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帝王养成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最强帝王养成系统- 第2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将那些门生故人送走之后,他一个人呆呆的坐在那里,坐了很长的时间。

    郑绪的建议在他的脑海里不断的回响,让他心思缭乱。

    他是想做一个忠臣,有一个为国死难的忠臣,就算是这个王朝被方浩给颠覆了,他相信在以后的史书上还会有他的煌煌一页。

    青史留名,那是读书人的执念。

    可是……

    现在这个皇帝对他实在是太过分了,做出的那些事情与禽兽无异,使他遭受到了巨大的羞辱。

    这样的皇帝,从个人情感上来讲,他恨不得将之千刀万剐。

    他当然不会效忠于这样的皇帝,他要效忠的对象也是那个已经死去的老皇帝,那才是对他有知遇之恩的人。

    如果不是因为老皇帝的知遇之恩,他可以毫不犹豫的选择郑绪的建议。

    他愿意为先帝死节。

    但是,如果这样做的话,他这个家族就要跟着他一起死节。

    这让他非常的犹豫。

    他一直坐到暮色降临,他那几岁的小孙子跑过来叫他吃饭,才从发呆中惊醒过来。

    吃饭的时候,看着满堂的亲人,心下幽幽一叹,对他夫人说道:“好久没有见到冰如了,什么时候把她接过来住几天。”

 第三十七章 仁者无敌

    (全本小说网,HTTPS://。)

    正统皇帝将王大学士和池旭召入宫中,问起方浩的事情,一开口就是:“现在方浩有了那么强的实力,如果他要zàofǎn,朝廷可有应对之策?”

    面对着火力强大的大炮,没有任何人有应对之策,王大学士自然也不会例外。全本小说网;HTTPS://。m;

    不过王大学士在被召入皇宫的时候,就知道皇帝召他入宫的意思,路上已经想好了该怎么回答。

    正统一开口问道这个问题,他就回答道:“圣人说过,仁者无敌,只要皇上继续施行仁政,老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归心,方浩纵然有反意,他手下的将士也不会同意,只不过是自寻死路。”

    他的这个答案让正统感觉到非常的不满。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用这种忽悠小孩子的说法来忽悠他,太没意思了。

    他说道:“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吗?”

    “这是最好的办法。”王大学士说道。

    确实,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反正他想不出用什么办法来抵挡那么厉害的武器。

    “除了这个最好的办法之外呢,还有什么另外的不那么好的办法吗?”正统问道。

    “还有就是全民皆兵。”王大学士说道。

    说了这一句,他又看了一眼池旭,对正统说道:“池郎中一次去关外呆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他对那里比较了解,皇上可以问一下他。”

    “池爱卿,你有些什么样的看法?”正统问池旭。

    “我和大学士的看法一样,最好的办法就是施行仁政,让天下所有人都知道皇上的好,这样方浩就算是zàofǎn,也没有人会应从。虽然他拥有大炮,可是没有那些将士帮助他,那些大炮只能成为毁掉他的武器,而不会成为毁掉咱们尧国的武器。”

    池旭毕竟是对方浩的实力有着一个很深刻的了解,知道在军事上不可能有什么力量能够抵挡得住他南下的步伐。

    而且方浩也跟他说过那样的话——“如果皇上一直施行仁政,老百姓一直支持他,我当然也会一直是尧国的忠臣,为这个国家戍守边关。”

    他继续向正统说道:

    “至于别的办法,正如王大学士所言,全民皆兵,将所有能够上阵打仗的人都调动起来,奔赴北疆,跟着方浩现在还在发展之中,和方浩拼死作战,用我们这边士兵的血肉之躯消耗方浩的炮弹,或者还有取胜之机。如果再过几年的时间,等到他一切都准备就绪,便是全民皆兵,也挡不住他南下的步伐。”

    “全民皆兵……”

    正统沉吟了一下,然后问道:

    “池爱卿,你确定这样可以消灭掉方浩吗?”

    王大学士和池旭对视一眼,眼中都闪过失望之色。

    “回皇上,不能确定,但这是唯一能够取胜的可能。”池旭说道,“而且想要消耗掉方浩正在拥有的炮弹,最少要死掉上千万的人。如果再过几年的时间,按照方浩在那边的发展速度,这是讲我们尧国所有的人都推过去送死,也没有能力消耗光他的炮弹。”

    “你的意思是,要打就趁现在?”正统问道。

    “不,皇上,我的意思是只能够施行仁政,让天下所有的人都向着皇上,包括方浩手下的所有将士,让方浩不敢起反心。”池旭说道。

    “你不是说了还有一个全民皆兵吗?”正统不高兴的问道。

    仁政,三四十岁的人了,他不相信仁政有什么意义。

    “皇上,全民皆兵只不过是最差的一个选项,我们要付出的代价很大。”王大学士说道。

    正统说道:“要死上千万的人,我知道这样的代价很大,可是,怎么也比灭国要好吧?死了上千万的人,我们一样的还有上亿的人口,很快就能够繁衍生息出更多的人口来,这样的代价,我们还是能够承受得起的。”

    “那不只是死上千万人口的问题,”王大学士说道,“皇上有没有想过,把所有能够打仗的男丁都投入到战场,田地谁来耕种?一路过去又要消耗多少粮食?那些粮食从哪里来?他们到了边关之后,又哪来的那么多粮食让他们吃的?”

    正统皱起了眉头:“很难吗?”

    “非常的困难,皇上。”

    王大学士说道:

    “十多年前,戎突人入侵之时,朝廷动员百万大军过去支援,就有上千万的人辗转反复的运送粮食物资,几年的时间里,国库为之消耗一空,赋税也增加数倍,民众不堪其扰,各地多有暴动。如果要动员上千万的士兵到边关去,将全国所有的人都用来运送粮食也还不够。所有的田地都会荒芜,就算是这一场战争消灭了方浩,第二年也会因为没有粮食而饿死大多数的人——还是最乐观的情况。”

    “不乐观的情况又是什么样呢?”正统沉下脸说道。

    “不乐观的情况就是民不聊生,易子而食,到处zàofǎn,”王大学士毫不客气的说道,“老百姓若是没有了饭吃,有一些就会zàofǎn。结果就是我们消灭了一个还没有起兵zàofǎn的方浩,而多出很多因为没有饭吃而zàofǎn的人。”

    “更不乐观的情况是,我们动员所有的男丁去前线抗敌,结果却没有办法打败方浩,反而让更多的人投奔于方浩。”池旭补充着说道。

    “他们怎么会去投敌?”正统道,“难道好好的顺民当着不行,非要做逆贼吗?”

    池旭道:“皇上,大多数老百姓都没有读过书,不知道圣贤之言,如果皇上让他们上千万人去送死,可能他们就会觉得皇上不仁,转而投向敌人。”

    把士兵临阵投敌这样的事情归咎于他们没有读过书,当然是给他们读书人脸上贴金,事实上真到了那样的时候,读书人投敌的也多得很。

    正统的脸色更难看了,望向的王大学士。

    王大学士点了点头,说道:“这种事情确实很有可能发生,特别是在方将军并没有表现出反应的情况下,就发动那么多的人去征伐他,而且其中还要死掉那么多的人,很难保证军心稳定。”

 第三十八章 什么是仁政

    (全本小说网,HTTPS://。)

    王大学士和池旭的话让正统沉默了很久。全本小说网;HTTPS://。.COm;

    “看来,我唯一的办法就是实行仁政了。”

    过了很长的时间,正统才说出这样的话来。

    “是的,只有实行仁政,仁者无敌。”王大学士说道,“只要天下归心,方浩就不敢轻举妄动。”

    池旭也说道:“老百姓都活的好好的,他要是zàofǎn的话,就是破坏大家的生活,就会遭到全国上下所有人的反对,不用皇上动员,那些人都会自觉的抵抗方浩,他就不可能获得成功。”

    “那么,该怎么施行仁政呢?施行一些什么样的仁政呢?”正统问道。

    这个问题将王大学士给问住了。

    作为一个读书人,他从小就知道朝廷要实行仁政,仁政才是对天下老百姓最好的方法。

    可是仁政究竟是什么仁政,他做了这么多年的官,并不是很明白。

    减免税赋是天大的仁政,可是现在已经在减免税赋了,而且减免税负还没有看到老百姓有多么的gēgongsongdé,不好的后果却显现了出来,那就是国库已经空了。

    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有十几个省,一百多个州府,一千多个县,养着的大大小小的官员就有上万人,还有十倍于此的吏员。

    每个县都有县学,每个府都有府学,这同样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这关系到朝廷的文治,这样的开支是不可避免的。

    朝廷一年支付在这上面的俸银就很多。

    而这还不是最多的,最多的是武功上面的开支。

    全国境内几十个兵镇,上百万的士兵,一年的军粮军饷以及军械,就要支出两三千万贯。

    而尧国一年的国库收入,本来就只有几千万,扣除掉文治武功这两大项,能够用在民生上面的很少。

    甚至很多粮仓年久失修,都没有足够的资金来修缮,因为没有钱。

    很多官道也被雨水山洪破坏得不成模样,朝廷也没有资金来修缮,只靠着需要过那段路的人集资去修,要是没有人来集资,就只有任由它破坏。

    多的时候,比如说在和戎突人发动战争的时候,税赋征收得比较重,能够接近亿贯。

    一般的时候也就是五六千贯,碰上灾歉之年更加的少。

    现在新帝登基,三年时间之内减免税赋,减免的额度差不多达到了以前标准的三分之一。

    这等于国库一下子就少了一两千万贯的收入,用在文治武功两大项的开支就已经很成问题,更加不用说国计民生了。

    国库没有钱,怎么实行仁政,那是一个大问题。

    “首先吏治要清明,”王大学士沉吟着说道,“现在很多官吏都是抱着升官发财的想法在做官,当官就是为了发财,到了地方上横征暴敛,将皇上的仁政给破坏无遗,这样的人要着重查处。”

    正统同意道:“那种人确实要狠狠的查处,发现一个,严惩一个!王大学士,你可以建立一个监察组,到各省去监察此事,只要发现有贪污的官员,就地免职,押解京城受审,所有家产全部抄没入官!”

    贪官永远是最让人痛恨的,皇帝也痛恨贪官,这一点毋庸置疑。

    因为理论上这个天下都是属于皇帝的,贪官贪的是老百姓的东西,同时也是属于皇帝的东西,皇帝当然痛恨。

    何况打贪官还能够充实国库,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想法。

    他又问王大学士:“还有什么好的法子吗?”

    减税和治贪,已经是王大学士所能够想出的全部仁政了。

    更改朝廷的制度,他是没有这样的想法,觉得这是尧国一千多年来弄出的最好的制度,没有任何值得更改的地方。

    正统这样问他,他就将目光转向了池旭,说道:“池郎中这一次去关外,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仔细的观察了一下方浩那边的作为,有一些心得,这个皇上可以问一问他。”

    听他这么说,正统就将目光转向了池旭:

    “池爱卿,你有什么建议吗?”

    池旭又是惶恐,又是激动,有一种要掌握时代进程的方向盘的感觉,说道:

    “回皇上,我去那边一个多月的时间,确实有一些想法。回家之后我就开始写一部《北上见闻录》,要详细的叙说方浩那边的所见所闻所思,希望能够抛砖引玉,给众大臣一些参考。”

    “这是一件好事。”正统说道。

    顿了一顿,又说道:“著书的事情,爱卿回去以后可以做,写好了我让朝廷给你制版印刷出来,分发给朝廷每一个大臣,也给国子监的每一个太学生,让他们都好好的看一下。今天你就跟我好好的说一说他那边是怎么回事,把你所看到的都告诉我。”

    池旭大喜,连忙跪地谢恩:“谢主隆恩!”

    皇帝支持他著书立说,还帮他扩散,对于一个文人来讲,这是无上的荣耀,由不得他不感激。

    他正要说自己在边关的所见所闻,王大学士突然说道:“皇上,我觉得可以将大臣们都召集过来,让他们都听一听方浩在那边是怎么做的。”

    “此言有理!”

    正统点头说道。

    他对侍立在身边的夏四海说道:“你多派几个人出去,将内阁各大学士,六部尚书、侍郎都叫过来,让他们听一下。”

    池旭小心翼翼的建言道:“御史台的御史中丞和国子监祭酒也可以让他们过来。”

    正统点点头,对夏四海道:“赶紧去叫人。”

    夏四海问道:“皇上,要不要派人去尤大学士那边叫一声?”

    正统脸上露出厌恶之色,摆了摆手:“去吧去吧,来不来是他的事情,叫不叫是我们的事情,也不差那一个人。”

    半个时辰之后,二十几个朝中大员都过来了,一起在御书房听池旭讲起他这一段时间在关外的所见所闻。

    池旭的叙述从一条雁城直到碧落城的水泥路开始,从那条水泥路起,就将那些朝中大臣给带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

    那个世界里有钢铁大桥,有水泥路,有各种各样的工厂,有好几层高的楼房,还有小学,有中学,有一天可以奔跑一千多里的汽车,有一天可以耕作几十亩地的拖拉机……

 第三十九章 御前会议

    (全本小说网,HTTPS://。)

    在京城一直都有关于关外的传说,但是有一些传说在很多人心里都是荒诞不经的,认为只是在夸张演绎,并不是真有此事。全本小说网,HTTPS://。.COm;

    而且各种传说也不一致。

    那些传说都是去关外行商的商队带过来的,他们也说到了水泥的路面,说到了楼房,说到了各种各样的工业产品。

    但是每次都不一样。

    上一次还在说那边有着一两百里的水泥硬化路面,下一次那个里程就变成上千里了。

    上一次还说这有三四层高的楼房,下一次就变成八九层高的楼房了。

    上一次还说着那里将军们的府宅晚上都灯火通明,用的都是硕大的夜明珠,下一次就家家户户都用上了那样的夜明珠。

    前后的不一致,越来越夸张的说法,让他们认为这就是在胡说八道。

    可是池旭的叙述,却让他们明白了,那并不是在胡说八道,大多数的传说都是实情。

    夜明珠没有,是一种叫做电灯的东西,能够在晚上发出太阳一样的光芒。

    为什么路越来越长,楼越来越高,那是因为他们那边的发展速度很快,所以每一次说的情况都不一样。

    这一次池旭还带来了更多的不同。

    那横跨于大河之上的大桥,还有那跑得比马更快的汽车,可以自动清挖水底淤泥的铁甲挖泥船。

    每一样都是非常好的东西,都是这个世界迫切需要的东西。

    尧国没有,但是关外那个苦寒之地已经有了。

    为什么能够制造那些东西,池旭将这归功于方浩在所编教材里面提倡的科学。

    他特别提到了关外那些边民子女的教育问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