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风云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宦海风云记- 第6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问候过后,常宁刚一坐下,陈海林就告诉他,因为书记碰头会上,关于省棉纺厂被骗案的责任处理,三位领导意见分歧,省委常委会被临时取消了。

    “小常,我想听听你的意见。”陈海林说道。

    常宁望着两位领导微笑,“说不好,不好说,我还没有想好呢。”

    “滑头。”王群骥笑道,“常委会上你要是这样说,我可要批评你喽。”

    “呵呵,我的确是没有想好,两位领导,你们到底是什么意见呢?”常宁笑问道。

    王群骥和陈海林相视而笑。

    笑过之后,王群骥说道:“根据会议记录,在原批准省棉纺厂项目的省常委会议上,有七名常委投了赞成票,这个板子要先打在他们的身上,具体的说,原来的三名正付书记,省委书记王国维同志是反对的,他当然没有责任,省长朱永军投了弃权票,放弃自己的责任,该打二十大板,付书记张华顺力主项目上马,该打五十大板。”

    常宁默不作声的听着,王群骥是“钦差大臣”,他的意见,应该是处理整个事件的指导思想。

    王群骥继续说道:“再根据省政府的会议记录,省长朱永军又是弃权,该打二十大板,常务付省长崔红日是项目的审核人,该打五十大板,付省长肖国基是项目的具体分管人,该打一百大板,以下人员的责任,省计委、经贸委、财政厅、轻工厅、外汇局,以及省第一棉纺厂全体党委委员,都要负该负的责任。”

    常宁听着,心里很不以为然,这就是所谓集体领导的妙用,看着人人都有责任,其实是人人都不负责任,从而造成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结局。

    陈海林对常宁说道:“我也不瞒你,书记碰头会上,我是贯彻了王书记刚才说的这个指导思想,张华顺同志是当事人之一,没有发表意见,余传仁同志极力反对,所以,我们书记碰头会还没有统一思想认识啊。”

    常宁笑着说道:“陈书记,一定要我说的话,中央管的干部由中央处理,省管干部再由省常委会讨论决定处理的办法,两边分开,免得大家都为难么。”

    王群骥道:“你说得倒轻巧,省委总要先拿出个态度嘛。”

    “王书记说得对,在省第一棉纺厂这件事情上,省委是有责任的,我要代表省委向中央作出深刻的检讨。”陈海林一脸的诚恳。

    王群骥一脸的严肃,“中央领导有过指示,对所有有责任的同志,不管是谁,你们省委都要先拿出处理意见来。”

    常宁不敢再开口了,向王群骥告辞后,闷着头跟在陈海林走了出来。

    从电梯里出来,不等常宁开口,陈海林就把他拉进了旁边的小休息室。

    “王书记的话,你听出来了吗?”陈海林问道。

    常宁笑着问道:“未必是王书记本人的话吧,要我看,那也只是个别中央领导的意见。”

    “小常,你说对喽。”陈海林叹道。

    “陈书记,请允许我说句不敬的话,板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是领导的惯用伎俩么。”

    陈海林道:“话糙理不糙,王书记刚才转达的领导的话,正是张付总理的指示。”

    常宁咧嘴一乐,哥哥要严办弟弟,这不是演戏么,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谁要是咬着张华顺省长不放,谁就是天下头号傻瓜,“这么说来,主要责任要推给下边的人和死去的人喽。”

    陈海林默然,“从王书记的话里,你应该听出来了,板子真正要打的是谁嘛。”

    没办法,政治总是这样,有一种角色,就叫做替死鬼,他们也没什么好抱怨的,只能祈祷下班子换一种角色做人。

    “小常,明天上午的常委会,你一定要发言啊。”陈海林叮嘱了一句,心事重重的走了。

    常宁跟着常卫国,来到三楼自己的房间,之江宾馆的这种套间,另一边可以住秘书和司机,只有厅级以上干部才能享受。

    刚坐下,常宁的手机就响了。

    是常务付省长崔红日的手机号。

    “领导,请问有什么指示?”常宁礼貌的问。

    崔红日笑道:“我刚好也在宾馆,看到你的车了。”

    “您哪个房间,我马上过来。”

    “不用了,我都快到你的门口喽。”

    来的不光是崔红日一人,还有分管工业的付省长肖国基,常宁立即明白了两人的来意。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肖国基正是崔红日式的人,上面无人,每一步都是实打实干上来的,不过才五十三岁,却早已是一脸苍桑,正是人生历程的最好写照,一定要说有靠山,也就是旁边的崔红日,可崔红日自己也快变成泥菩萨了。

    对常宁来说,肖国基也是老熟人了,但以前素无来往,仅仅是点头之交,可一看到他惶恐的表情,一付待宰羔羊的样子,不禁又动起了恻隐之心,这是位真正的实干家啊。

    王群骥的话讲得最明白不过了,“付省长肖国基是项目的具体分管人,该打一百大板,”是所有人里最严重的,那意思就是,在省级层面上追究责任时,肖国基要被拎出来顶雷了。

    如果乘此机会帮他一把,能不能把他和崔红日拉过来呢?

    常卫国泡好茶,退回到隔壁的房间后,崔红日看着常宁问,“小常,你见过王群骥书记了吧?”

    “是啊,正好陈书记也在,我们俩一起出来的。”常宁如实回答。

    “那你,听出王群骥书记的意思了吧?”

    常宁点了点头,看着肖国基道:“上面盯上老肖了。”虽然年龄相差十几岁,但常宁有资格称肖国基为老肖,此时此境,甚至可以直呼其名。

    崔红日脸色一变,“不瞒你说,是陈书记打电话给我,让我和老肖过来找你,他说,你在王群骥书记面前说得上话。”

    肖国基也忙道:“常书记,我,我这次要全靠你了。”

    常宁不置可否,他吸着烟故作沉思状,因为他要先抻抻崔肖二人。~

 1114此案已结(下)

    在官场上,大家把那些没有靠山,或不想找靠山,而全凭一己之力走到哪里算哪里的人,尊称为逍遥派。

    逍遥派不逍遥,谁都知,政治上的逍遥派不好当,象崔红日和肖国基这样手握重权的逍遥派,更是只能用如履薄冰来形容。

    官场里还是有些逍遥派,是可以优哉游哉的,比方enaa那些待在人大政协养老,等着回家抱孙子的那帮人,他们就有资格逍遥,可以骂娘发点牢骚,现任领导还得忍着供着,逢年过节时,还得备好红包上门慰问,这可是自己明天的预演,谁也不敢怠慢了,尊老爱幼这个词,在这里会出别样的意义来。

    又比如enaa,那些有自知之明,放弃了进步追求的人,那些资深而又升迁无望的人,那些自喻为知识分子的臭文人,那些出任闲职而无事可做的人,那些靠着大树而又不肯上进的人,那些干了大半辈子还悟不透官场之的人,那些素位尸餐不用承担责任的人,那些钻了体制空子而天天庸庸碌碌的人u2026u2026他们,才具备阝做逍遥派的资格。

    树连根,根粘土,其实逍遥派也是相对而言的,严格的enaa,只是待在这个体制里,谁的脸上都写着字的。

    无欲则刚,那是不得志的文人们胡编出来自我安慰用的,没有**的人,那还算是这个星球上的高级动物吗?那简直是对人类的莫大玷污。

    混在这个体制里,你可以不找靠山,你可以没有圈子,你可以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不屑这个派那个糸,但是,你同时也不能让自己身上担负巨大的责任,否则,你就会遇到崔红日和肖国基这样的艰难局面。

    当江河上风平浪静的时候,你这条小船可以稍稍远离大船,可一旦惊涛骇浪降临,你往哪是寻找安全的港湾?

    谁让你是寡妇睡觉,上面没人,现在追究省棉纺厂被骗案的领导责任的时候,没人帮着enaa话,崔红日和姚国基成了最佳的替罪羊。

    崔红日的处境还好一点,省委常委,能力深得高层好评,上有人顶雷,下有人垫背,尚能高枕无忧,有惊无险。

    肖国基就不同了,虽然级别上也是付省部级,但非常委和常委,区别可就大了,分管领导,enaa白了就是承担责任的角色。

    王群骥的话,有些吹风的意思,上面有人拿肖国基当替罪羊,先看看下面的反应如何。

    大家都是过来人,用不着拐弯抹角,常宁同情的望着肖国基,那满头的白发让他为之心酸,可enaa出来的话,却是在推波助澜。

    老肖,虽然王书记enaa的不是他自己的意见,但你有思想准备啊。

    肖国基一脸的苦相,完全是听天由命,常书记,我知u2026u2026我也有思想准备,我只是恳请常书记,看在都是老之江的份上,在常委会上为我肖国基enaa句公话。

    常宁回答得极为爽快,老肖你放心,别人是把责任交给你一个人抗,我第一个不答应。

    这话enaa得有艺术,我是enaa,所有的责任交给你一个人抗,我不同意,可该是你抗的责任,你还得抗吧。

    这种表态暗藏玄机,太过虚伪。

    崔红日问:小常,你看这次处理,是先上后下,还是先下后上?

    先上后下,是上面先不表态,却由上面主导,下面的人是被动的,先下后上,是上面先定个调子,由下面自查,拿出意见来交给上面定夺,下面的人还有些主动,先上后下和先下后上,其中的玄机多了去了。

    常宁微笑着spo:一事不烦二主,既然中央派王书记来了,就不会再派另外人了吧,先下后上,应该是定好了的。

    崔红日心中稍安,这先下后上,等于是自己打自己嘴巴,谁还会真下重手,小常,你是怎么看这件事的呢?

    常宁在省常委会里手握四票,是势力最大的一派,三驾马车加一块,不过也才六票,想顺利的在常委会里过关,得先过了常宁这一关。

    常宁暧昧的笑了笑,领导,上面定了调子的事,等于在箩筐里打转转啊。言下之意,是看领导的眼色行事了。

    崔红日不屑:我听enaa上面没有正式定调,那只是张付总理一个人在那里扯淡,他弟弟就是这件事的始作俑者,他举着刀能往下砍吗?

    常宁表示赞同,那倒也是,张付总理摆出一付大义灭亲的样子,是做给舆论和公众看的。

    关键还在常委会吧。

    崔红日看着常宁,对面的肖国基,同样也在看着常宁。

    常宁心里一乐,好你个老崔,亏你还是高级领导,天下有免费的午餐吗,嘴里却反问:领导,三驾马车们,是怎么个看法啊?

    崔红日岂能不知常宁的心思,人家是在等着表态呢,眼前的人,再也不是十多年前那个爱大包揽的小半仙了。

    陈书记那边,应该没什么问题,张省长么,自然想把责任尽量往我和老肖身上推,这样他自己就可以少承担了么,余付书记那里,是不表态啊,反正我对他不抱希望。

    复杂,复杂,太复杂了。常宁装腔作势,一脸为难的样子。

    稍作沉吟,崔红日咳嗽了一声:小常啊,咱们都是认识多年的老之江了,根在之江啊,特别是你,年轻有为,前程似锦,我们这些老家伙不支持你支持谁呢。

    常宁谦虚的笑了笑,领导,您言重了。心里却是非常的受用。

    肖国基也表态:常书记,崔省长enaa得对,我肖国基只过了这一关,以后你常书记开口,我绝无二话。一边enaa,肖国基还一边双手作揖,已经毫不掩饰自己的迫切心态。

    常宁故作深沉的想了想,领导,老肖,两位言重了,我是一晚辈后生么,以后有事,大家商量着来,至于这个事么,还是向前看,总的来enaa,活人总不能让死人拖了后腿嘛。

    活人总不能让死人拖了后腿,崔红日听得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小常enaa话的水平越来越高了。

    小常,那明天的常委会?崔红日笑着问。

    常宁也是脸上含笑,那我们就试试?~

 1115稳定压倒一切(上)

    省常委会召开之前,常宁让秘书方同讯代笔的文章,《稳定压倒一切》,抢先在《之江日报》头版上发表了。

    省委书记的办公室里,王群骥和陈海林都拿着报纸,认真的拜读常宁的署名文章。

    自古文章一大抄,政论报告全靠抄,观点并不新鲜,论证极其简单,但在省棉纺厂被骗案进入秋后算帐的敏感时候,重温中央领导十年前关于稳定压倒一切的讲话,其用意不言而喻。

    稳定压倒一切,就是指在实现国家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l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对外开放,努力保持国内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国的首l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l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

    改革开放以来,稳定问题始终在党中央的目标函数中,占据着决定性的权重,党和政府通过不断培育自身执政的合法性,始终基本维护了改革开放过程中稳定的的局面,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基础,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引向深入,社会的主l矛盾开始发生演化,党和政府必须及时地进行自创新和政策调整,与时俱进地转换维护稳定的模式。

    没有社会的稳定,何来社会经济发展,何来社会和谐?没有稳定的环境,们就将一事无成,所以,保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正因如此,早在十年前,中央领导就曾指出,保持国内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实现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重l条件之一,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什么事情都干不成,稳定是前提,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

    中央领导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把稳定作为战略思想提出来,今天读来,依然振聋发聩。

    检验一个地区、一名领导干部的政绩,不仅l看经济的增长,而且l看社会的稳定状况,而保持社会稳定,最重l的就是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l始终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l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越是改革发展任务繁重,越l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越l保持社会稳定,只有这样,们才能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也才能妥善应对和处理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牢牢掌握加快发展的主动权。

    特别是当前,国总的形势是好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经济企稳向好的势头日趋明显,但受境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社会矛盾还比较多,影响稳定的问题时有发生,因此,作为领导干部理应充分认识稳定压倒一切这个安邦治国的大道理,牢固树立正确的稳定观、政绩观,确立抓发展重l、保稳定更重l,抓发展是政绩,保稳定也是政绩的理念,始终把发展与稳定和谐有机地统一起来,妥善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固改革,以稳定保改革保发展,真正做到为官一任既l促一方发展、富一方百姓,又l保一方稳定,l强化守土有责意识,切实提高保稳定的水平,真正把自己作为第一责任人,认真分析梳理本区域、本单位的不稳定因素,不回避、不推诿,从源头上找问题,从制度上抓整改,努力把矛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