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主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科技主宰- 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怎么会忽然有这种念头?”陈梦梅有些意外,因为以公司的经营能力、与财团的关系,他们完全不缺钱。

    公司上市说白了就是去圈钱,然而对一家从不缺钱,甚至还钱多到没处花的个人绝对控股企业,必要性不大。

    安扬靠在沙发上,望着落地窗外:“总感觉时间一点点过去,人变老了,年轻不再了,趁着有精力多为自己考虑。”

    陈梦梅来到桌子前,靠在边缘:“不能理解。你才三十来岁,并且还掌握了长生技术,怎么会产生这种时光匆忙的感触?”

    “装文艺不行啊?”安扬笑着说,但笑容背后实际上是真的,转正慢慢接近了,他也不可能永远停留这里。

    “当然行。我只是给你合理的建议,并不能左右你的决心。”陈梦梅说,“想要了解公司的运作情况吗?”

    “说说看。”安扬听着。

    陈梦梅熟记于心:“从几个要点来说,公司的运作趋向于理想化,今年两季度的营收达到了1000亿美元,在我们尽可能的抵扣、避税后,还是实现了200亿美元的盈利,净利率20%。”

    安扬知道为何要抵扣和压低利润的原因,从专业角度来说,安氏科技不是上市公司,无需公开漂亮的报表。

    因为盈利要交所得税!中国的所得税是25%,在美国平均是38%,意思是你利润越高,交税越多!

    是个人都会用各种理由减少、转移利润。用账务处理技术性的隐藏了利润,但却不表示公司没有赚钱,这才是最高明的手段(比如内账)。

    所以这部分并不代表公司的绝对盈利能力,安扬很直接的问道:“如果要做上市的报表,净利率能达到多少?”

    “或许能有30%。”陈梦梅说出了一个厉害的数字,这个水平基本上只有大赚特赚的银行业能够实现。

    “漂亮的成绩!”安扬非常满意,若按照公司前两季度的数据,简单翻倍算,今年它们有望实现2000亿美元的收入。

    净利率达到了恐怖的30%,意味着他比苹果、谷歌还赚钱,比世界上其它大型银行,也更加的赚钱。

    在这种情况下公司上市,市值冲破他非常期待的万亿美金关口,绝对是具备可能性的,而且接下来还有智能系统。

    智能系统相当于把微软的市值加上去,可想而知。

    安扬这一兴奋之下,便决定了安氏科技的去路:“开始为这个计划做准备吧,我们要上市,惊呆全世界。”

    “你是老板你说了算。”

    陈梦梅也没有太多反对,上市同样有好处,比如更方便的套现,有更稳妥的价值参考,能够进行便捷的股份置换、并购活动……

    “有好多企业等着我下手呢!”安扬心里盘算着,这将是个人兴趣,他去兴趣投资不用计较盈利。

    陈梦梅给了提醒:“上市计划展开后,公司各大股东,股份持有者,表决权等等内容,都需要妥善处理。”

    安扬是明白的:“要把ay集团的股份拆散一些,66%的持股数太惊人了,分开给各大集团持有,合作还可以更丰富。”

    她点头:“另外你可以注重一下表决权的问题,作为财团的主力企业,有必要保证控制权在手。”

    “多倍表决权?”安扬看向她。

    通常普通人都认为企业是一股一票制,即你有51%的股份,相应就有51%的表决权,超过半数的表决权,意味着绝对掌控公司。

    但实际上往往不是这样。一股多票制可以拥有多倍表决权,比如1%的股票,却有5%的表决权,这就是特殊股票。

    既能够保证了,仅持有20%股票的人,却能够拥有公司超过51%的表决权,甚至更多,80%控制权都可以。

    陈梦梅当然是这种想法:“最大限度保证了公司即便大部分股份为外界持有,但话语权仍然在财团手中。”

    安扬同意了,虽然财团肯定不会持有少于51%的股份,毕竟它很赚钱,但谨防万一,多倍表决权的股份有必要存在。

    ==

    ps:稍晚还有一章。(未完待续。)

第213章 幕后力量【三更】

    没有刻意掩饰,安氏科技打算上市的消息,立即卷起了热议。

    无数人都敢肯定,这绝对是家市值突破万亿美金的企业,并且它们还手握着大量技术,升值空间巨大。

    紧接而来的问题是什么时候上市?在哪里上市?ipo的预计规模?等等等等,无论是网络上的消息还是圈子里的打听,都没有停下来过。

    也导致周四召开的智能系统发布会,更受关注。如果上市传闻属实,那么智能系统将是它们拉高市值的一记重拳。

    举办发布会的临海市,又迎来了一场全球瞩目的盛宴。

    安氏科技注定要将人工智能的商业价值压榨干净,无论是翻译、秘书还是搜索,它们都已经是霸主,对系统虎视眈眈的它们,终于在今天伸出魔爪。

    发布会也迎来了安扬这尊大神,坐在前排的他静静看着台上陈梦梅的展示,她将声控、手势的结合,在众人预料之中。

    安扬知道系统实际上是“智能秘书plus”,虽然在用户体验度上已经能击败微软或其它系统,但还是缺少核心亮点。

    放在其他企业身上,这一幕足够独当一面,但或许是安氏科技屡屡突破脑洞,人们对它的期望值非常高。

    智能系统用户会买账,但却仍没等到让大家震撼的内容。周围的观众不时去看看安大神,只见他一脸淡定的看着。

    观众便耐心等待起来。

    陈梦梅完成了对其它企业算不俗,对安氏科技算普通的展示后,如人们所愿的开启全新领域大门。

    “下面我会将给大家展示一种全新的人机交互技术,将脑电波操控程序结合到智能系统的运用。”

    长长的名词,但很多人都是眼前一亮,终于来了!

    脑电波操控?这一听就不简单,逼格高到没处说!安氏科技果然还是耐不住寂寞,又推出了黑科技。

    台上开始展示一款头戴式耳机模样的产品,陈梦梅在助手的帮助下,佩戴它。从细节可以看出来,它有传感器贴在了脑袋上、耳垂后。

    她同时解释着:“它仍处于内部测试产品,但结合到智能系统身上,它的使用便捷性,正确率都会获得新高。”

    台下的安扬点头,她这么说是对的,对脑波的分析必须要加入智能,否则就会像瘸了条腿的人,不麻利。

    其实脑电波操控也并不是没有,先前就有企业研制出了脑波操控电视遥控器的技术,能够增减音量、能够调换频道。

    但因为种种技术限制和实用性,它没能崛起。直到今天,在安氏科技的强力推动下,复杂化的脑电波操控装置,出现了。

    陈梦梅开始演示:“经过专门训练的人,能够准确的输入数字和字母,比如——”

    她没有说话,但屏幕上的文本却显示出了一行数字,然后再加上字母,有输入法介入,还能输出中文。

    “在实用性方面,它能够与声控技术结合,彻底改变以往必须要用手去接触设备的局限。”

    “在娱乐性方面,脑波操控的游戏将会更加的趣味性,同时它可以用于vr虚拟现实领域,结合我们的智能眼镜,创造完美的虚拟世界。”

    她所说的用于vr技术,真正满足了大家的期待。

    智能眼镜尚未发布,但目前已经有不少头戴式vr设备,除了显示技术外,很出戏的一点就是操控方式。

    用户在虚拟世界里活动时,双手却还抓着手柄或键盘,它立马就能告诉你,这是虚拟世界,不是真实的。

    若脑波操控能够实现,它将会极大的提高沉浸感,让虚拟世界逐渐与现实靠拢,游戏中的人们甚至分不清现实和虚拟。

    它将是一大利器。

    这个亮点出现后,人们对智能系统、对智能眼镜的期待更浓厚了。

    什么时候发布智能眼镜的问题,居然在发布会后成功抢镜!让身为主角的智能系统,都有点被冷落的感觉。

    但另一方面,手握两大重量级杀器的它们,让外界对产品、对上市的期待,更加的浓厚起来。

    与智能眼镜为人诟病的连续跳票不同,发布会尾声陈总就公布了智能系统的发售价格、日期,非常迅速的在三天后。

    系统是多平台兼容的,无论是pc还是手机还是平板,智能都让它拥有灵活的特性,且向下兼容很多软件。

    人们并不用太担心windows或其它平台上使用的软件,在智能系统上无法使用。它背后能够以类似虚拟机的模式,兼容不同的软件。

    甚至是一些专业软件,也能够很好的在它这个平台上使用。这无疑就解决了用户最大的担忧——有系统没软件的尴尬。

    它发售的多平台最低59美元,豪华版99和旗舰版199美元的价格,完全对得起价值。针对中国及少量国家市场,它还推出试用和月费模式,不必一次支付,先用方便再说。

    购买系统的,在翻译、秘书和其它安氏科技的组合业务上,都能够享受更好的优惠待遇……种种方式结合,让它在发布后的预载量,达到了2000万之巨,绝大部分都是忠实用户。

    正式发售当年,它便创造了超过2000万份的成绩,至少给公司带来了12亿美元收入!并且这还仅仅是短暂的一天!

    按照以往安氏科技产品发布的受欢迎程度和后续增长力,它挑战微软的系统霸主地位,已经不是妄想,而是既成的现实。

    光看智能秘书的用户群体就能知道了,它在全球拥有多达25亿的付费用户,几乎每一个网民都会使用它。

    现在相当于秘书全方位增强版的系统出现了,且高度兼容、更加智能,未来还可能享受到脑波操控技术,为什么不用它?

    智能系统一经推出,市场便一片火热。

    与用户的期待、好评成反比的是,微软高层们难看的脸色。这一天终究还是来了,称霸了世界这么久,能够击败他们的角色已经出现。

    其实早在人工智能面世,而安氏科技没打算与微软合作开始,它们就料到会有今天,这些年不断地试图转型,就是在寻求出路。

    但时代的进步还是要淘汰它们了,科技产品没有永恒的霸主,微软有过盛极一时的时代,却也躲不开衰落的一天。

    智能系统发售的火热后,就是微软股价连跌之时,看着那一片惨淡的红色(美股红跌),ceo纳德拉都没脸去看。

    该怎么办?成为了今天董事会议的要点。

    每一个高层、董事脸上都是懊恼的神色,该拿什么去跟浑身黑科技的对手斗?即便微软能够有创新,对方也肯定会压制。

    这是显然的事实,谷歌就是个好例子。区别是谷歌及时投降,甘愿当小弟后,如今已经从阵痛中缓了过来。

    可是安氏科技并没打算与微软合作,它们是铁了心要当市场霸主,这种情况下微软除了转型,别无他选。

    就在众人愁眉苦脸的时候,公司ceo纳德拉出现了,与他一同的还有一帮西装革履,气场不弱的先生女士。

    纳德拉直入正题的:“众位,微软已经到了一个危亡的关键时刻,我们的衰落是不可避免的,但不等同于我们要坐以待毙。”

    人们目光全部集中在他身上,纳德拉介绍了身旁的人:“它们是来自于摩根、洛克菲勒、花旗、波士顿等集团的成员,将要共同参与此事。”

    董事们惊讶于这帮人代表的强大财团身份,也逐渐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这或许已经超出了微软的领域。

    果然一名中年人的话证实了:“中国财团联合了澳洲、加州财团,正在蚕食美国的市场,妄图重新洗牌。你们所遭受的,并不是单一的商业竞争,而是幕后集团的攻势!安氏科技,是队伍的先锋!”

    “先生们!”中年人说话很直接,“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是战争,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我们以及你们正在卷入这场洗牌中!但我们的态度不变,我们将会给予还击!”

    ==

    ps:新书月票期的加更游戏已经结束。没听说过有老书月票加更的……但不想让大家投的月票浪费,就50月票加一更吧,鞭策下自己,搞不了太多,因为业余写作时间有限。。这章算第50票的。。(未完待续。)

第214章 层层较量

    “我们该怎么办?”

    这是所有人的迫切念头,财团代表的中年人说话:“我们不能跟对手硬碰硬,科技是许多企业的弱项,但可以转换角度实施,即便无法击溃它们,也能让它们不得安宁。”

    在场没有庸才,先前是势单力微,面对安氏科技及幕后的澳洲财团、中国财团、加州财团,觉得再怎么努力都很徒劳。

    但现在美国的其他财团都参与进来了,己方瞬间实力大增,便立即给先前的想法点燃了希望。

    纳德拉说:“事实上智能系统的安全性有待验证,**问题则掐着用户的软肋。再是大方面上,其它行业的行为难免会涉嫌垄断。”

    纳德拉这一说,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了。

    说白了这就是一个借口,就像美国借口安全拒绝华为入境一样,或许是有那么一丁点儿政府的担心,但幕后更多的肯定是资本竞争。

    用这个理由施加在安氏科技的产品上,放以前有点难,因为它们有谷歌及幕后资本的帮忙,又与西部的霸主的加州财团关系密切。

    现在就不一样了,这种高级别的财阀抱团对抗,考验的实力是方方面面的,恰好这一届的沃特尔政府,偏向东部资本团体。

    并且沃特尔政府,因为在政治和军事上吃了匿名党的亏,在经济层面上匿名党的商业力量还想来入侵?他们肯定抗拒。

    结合了政治、经济以及资本家利益多重原因,纳德拉带来的是更高一个级别的“作战”,现在微软已经加入他们。

    纳德拉鼓励着大家:“衰败或许是不可阻挡的历史,但我们也不能够让对方舒服的享受市场。争取到的时间,我们将用来开创新的领域。”

    这背后也有着资本的利益,说俗了,好歹等我们套现更多股份了再跌——这笔账单,始终是得让中产阶级、散户来埋单。

    ……

    虽然智能没有重点监控商业领域,但还是保持着低程度关注。

    美国资本团体这一动作,也让安扬知晓了。

    事情在他的预料当中,甚至他还觉得到来有些慢了。

    无论是政治、军事还是经济方面产生的对抗,新崛起的黑马,必然会面对老牌霸主的联合围攻。

    这场“围攻”到现在才发起,功劳当然也有老早的与资本联合,安扬的策略不是一昧的打压,他跟谷歌有深度合作,苹果依赖者他的技术,布莱恩·林奇还是内部的大卧底。

    还有一点迷惑视线的是,林奇带来的长生技术,在一定程度让缓解了敌对关系,牵制了一群。但资本家始终利益至上,现在已经超出忍受极限,该对抗的始终要来。

    “我们目前有什么方案?”

    安扬在临海市召开了一场机密的多方联合会议,中国、美国、澳洲乃至欧洲的核心成员们,全部以全息三维的形象齐聚会议室。

    身在美国的布莱恩·林奇有发言权:“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并不是一条心,只要我们许诺好处,答应联合,这种城下之盟很容易破解。”

    安扬点头,那帮美国资本家又不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