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接着说道:“不,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除了云纹鼎上有些简单的纹路之外,上面的东西在没有任何的雕刻,甚至是石碑上,都没有半个文字。”
“竟然是这样。”这下我们觉得不可思议了,竟然是个无字碑,难不成在武则天之前,早在秦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人开始玩无字碑这一套了?就算是这样,云纹鼎上也不可能只有一些就简单的云纹啊,根据墓主的生平,必然会有一些相关的雕刻。
否则,这里场面弄得这么大,往墓顶上吊石碑这么无聊的事情都做出来了,往鼎上做雕刻反而没有,这也太糊弄事了。
我的转头看了看旁边的石柱,因为听了文墨的叙述之后,我越发觉得,这些石柱有问题,主要的石碑和云纹鼎上什么都不刻,反而在这些个石柱上雕刻上了这么复杂的花纹,是也太顾此失彼了吧。
我想,既然修建这里的人,能够利用九根石柱,使得闯入其中的人产生错觉,这样的心思缜密,绝对不会犯那样低级的错误。
我回头去看文墨,发现他看着墓顶上的云纹鼎,皱着眉头若有所思。于是我问道:“文墨,你是不是还发现了什么?说出来听听。”
“确实还有,不过我自己不太确
定,”文墨沉吟了一下,“就在白烟出现,我正要撤回来的时候,我转头间发现在云纹鼎的底上,刻着几个字,我不知道是我恍惚间看错了,还是确实有。”
我们一听赶紧问道:“刻的什么字?”
文墨一字一顿的说道:“镜花水月,而且字体是秦朝时通用的小篆。”
我们一听都有些费解,鼎的表面都懒得多刻一些东西,反而在鼎底刻这四个字。
元宵猜测道:“有没有可能是,占据这里的北方部落,当时由于资源不够,所以在附近汉人的地方抢来的这口鼎呢,下面刻的这四个字,也许是做鼎的作坊的名字。”
二叔摇了摇头,“这样应该不会,这里远离海岸,抢夺不便。况且从那些胡服灯奴就可以看出来,这些人来到这里是经过精心准备的。”
二叔他们的讨论,我几乎全都没听进去,因为就在我听到镜花水月这四个字的时候,我的脑子里忽然闪过了一个念头。我开始在大脑里,重演刚才的一系列的怪异事情。
很快,一个念头在我的脑子里出现,镜花水月,展开说就是镜中花,水中月,它们指的是什么呢?刹那间,我的脑海里出现了两个字:倒影。
紧接着我看向了墓顶上倒挂着的云台、云纹鼎和石碑,我觉得我已经抓住了事情的关键,我再次把视线转向,旁边的石柱,难怪我一直觉得石柱上面的花纹很奇怪。我弯下腰,把头倒过来看向石柱,豁然间我茅塞顿开,石柱上一副清晰的叙事画,呈现在了我的眼前。
原来这些石柱上的花纹雕刻,都是倒着的!
我急忙把这个发现告诉了其他人,他们也都把都倒过来看向石柱,果然如我所说。
我们采用这个方法,快速的重新看过每根石柱,我们记下石柱的内容然后按照顺序整理出来,就这样,一个掩埋在历史中的事件,重新浮出了水面。
石柱上雕刻的事件,仍旧和徐福东渡有关。第一根石柱上,是徐福东渡出海的场景,船头一人长袍纶巾,应该就是徐福。
第二根石柱上,是登岛的场景,在岛上可以看到一处类似祭坛一样的东西,这倒是和安爷给我们讲过的校尉墓里的发现不谋而合。对于这个祭坛,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见到,这也是我们非常感兴趣的部分,这个祭坛一定早于秦朝,先秦的东西流传下来的相关文献资料不多,因此先秦文化总是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第三根石柱上,是修建陵墓的场景,很多的工匠在忙碌,一些士兵在守卫,而最高处的站着的一个人,也是徐福。
第四根石柱上,从画面上看,陵墓已经完工,徐福和工匠被士兵们围了起来。我们推测这应该是士兵们奉命把所有知情工匠杀死,以保证陵墓的秘密不外泄。这也是众多皇陵通用的做法。
而当我们看到第五根石柱的时候,我们一下子惊呆了,画面上从陵墓深处出现了很多人,但是这些人全都没有脸!
(本章完)
第二卷 深海之眼 第五十二章 这里葬的到底是谁
(全本小说网,HTTPS://。)
我们接着看第五根石柱的内容,那些没有脸的人和那些士兵以及那些被士兵围困还没来得及杀害的工匠之间发生了争斗。//全本小说网,HTTPS://。)//当时应该是比较惨烈,因为现场留下了很多尸体。
第五根石柱上的内容,让我们极为不解,这些没有脸的人代表了什么呢?这让我们不由得想起了那些没有脸的灯奴,这两者之间会不会有什么联系呢?
周成说道:“有没有可能是,雕刻的时候忘记刻脸了呢?”
“应该不会的,”我摆了摆手,“这些石柱的花纹精细有条理,显然雕刻的人技艺非常高超,是不会犯这样的错误的。”
元宵靠近了那些石柱看了看,“难道是当时真的出现了很多没有脸的人?”
这个问题,我们此时已经没有办法考证。
文墨看着这些没脸人的雕刻,说道:“你们还记不记得,袁安讲的那段校尉墓的经历。”
我们再次想到了安爷讲过的那个校尉墓里锦帛上的记载,当时那名校尉与其他人返回海岛的时候,看到的是很多两两面貌相同的人,他甚至看到了另一个自己,这似乎和这石柱上的雕刻有些出入。但是我又会隐约的觉得,这种两种记载之间,又有着某种吻合的感觉。
元宵想了想说道:“这种没脸人,和校尉他们当年看到的和他们长得一样的那群人,这两种记录其实说得是一回事?”
二叔点了点头,“确实很有可能,建造者可能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反映当时诡异的情况。”
而当时的真实情况,我们却无法再知晓。
我们走过第五根石柱,起身开始向下一根石柱走去。
元宵揉了揉自己的脖子,“哎呦,这么倒着看太费事了,一会儿脑子都充血了!也不知道这建造者是谁,这也太折腾人了!”
是啊!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我,这里的建造者会是谁呢?是谁带领着北方部落重返了这里,重修并改造了这个地方,这个人一定很不简单!能够做到这些的。。。。。。突然间,我的脑海中突然出现了一个人名:徐福!
也就是说徐福并没有死在这里,也没有传说中的去了其他地方,而是侥幸逃脱之后北上。至于徐福去了哪里,我们迫不及待的继续看下去。
在第六根石柱上,这里的雕刻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一些人坐船靠岸。而在最前面的一个人长袍纶巾,这个人正是徐福。他果然逃出了海岛。在船上还有很多其他人,看装扮应该是侥幸逃脱的工匠和一小部分士兵。
另一个部分,上面雕刻的是徐福等人在被一些人骑马追赶,看马上的那些人的装扮,应该时东胡人。
看到这些,二叔说道:“这样看来,徐福当年和其他逃出来的人,没敢回到中原,肯定是害怕被秦皇责罚,于是他们从这里直接向北,进入了东胡人的势力范围。看来他们在那的日子也不好过。”
我们看到这些心中难免有些激动,原来历史的真相竟然是这样。
我们对于后面的事情充满了极大的兴趣,尽管这样这样倒着看真的很头疼!
在第七根石柱上,徐福等人受到了,受到一群人的接见,并且以礼相待。从这些人的服饰上看,我们推测这些人应该就是匈奴!
相对于东胡部落联盟的松散,当时匈奴的集团统治更加稳固,于是徐福等人投靠了匈奴,同时也被匈奴的单于所接纳。
在第八根石柱上,当初接纳徐福的单于躺在了地上,在他的周围有很多摆设,看石柱雕刻情形,单于应该是死了。
看到这里,其实我们不用继续往下看,也能猜到第九根石柱的内容。第九根石柱上的内容和我们想的一样,徐福及匈奴众人带着单于的尸体,来到了这座海岛。
看到这里,我们终于清楚是谁改动了这座古墓,也知道了这里现在葬的是谁了。
元宵看完了这些,开口问道:“匈奴好像并不临海吧?那他们是怎么从海上把单于葬到这里的?”
关于这点,我倒是清楚,毕竟大学学的是中国古代土木工程技术专业,对于中国历史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
我告诉元宵,在早期,匈奴的领地确实不临海,但是在秦朝丹东地区和朝鲜(当时被称为箕子朝鲜),在这两者之间有一段海岸线是属于东胡势力的,而在秦朝末期,东胡被匈奴击溃,所以当时匈奴是完全可以使用东胡的这段海岸线的。再加上秦朝末期,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陈胜吴广起义,秦朝自顾不暇,哪里还顾得上北方部族。
元宵听到我说的话,点了点头,有些感慨的说道:“都说倒斗盗墓是下九流的行当,可是如今看来,这盗墓没点高学历专业知识,还真tm的干不了这行,就这点历史故事咱就弄不清楚。你就比如咱眼前这个墓,咱现在知道了这不是空墓了,而是匈奴单于的墓,嘿嘿,”元宵忽然笑了笑,“卓然,这是不是就说明这里面陪葬品少不了啊,匈奴那可是北方一霸,财力雄厚啊!”
我无奈的看了元宵一眼,“你丫这脑子里全是拿冥器换钱,你就不知道了解了解历史真相?”
元宵不屑的摆了摆手,“得了吧,那玩意又不能换饭吃,你总是以考古的精神来倒斗,那不得活活累死!倒斗倒斗,倒开了斗,拿着东西就走!谁的墓其实并不重要!”
我看了元宵一眼,也就懒得再理他。
周成看了看这些石柱说道:“看来,这匈奴单于葬到这里,也是为了这里的风水。我一直以为,风水星象这些都是咱们中原的东西,没想到北方游牧也信这个?”
二叔笑了笑说道:“那是当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信仰和信念,而且在当时,北方部族也受到了一下中原文化的影响,匈奴信奉的应该是萨满教,其中也有一些星象占卜之法。徐福从星象上,以及出水龙地脉上来给当时的匈奴单于进行讲解,他们是能够理解其中的重要之处的。当他们知道了,占据这里的地脉风水可以入主中原,取代秦王朝,匈奴单于以及其
他匈奴人当然是求之不得的。”
周成说道:“这样说来,徐福岂不是中原人的叛徒?”
我摇了摇头,“也不能这样说,徐福也是身不由己,再说当时秦王朝气数已尽,天下易主那是早晚的事,只可惜雄才大略的秦始皇,却死得太早了,本来为是要传位于公子扶苏的,甚至把出水龙脉陵墓都给他选好了,可恨那些奸臣以及无能的胡亥,杀了扶苏,否则扶苏上位,实施仁政,天下不会大乱,再加上还占尽天时的出水龙脉,秦王朝绝不会那样就完结。”
“唉,”二叔听到我的话,也叹了口气,“是啊,历史就是这样的富有戏剧性,否则我看秦朝至少还有五百年气运。”
我们正在谈论着秦朝的兴衰,旁边的元宵突然出声道,“各位,各位,咱们的历史研讨会能不能结束了,你们有没有发现,刚才那些白烟的气味越来越大了?”
经他这么一提醒,我们才猛然发觉,好像还真是这样,文墨向墓室中间走了几步,然后照了照墓顶,“那云纹鼎上面还有些许白烟飘出。”
我们连忙捂住鼻子,“这些白烟不会有毒吧?”
文墨摇了摇头,“应该不会,要是中毒,咱们早就不是这样了,不过这些白烟这样特殊的气味,一定有它的用途。也许。。。。。。”
文墨说到一半,忽然闭上了嘴,我们正不明白怎么回事呢,忽然,我听到了一阵“哗哗啦啦”的声音,就好像把黄豆倒在了地板上。
元宵张了张嘴,刚要说话,我连忙示意他闭嘴,让他仔细听,很快他的脸色就是一凛。二叔此时也听到了这个声音,轻声说道:“这是什么声音?”
文墨摇了摇头。我围着元宵转了转,“是不是你带了什么零食,撒地上了?”
元宵连连摆手,“去,去!到这种地方我带什么零食!”
那这是什么?正当我们疑惑不解的时候,文墨看了看四周,说道:“这个声音是从四个方向传来的。”
我明白了他的意思,一下子紧张了起来,“你是说,咱们被包围了。”
文墨没有说话,只是警惕的看向四周。
渐渐的我们发现,并不只是四个方向有这种声音,很多个地方,不同的方向都开始出现这种声音,突然间,我们听到了在我们的旁边也出现了这个声音,而且就离我们很近,我们循声用手电照去,却发现这个声音的来源好像是石柱下的那个灯奴。
我们照了照它的脸、脸前面的铜镜,甚至是灯油盘我们都看了,并没有什么变化。
就在这时,元宵忽然指着灯奴的下面,大声喊道:“我靠!快看!灯奴下面全是虫子!”
我们顺着元宵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从灯奴的肚子下面,爬出了无数的黑色甲虫,一个个的犹如黑亮的围棋子一样,但是每个都有鸡蛋大小。
这些黑色甲虫,犹如黑色的潮水一样,向我们的脚下涌来,我看的全身一凉,连忙向后退去!
(本章完)
第二卷 深海之眼 第五十三章 金刚甲虫
(全本小说网,HTTPS://。)
看到脚下的甲虫涌了过来,我们急忙后退,可是刚刚后退了几步,元宵突然大声喊道:“别tm退了!后面也有!”
我们仔细一看,不仅仅是后面,所有的灯奴的身体里,全都爬出了无数鸡蛋大小的黑色甲虫,一时间整个墓室的地面犹如被倒进了一大桶墨汁一般,黑色在墓室地板上迅速蔓延。//全本小说网,HTTPS://。)//
更为恐怖的是,这些甲虫似乎认准了我们方位,开始向我们的脚下聚集。
我们不敢停留,慌忙开始逃窜。
二叔大声的说道:“咱们沿着墓墙跑,找到墓室的出口,赶紧冲出去。”
于是我们开始沿着墓墙快速奔跑着,刚刚跑了一会儿,元宵就是大叫一声,“啊!”我们赶紧回头一看,只见不知道什么时候,一只甲虫已经爬到了元宵的裤子上面,对着元宵的大腿发动了攻击。
“哎呦!疼死我了!”元宵一边叫唤着,一边用短刀把甲虫打掉,“大爷的,这玩意咬人真疼啊!”说着,元宵一刀砍下,甲虫被砍断,流出一股黄水。
文墨走过去,用刀挑起一看,就是眉头一皱。
二叔见到元宵和文墨停下,记得跺脚,“别tm研究了!赶紧跑吧!”
二人急忙跟上我们,我一边跑一边问文墨:“老大,那到底是个什么虫子?”
文墨深吸了一口气,说道:“这种甲虫,名叫金刚甲虫,非常凶猛好斗,常见于北方草原,但是想这么大个的,还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甲虫有一对大螯,力气很大,能夹断树枝,像这里这么大个头的力气肯定更大。”然后对元宵说道,“刚才它攻击你用的应该不是嘴,应该是那对螯。”
我紧紧的跟上文墨,继续问道:“那这种甲虫有什么危险的?”
文墨说道:“如果只有一只,或者只有少量的甲虫是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