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要想一想,如果方将军真的有异心,而我们要去撤掉他的兵权,难道你就不担心他跟那两个节度使合流吗?”
梅翰林一呆。
王大学士看着他,问道:“到时候他们三股力量汇合一处,要做一些大逆不道的事情,这个天下,谁能够制衡?靠着几百年来没有打过仗的禁军吗?”
梅翰林说不出话来。
如果真的这样的话,禁军没有办法抵挡住那样的力量,甚至整个尧国都没有能够抵挡住那股力量的存在。
三方势力加在一起,那可是有四五十万大军。
这还不算什么,更为恐怖的是,方浩那里还有着大量的钢铁,甚至他那一个地方的钢铁产量,比尧国所有的钢铁产量加起来都要多。
想像十几年前和戎突人作战一样,拼消耗拼死他们,也没有那种可能。
梅瑜写给他的家书里面提到的镇北军现在掌握的物资储备又浮现在了梅翰林的脑海里。
可以供几百万人吃两三年的粮食,数以十万计的战马,数以百万计的牛羊。
再加上四五十万懂得攻城掠地的军队。
这样的力量,天下谁能阻拦?
王大学士又说道:“你要猜忌边关的大将,这也不是没有理由。可是,就算他们未来都有可能成为敌人,只拥有一个敌人,怎么也比拥有三个敌人要好一些,你说是不是?”
梅翰林叹息了一声,说道:“大学士考虑得对,我们当务之急是要将那两个节度使给撤掉,换上我们信得过的人。”
“对,就是这个道理。”王大学士说道。
梅翰林皱起了眉头,说道:“但是现在的问题是,不撤掉他的兵权,就没有办法对他进行封赏。”
方浩现在已经是从一品的品阶,在往上只有正一品了。
朝廷现在就想要将那三个正一品的武职给撤掉,怎么可能允许再出现一个正一品的武将?
如果是可以撤掉他的兵权,倒是有很大的操作空间,不管是封公封侯都可以。
公侯都属于超品,在一品之上。
管辖的地方也不可能给他增加,他自己打下来的地方就够多了,朝廷不可能还送上更多的土地让他管辖。
“要不……”王大学士沉吟了一会儿,说道,“给他加一个兵部尚书衔?”
第八章 功高难赏
(全本小说网,HTTPS://。)
“加兵部尚书衔?”
梅翰林愣了一下。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加兵部尚书衔,只是挂上兵部尚书的头衔,并不等于就是兵部尚书。
但是挂上这个头衔,也就拥有了和兵部尚书对等的地位,在他自己的军队里面,可以拥有和兵部尚书一样的权力。
拥有的那些权力,包括可以自行任命军队的将领,不需要报批朝廷的同意。
也包括可以自己生产武器,不需要经由兵部武库司来拨付。
这是很大的自主权。
虽然方浩之前得到了朝廷便宜行事的许可,可那只是特例,特殊时期的特殊任命,那只属于临时性的,朝廷随时都可以将这个权力给剥夺掉。
而且那些将领的提拔名义上还要经过朝廷的核准,才能够名正言顺的上任。
哪怕是节度使,非战争时期,要提拔手下的军官,还必须要报请朝廷的批准。
加了兵部尚书衔之后,自己就可以行使一部兵部尚书的权力,代表朝廷直接授予他们职务。
加兵部尚书衔,那就是朝廷的正式许可,想要剥脱,至少要拿出一个适当的理由来。
就像十几年前的那一场战争,打仗的时候朝廷可以任命大将成为统兵的元帅,统领天下兵马,不过那只是暂时的权力,并不在朝廷制度之内,打完仗了,就可以剥脱那样的权力。
但是设定了节度使就不一样,那是正式的官衔,过了十几年的时间,早就可以撤掉了,可是都没有将它撤掉。
这是很多领兵在外的大将都想要拥有的权力。
在尧国历史上,也出现过一些在外领兵的大将加兵部尚书衔的事情,但是很少。
尧国的文官们对权力抠得很死,兵部尚书虽然有一个“兵”字,但属于文官体系,这是他们才能够掌握的权力,并不希望让给别人。
当初许方浩便宜行事,因为那是开疆扩土,没有给他足够的权力,就难以完成那样的任务。
不过便宜行事终究只是非常时期的临时性任命,如果给他加一个兵部尚书衔,以后他没有犯什么错误的情况下,朝廷就没有理由取消他的这个头衔,也就没有理由取消他那么大的权力。
“这样会不会有一些不好?”他犹豫着说道。
“要不然,该给他升一个什么样的官呢?这样总比多一个节度使要好吧?”王大学士道。
从一品的大将军加上正二品的兵部尚书衔,拥有了很大的自主权。
不过还是没有节度使的权力大。
因为节度使管的地方很多,而且不只是管军队,还管当地所有的老百姓。
虽然方浩目前看起来他也管着当地所有的老百姓,但是实际上按照尧国的制度来说,他的属地并没有老百姓,只有屯田的民户,而且都是以罪犯的名义迁移过去的流民,理所当然的要给那些将领来管。
如果朝廷开放内地老百姓迁移过去,那些人就不是方浩有资格管理的,得由朝廷派遣的地方官过去管理。
但是节度使有那样的资格管理。
节度使就是那一大片地方的最高长官,即管兵,也管民,就像土皇帝一样。
虽然燕、朔两州现在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老百姓,都是那些流民,不过那是因为朝廷不允许内地的老百姓迁移过去,害怕会让这两个节度使的权力越来越大。
撤掉两个节度使之后,迁移老百姓过去,朝廷就可以派遣地方官管理那些地方。
地方官管理不了屯田的民户,那属于军队管理,但是军队也管理不了地方上的老百姓。
现在的情况是,哪怕朝廷想要放开内地的老百姓移民到关外,可是有燕州和朔州挡在前面,也没有办法放开。
不然就没有办法向这两州节度使解释,为什么不准老百姓移民到他们的地方,而准许那些老百姓移民到更远的地方,是不是对他们有意见?
只有将燕洲和朔州都给撤掉,才可以光明正大的将内地大量的老百姓迁移到边关以及关外,将那些土地真真实实的变成尧国的土地,让尧国的子民去那里开垦耕作,来给朝廷贡献赋税。
开疆扩土,不就是为了收到更多的赋税吗?
在朝廷很多官员眼中,不能收到赋税的土地,那都不能算是自己的土地。
梅翰林想了一下,方浩现在的品阶和职务都已经到达了武将的巅峰,确实也没有什么能够酬赏他功劳的了。
大功不赏,那就是朝廷失德,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加一个兵部尚书衔,已经算是朝廷能够给出的最小的代价了。
功高难赏,那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有功不赏,朝廷失德,上下离心。
但是功劳太大,又会面临着一个赏无可赏的窘境。
梅翰林想了一想,又说道:“我们应该在京城给方将军盖一座大将军府,他在北方苦寒之地经营多年,劳苦功高,我们应该给他的家眷一个很好的待遇,至少不能让他的家眷继续在那苦寒之地呆着,陪他一起为国戍边,要把他们接回京城来享福。”
王大学士目光一闪,知道梅翰林还是不放心方浩,这是要将方浩的妻子都接回京城,作为人质扣留,使得方浩不敢有异心。
摇了摇头,叹息着说道:“我知道你的担忧,可是现在方将军还是我们的人,到目前为止,他没有做过什么对不起我们的事,如果我们处处都要表现出对他的猜忌,你觉得他会怎么想?”
梅翰林说道:“我们代表的是朝廷的意志,是所有文官的意志,我们要为这个天下消除一切不安定的隐患,我们不需要考虑他个人怎么想,甚至我们不需要考虑他是不是我们的自己人。”
王大学士知道梅翰林说的是那个道理,朝廷做事就应该按照朝廷的规则来,谁处在那个位置,就应该要提防谁。
他想了想,说道:“你说得很有道理,等他的捷报传来,我们就让他把家眷送到京城来。”
梅翰林又说道:“现在方将军的父母兄嫂还在老家巩县,也可以将他们接到京城,享受京城的荣华富贵。”
第九章 凑巧的事情
(全本小说网,HTTPS://。)
说什么把家眷接到京城,享受荣华富贵都是假的。全本小说网,HTTPS://。m;
说话的人知道是假的,听话的人也知道是假的,甚至说话的人也知道听话的人知道这是假的。
摆明了就是作为人质扣留。
你老老实实的呆在外面,老老实实的为国戍边,你的家人就可以在京城享受荣华富贵,甚至弄出一些犯法的事情,只要不是很严重,都可以得到照顾,逍遥法外。
但是不能zàofǎn,zàofǎn就是全家遭殃。
王大学士知道,要是朝廷做出这样的举动,那就是向方浩宣布——我已经怀疑你了,你得给我老老实实的窝在那里,别乱来。
这样一来,他们和方浩的关系就会有很大的裂痕。
从个人的情感来讲,他是非常欣赏方浩的。
方浩对太子成功的掌握禁军乃至后面顺利登基,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可是梅翰林说得也有道理,他们代表的是朝廷,是所有文官的意志,不能够因为方浩是他们这一边的人而特殊对待。
如果因为特殊对待而引起了整个文官集团的不满,他们这一派系的人,哪怕现在已经占据了最高的位置,也会遭到强烈的抨击,失去执政的根基。
进入内阁这几年的时间,已经让王大学士明白了,当官是当官,做人是做人,两者并不是yimǎ事,不能够以自己个人的喜恶来看待事情。
叹息了一声,王大学士说道:“你说得很有道理,明天我们就派人去巩县,将方将军的父母接到京城来,让他们好好的享受京城的荣华富贵。”
做出这样的决定,让他心里对方浩有一丝愧疚。
第二天,王大学士在内阁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将方浩的父母兄嫂都接到京城来享福。
这一条建议在内阁并没有人阻扰,很愉快的通过了。
上报皇帝同意之后,就由翰林学士拟了一道圣旨,大意就是方浩将军在外面为国戍边,他的家人理应享受荣华富贵,所以朝廷决定将方浩的父母兄嫂都接到京城来,同时在京城盖一座大将军府来安置他们。
这一道圣旨发出去还没有几天,钦差大臣还没走几百里路,朝廷这边就得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巩县那边报过来的,清风镇那边有盗匪作乱,打着给黑松岭盗匪报仇的名义,袭击了方浩父母的家,方浩父母家里的财产被掠夺一空,房子也被烧着了,他的父母兄嫂还有侄子,都不知所终。
巩县已经将那件事情上报州府,出动了很多人去寻找盗匪的踪迹,可是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什么都没有找到。
万不得已,他们只能将这件事情来上报。
听到这个消息,朝廷很多人都发懵了。
梅翰林更是心头暗惊。
因为他儿子给他的家书里面,提到了方浩在边关笼络人心做的一些事情,推测方浩已经有了异心。
现在这一出,他认为是方浩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而做出的事情,并不是真正的有什么盗匪作乱。
正常情况下,没有哪个盗匪敢去惹一个正在带兵的从一品武将的家属。
可是怀疑归怀疑,没有确凿的证据,这种怀疑是不能够说出口的。
没有办法,朝廷只能够以六百里加急的方式召回去巩县传旨的钦差大臣。
大将在关外戍边,大将的家人却被盗贼所害,这让朝廷很多人都惴惴不安,不知道会不会激怒那一位常胜将军。
更不知道激怒了那一位常胜将军的下场会如何。
王大学士以内阁首辅的身份,亲自写了一封书信给方浩,提到了这件事情,当然没有说方浩的父母死了,只是说被掳走了,官府正在大力的追查,只是暂时还没有找到而已。
在这封书信里,王大学士痛骂了一番当地官府护卫不力,治理无方,然后劝慰方浩不要生气,不要有情绪,要继续为国戍边。
这一封书信,也以六百里加急的方式发到关外去。
没过几天,又有一个不好的消息传了过来。
——方浩的岳父,现任南方某省布政使的裘伯贤,带着家眷乘坐一艘大船走水路去巡视某地的时候,船只倾覆于洪波之中,后来船只被打捞起来,可是里面的人一个都没见了。
也属于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这两起事情先后发生,都和方浩有关,就算是王大学士这淳厚之人,也不由得产生了怀疑。
这也未免太巧了一点。
在他这一个派系的一次聚会上,梅翰林提起此事,也没有说那些事情都是方浩所为,只不过委婉的表示这两件事情先后发生,未免太过凑巧。
然后他又拿出了梅瑜写给他的家书,给那些人传阅,让他们看一下方浩这些年在边关是怎样拢络人心的。
虽然他没有说出自己的结论,但是大家也都知道了他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方浩这个人有异心,靠不住。
特别是在这个时候,他的家人包括岳父一家都先后失踪,更加奇怪。
至少这样一来,方浩要做什么事情,不用顾虑自己的家人了。
王大学士这一派系有很多都是裘伯贤的朋友,他们不愿意相信这样的结论。
可是通过这几件事情,又不得不相信。
大家都不是傻子。
哪怕一开始的时候是天真的官场小白兔,经过这几年的官场争斗,也一个个都蜕变成了官场老狐狸。
虽然那两起事情,每一起单独都可以解释过来。
方浩以前在巩县的时候杀过黑松岭的山贼,黑松岭的山贼如果有逃走的,经过一段时间积蓄力量,现在过来报仇,也是可以理解的。
裘伯贤带着家眷坐船巡视属地,最后船只沉没,全家大小失踪,这也可以解释的过来。
以前并不是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问题是两起事情先后发生,都是在方浩的实力已经到达巅峰的时候。
这让他们很难相信有那么凑巧的事情。
“现在方将军势力太大了,我们以后不能够再助长他的势力,只能够进行遏制。”王大学士这样说道。
他虽然没有说出自己对这两件事情的看法,可是做出这样的结论,就能够表示他也是怀疑方浩的。
第十章 感觉智商受到侮辱
(全本小说网,HTTPS://。)
怎样遏制方浩的崛起,这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全本小说网,HTTPS://。)
根据梅瑜上表所说,方浩的军队装备了那种叫做大炮的武器,威力无边,可以击杀几里之外的敌人。
方浩对碧落大草原发动战争的时候,自己军队只有一百多个受伤的人,却杀敌数万,占领了碧落大草原半数的地盘,这已经很能够说明那大炮的威力了。
几万颗戒突人的头颅押解到京城,那可是真真实实,不能够作假的东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