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华华在李亮爸妈收拾的时候,特别注意那封信,看看他们到底放哪儿了。等到以后他认识的字多了,在拿出来看看。
李亮父母原本还以为华华出了这个院子会闹腾呢,没想到他乖乖的坐在自行车的横梁上一声不吭,一直到了家里,也是乖巧的不得了。
李亮爸妈互相看了一眼,心里也为华华的变化感到高兴。
夫妻俩回到家后,第一件事儿就去了银行,把这些钱取了出来,又存到了自己的户头上。
看着户头上的几个零,李亮爸提着一天的心总算落到了肚子里。
回去的路上,夫妻俩悠闲的拉着华华往家走去,嘴里还不忘商量着给华华上户口和改名字的事儿。
“华华这个名字叫习惯了,再说孩子也一直知道这个名字,我看后面还跟个华吧,就叫李华吧。”李亮妈笑道
“李华这个名字倒是不错。要不叫…”
李亮爸还没说完,中间的华华突然哭了起来“呜…我想妈妈了,我要找妈妈。”
老两口见孩子又开始哭了,赶紧抱起来哄着“哎呦,乖孙子,可别哭了,你妈妈病了,人家医生不让见,咱们华华快点儿长大,等华华长大了,妈妈病就会好了,回来看华华呢。”李亮妈哄劝着华华
华华果然不哭了,揉了揉红红的眼睛道“那我没长大前想妈妈了怎么办?…妈妈说,如果我想她了,就喊喊她的名字。以后我可以喊妈妈的名字吗?”
“这…哪有孩子一直指名道姓的叫的,这不礼貌。”李亮爸摇摇头
“爷爷,那我的名字里面可以有妈妈的名字吗?”
华华的一声爷爷,可把李亮爸高兴坏了,他们把孩子带回来这么长时间,孩子一直不肯叫他们一声。现在突然叫了这么一声,李亮爸连点着头,说了几声好字。
“我们华华真乖,既然想妈妈,那我们就给华华起个名字,里面带个你妈妈的名字好不好,这样,以后我们叫着华华,华华就不会想妈妈了。好不好?”
“谢谢奶奶。”
华华的一声爷爷奶奶,叫的李亮爸妈一直笑到了家里,而且,老两口也不嫌弃麻烦,还特地给华华包了饺子。
最后,华华的名字改成了李青华。
一时间,街坊邻居们都知道了李亮在外面的女人给李亮生了个儿子,老两口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把孩子要回来了。
李亮爸妈年前出去一段时间,年后又这么长时间没见到人,一直神神秘秘的,现在突然领个这么大的孩子出来,也不隐瞒,光明正大的和街坊邻居说是李亮外面的孩子。
依着李亮以前的作风,他们也都相信,而且这孩子和李亮长得确实有些像。
而华华一直惦记着那封信,所以在李亮爸妈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后,华华就很认真的学习生字,他问过老师,学习多少个字才能读懂一封信,老师告诉他要五百个字。
所以他现在一直在努力的认字。
…。。
当林宛收到苏玲的电话时,知道华华现在已经正常上学,还改了名字后,已经是半个月后的事儿了。
苏玲知道这些事情还是从卫雪那里听来的,卫雪现在结了婚和她那个新婚丈夫过的不错,她向来强势,现在的这个丈夫对她言从计听。对她女儿也算不错,女儿在有一年,上初中了,可以住校了。
卫雪现在家庭顺心,工作顺心,所以对李亮父母那边特别的上心。
林宛也不在关注他们那边,她现在的重心是照顾好孩子,管理好她们的店铺。
林宛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带着孩子去店里,好在店里有一个小休息室,鼎鼎平实可以在休息室里睡觉。
下午四五点的时候回去,都会给小星星,洋洋他们带些吃的,特别是炸鸡,林宛几乎隔一天就带一个回去。
几个孩子都不够吃的,惹的蒋嫂子和顾琳都不好意思。
按说该不好意思的是她才对,平时她回来的晚了,星星没少让她们照顾。
转眼间孩子都三个月了,期间s市和京都那边都经常打来电话询问孩子的情况。
婆婆回去后,还给她们寄了不少红枣和香菇干货,说这些香菇干货都是小谷从黄大山那边弄来的好货,特地给林宛留了一些。
平时炖个鸡汤排骨的可以放些,给孩子们吃。
除了给她们,还给妈妈寄了不少呢。主要是z市没有大山,想这些野菇类的在这边卖的很贵,小谷给她们寄来的正好。
期间林宛也没少给姥姥打电话,现在说是住到了沈蓉那边,平时沈蓉照顾,来回跑不方便。
不是因为谭爱香和大舅妈不管,而是她们平时上班,只有晚上的时候才过来。考虑到沈蓉一个人带着孩子跑来跑去不方便,所以就直接住到了沈蓉那边。
平时舅妈婆婆她们过去姥姥那边也直接去沈蓉那里。
林宛原想着回去看看姥姥呢,只是孩子太小,韩亦最近也没有假期。
马上进入夏季,孩子洗澡频繁了起来,烧水不方便,林宛知道现在市面上有那种热水器,神州品牌的,林宛要了两台,部队按一台,别墅那边按一台,方便她们洗澡。
除了这些林宛还买了个电饭煲,在京都的时候用习惯了,现在家里没有总觉得不方便。
林宛为家里添置了这么多大件儿,一些嫉妒心强的邻居们开始说林宛在外面干的都是不正当生意,专门集资敛财的那种。
林宛懒的理她们,大院里平时玩的熟的,谁不知道她干什么的,不过这事儿被韩亦听了去,直接向上面打了个报告,说部队家属素质有待提高,让一些没事儿的军嫂们集中学习去了。
部队特地和初中的校长商量了下,开了个家属扫盲班,让她们学习去了。
这下那些没事儿干,在下面嘀咕的人老实了不少。
哥哥这次去s市,带着嫂子和团团一起去的,一家三口算是又办事又当带着嫂子旅游。
妈妈和爸爸两个人在家略显的冷清,非要让她星期天的时候带着孩子去住两天。
林宛也没推迟,正好听说市里有个大的展销会,服装,汽车,农作物,家具,电器,自行车。在东三环边上的农展馆举行的,这事儿还是王乐琴和她说的呢。她准备在服装展上也弄个,主要是她做礼服婚纱的,需求量不大,准备租个小些的柜台。重生八十年代小女当家
zj190128g
第848章 干妈上班了
(全本小说网,HTTPS://。)
现在做这种展销会,也就这两年而已,等过了这两年,随着私营商家越来越多,这些展销会也逐步淘汰了,不过就是这两年,她们也要抓住机会,现在的展销会,几天的时间,都能卖出去成千上万件货。(全本小说网,https://。)
她准备在服装展上也弄个,主要是她做礼服婚纱的,需求量不大,准备租个小些的柜台。问林宛她们做不做。
这种事情她们当然参加了。林宛考虑两天后,觉得这次她把事情交给了杨葵来做比较好。她现在是z市的经销商,而且这两年来做的很不错。批发量在几个经销商里排在前面呢。
杨葵没做过这样的活动,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这些天一直找林宛请教该怎么做,特别是在促销方面。
她们现在最主要的先找个好位置,然后通知苏玲那边,给她们准备时下最畅销的货和去年滞销的货。然后统一发过来后。她们在定制活动方案。
林宛的意思,做个反季大促销,冬季的那些衣服,直接赔本处理,然后在新一季春夏季衣上做套装处理,两件加起来,实际上还能赚不少。
给大众的感觉是一件儿的钱,买两件的货。然后在时下的衣服上,做五折促销。
当然,展销会上她们的区域也不能随便摆几张桌子,就那样放在上面售卖,吸引不了多少客户,一定要装修好,当然装修这些钱有厂家来出。
让人看着与众不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既体现她们的品牌,又能吸引客户。
杨葵在展销会上成功的租了个靠门口斜线位置一百多平方的空地,一个星期的柜台费是五百块钱。
这价格也是高的吓人。林宛又拜托二婶帮忙找几个工人,给她们把门头,里面的宣传布帖好。
这样下来,忙活了一个星期,才把这事儿给搞定。
而厂里那边,别的几个城市也有这样的展会,苏玲都提倡各个经销商们参与,柜台的费用他们出一半,装修的门头牌子她们提供。
这下经销商们当然愿意了。花一半的钱,挣大销量的利润,她们争着抢着干呢。
所以最近厂里的衣服不管是滞销款还是时下款,都出的特别多。工人整天忙着加班加点呢。
最后统计起来,反而过季的那些衣服卖的更好,因为厂子里出的便宜,经销商也出的便宜,展会上大多数人都是图便宜去的。看到便宜的东西,都喜欢。
展会开始的时候,林宛把店里的人给杨葵调去了两个,因为实在太忙了,第一天开门,大批的市民涌进,几乎没有下脚的地方。
第一天杨葵就卖出去了一千多件儿衣服。
还有王乐琴那边,她说她是做礼服婚纱的,需要的人不多,租的店面不大,但是还是学着她简单的做了下门头,谁知道第一天就订出去了几十单礼服,还有五单婚纱。
王乐琴原本就带着一个店员过来呢,第二天直接调了两个店员过来,又怕忙不过来,直接把她妈都拉来了。
巧的是,杨威今天休假,原本准备回老家看看父母呢,听战友们说这边有个展销会,趁着空闲过来购些礼品回去。谁知道遇到了她们,林宛忙的和他说不上几句话。
恰巧王乐琴在她们隔壁,杨威直接去找了王乐琴,本想着和她打声招呼,谁知道王乐琴她妈在,这么一见,看上了杨威这个人。
左右一了解,知道杨威离了婚没孩子,更是觉得和她家王乐琴合适,拉着杨威问东问西。
王乐琴不想她妈和杨威拉扯太多,奈何她忙的根本空不出时间,杨威见她们忙的连口水都喝不上,最后竟然留下来帮着王乐琴打起了杂。
这下王乐琴的妈妈更是满意杨威了。她知道自己和杨威她们认识。
事后去了她妈家向林宛打听杨威的事情来了。
这事儿被她妈知道后,哪儿还用的上她,她妈直接和王乐琴的妈聊起了杨威。
她妈和人家王乐琴妈说的头头是道,把人家孙语怎么给杨威戴绿帽子,怎么抓了个现行,孩子怎么没的,说的明明白白的。
惹的王乐琴的妈越听越觉得杨威这人不错。想给她女儿说合说合。
谁知道她妈拍着胸脯给王乐琴妈保证道,说一定帮着俩孩子说说。
王乐琴和林宛正忙的不可开胶,等知道的时候,她妈已经找杨威谈了一次了。
林宛赶紧惊讶的问着“妈,你怎么找的杨威呀?”
“通过你爸呀,我让你爸问的。”梁红梅笑着和你女儿说着,看样子成效很不错
“啊…那…杨威怎么说呀”
“那孩子谦虚,说门不当户不对,怕乐琴嫌弃。我看呀,他对乐琴有那个意思。既然有意思,那以后就有戏了。我和乐琴她妈说了,改天请杨威去他家多坐坐,一来二往的,她家乐琴总能看到杨威的好。”
林宛扶了扶额,不明白杨威到底是真心的还是因为高然的事儿。
真心的还好,如果是因为高然,那就不好办了。
不过,这事随着杨威回老家不了了之,王乐琴妈妈几经约不到人,才知道杨威回老家了。王乐琴妈妈在家里琢磨了两天,突然觉得农村的有些麻烦,以后结婚两口子每年来回跑也是件很折腾人的事儿,她女儿脾气不好,从小到大也没干活什么家务活,她怕女儿真嫁过去后,惹得婆家不满再闹什么矛盾。倒时候又是因为婆家不满在离婚,以后她女儿可真不好嫁了。
这反倒让王乐琴松了口气,这几天没事就回家给她妈妈讲述一些各种门不当户不对不幸婚姻案例。
最后她妈妈但是没在提这事儿,王乐琴为了不让她妈在闲的没事操她的心,就直接拉着她妈给她帮忙去了。
展会上接这么多单,她得赶紧如期交货。
展会结束,林宛就在家里带着孩子,设计了一款健美裤,给陈海昌打了个电话,订了一批健美裤的布料,现在流行这个,不做也不行,一大批的经销商想要这个款,自己家不做,有可能会因为这个流失一些客户。
结果陈海昌现在还在京都,说什么在培训干妈上岗?
挂了陈海昌的电话,林宛晚上给干妈打了个电话才知道,干妈被陈海昌拉去做饭店的店长去了。
“我不是说让你干爸给我找个工作干干吗,你干爸倒是给我找了个,在图书馆做个图书员,倒也不累,朝九晚五的。谁知道我还没来得及上班,就被老三给拉过去了,非要我帮着他看着店里的账目。说是上一次他出去那几个月,自己请的那个新店长做假账,他不放心,所以就拉着我过去了。”
林宛听着干妈最后这口气,好像现在干的挺起劲儿。
“起初我是不想干的,不过最紧我看着谢灵芝在我面前得瑟,我心里一横,就干了。”
“咋了这是?”林宛还没来得及为干妈高兴,却听到她这个话。
“还不是小驰,弄了个贸易公司,让谢灵芝过去坐办公室去了。一个月一百多块钱呢。刚上班的时候,还把我和你干爸叫了过去,庆祝她儿子公司开业呢。在我面前炫耀着说她儿子一个月给她多少钱的工资,在办公室坐着多舒服来着。她这是埋汰我呢,你干爸给我找的图书馆的工资,一个月三十多块钱,说什么她一个月比我上三个月的班还要多。我一听就来气,转头直接答应了老三的要求,老三一个月也给我开一百多块钱呢。说什么店铺红火了,年纪还给我大红包什么的。这样算起来,我把店铺打理好,年底要比她谢灵芝挣的多。”
林宛在电话这边偷偷笑了笑,鼓励着干妈道“干妈加油,我看好你,管理店铺和帐面是个繁琐的事情,你要是不懂可以问问我妈,这方面我妈最有经验。还有既然要上班,肯定不能穿的太随便,改天我给干妈邮寄些干练点的衣服过去,咱们好歹是个店长,不能掉了门面。”
“行,行,听我闺女的,你帮干妈弄几套像你妈那样的,看着就给人感觉能压住气势的那种。”
“呵呵,放心吧干妈,保证比谢灵芝更像成功人士。”
“这话干妈爱听,我现在就是看不过她谢灵芝,小驰开个工作,整天做各种展会,收了不少柜台费,自己还弄了个什么家具,鞋子的,一车一车的拉,听院里的人说卖了不少钱呢。”
林宛倒也不稀奇,梅琅驰肯定是要趁着着几年捞些钱的,只不过他把叶青的厂子房子卖了,保密工作做的倒是挺好。他离婚这事儿大院里已经传开了,有人说梅琅驰不地道的,也有人说梅琅驰倒霉的,反正好的坏的都有。
梅琅驰有点儿还是比较聪明的,那就是根本不理会这些,而是干自己的事儿,等自己做出了业绩,让她们看到光鲜的一面,那些说坏的人,也会慢慢的对他有改观。
人就是这样,当你出息了,不管以前做了什么样的事儿,都会一扫而过,人家只会觉得这人有出息,能干,会挣钱,以后谁嫁进去,肯定不愁吃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