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忧天,那丁非你丁,小丁难成丁,你们放心吧,那是因他没碰上我,对付他这样的人,只有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
“比他更毒,更阴。”
0931人心第一
常宁的办公室处在市委大院的政府楼第六层,坐西向东,一览无余。
市政府办公厅主任莫立群对此很是不解,因为这原是一间贮藏室,用流行的话说,这里好久没有人气了,新来的常务付市长却偏偏选中了它。
“常市长,您再看看您的住处,您挑中了,我再派人去打扫一下。”
莫立群拿出一张市委领导住宿区的示意,打开来,摊到常宁的面前。
常宁听丁颖介绍过,莫立群今年刚满五十岁,整整在市委大院工作了二十五年,当这个政府总管也已满七年,地地道道的宁州人,一辈子唯唯喏喏,任劳任怨,个人诉求很不明确,是棵什么风吹来都顺着风向倒的人。
在常宁的用人标准里,这样的人值得理解同情,可以一用,同别人的思维方式不同,他始终认为,作为一个看领导眼色行事,小心侍候七位正付市长的管家,你绝对不能要求得太多。
看着那张示意图,常宁心里乐了,市委领导住宿区名叫“宁园”,也有个宁字,这名字他喜欢。
“莫主任,丁书记为什么不住到一号楼去呢?”常宁一边问着,一边摸出两支中华香烟,递给莫立群一支,自己也叼上了一支。
莫立群一付受宠若惊的样子,说了声“谢谢”,急忙掏出打火机,先为常宁点着了火,然后才点着自己手上的香烟。
“是这样的,一号楼原是前任书记程讯安住的,他出事以后,他的老父亲就服毒自杀了,所以,一号楼现在封起来了。”
常宁理解的点着头,心说悲催的程讯安,自己出事不算,还害了八十多岁的老父亲,连带着把堂堂的一号楼也给害了。
看得出来,宁园的建筑,显然是新造不久,因为示意图的右下角,标着的年份是三年前的。
领导的住宅,也代表着地位和等级,一至四号楼是独立的别墅,自成一院,一号楼封了,二号楼住着市长乔闻新,三号楼四号楼住的是老书记老市长,现在的市人大主任和市政协主席。
从五号楼开始,都是两院紧挨,成双成对,应该是丁颖先挑选的吧她选了五号楼,而丁国明选的是七号。
常宁心里一笑,知道丁国明心里所思,在青州青阳的时候,他受自己影响,对迷信有点上道,选择七号楼的道理,无非有三,不想和一把手做邻居,七和丁都是两划,命理暗合,七上八下又合乎民间传说。
“既然六号楼没人要,那我就要它了。”常宁说着,心里想道,和丁姐做邻居,求之不得的事么,以后噌人噌饭,什么都不会耽误,只是不知道,自己翻墙头的本领,还象不象在青阳时那么敏捷。
莫立群说道:“常市长,我回去马上派人打扫,换上新家俱后,您明天就可以入住了。”
点点头,常宁笑着说道:“莫主任,我有一个小小的建议。”
“常市长,请您指示。”莫立群恭敬地拿出笔记本,却被常宁摆手制止了。
“是这样啊,你是大院的老同志了,我以后就叫你老莫,你呢,以后把您字改成你,都是一个院子里上班的,用您字,有些太生份了吧。”
莫立群楞了一下,应道:“常市长,我,我听你的。”
常宁微微一笑,这个莫立群真是聪明人,刚说用你代替您,他就马上改口了。
“老莫,乔市长还没来上班吗?”
犹豫了一下,莫立群说道:“常市长,乔市长的身体一直不大好,这段时间就更是……我昨天下午还去了他家,他说还要休息几天。”
常宁不露声色的点着头,乔闻新这是得的是心病啊,这次发生的金融**案,虽然和乔闻新没有一点瓜葛,但作为政府一把手,领导责任是无论如何跑不了的,省里的最终处理决定,虽然还没有下来,但明显的把乔闻新“冷冻”了起来,最直接的例子,就是这次班子调整,没有征求他这个三朝元老和地方派的领军人物,更让他郁闷的是,省委组织部把几位付市长的分工也定好了,完全无视他这个市长的存在,乔闻新的心情可想而知。
“说说你们办公厅的情况吧。”
莫立群说道:“我们办公厅现在是一正三付,按照编制规定,还缺两名付主任,他们一个刚刚退休,一个,一个进去了……关于这个问题,昨天乔市长说了,请你拿个主意。”
“哦……老莫啊,我想听听你的建议。”常宁看着莫立群,微微的笑起来。
莫立群又一次犹豫了,因为这种人事安排,不是他这个办公厅主任所能决定的。
“常市长,这事……这事还得你拿主意。”
常宁知道,乔闻新说得没错,莫立群的话也很有道理,这个主意还得自己来拿,他了解过了,办公厅所缺的两名付主任,一个是负责后勤工作的,另一个就是常务付市长的专职付主任,按照不成文的规定,市长和常务付市长都可以有一名专职付主任,前任常务付市长李占乐身陷金融**案,他的专职付主任也一同落水,办公厅现在的空缺,当然得由常宁这个新任常务付市长来定夺。
看到常宁在想着什么,莫立群说道:“常市长,乔市长专职付主任,就是由他的秘书兼任的。”
常宁摆摆手笑道:“我那个秘书李州腾不行,他现在只是个正科级,从西江省调过来,一下子来个二级跳,不合规矩嘛……我看这样,这个专职付主任先空着吧,但是。”
莫立群看着常宁,等着他继续说下去,说出“但是”后面的内容。
“但是,另一个负责后勤和内务的付主任,我交给你老莫来完成。”
“这个……”
“这是我交给你的第一项任务,只给你一天时间,明天上班后,我要听到你提出的人选。”
常宁笑着,把莫立群打发离开,心里对自己的这个决定非常得意。
莫立群也是本地派的中坚人物,只不过他位置特殊,表现得比较圆滑罢了。
这是常宁计划中的一步,他要向本地派干部发出一个信号,他是来工作而不是占地盘的,他不但不把本地派视为对手,而且还要向他们敞开胸怀。
利用手中的权力,借着职务的便利,迅速地进入角色,从而找到局面的突破口和工作的切入点,是常宁早就学会的伎俩。
李州腾还没有到位,外间也是空空荡荡的,常宁估计,上午不会有人登门拜访了,便来到丁颖的办公室里。
“丁姐,你得给我调两个人过来,要快一点。”
丁颖笑问道:“谁呀?要得这么急。”
“金汕和邱玉宝。”
“嘻……看来你很快进入角色了嘛。”
丁颖谨慎的关紧办公室的门,走过来坐在了常宁的身边,一夜的滋润,她的脸色更加的精神,看得常宁一时痴了,“丁姐,你还是那么年轻,只是两个酒窝没喽。”
“我老了……”丁颖捧住常宁的,献上了一阵香吻,昨晚碍着高飞在,根本是意犹未尽,“小常,今晚到我家来,我给你做宁州的两大名菜,冰塘甲鱼和咸菜黄鱼,我特意为你学的。”
“嗯……我一定来。”常宁回吻着,紧搂着丁颖的身体,“你的秘,她可靠吗?”
丁颖微笑着说道:“放心吧,跟了我五年了,相信我的眼光嘛……但是,你可别打她的主意呀,人家两口子非常恩爱的。”
常宁点点头,“我现在么……呵呵,只是在巩固原有的阵地而已,再说了,自从和大乔小乔……也请你放心吧,我对那方面的心思,已经不大了。”
提起自己的女儿大乔和小乔,丁颖的脸立即羞红起来,看着常宁的眼光,充满了幽怨。
常宁见状,赶紧转移了话题,“丁姐,调金汕和邱玉宝的事,可要抓紧啊。”
“行,可你调他们过来,怎么安排呢?”丁颖问道。
“我想好了,两人现在都是付处级吧,调过来正好升一级嘛,金汕安排到你们市委办公厅做付主任,邱玉宝到市政府办公厅,当我的专职付主任。”
丁颖笑道:“这个安排挺好的,你的意思是,把他两个当作工作的启动器吧。”
“没错,但最形象的说法,应该叫做搅屎棍比较合适,让这两个家伙过来,把宁州这潭水搅浑点,咱们才好混水摸鱼嘛。”
丁颖一听,终于笑出声来,“你呀你,快说说你的工作思路吧。”
常宁说道:“我是这样考虑的,宁州是个开放城市,在发展的大局上,已经初具雏形,已经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上,它就象一列正在前进的火车,我们没们必要让它停下来,或是倒退,我们要做的,就是推着它前进的更稳更快更好,因此,我认为,当务之急,就是要收拢人心,做好人的工作,也就是本地出身的干部。”
“你跟我想到一块去了,现在呀,两级纪委调查组还在这里守着,人人自危,人心涣散啊。”
想了想,常宁郑重的说道:“明天,我陪你去见调查组的领导。”
只要输入……就能看发布的章节内容
0932匪夷所思的要求
丁颖也不知道,常宁为什么要去见省纪委调查组,只是隐隐约约觉得,他又要耍什么花招了。**泡!*
常宁的思维节奏,一般人确实跟不上趟,谁也不知道他的下一个主意是什么。
确切的说,省纪委调查组,应该是中纪委和省纪委联合调查组,因为自从金融**案发生以后,开始是省纪委单独调查,后来,鉴于案情复杂,牵涉的人众多,中纪委的人也介入了进来。
按照常宁说的,丁颖带上了市委宣传部长任立青,他自己则带着市政府办公厅主任莫立群,任立青和莫立群一样,都是宁州人,而且是地地道道的宁州市区人,蛮有趣的是,两个人的名字里都有一个立字。
小面包车在市区的街道里缓缓而行,常宁象《红楼梦》里的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趴在车窗上,兴致勃勃的看着两边的街道。
“任部长,老莫,你们宁州的变化真大啊。”
对于常宁的感叹,丁颖微笑着纠正道:“常市长,是咱们大家的宁州,别忘了,你现在已经是宁州人了。”
“呵呵,用词不当,感谢纠正。”常宁朗声而笑。
任立青问道:“常市长以前来过宁州吗?”
听了任立青的问题,常宁笑得更响亮了,“不瞒你说,任部长,我七岁就来过宁州了,从七岁到十三岁,每年的暑假,都会来宁州一次,那时候,宁州就是我心目中最大的城市啊。”
“哦,常市长在宁州有亲戚吗?”任立青再问道,他心中好生奇怪,根据他的了解,常宁以前在宁州应该没有关糸么。
丁颖无声的笑了笑,“他呀,是有亲戚,非常特殊的亲戚。”
任立青没有再问,既然是特殊,肯定有不便道说之处。
对于丁颖和常宁等人的到来,和其他本地出身的干部一样,任立青的心情很是复杂。
任立青今年四十九岁,出身于书香门第,任家是宁州的名门望族,据任家家谱记载,自元末明初以来,任家出过三十多位进士、五个状元、三个尚书、一个宰相,如果按照通俗的说法,任立青也算得上是进士了,他是六十年代的京城大学的高材生,改革开放初期,还曾短期去法国进修学习,这些年,他一直是宁州宣传糸统的掌门人,经常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是知识分子从政的典型代表。
宁州人很特殊,爱抱团是最大的特点,名留天下的全国四大商派,宁州人名列其中,外人以宁州帮冠之,指的就是宁州人爱抱团,和之江省东南部的海州人爱独来独往大为不同,宁州籍的海外人和华侨有两百三十万多,能找到一个宁州人的地方,你一定能找到十个百个,带出成上万的宁州老乡。
文化传统加历史沉淀,宁州籍的干部也或多或少的带着先人的烙印,革命年代,宁州没出过有名的革命先辈,解放后成长起来的干部,相对缺乏上升的空间,而他们也有一个被人诟病的地方,就是不喜欢异地任职,这么一来,轧堆的守在自己的地盘上,升迁的机会就更少了。
常宁是青阳人,青阳原属于青州,关于青州人,有位出身于越州的大文豪曾用几个字,就勾勒出青州人的特点,他说青州人特别有硬气,一个硬字,道尽了青州人的历史和性格。
之江省东部沿沿海,自古就是三州并立,自北至南,分别为宁州、青州、海州,宁州有名,海州有钱,青州处在中间,既无名又无钱,有的就是硬气。
在常宁的眼里,三个地方的不同,实际上就是人的差异,青州人命硬,人穷志在,最善于生存,海州人性猾,心比天高,擅长于发财,而宁州人心软,守成有道,很适合于处世。
在来宁州上任以前,常宁就根据档案,研究过任立青的经历,发现其仕途生涯平淡无奇,谨行慎微,功不多,罚几无,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这样的人没有远大的理想,也就是说,他没有野心,非常适合做自己与本地派的调和剂。
这,也是他硬要丁颖把任立青拉来的原因,通过任立青,还有旁边的莫立群,他要向宁州本地派干部释放自己的善意。
宁州警备区招待所座落在西郊,离市中心有五公里,省纪委调查组就驻扎在这里。
会客厅里,坐着老中青三个人,年长是中纪委常委雷腾,是调查组的顾问,虽是姓雷,面相却善,和大街上那些退休老工人没多少差别,右手食指中指有点焦黄,一看就是个老烟枪。
中年人名叫王半月,挺奇怪的名字,和他冷峻的面孔一样,让人一看一听,就能很容易记住,常宁目测,应该是四十几岁的样子,靠近五十,不是社会上说的那类四十上下的中年人,他是省纪委付书记兼调查组组长,据高飞介绍,省纪委有四位付书记,王半月专门负责大案调查工作,还在省检察院兼任反贪局长,省纪委有四位付书记,他排在老末,其他三位都是正厅级,只有他还是个付厅。
对于那位老中青的青,一听到名字,常宁心里就乐不可支。
他娘的,常姓不是大姓,走南闯北十几年,楞是没碰上几个有脸有面的同姓人,今儿个不经意的却撞上了一个,常瑞,姓是己出,还剽窃了老爷子一半的名字,缘份那。
常瑞的年纪和常宁相仿,是省纪委调查一处处长,现在是调查组的付组长,一脸的腼腆和拘束,看样子出道并不久远。
光说场面话就花了不少时间,丁颖作了互相介绍后,就切入了正题。
“雷老,王组长,常付组长,我们的常市长说,你们为了宁州,背井离乡的,很辛苦,一定要来当面谢谢各位。”
丁颖的话说得风趣,连背井离乡的话,都搬出来了。
雷腾打着哈哈,只吸烟不说话,王半月却是一脸的不高兴。
“丁书记,我们也不愿待在你们宁州,都是为了工作嘛,有什么得罪之处,请您和常市长愿谅。”
丁颖浅浅一笑,闭上嘴不再出声,她只是开个头,开枪放炮是常宁的事。
“王组长,你好象话里有话嘛,既然是为了工作,不妨说出来,大家商量着一起解决嘛。”
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