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十年代小女当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八十年代小女当家-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为爸爸也中意妈妈,所以两人就先订下了亲,订了亲,两人就算没有结婚,正常走动还是可以的。

    向吴国栋当然知道这种做法不对,但他就是要让人知道他在和邱兰花来往。

    这时间一长,单纯的邱兰花就被吴国栋一系列的糖衣炮弹给俘虏了。于是,吴国栋就和邱兰花提出了他想回城的想法,他给邱兰花开了许多“空头支票”,说城市怎么怎么好。说的邱兰花心里澎湃,一心向往。

    邱支书在知道了自家女儿和吴国栋好以后,坚决不同意女儿和吴国栋好。邱支书曾经也是帮助红军打过鬼子送过情报的人,再加上几十年的阅历,那吴国栋在他眼里,一看就不是个靠得住的人。

    在邱兰花和邱爸提出帮吴国栋办返城事宜后,邱爸恼了,吴国栋勾引他家姑娘不说,竟然还耍心眼,邱爸也是个老命干部,脾性有点顽固,性格耿直,给女儿下了禁令,还拿她妈妈的例子给叶青她妈讲了一通经典案例,最后坚决不许她和那个吴国栋再来往。

    邱爸是为了女儿好,可他用的方式不对,太直截了当了,太霸道了,让青春年华陷入爱河的邱兰花接受不了,这才导致了她后面经历那一系列的痛苦。

    邱兰花正在花样年华,处于叛逆期,对所有反对他们的人或事都有一定的逆反心理。当她听到邱爸反对她和吴国栋交往以后,表面上是听从了他爸的话,背地里却偷偷和吴国栋来往。在邱兰花眼里,爱情是神圣的,容不得他人说出侮辱或者不认同的话。她眼里的吴国栋彬彬有礼,有学识,有才气,长相也出色,是不可多得的良人。

    所以,两人经常偷偷去山里幽会,吴国栋拿着口琴吹奏,对邱兰花倾诉着他的美好爱情。

    邱兰花就这样沦陷在了吴国栋构造的美好的爱情美景中。

    后来,吴国栋见邱支书迟迟不提他回城的事儿,心里着急了。他实在不想这样天天扛着锄头下地、挖粪坑,他会发疯,会精神崩溃。他受不了,看到一旁拿爱慕眼光看着他的邱兰花,吴国栋心绪翻涌,在一个旁晚直接在野地里睡了邱兰花

    东窗事发,邱爸震怒了,但也没办法。邱爸为了女儿的声誉,找来吴国栋商量了一下,直接给两人办了婚礼。邱爸在村里为两人办了几桌酒席。

    等后来吴国栋的返程办好后,蹬上返程的车,就在也没了消息。

    因为当时婚礼办的仓促,根本没来得及办结婚证。

    邱爸见吴国栋迟迟没有消息,就托人打听了下吴国栋的消息,谁知消息还没打听到,上面的人就下来了,说邱爸假公济私,利用公职便利逼迫知青吴国栋娶自己的女儿。一道查办打的邱家晴天霹雳。

    邱爸的支书也算做到头了,邱爸也只能气得在家大骂吴国栋一顿,邱大哥嚷嚷着要去z州找吴国栋算账,却被邱兰花拦下了。她觉得吴国栋的心已经不在这里,只拿她当回城的工具,就算哥哥为她出头又能怎么样,花钱大老远的去了,只能生气惹麻烦,去了又能怎样,打他一顿解气,不值得。这到了那里,人生地不熟的,要是大哥在出了什么事情,那她就真成了邱家的罪人了。

    邱爸气的把家里的茶碗都摔了,还恨铁不成钢地教训了女儿,整个邱家处于低压状态。

    邱妈心疼女儿,提议道:“既然都这样了,支书不当就不当吧,女儿好好的就行。日子总要过下去,有合适的再给孩子找一个吧”

    邱兰花的事,村里人都知道,不少人同情邱兰花的,也有在背后说闲话指指点点的。

    这件事儿让外公外婆想到了她的爸爸,当时他们也想着爸爸会不会情的丢下孩子们走了。

    那个时候林宛才三岁而已。妈妈心里也有些担忧,晚上经常爸爸搂的紧紧的,生怕一不留神爸爸也走了。

    相对梁家人的担忧,爸爸淡然的笑了笑,安抚着他们道“我林国之这辈子不管去哪儿,都不会抛弃红梅和孩子的。”

    其实爸爸和妈妈刚结婚的时候,有一次返城的机会,最后爸爸连应都没应,把名额给了同他一起来的一个姑娘。

    那姑娘也是可怜,她家离这边挺远的,一个人背井离乡没什么亲人的在这边生活了这么多年,也是不容易。

    她不知道妈妈现在心底爸爸是一个怎样的存在,但是她知道妈妈是不恨爸爸的。

    当初爸爸走的时候,让妈妈在家好好照顾孩子,说他一定会回来的。

    可收了爸爸一封信以后,就在也没有回音了。妈妈这一等等了一年。在也没有爸爸的一封信儿过来。

    妈妈很担心远行的爸爸,就将她和哥哥交给了外婆,自己和外公一起揣着家里几年的存款十几块钱,去了当初来信儿上面的地址,几经辗转,到了军区,一打听,人家说没这个兵。

    当时妈妈和外公傻眼了。他们家送爸爸当兵的时候,村里人就说不靠谱,他们不相信。

    妈妈一路沉默不语,失魂落魄地回到了家里。

    外婆一听,气的坐在家里把爸爸骂了好几天。

    外公和外婆看着女儿整天不怪不怨,默不作声的样子,他们心里也跟着难受。知道女儿要强,心里在苦也从不跟他们说一句。起初也想着再给女儿在找一家。

    可妈妈带着两个孩子不好找人家。

    再有,女儿也不愿意嫁。

    就这样妈妈一个人带着她和哥哥每日每夜的挣工分养活他们。

 第9章 开张

    (全本小说网,HTTPS://。)

    家里没势,又是个被丈夫抛弃的漂亮女人,总会遇到一些不轨的人。全本小说网;HTTPS://。.COm;有一次,她和哥哥亲眼目睹了村长想对她妈妈不轨。

    幸好她外公及时赶了过来。

    最后村长吃了个闷亏,可没过多久,村长说外公偷东西,拉着外公批斗了还几次。被关了好几次牛棚。

    外公年纪大,受不住折腾,没一年也就病倒走了。她姥姥本来体弱多病,在加上闹饥荒,姥姥生生的被饿死了。

    家里就剩下他们孤儿寡母的。靠着妈妈一个人的公分,日子过的紧巴巴的,还经常被人指指点点

    离了村子,再也不用听一些人闲也碎语,梁红梅心情好了许多

    “妈,你坐在一边收钱就行,这些我一个人能做”梁红梅闲不下来,在一旁着急

    “妈干了一辈子,还真有些适应不了。”梁红梅在摊前踌躇了半天,就看着林宛一会儿就卖出去了几张饼子。

    三毛两毛的收着,心里乐呵呵的踏实。

    几天下来,周边街上的商户们都知道他们家的鸡蛋饼好吃,不逢集的时候,也会偶尔买个尝尝

    “小宛,咱们只做这个太清闲了些,妈看着门口的门面空着也是空着,不如咱们也学着弄个小餐馆吧,卖多卖少总能挣几毛钱”梁红梅见着一天天的进账,也不在有起初的什么资本家的想法,总觉得赚钱踏实。

    “也行,咱们中午卖什么?”

    “妈做菜的手艺最好。咱们中午就做米线和炒饭吧”梁红梅想了半天才道

    “米线炒饭前面的国营饭店买的就是这个,要是来吃饭,他们大多会去国营不会选咱们这种小店。妈不是会北方的水饺和面食么?咱们中午就做这些吧,在少弄几种小菜,镇上的人少,生意不会太多。在等几日我们去市场看看有没有卖旧桌椅的。”

    林宛发现,这边有军区也是一个消费群体,因为这两天她发现有不少来军区探亲的,不到随军条件的家属,都会来这个镇上,租个小院子待一段。

    “行”水饺和面食还是梁红梅和大队里的下乡知青学的。味道很好

    她们的生意一天比一天的好,现在一天光卖饼的就能进账个七八块钱,这两天她和妈去街上转了个旧家具铺子。

    正好掏到饭店用的桌子,不大四方的。只是椅子需要自己配。

    四个桌子花了三块多,椅子配的是高木板凳,要了二十个,两块多。付了钱,老板直接给她们送到了家里

    逢集的时候,林宛看着摊位,梁红梅去了街上去买一些做饭用的工具,碗筷盘子之类的。

    置办下来,她们这几天挣的钱花去了一半,梁红梅可心疼坏了。

    晚上,梁红梅舍不得用电,点了个煤油灯,母女俩躺着床上,想着饭店的名字,然后定下菜单

    “妈,就叫林妈饺子馆”林宛想了十几个名字,念来念去,就这个最贴地气儿

    “行行,随你,让人知道咱们做什么的不就行了”梁红梅不认识字,这几年孩子们上学,她偶尔也记几个简单的。

    现在不一样的,她们做生意,一定要学会算帐和看菜单。

    这几天,林宛每天都会教她学一两个字。

    让她背乘法口诀。

    “现在天气热,咱们就弄两三个凉菜就行了。早上买饼子的时候,熬个大米粥,和小米粥。中午做水饺和捞面”

    “妈,水饺弄什么馅的?”

    “韭菜鸡蛋和大肉的吧”虽说有大肉,但基本还是素馅的多。这个时候,肉还是很紧缺的。但也不是没有。

    林宛第二天去了木工大叔家里,让她给刻了个门头匾额。又去邻家借了毛笔,买了张红纸,在上面写了菜单,贴在了门面屋里

    林妈饺子馆,就这样,简简单单的开业了。

    母女两人选了逢集这天开业。

    特地在热闹的时候放了挂鞭炮

    “小店今天开业,前三天只要在店里吃饭的,免费送一盘小菜。还有,前三天店里所有的饭菜都八折优惠,吃一顿大肉水饺才五毛钱”林宛扯着嗓子吆喝了一声

    “另外,鸡蛋饼今天两毛五分一张,烙馍卷菜1毛五一张,里面增加了大米南瓜粥和玉米面粥,一碗粥两分钱”

    这么一吆喝,还真吆喝了些人进来。

    早上的时候,多半吃的饼和粥,就这样忙活到了九点多,梁红梅去后院厨房开始包饺子。留下林宛一个人在外面又做饼又收碗的。

    到了十点多,清闲了许多,林宛才赶紧把碗拿到后院水井旁刷干净。

    然后帮着妈妈包饺子

    为了方便,林宛在厨房弄了个火炉子。大锅里用来煮水饺,火炉子上用来下面条

 第10章 妈妈学习

    (全本小说网,HTTPS://。)

    中午十一点的时候,陆陆续续来了几个人。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母女两一个照顾外面,一个忙着里面,客人虽不多,但也够她们忙活的。

    第二天不逢集的时候,人少些,早上的人多,大多都是镇上的人,中午来吃饭的也就四五个人

    到了第三天,人更多了,饺子根本供不上。但也没办法。她们没有钱买冰箱,再说,现在的冰箱需要好几百才能买到,还要跑到县城或者省城去买也不一定能买到。

    她们的价格虽然优惠,薄利多销,三天下来,林宛算了算成本,她们还赚了十几块呢,收了不少票,光不同样的票,就有十来张了。他们现在却的就是票,吃饭的人一听他们什么票都收,有些布票,糖票,糕点票多的都拿出来了。

    三天这么便宜的价格都赚这么多,一下子乐坏了梁红梅,学习的动力更积极了。

    专门去学校旁边的文具店,买了个铅笔橡皮,学写字。

    这几天也认识十几个字了,要写会才行。

    每隔几天,哥哥休息,过来看她们,特地给母女俩从家里带了些衣服过来。

    上次林妈妈来的时候,都没带换洗的衣服,还好现在天气热,衣服薄,晚上换下来洗洗,第二天不耽误穿。

    只是这些衣服上面多多少少带着补丁。

    林宛看了以后,心下想着,明天给妈妈和哥哥做两身衣服。

    “哥,妈现在可积极了,晚上也不嫌累,跟小学生似的,趴在桌子上学写字,妈现在能认好几十个字了。”门店里,林宛小声的和林应辉说着这几天妈的变化

    两个孩子都很欣慰“妈学习是好事,回去我去村里问问谁家有旧书,我给妈找两本。”

    “嗯,哥,马上到月底了,你准备准备,该去学校报到了”

    “我知道,等干完这几天,我就准备下”

    “哥,家里的衣服就带些里面换洗的就行,衣服我和妈在这边给你买好,大学里面也不知道发不发被褥”

    “通知书上没写,还是咱们自己准备吧。”

    “哥,这些我和妈给你准备就行”

    林应辉看着小妹的唠叨,突然看着她笑了笑“小妹变了”

    “我哪儿变了?不还是你小妹?”林宛白了自己哥哥一眼,嘴上不承认

    经历了那些,活了五十多岁,能不变么,她再也不是十几岁的女孩了。

    “是,是,还是我小妹”林应辉帮着她摘着菜,宠溺的笑了笑

    妈妈说,哥哥长的像她爸爸,人不仅长的帅气,笑起来也很好看。

    妈妈说爸爸身材很高,说她们结婚那一年,爸爸还猛的窜了好几厘米。

    爸爸走的时候,她都没什么印象。所以每当妈妈露出回忆的笑容时,她和哥哥都体会不来妈妈的心境。

    在她们心里,爸爸就是个抛妻弃子的坏蛋!

    马上进入九月份,天气慢慢变冷,哥要去的那个城市冬天很冷。

    这个年代大多人穿的都是,蓝色的大褂子,要么两个兜,要么四个兜的,女孩子的也就是那种翠花的宽大的衣服。出去一看大街小巷都是蓝蓝的一片

 第11章 哥哥上学

    (全本小说网,HTTPS://。)

    要是有谁有件军大衣,能羡慕死人的。全本小说网;HTTPS://。m;

    镇上的成衣店里,看来看去就是那几种老式的样式,现在县城卖的应该比这里的样式流行

    转了一圈,林宛拿着这些日子挣来的布票只给哥哥买了做被褥的里面儿,还有些棉花。

    又给妈妈扯了几尺布,拿了回来。

    林宛又找了不逢集的一天,一大早的坐车去了县城的市场。给哥挑了件时下最流行的的确良布的白色短衬衫。又买了件蓝白条的短袖。一套运动衣,两条裤子。两双帆布鞋,花了十几张票和十块钱呢。

    哥哥要去城市上学,不能穿着补丁衣服去,不管什么时候,外表给人的第一印象很重要。

    买完这些,林宛又给妈妈挑了一套衣服。自己看上了一件碎花过膝的长裙,一张布票还要在加三块钱呢,犹豫了半天没舍得买。天气马上冷了,也穿不了几天。

    这几年的衣服赶时髦,一年一个样,还是等到明年在买吧。

    林宛回到家的时候,刚好遇到了她们的房东,一问之下,才知道是来收房租的,而且还要涨房租,林宛这才想起来,一个月已经过去了。

    “大哥,你这房子我是要长租的,你看能不能便宜些”林宛赶紧放下东西,笑着道

    “大妹子我没给你涨房租就已经很不错了,你看看当初租给你的时候也没说你要用门面呀”

    “大哥当初给我的时候,前面的门面也是一体的,我怎么能不用。”林宛笑了笑

    “这房子我们也不住,我也不是不讲理的人,一个月我给你涨三块钱,门面里面的东西随便用”

    “我们母女俩就坐些小买卖,一个月也挣不了几个钱,你看能不能少些?”梁红梅想着能省些钱是些钱

    “大哥,你看八块行不行?今天我去县城,那边一家临街的门店比这里大多了,才收五块钱一个月呢”

    “八块太少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