肉了,直接把肉类的裹些面粉炸了炸,放着自己吃。
她们就两个人,哪儿吃的完?结果都浪费了。
几天下来,林宛拿着自己的小本本算了半天,加加减减,五天下来,只挣了二十多块钱。至少他们的租金挣够了
不过,对她们刚起步的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人少是一方面,主要是她们卖的菜肉把握不好,每次都会剩下,天气热不能放,折了不少钱。她倒是想买个冰柜,这个年代,估计广州上海那边也不多见。再说她也没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