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挚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挚野- 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熊拍了拍小弟的肩,让他先走。幕布后就剩他和她了。大熊把吉他往边上一放,问:“这两天没怎么上网?”

    许寻笙很少说废话,看他一眼,算是默认。

    大熊笑的有点难以形容,说:“阿笙,前两天有酒吧客人,把你弹唱的视频发到网上去了。”见她依然眉目平静毫不在意。大熊接着说道:“结果……你懂的,歌太好人太美,上了网站的热门推送。据说现在那个视频还很火。一会儿要是看到很多乱七八糟的人来围观,别生气。当他们不存在好了。”

    许寻笙正喝水的手这才一顿,看着他:“很多吗?”

    大熊说:“平常门票只能卖个一二百张,今晚卖了四百,就被我喊停了。不然还会更多。”

    然后就看到许寻笙也没有多大情绪起伏,摇了摇手里的杯子,那手指又细又白,好看得足以吸引任何男人的注意。她把水喝完,嗓音还是慵懒的:“四百也很多了,站都站不下,不怕场面彻底乱了啊?”

    大熊淡淡笑着说:“我的地盘,我还做不得主?”

    许寻笙微微一笑,也就不再问了。后台的灯光微弱,她就站在墙边,越发显得纤瘦安静。乌黑长发披落肩头,露在毛衣外的下巴、脖子、十指,都莹莹如玉。

    大熊这么静静地凝望了她几秒钟,说:“你要是讨厌这么多人围观,要不要……戴个帽子上场?”他从抽屉里拿出顶鸭舌帽,递给她。

    许寻笙没有转头:“不用。”

    大熊怔然。蓦然想起当年比赛时,许寻笙在他的印象里,总是一顶鸭舌帽,长发披落,既俏又美。那是顶半旧的男孩戴的帽子。

    后来再重逢,确实再也没见她戴过鸭舌帽。

    自从黑格悖论当年从全国决赛淘汰后,这支已经辛苦打拼了十年的乐队,并没有维持太久。大概也把那次比赛当成了乐队的绝唱。几个月后,乐队解散。大熊用这些年的积蓄,开了这家livehouse。他在湘城人脉广,又有绝对一哥主唱地位,邀请了很多朋友过来演唱捧场,酒吧很快一炮而红。

    他也联系邀请过许寻笙,原本也就是抱着尝试心态,以为以她的性格,不会得到回应。没想到许寻笙居然来了,而且一唱就是一年多,已成为“熊与光”的常驻实力唱将。这个秀气淡雅的女子,甚至在湘城地下音乐圈,也积累了相当人气和粉丝。只不过她当年参加全国赛时一直没露过正脸,现在也没用“小生”的艺名,用了别的名字,而且毕竟是两个圈子,时间又过去这么久了,所以知道她就是当年如同昙花一现般红极一时的朝暮乐队键盘手的人,其实不多。

    很快就到了开场时间,一支新乐队上台演唱,许寻笙坐在后台,听到格外热烈的欢呼声,倒也惊讶了一下。看来今天来的人,确实很多。

    没多久,到她上场了。她抱着吉他,大熊为她弹键盘,还有个鼓手,所有阵仗仅此而已,简单而足够。

    大熊替许寻笙掀开帘子,走出去时,看到台下满满簇簇的人头,许寻笙还是怔了一下。看到她出场,人群明显骚动,很多人在低语,在幽暗的光线里看不清表情。但是也有很多乐迷在喊她现在的昵称:“金鱼!”“金鱼!”尤其是前排,那些死忠歌迷。

    许寻笙也没有太动容的表情,只是浅浅一笑,在麦克风前坐下,轻声说:“谢谢大家。”她的嗓音天生柔美纯净,仿佛有某种叫人宁静的魔力,场面很快平静下来。她轻轻拨动琴弦,说:“第一首歌,《无鳞鱼》,送给你们。”

    舞台上有一束光,打在她那一方小天地里。键盘响起,鼓轻轻捶着,很缓慢的节奏,却像击在人的心上。许寻笙的吉他弹得非常清亮悠扬,朦胧的灯光下,你只见她清秀得如同远山云霭的脸,一缕发丝垂在吉他上方,她的葱葱十指拨动在琴弦上,也仿佛小小的精灵在跳动唱歌。

    “你说你是孤岛的鱼

    脱尽麟片的鱼

    你说想到对面孤岛去

    看看哪里风景多美丽

    是否有不一样的光影

    是否有另一只无鳞的鱼

    大海的波折一路难尽

    多少暗涌席卷身躯

    你终于到了那座孤岛里

    孤岛依旧没有无鳞的鱼

    我想告诉你

    孤岛那边孤岛无尽

    我也愿为你褪去鱼鳞

    你去吧,你去吧

    尽管大海一路波折难尽

    依旧一路把你追寻

    不带你看遍世界新奇

    停下脚步看看周围迤逦

    看看关于孤岛的曾经……”

    若说台下原本只有小半是她的歌迷,大部分的都是来凑热闹的。可是第一曲唱罢,全场刹那宁静之后,爆发出欢呼和掌声。当然也有很多人举着手机在拍,闪光灯不断亮起。但台上的人依然好像完全不在意,一曲唱完后,只浅浅笑着,那双眼里仿佛盛着溪流般的光泽。她将发丝捋到耳后,依然只是轻轻柔柔的嗓音:“谢谢大家。第二首歌是……”

    ……

    在她演唱完当晚的三首歌后,是在全场齐声大喊“金鱼”、“金鱼”的欢呼声中下台。迎接她的,则是大熊一众人等,含笑关切的表情。而她只是无奈一笑,脸色终于也有了几分绯红。背起吉他,与他们道别,从后门悄悄离开。

    7

 第144章 无鳞的鱼(下)

    其实别的驻唱歌手也问过她,为什么叫“金鱼”这个艺名。许寻笙则想起初次在这里登台那天,大熊问她在通告版上写什么名字。

    “还是叫小生吗?还是别的?”大熊迟疑地问。

    当时许寻笙静了一会儿,抬头看见卖票小妹的窗户后,放着很小的一个水缸,面有一只红色小金鱼,游来游去。当时阳光从窗户照进来,波光盈盈,那尾鱼仿佛也是活在光芒里的。

    “金鱼。”她说,“就叫金鱼吧。”

    酒吧歌手叫什么的都有,什么大熊开心二狗纶纶,所以她叫这个艺名,并不特别。随着乐迷越来越多,这个名字也叫开了。

    深夜,终于有些冷了。许寻笙搭乘末班公交车回家。小小的院子里,秋意浓浓,好几棵果树上都结满了果子,地上的菜也长得肥厚油绿。刷成蓝白两色的房屋,依旧是老样子,只是显得旧了些。唯一的不同,“笙”工作室的牌子不见踪迹。

    许寻笙穿过院子,打开家门,开了灯。屋内显得宽敞但并不空荡,一角放着两架古琴,只有两架。其他的琴她已转卖出去。客厅里添了张很大很舒服的布艺沙发,还有个占据了小半个客厅的巨大工作台,放满了她的各种手作。旁边是满登登的书柜。

    许寻笙把吉他摘下,放在墙角。洗了手脸换了身衣服,下楼。

    通往地下室的楼梯,她也重新装过了。原来就是水泥台阶,现在包成了全木的,包括地面,也铺了木地板。墙刷成了奶黄色,天花板上挂着形状错落的小灯。所有乐器都已不在了,中间有张木桌,是她用来画画的。四周放满了画,画的有湘城、南都各处景色,岳麓山上云开日出,南都小巷里屋檐落水。多是水粉,也有线描。人物很少画,画的也比较简单,譬如画人的一只手,一个背影,一个侧脸。

    离木桌最近的一张画,颜色最鲜亮,是许寻笙今天画的。她走近看了看,干了一大半了,她比较满意,又看了看其他画,安安静静矗立周围。不见得画艺高超,却是叫她心满意足的。

    站了一会儿,她关灯上楼。

    自从结束了工作室的古琴教学,她只需要每周三次去驻唱,时间好像变得空闲了很多。于是她就自然而然做了很多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譬如手绘笔记本、明信片、毛笔、印章等等。自己用不完的,就放到网上售卖。大熊还把她的手作售卖消息,挂在了livehouse里。大概是“金鱼”渐渐小有名气,那些物品每次她做了,基本都会抢购一空。所以现在,维持生计基本不成问题。

    今天就是她每半旬一次的上货销售日。白天她就把链接放到网店里了,一天也没怎么看。现在在电脑前坐下,大致翻看了一下,她做的每样东西数量本就不多,基本卖完了。

    这时她还没什么睡意,她做事仔细,便拿了个本子,将每个订单大概记下来,准备明天发出。刚记了两笔,阮小梦的电话来了。

    那时候阮小梦和她做了几个月的室友,后来比赛结束,两人也一直有联系。再后来阮小梦所在的乐队也因为看不到前途,解散了。她就跑来湘城,找许寻笙玩了一段时间。许寻笙自然倾心倾力招待,把这原本失意的姑娘温暖得不行。加之大熊的livehouse刚做,需要人手,阮小梦干脆就留下来,既在酒吧驻唱,也干活。

    不过这段时间,阮小梦和大熊、许寻笙一起在干另一件事。

    电话一接起,阮小梦兴奋的声音就传来:“笙笙啊,快夸我!”

    “怎么了啊?”

    阮小梦得意地说:“在我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对那群工人的死缠烂打下,咱们的工作室已经基本搞定啦!当然了,这也离不开大熊的英明领导和你的创意设计咯!明天你们就来看看,过几天就可以录歌了!”

    许寻笙也很惊喜:“确实收尾很快,太好了。那我明天约大熊一起来。”

    阮小梦:“呜呼……等你们哦。我还在工作时旁边发现了一家特别好的麻辣烫,明天就带你们去吃……”

    她哇啦哇啦说着,只说得许寻笙整个耳朵里都热闹起来。后者嘴角一直带着浅浅的笑,直至阮小梦说完挂了电话。

    做一个工作室的想法,是大熊提出的。现在三人皆是无牵无挂,也没有什么在事业上还谋得进取的心。但对音乐的热爱都在,否则大熊不会开livehouse,每天让新的老的乐手在自己这里能讨口饭吃。许寻笙不会去驻唱,阮小梦也不会来投奔。

    后来三人讨论了一阵子,干脆自己做个工作室,简陋不要紧,慢也不要紧,赚不赚钱也不要紧。只要有套最基本的设备,可以录制自己唱的歌,小规模分享给乐迷,就够了。

    所以也是前前后后准备了大半年,工作室才进入收尾。今天阮小梦终于把现场最后一点活儿,也盯着工人们干完了,急不可待来表功报喜。

    是大家一起努力要做的事,所以许寻笙心中也有几分欣喜,继续看网页上的订单。然后她发现一个陌生账户,买了很多东西。

    账户名叫做:荒野里有没有风吹过。收货地址在北京。

    头像是一片青山绿水,毫不起眼,网购消费级别却很高。这人定了三个笔记本,五张明信片,三支笔,还有两枚印章。许寻笙的手作使用的材料好,价格并不便宜,这么买下来,一个订单就快两千块了。

    许寻笙想了想,给这个人发消息:“你好。”

    那人在线,过了一阵回复了:“你好。”

    许寻笙:“我是遇笙手作店的店主,看到你买了很多东西,谢谢。”

    荒野里有没有风吹过:“不客气。”

    许寻笙正在敲字还没发出去,那人又发了条信息过来:“我看了介绍,所有东西都是你亲手做的?”

    许寻笙删了原本输入的字,回复:“当然,都是我手工做的。拿到后你可以仔细看一下。如果不满意,只要没有使用过,都可以无条件退货。”

    那人回复:“好,我不会退货。”

    许寻笙觉得这人有点意思,笑了笑,又写到:“我看了你买了三支笔。新毛笔使用请先用手轻轻把笔毛捏开,再浸透清水,然后挤净……”

    她刚想发别的货品的使用注意事项,那人却说:“我工作很忙,这些你说了我也记不住。”

    许寻笙一顿。

    他说:“你能不能把这些写在一张纸上,夹在里面。这样我收到后可以慢慢看。”

    许寻笙:“好的。”

    他有一阵子没再说话,许寻笙刚想发个再见的表情过去,他却又说话了:“谢谢。如果好用,下次我想每种批量多订一些,可以用来送人。”

    许寻笙却回复:“我每个月做的不多,种类和数目也不确定。所以不接批量订单,抱歉。”

    他说:“那如果我就是想多买一些怎么办?”

    许寻笙想了想,回复:“如果我有空,尽量给你做。”

    他几乎是立刻问:“你很忙?忙什么?”

    许寻笙怔了一下,那人大概也是感觉这样问一个陌生人不太妥当和礼貌,很快又把消息撤回了。许寻笙也就没吭声。过了一会儿,看他没有再说别的话,她就说了句“再见”,不再管他了。

    7

 第145章 似是故人(上)

    一个城市中,总有那么个地方,闹中取静,如同避世之所,留给那些想要追梦的人,一个摇摇欲坠的乌托邦。

    天云街位于河西大学城附近,早年是加工制造厂和仓库,后来没落了,大多废弃,被改造成各种艺术工作室,反而成了一处新风景。

    熊与光录音工作室,就位于这条长街的尽头,位置偏僻,房租便宜,几乎是静悄悄地开了张。

    这天下了点小雨,天云街崎岖不平的石板路,湿漉漉的。两旁老旧的土墙,千奇百怪的店面,更有种时空交错的感觉。

    许寻笙下了公交车,从包中拿出雨伞,撑着一路走来。听着细细雨水打在伞面上的轻微声响,心中一片宁静。

    她还挺喜欢这条街的。尽管那些重金属风格、光怪陆离的涂鸦,一直都不是她的所爱。可不知怎么的,现在每当她安静地站在这样一条风格很嚣张的街上,就觉得安心和喜欢。

    她走到工作室门外,隔着落地玻璃,看到大熊和阮小梦已经到了。看到她,两个人都露出笑。

    “笙笙,看看,我这个监工做得怎么样?”阮小梦一刻都等不及来表功,把她的手一拉,在工作室里转了一圈。大熊只坐在那儿,慢慢抽着烟,笑看着两个女孩。

    虽然装修简单,却胜在清新雅致。许寻笙说:“很好啊,小梦立功了。”阮小梦就很得意,大熊说:“阿笙现在已经不当老师了,你怎么还跟个小孩子似的,一门心思想要许老师夸奖?许老师,你说是不是?”

    阮小梦朝他做了个鬼脸。

    许寻笙看着一边,却没有像往常那样答话。

    三人又合计了一下,把工作室几处需要修缮改进的点,讨论了一下。但也不急了,现在工作室已经可以用了,来日方长。

    “老娘都等不及了。”阮小梦说,“快去试试录音室。”

    阮小梦浑身还带着搞地下音乐的人的气质,时常言语粗鲁。大熊却很少说脏话,更像个普通的沉稳的男人。但她一口一个老娘,许寻笙和大熊也不在意,三人进了录音室。

    阮小梦以前是玩贝斯的,大熊和许寻笙更是几乎什么乐器都会。三人捣鼓了一阵,便尝试着录一些小样。先是大熊唱。他原本在湘城就是数一数二的主唱,战胜过他的人屈指可数。此时他抱着吉他坐在那里,阮小梦在外间操作设备,许寻笙在他身旁,弹着键盘。

    他又唱了自己最爱的那首《拆梦》,也是当年黑格悖论最广为人知的单曲。已经三十岁的男人眉目中已没有反抗和悲伤,只有温柔的回忆。他的眼里有细碎闪动的光,或是千回百转,或是情绪激荡的歌声,令两个女人的表情都沉静温柔下来。

    一曲终了,他的手指离开琴弦,人静了一会儿,才抬起头,对她们笑了。许寻笙只是微笑着,阮小梦大声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