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风云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宦海风云记- 第5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哪里话,大家商量着来嘛。”常宁笑了笑,看着马应堂说道,“应堂,你这刚来,屁股还没坐热,就立下奇功了。”

    马应堂笑问道:“这么说,那个刘正明派上用场了?”

    “呵呵,不是用场,是大用场,下班之前,省委王书记亲自打电话给我,下令省纪纪委调查组马上撤回湖城。”

    “是吗?那这个刘正明怎么处理?”

    常宁乐道:“以我的意思,那肯定是拿他开刀的,古人打仗,还要先杀血祭旗呢,可咱们的丁书记菩萨心肠啊,所以,明天就把他放了,款也别罚了,但案底得留着,将来说不定还用得着嘛。”

    “行,我明天亲自去趟东城分局。”

    常宁接着看向了一脸络腮胡子的胡子茂,还拿脚轻踢了一下他翘着的右腿,“老胡,你他娘的,想什么那?”

    胡子茂靠在沙发上,先拿下叼在嘴上的香烟,再吐出长长的一行烟雾。

    “我在想啊,兄弟你这次到宁州上任,是动真格的喽。”

    “什么意思?什么叫动真格的?”常宁笑着问道。

    胡子茂说道:“我的意思是说,你要在宁州大干一场,真正的扬名立万。”

    梁诚问道:“老胡,何以见得啊?”

    “小常啊,俗话说得好,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在座的都不是外人,但你和我是最早认识的吧,想当初,我是县委组织部的干部科科长,你是县农机厂里刚刚得罪了厂长的小技术员,是老书记刘为明逼着你走上仕途的,从你那天来办手续开始,我就知道你不是凡人,不是你自己所说的水洋小乞丐。”

    常宁乐呵道:“去你的,老胡你少来这一套,我从六岁开始跟外公出门讨饭,一直到十五岁,货真价实的小乞丐,如假包换嘛,你老小子到底想说什么?”

    “我是说,从认识你的第一天开始,我就关注你,研究你,直至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你,所以,我是非常了解你的人。”

    “呵呵,胡子哎,叫你过来,是共商未来大计,不是忆苦思甜的。”

    坐直身子,胡子茂不紧不慢的说道:“你从青阳县到西江省万锦县,从万锦县再到锦江市,以及后来的水利部乃至港澳办和驻港联络员,基本上都是单枪匹马,连个秘书司机都不带,那是因为你不论成败,而这一次不一样了,你不但把我们哥几个调了过来,还把隔壁那几位小兄弟也一齐找了过来,这说明什么,说明你不但要大干一场,而且还非要干出点名堂不可。”

    看着众人的目光,常宁微微的点着头,“没错,我是有这个想法。”

    梁诚说道:“宁州是个好地方,非常适合啊。”

    陈茂云和马应堂也在点头,两人毕竟是外省人,初来乍到,还稍有拘束,何况与胡子茂和梁诚不同的是,两人可以说是常宁带出来的,心底里先把自己的身份放低了一等,更为重要的是,此次调来宁州,陈茂云和马应堂是主动要求,胡子茂和梁诚是丁颖通过省委书记王国维点的将。

    常宁又分了一遍香烟,最后自己也点上了一支,一边吸着,一边举起两根手指头晃了晃,“我之所以把你们拉过来帮我一起干,是因为允许我的时间不多,你们都懂的,两年,顶多是两年半。”

    一句“你们懂的”,道尽了常宁的用心,大家都是体制里的人,都明白常宁在说什么。

    两年以后的下半年,就会按惯例召开党的全国第十四次代表大会,这个每五年举行一次的盛会,是每个从政者梦寐以求的追求,常宁已经成了党的十三大代表,正常情况下,再在下一届当选代表,应该不成问题,也谈不上是什么追求,由此可见,他真正的追求是什么。

    “这是一盘大棋啊。”梁诚思忖着说道。

    陈茂云说道:“以小常目前的条件,是万事俱备,只欠一样。”

    “欠什么?”马应堂问道,也许在座的,只有他还没明白,常宁所欠缺的是什么。

    梁诚应道:“职务,也就是是级别。”

    胡子茂说道:“我们可以来具体分析一下,就小常来说,要想在下一届全国党代会上进入中央候补委员行列,有利条件如下,一是有宁老爷子撑腰,二是有上面在任领导看重,三是这些年创下的一糸列政绩,四是上届就是党的全国代表,五是五年前就进入了省部级后备干部名单,六是文凭够硬,七是独到的海外背景……可以这么说,凭上面七条,结合当前的国内实际和干部选拨的原则,小常是稳进无疑。”

    陈茂云微笑着说道:“老胡,这些我们都知道,你还是说说不利条件吧。”

    “不利条件有五条,一是小常家内部的问题,宁家不可能一下子进两个吧,除非上层先钦点小常,如果只有一个,给小常,还是给他的二叔或其他人,如果让小常自己说,肯定不会跟父辈人争吧,家族不能起内讧啊,二是年龄,一般情况下,三十七岁想跨上那个台阶,确实有点困难,三和二相关联,就是资历,小常到两年后,从政才十五年,在咱们这个讲究论资排辈的国家,这也是致命伤吧,四是级别,这个特别重要,如果能在两年内往上升一升,说不定能弥补二和三的欠缺之处。”

    梁诚看着常宁说:“小常,我们尽绵薄之力,在这两年内,把你送到宁州市长的位置上,只要达到付省部级的高度,就非常有说服力了。”

    常宁点着头,双手抱拳,笑着说道:“这正是我让你们过来帮我一把的目的,我这个人么,从不掩饰自己的目,打仗亲兄弟,拜托各位兄弟了。”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只要输入……就能看发布的章节内容

 0935咱们的宁州

    新任市委书记丁颖主持召开的首次常委扩大会议,只进行了两个多小时,就圆满的结束了。

    会议的内容,首先当然还是来一曲形式主义,两套班子新老成员的互相了解,之所以说是形式主义,是因为常宁认为,恐怕大家都和自己一样,早在得到任职消息的时候,就开始互相“知己知彼”了。

    丁颖通报了关于“一一二金融**案”的情况,作为省委常委,受省委和省委书记王国维的委托,她宣布,省纪委调查组已经撤离宁州,“一一二金融**案”已经调查终结,对涉嫌此案的九十六名付处级以上干部的组织处理,将是市委未来一个月的主要工作。

    常宁心道,一个月解决这些人的组织问题,相当于打一场战役呢,那三十二个涉嫌违法的还好办,人都在刑事看守所了,要杀要剐,判轻判重,那就是一句话的事,估计阻力不大,而另外的六十四位,违法或违纪了,人没进去,是保,是撤,或是单开,或是双开,那可是件麻烦事,这个体制内的人,凡能混到付处级的,上面或多或少认识几个人,打狗也得看主人,何况是事关活人后半辈子的前程呢。

    这也是国情,上面的人要是采取的是舍卒保车之法,那还好办一些,上面的人要是死保下面的人,那在处理的时候,不但要有高超政治智慧,还得有非凡的政治勇气。

    省委常委,兼任市委书记,后一顶帽子可以压住下面的情绪,这叫“县管不如现管”原理,前一顶帽子可以抵挡上面的压力,这是“将在外,上命有所不受”定律,不过常宁心想,这等于是摆在丁姐面前的第一道难题啊。

    市委付书记兼市长乔闻新没有参加会议,他以身体原因,继续请假一个月。

    常宁知道,老头在闹情绪呢,不过常宁还不想马上去拜访他,他要从外围着手逐步的接近这个本地派的领头人。

    丁颖提议,在乔市长因病请假期间,由常务付市长常宁代行市长职权,主持市政府日常工作。

    提议当然获得了一致通过,这本是惯例,哪怕常宁最年轻,哪怕他刚刚上任,对下面的情况一点也不了解,也只能让他代理。

    之所以在常委会上,郑重其事的走个过场,就是要堵不服者的嘴巴。

    常宁假模假样的谦虚了几句,心里却是求之不得,一个月的代理市长,可以干很多事了。

    散会时,付书记丁国明放慢脚步,在常宁擦肩而过时,有意碰了一下他的肩膀。

    两个人同时停下脚步,相视一眼,都会心的笑了。

    坐在丁国明的办公室里,平时很少抽烟的丁国明,陪着常宁先吞云吐雾了一阵。

    “国明兄,我记得你酒量尚可,但你得学会抽烟,烟酒不分家嘛。”常宁笑着说道。

    “我没你那么富裕,抽太低廉的香烟,又拿不出手,为了健康,索性给自己定了条死规矩,一天五根烟。”

    丁国明秘书出身,一身文气,特别严于律己,这一点令常宁自愧不如。

    常宁打趣道:“书记是丁,付书记也是丁,你们姓丁的一定祖坟冒烟了。”

    丁国明微笑道:“丁有大小之分,丁书记是大丁,我这个小丁,是个跑龙套的角色。”

    “呵呵,又谦虚了不是?国明兄,我就看不惯你们知识分子这一套。”

    “之江大学毕业,中央党校研究生班毕业,你常市长还不够知识分子吗?”

    常宁自嘲了一句,“我那是虚头八脑的花架子,骗骗外行人还行。”

    丁国明笑着说道:“你才是谦虚呢,瞧你这些年,做了多少有影响的工作啊。”

    “国明兄,说到工作,我在党建杂志上看过你的文章,你在青阳搞的关于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的试点,我看很有创造性,几时有空,你给我介绍介绍。”

    “共同探讨,共同探讨嘛。”

    回忆是美好的,在当初的青州地区工作时,曾经并肩“作战”,互称兄弟。

    可现实又是残酷的,毕竟是各为其主,时过境迁,过去的早已变成了残缺的记忆。

    这些年来,丁国明在现任省长朱永军的提携下,一路走得很稳,悟性,能力,加上机遇和靠山,即使没有突出的政绩,也能一步一步的“熬”上去。

    常宁告辞出来,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两条平行的直线,是永远不会相交的。

    秘书李州腾和司机凌啸都在,常宁看了一眼李州腾手上的几份文件,摆了摆手,制止了他要开口的打算。

    “先不谈工作……你们的家安顿好了吗?”

    李州腾和凌啸同时点了点头。

    “领导,这是市府办公厅给你配备的手机传呼机和通讯录。”

    生活的变化,总是由高科技产品先体现了出来,这种烟盒大小的手机的使用,砖头块似的大哥大就要退出历史午台了,常宁深信,用不了多久,传呼机也会迎来被淘汰的命运。

    常宁拿起手机看了看,“州腾,这是国产的吗?”

    “岂止是国产的,还是咱们宁州产的呢。”凌啸补充道。

    “咱们的宁州,说得好,说得好,凌啸,你说了一句非常精辟的话,呵呵……”常宁咧嘴乐呵着,放下手机问道,“那么,请问两位,来了有三天了吧,对咱们的宁州,了解了多少呢?”

    李州腾说道:“宁州是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城市,有制订地方法规的权限,不但是沿海改开放城市,还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目前,宁州市管辖四个区、四个县和三个县级市及一个市直属的对外经济开发区,全市共有四十六个街道、五十一个镇、四十六个乡、三千两百多个村民委员会,常住人口五百六十多万,其中城镇居民人口约为一百五十万,宁州市区人口约为七十万,宁州地处东海之滨,身居宁州平原,纬度适中,温和湿润,冬夏季风交替明显,但由于所处纬度常受冷暖气团交汇影响,加之倚山靠海,特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使各地天气多变,差异明显,灾害性天气相对频繁,但同时也形成了多样的气候类型,给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

    其主要的灾害性天气,有低温连阴雨、干旱、台风、暴雨洪涝、冰雹、雷雨大风、霜冻、寒潮等等……宁州有着漫长的海岸线,港湾曲折,岛屿星罗棋布,全市共有海域面积为一万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为一千五百多公里,共有大小岛屿五百多个,面积约六百平方公里……

    宁州是之江省东部的交通枢纽,陆海空水四位一体,近几年交通发展迅速,随着对外经济交往快速的发展,宁州港已名列全国五大港口之一……”

    不等李州腾说完,常宁就瞪眼拍桌,破口骂了起来。

    “他娘的李州腾,你给我背书啊,滚一边待着去,不及格,给你打个十分我都舍不得。”

    李州腾赶紧退了两步,讪讪一笑道:“才三天功夫,千头万绪,我容易吗我。”

    常宁不理李州腾,掉转目光,扫向了凌啸。

    “你呢,说来听听吧。”

    “报告领导,咱们宁州不仅经济发达,山清水秀,自古以来还以“四香”名扬天下,四香指的是米香、鱼香、书香、墨香,可谓物产极为丰富,主要特产可分为海鲜、干海产品、特色食品,时令果品,传统工艺品等几大类,由于宁州地处长江入海口附近,海岸线纵长,又是咸水淡水的交汇处,因此海鲜和干海产品极为丰富,海鲜的味道特别鲜美,水中微生物营养价值很高,象什么黄鱼、带鱼、墨鱼、石斑鱼、香鱼、弹涂鱼、海鳗、梭子蟹、海虾、蚶子、缢蛏、牡蛎、泥螺、贡干、海蜇、苔菜等各类海鲜一应俱全,干海产品中,有鱼翅、海参、黄鱼鲞、明府鲞、红膏炝蟹、酒醉泥螺、虾干、鲍鱼、虾皮、新风鳗鲞、海蜇、海带、烤鱿鱼片等最为有名,咱们宁州人很喜欢以此特产作为礼品送给亲朋好友……我,我就昨天买了不少,寄回家去了。”

    常宁听得乐不可支,“我说凌啸,合着这几天,这些你说的东西都吃过了?”

    “基本上都吃过了,花了我好几百元呢。”凌啸回答得非常实事求是。

    “呵呵,不错不错,总算是实际收获嘛……可是,你就没想点别的东西?”常宁笑问道。

    凌啸笑着说道:“领导,你得理解我们内地人,以前只看过两次大海,现在好不容易成了海边人,总得先亲近一下么。”

    常宁拍着手赞道:“很好很好,既联糸实际体验了生活,又没有亏了自己的肚子,我给你打个九十九分。”

    “还有一分呢?”凌啸问道。

    “他娘的,你不带我和州腾,吃独食,不扣你一分,说得过去吗?”常宁笑骂道。

    李州腾在旁边叹道:“唉,这也能得九十九分,我,我找谁说理去呀。”

    “呵呵……”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只要输入……就能看发布的章节内容

 0936天作之合

    知道自己可以入住宁园后,下了班,常宁就来到六号楼。

    可是,他里外转了一圈后,却先碰到了一个小小的私人难题。

    五号楼住着丁颖,和常宁的六号楼虽然是一墙之隔,却让常宁实在不敢轻举妄动,前院墙不高,两米左右,以常宁的身手,当可一跃而过,但宁园是市委领导的住宅区,年前刚刚经过整缮,路灯照耀着明亮无影,偶尔一两次的翻墙,倒还是可以侥幸,怕之怕夜路走多了,定会碰上鬼,不很保险的事,常宁是断不敢做的,至于后院,那就更不行了,墙高三米有余,常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