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那是要限量供应,仓库面积很大,但我不想积压货物,要是很久才能卖完,资金压力太大。”
苏木赞同道:“日常用品、水果之类的,就算挑几件赔本出售也没关系,先让人们习惯来我们超级市场买东西。别看好像亏本,我觉得很少有人会来这里,专门买一样东西。买打折促销的商品,另外再买一些其他东西,到时候我们照样赚钱。”
开始创办超级市场后,韩老板越想越觉得这种“大型便利店”绝对能赚钱,他以前就在经营十多家小便利店,顾客们经常买不到想要的商品,而超级市场种类齐全,价格也低,想不出任何吸引不到客户的可能。
“这段时间组建超级市场,对那些便利店看不上眼了,主要都在这边忙,我打算把那些小便利店盘出去,回点本再投进超级市场,快点开第二家店。”
听见韩老板这句话后,苏木顿时想到自己没钱注资,如果他再往公司投钱,势必会造成自己占有的股份比例下降。
看了看韩煜老板,没从他脸上发现奇怪的地方,琢磨完告诉说:“那几家店可以留着,超级市场赚钱,便利店的利润更加高,既然像沃尔玛那样的超级市场可以连锁,为什么便利店不能连锁呢?”
在韩老板惊讶目光注视下,苏木继续开口:“等到我们像沃尔玛一样有物流中转站、自己的车队、直接从生产商拿货的资格,完全可以开便利店,用趣购资金盘下你的那些公司,开始经营便利店连锁生意,二十四小时营业的那种,所以你暂时不着急。”
苏木不清楚,对方有没有提高占股比例的心思,他不希望自己出的点子,最后成为韩老板的“嫁衣”。
总投资只有三十万美元,万一身为大股东的韩煜老板再次注资,就算只投三十万美元,都能将苏木持股比例,稀释到百分之二十五以下。
但从现在来看,对方越看好趣店超级市场的前景,苏木就越担心他吃独食,如何经营超级市场的秘密,差不多全部告诉了韩老板,并不算难、也没有核心商业机密,完全可能被抛下。
都是手里没钱惹得祸,和韩老板的财力相比,自己处于绝对劣势局面,苏木不得不防着一些,两人关系还没好到穿一条裤子,更何况就算是亲兄弟,有时在金钱面前都会撕破脸,彼此关系还很不牢固。
韩老板来了兴趣,追问了句:“仔细说说,好像能行得通啊,那些小便利店利润确实高!”
人挺好没错,但自从趣购超级市场组建以来,苏木投了钱出些主意,就当甩手掌柜一个多月没看见人,韩老板难免会觉得不爽。
他持有这家公司百分之五十一股份,苏木持有百分之四十九,相差无几,尽管苏木同意给韩老板发薪水,等开业后每个月能拿到两千美元,可是跟未来可能赚到的利润相比,两千美元只是个小数字。
苏木担心得没错,韩煜老板确实动起了小心思,产生再次注资,进而拿到更多股份的念头,目前只是有这个想法而已,还不强烈,于是用模棱两可的语气,将自己注资的想法说了出来。
已经开始担心,苏木脑海中琢磨着什么,觉得应该要让韩老板扼杀再次注资的想法,回答说:“我考虑挺长时间,应该可以。但超级市场还没开业,不知道能不能盈利,现在前景看起来不错,但万一生意不好,人们觉得远、或者有其他同行竞争,到时候就完蛋了。”
“所以我觉得最好不要注资,扩张等明年再开始也不迟,到时候就算生意不行,你的那些便利店还能继续赚钱。”
许多生意都是一家赚到钱,其他人蜂拥而上,然后同行业店铺数量变多,顾客却只有那么多,导致几家店生意全都不行。
韩老板明白,觉得是这么个道理,开始患得患失担心起来,“那就等开业后再看吧,准备的时间太长,如果生意不错,第二家超级市场就要快点准备开业,损失的都是钱。”
“什么时候我们能像沃尔玛一样,两个月开一家新店就好了,估计很快就会开到我们这边来,扩张速度非常快。”
苏木悄悄松了口气,他明白一定要快点挣钱才行,不然到时候韩老板注资,自己却没钱跟他一起注资,股份被稀释是肯定的……
第87章 家(盟主还完了,求推荐票)
一起合伙做生意,互相怀疑很正常,美国的公司一般都有许多股东,不流行家族产业那一套,只要账目不出问题、只要自己在公司的股份不被稀释,苏木可以淡定接受。
账目出问题的可能性很小,一家公司的会计做账之后,另一家公司的审计还会进行检查,动用大笔资金都需要苏木签字确认,这方面没太大问题。
但被强行稀释股份这点,挺让苏木忧虑,持有一家价值三十万美元公司的百分之四十九股份,和持有一家价值六十万美元公司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看起来好像差不多,然而考虑到超级市场的成长性,说不定这点差别就会让他损失惨重。
在已经知道超商行业市场前景广阔的前提下,苏木自然不愿意让韩老板占有更多股份,创办公司时候他专门让律师添加了一条公平协议。
内容大概是占据控股权的大股东注资,其他股东也有权按所占股份比例进行注资,主要是为了避免万一以后那天,韩老板脑子抽风找人注资,把自己的持股比例一降再降,彻底失去发言权。
可想要真正实施这条协议,前提是苏木能拿得出那么多钱,要不然还是会被大股东强行注资,他身上只剩下一万多美元,肯定没钱继续投资,只能想办法拖延韩老板的决定。
苏木没有惊慌失措,也没觉得不爽,这家名为“buyfun”的超级市场,如今连正常营业都做不到,不至于现在就杞人忧天,毕竟开业后赚不赚钱还不一定。
假如韩老板注资、或者其他人注资,对公司发展有飞跃性的帮助,他并不介意接受融资,但韩老板注定拿不出太多钱,无非是一家超级市场和两家的微弱差别。
因此暂时想要缓一缓,看看不久开业后,这家超级市场的营业情况……
“这是我刚招的员工,全都手脚麻利,走路慢吞吞的那些我没要。”
韩老板不清楚苏木在想什么,跳过注资的话题继续说道:“我了解过,沃尔玛九点钟才开业,在我们这肯定不行。人们都一大早出门买菜、买水果,为了图个新鲜,所以我打算把营业时间定在七点半。”
苏木年纪小,为人处事倒挺稳重,刚刚的担心情绪完全没表现出来,问韩老板:“店就在这里,不对外卖东西就闲置着,早上七点半开门也行,关门时间呢,你想安排在几点?”
“工人上班八个小时,两班倒吧,我算过了,早上七点半到下午三点半是一班,下午三点半到晚上十一点半,刚好赶在半夜人少之前结束。”
“这样不如把开业时间定在七点,十一点之后街上没什么人,上年纪的那些顾客,早上起床时间都很早。我爸就是每天一大早出去买菜,菜赚不赚钱倒是其次,最好买点其他东西一起带回家。”
韩老板听完后,立马丢个白眼给苏木,无语告诉说:“什么叫上年纪,我跟你爸差不多大好不好。七点也行,那么六点半左右就要开始准备,怎么搞得跟菜市场似的,六点多我起不来……”
像是为了反驳苏木那句“上了年纪起床早”,他故意在“起不来”三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在超级市场卖蔬菜和水果的主意,是苏木想出来的,平常华人家庭的某位成员,每天至少买一次菜,只要超级市场里有卖低价精品好菜,就不愁他们会不过来,说不定还要顺便买点其他东西,这都是可能产生利润的营销方式。
初期培养顾客习惯,以后打算买东西时候,自然而然就会想到要来超级市场,营销书里有许多类似的案例,苏木举一反三照搬套用了很多,他没有营销的经验,只能相信专家们写的书。
超市弄得像模像样,八十年代“超级市场”这个概念并不流行,即使是在美国也一样,沃尔玛之所以发展得那么迅速,就是因为整个世界到处都是空白市场。
继续和韩老板琢磨,怎么经营好这家超级市场,不远处那些正在闲聊的新员工们当中,有人注意到了苏木。
她的名字叫做李娟,家就住在苏家附近,四十多岁的年纪,从小看着他长大,对苏木熟悉得很,此刻好奇问道:“苏家小子怎么来啦?听说去旧金山那边上学,不会被开除后过来找工作吧?”
“成绩那么好,还拿到奖学金,怎么会?”
另一位妇人说道,看看苏木,发现果然是他,对姓李的妇人开口:“可能来看看吧,我刚介绍他妈到我们这里来上班,一个月一千刀,每天就八个小时,活轻松。”
女人聚在一起最喜欢八卦,刚刚背对着,苏木没看见这些邻居,也不知道自己老妈被辞退了,还来自己投资的这座超市找了份工作。
上次打电话问家里情况,她只说挺好,半点没提自己失业的事,最底层体力活谁都能干,可能前一天还好好的,第二天就失业了,连份正式合同都没有,被辞退很正常。
韩老板跟苏丁财见过几次,勉强算认识,但却不认识苏木老妈,当作普通人雇佣了,说来巧得很……
天已经黑下来。
最想看的看完了,想起家人们还在等自己吃饭,苏木跟韩老板告别后,步行往自己家走去。
有一段路程,身后背着双肩包,脚步轻快往家走,道路两边都是他熟悉的景色,居住环境比门洛帕克差了不止一节,但让他感到舒服。
从小到大,从没离家这么久,接近自己家时候脚步变快许多,远远瞧见有个人站在中国城最著名的地标牌楼下面。
苏老头见到孙子后,先是抑制不住地露出笑容,然后又板起脸,责怪道:“在外面待一个半月才想起来回家,在那边吃不习惯三明治薯条吧?瞧瞧,都饿瘦了,不然让你妈待在那,专门照顾你?”
那里是责怪,分明是疼爱。
苏木笑道:“胖了几斤,东西真不好吃,还贵。学校就有食堂,我自己能照顾好自己,不用让她去……”
第88章 可遇不可求
(总榜六十多名了,求推荐票)
爷孙俩往家走,不少街坊熟人打招呼,这种感觉极好。
大城市的变化日新月异,唐人街的时光则仿佛停滞不前,苏木记忆中,从自己小时候就是这样,现在仍然是老样子。
美国最近正在举行总统大选,罗纳德?里根总统连任似乎已成定局,其他地方都能看见宣传大选的海报,斯坦福大学的学生们因此自发上街游行,支持里根总统连任。
作为被政客们遗忘的角落,这里什么都没有,好像也没人关注,四月份里根总统访华时候,部分华人们庆祝了一阵子,接着再次漠不关心。
街角的包子店开了三十多年,每天早上六点开始营业,十点钟便早早收摊,姓裘的老光棍瞎了只眼,一辈子没能找到媳妇,早上卖包子,下午多半打麻将。
经营理发店的柳婶关了店铺,如今每天在家帮忙抱孙子,儿子儿媳都在工作,她最喜欢别人夸他孙子长得好看。
到处都是写着繁体字的招牌,有些一挂就是十多年,人情味很浓。
外面的白人和黑人不愿意过来,唐人街里的华人也不愿出去,好似一座围城,将故国搬来了美洲大陆,老人们画个圈住在圈子里,不愿与外面接触,年轻人喜欢出去闯闯,最终多半还要再回来。
这些年定居在唐人街地区的东南亚人多了不少,各个国家的都有,他们不习惯接触美国社会,大多喜欢住在华人聚居地附近,韩国人也不例外,八十年代的韩国还很穷,距离发达国家之间差了一大截,能看见卖韩食的商店。
苏木正在介绍硅谷的见闻,他爷爷听得津津有味,上次苏丁财去门洛帕克,回来已经详细“汇报”过儿子在学校的舒坦日子。
这让苏老头觉得不舒服,潜意识里总觉得苏木是个小孩子,必须要由自己照顾着才行,不过孙子过得好,他很高兴……
吃了顿丰盛的晚餐,许久没有吃到中餐,苏木撑到想吐,饭后闲聊在门洛帕克的生活,他粗略将卖电脑的想法告诉家人们,苏老头用自己浅薄的眼界,理所当然教育孙子现在应该专心学习,最好别掺合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老头连电脑是什么都不知道,因此就觉得这门生意不好,华人性格小心翼翼惯了,跟苏木之间也有代沟,年轻人总是激进一些,而苏木爷爷的雄心豪情,早就被生活一点一点磨光。
想法不一样,很多时候也聊不到一块去,所以当初苏木才自己投资超级市场,没敢告诉家人们,他觉得自己的做法没错,可家人们不一定这样想。
人们平时只谈论谁家教育出了出色的子女,实际上教坏的例子也不在少数,父母们的建议大多时候是对的,但不总是对的,出于对后代的爱护,他们更喜欢选择最稳妥的方式。
苏木没反驳,当作耳旁风,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听不听没关系,只要老头开心就好。
八点多钟回到自己房间里,坐在熟悉的椅子上,目光盯着桌边平凡无奇的老旧电台,已经嘱咐过父母别卖掉它,只说陪伴自己那么多年,以后留着收藏,卖废铁值不了几个钱,他父母漫不经心答应了。
此刻俯下身子打开它,里面传来新闻,主持人用英语详细描述罗纳德?里根的对手是多么无能,调了不少频道,苏木才肯定没有那些奇怪的中文节目。
太阳抛射出来的带电粒子,如同宇宙中的游侠一样时时刻刻光顾地球,小型太阳风暴很常见,但像上次一样的罕见不规律太阳风暴,大约每隔几年才会出现一次。
偶尔可能也会出现短时间的强悍太阳风暴,可苏木总不能时时刻刻守在电台旁边……他连移动老电台都不敢,生怕摆错位置,再也接收不到那些奇怪信息。
“可遇不可求啊。”
他躺在床上感慨道,要等下一次超级太阳风暴来临,才能验证究竟是不是跟太阳风暴有关。
思索完最近正在进行的“大生意”,主要是超级市场、开发程序、出售电脑,这些都是苏木认为前景广阔的行业,在得知未来世界大概情形的情况下逆向思考,很容易猜测出什么行业会发展火爆。
这多亏了时间巧合,赶上全球最具价值品牌五百强发布,还要感谢那帮找不到内容可以说的主持人们,翻来覆去就是共享经济、移动支付在世界多么牛,腾讯股价又涨了,做网络电商的老马跌下首富宝座之类的消息,让苏木得到不少有用讯息。
这年代没有智能机,人们睡觉时间大多挺早,在大别墅里舒服日子过习惯了,睡自家小床反倒不适应,总觉得翻身就会掉下去,过了很久才沉沉睡着……
第二天。
一大早吃完饭,苏木见到了被揍得鼻青脸肿的李平安,好奇问道:“泡别人女朋友被揍?”
“没事,我爸要打我,出门一不小心撞电线杆上,然后我爸就没揍我了!”
说出最后这句话时候,李平安竟然得意洋洋,比起被他老子揍,可能觉得自己撞舒服点。
他爸在外面是出了名的滚刀肉,教训起儿子也不留情,这家伙从小到大几乎一路挨揍成长,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