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帝王养成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最强帝王养成系统-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比如说仙人跳。

    这些勾当主要也是针对那些大户人家的子弟,用他们的话说,穷人家没有油水,值不得他们来钓鱼。

    但是有一点,针对的那些大户人家,必须得是在官场没有靠山的土大户,要不然钓鱼不成,反被鱼吞。

    据他们说,一般情况下,一年捞上个百来两银子,轻轻松松。

    有时候要是遇上大的案子,涉及到那些大户人家的,那就更好了。

    只要对方没有大的靠山,一个不大的案子,往往就可以把它办成大案铁案,

    办不成也没有关系,把人往大牢里一放,办案的时间一拖,那就是他们这些衙门里的人捞钱的机会来了。

    给牢里的人通风报信要好处,给他们送一些好吃好喝的,也要好处,有时候甚至什么理由都没有,就直接要好处。

    不给好处?那行,回头就把关在牢里的人痛揍一顿,再问一次,给不给好处?

    只要犯了事,不把你家底掏空,那是想都别想。

    官府从上到下,都盯着那些大户人家,在他们的眼中,那就是一坨坨的肥肉,只要让他们抓住一个破绽,就狠狠的扑上去,将这块肥肉吞下去。

    有时候你不犯罪,他们也会想办法诱导你来犯罪。

    所以,那些本身没有靠山的大户人家想要平平安安的过下去,就必须要和官府搞好关系,过年过节的孝敬都不能少,说是送礼,还不如说是送保护费。

    给县老爷送了保护费的人,捕快们当然就不敢去动了,那是在动县老爷的肉。

    连保护费都不交或者交得很少的人,那就活该倒霉了。

    在聊天中,方浩对这个世界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

 第六十二章 可惜了

    (全本小说网,HTTPS://。)

    值了半夜的班之后,方浩也困意上涌,在县衙找个地方就睡着了。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

    到了第二天白天,裘伯贤亲自过来找他,把他接到了裘府。

    “你不应该接受当那个捕头的,”进了书房之后,裘伯贤第一句话就是批评,“捕头是吏,极难得到升迁,就算是能提拔为官员,最多也就到七品,还要遭受许多轻贱,你这是自毁前程!”

    他对方浩有比较高的期许,对他的前途有一些筹划,希望方浩可以走文官的路,好好的读上几年书,然后去参加科考,只要高中了,以后的仕途就会很稳。

    虽然他现在只是一个县里的主簿,品阶已经是最低的那一批,可那只是因为他自己作死,书生意气太浓厚,在侍御史的任上乱开嘴炮,喷了当朝的一个大佬,这才从从六品的位置一下子降到了正九品,来到这个偏僻的地方,当一个县主簿。

    实际上他在官场有着很强的人脉,只要方浩高中了,就可以给他谋一个好的出路。

    现在方浩竟然成为了一个低贱的捕头,等于是断绝了晋升之路,让他感觉到非常的可惜。

    是的,在这些文官眼里,捕头就是非常低贱的职业,远还不如农民。

    虽然官吏是一家,可是最看不起吏的,就是那些官。

    很多地方官职场上最大的困扰就来自于那些吏员,怎样防止那些小吏偷奸耍滑,是所有的地方官最头痛的问题。

    所以他们对吏员的痛恨非常之强,不要说做了吏员之后很难得到升迁,就算是吏员的儿子读书科考出来,在仕途上一样的受到歧视,远不如农民的儿子受欢迎。

    方浩现在成为了一个捕头,对他个人来讲,短时间内地位确实是得到了提升,可这就是仕途上的一个污点,有了这个污点,以后就很难升迁了。

    在裘伯贤的眼里,只有科考出身才是正途,其余的都是歪门邪道。

    特别是方浩,是那么有才华的人,好好的读书,参加科考,那将会迎来一条多么光明的前途?

    所以他非常的失望。

    简直就是痛心疾首。

    方浩以前也想过这一点,但他还是接受了,因为他选择的是武将系统,注定不会在文官体系里混,而吏员出身,并不影响他成为武将。

    面对着裘伯贤的批评,他低头说道:“小婿也想过这个问题,只是当时莫县尉突然做出这个决定,小婿又看到他带去的那些人都没有真正和山贼厮杀的勇气,小婿若不担下此事,让他们去剿匪,恐怕剿不了匪,还会有很大的死伤。那些山贼若让他们跑了,恐怕望月村村民就要遭受到他们的报复,无奈之下,小婿只能接受。”

    裘伯贤叹了一口气,道:“让那些人去剿匪,也确实有些难为了他们,只是可惜了你……”

    “穷达自有天命,这个也是争不来的,”方浩道,“做这个捕头,要是能够保住这一方的安宁,也算是有寸功于社稷,没有负了此生。”

    在县里那些老捕头面前,他表现的非常的猥琐,大胆的谈金钱谈女人。

    可是在裘伯贤这个书生意气得有些迂腐的人面前,必须要讲自己升华。

    毕竟以后还要靠着这条大腿呢。

    要是没有这条大腿,他现在还在望月村苦逼的做着农民,会怎样娶上一个媳妇而发愁。

    这话说得有些悲凉,让裘伯贤很是同情,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你也不要消沉,做好自己的事情,我会帮你想办法的。”

    又问:“上次你回去,我让你整理一下你的诗词旧稿,你整理了没有?我正准备向京城里的朋友推荐一下你,要是整理好了,一起附上,对你以后还是有好处的。”

    方浩道:“只是整理了几十首诗词,因为遇上了山贼的事情,只得作罢。”

    裘伯贤大感兴趣,说道:“现在在你手上吗?拿来让我看看。”

    “在小莹那里,和行李放在一起。”方浩道。

    小莹晚上来到裘府之后,被安排到了一间客房,带来的那些行李也放在那里,不过晚上她和小姐裘蓉睡在一起。

    裘伯贤想要看方浩的诗词,就派人去裘蓉那里问小莹拿诗稿。

    没多久下人就捧着一叠几十张的诗稿过来了。

    裘伯贤首先看到那端正的楷书,吃了一惊,问方浩:“这些字是你写的吗?”

    “回岳父大人,正是小婿所写,”方浩谦虚的说道,“字体拙劣,让岳父大人见笑了。”

    “这字很好!笔力圆厚,气势庄严,已经自成一派,非常的好!”

    裘伯贤赞叹着。

    方浩还真是让他惊喜,而且是一个接一个的惊喜。

    不只是作得了诗词,还杀得了山贼,现在又发现这家伙还能写上这一手的好字。

    真是一个人才。

    可惜的是,这个人才却当了捕头,实在让人痛心。

    他看到的第一首作品,就是方浩抄自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好词!佳作!”

    裘伯贤一边读着一边赞叹。

    连读了几遍,又联想起方浩,在一个穷困的农村,满腹的文韬武略,却无人赏识,可不正如那断桥孤梅一般,空自盛放,又空自凋落?

    满纸落寞,让读者黯然。

    “贤婿,可惜了你!”

    他忍不住再三叹息。

    一张一张的翻看下去,每一首都是佳作,都让他赞叹。

    这样的大才,在他的朋友圈里没有发现过。

    裘伯贤是一个真正的爱才之人,读得越多,越为方浩可惜。

    翻了十几首,突然翻到一首七绝,却是一首边塞诗: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离别情,

    撩乱边愁弹不尽,

    高高秋月下长城。

    怔了一下:“贤婿,你以前只在家务农,没曾当过兵,何以写出此等诗作来?”

    方浩连忙解释道:“是这样的,小婿前两天去镇上,在一家饭店吃饭时,那店主以前当过兵,和他聊了一些军营之事,有感而发,写了此诗。”

 第六十三章 从军的机会

    (全本小说网,HTTPS://。)

    趁着这个机会,方浩向裘伯贤详细的说了一下遇上黄瘸子的事情,并说见他在镇上开饭店没有几个食客,生意太过惨淡,已经准备与他在县城合作开一家饭店,帮衬一下他。全本小说网,HTTPS://。m;

    在言辞之中,方浩也表达了对那些为国守边疆之人的敬佩之情,甚至还隐隐约约的表达了想要为国开疆扩土的志向。

    裘伯贤虽然对方浩亲自参与到商业活动中有所不满,但是知道了方浩是为了帮衬那个为了保卫国家而受伤的老兵之后,又对他的仁厚之心大加赞赏。

    将那首边塞诗反复的读了几遍,他脸上现出沉思之色,说道:“你现在弄了这么一个捕头的职务在身上,以后想要通过科举出身都非常的难,不过要是入伍,行军打仗,倒是没有多大的问题。”

    方浩心中暗喜。

    裘伯贤主动跟他提起这件事情,想来在军中也有一定的关系,可以让他进入军队。

    不过他也知道裘伯贤这样的文人心里其实是看不起那些武人的,所以并没有表现出很兴奋的样子,只是低着头说道:“要是能够为国戍边,也是一件好事。”

    裘伯贤说道:“我父亲有一个门生,现在在边境为将,两家一直都还有来往,你要是有那个想法的话,我可以问问他,能不能给你安排一个职务。”

    他确实是看不起武人,不过在他的鄙视链里,武人怎么着也比一个小吏要强。

    而且就凭着方浩一个人干掉十几个山贼的武力值,丢到军队之中,说不定还真能闯出一番事业来。

    方浩行礼道:“这就有劳岳父大人费心了。”

    裘伯贤叹息了一声,说道:“要是在几年前,戎突人犯边的时候,以你的才能,去军中应该有一番大作为。现在是太平盛事,你去了军中,也只能慢慢的熬资历,却是有些可惜了。”

    有战争,对将士来说,就有很大的风险,但是也会有很大的机会。

    军功的赏赐自古以来都是最丰厚的,几年前和戎突人的那一场大战,就有十几人因此封侯,羡慕的那些文人不要不要的。

    文官想要封侯,活着基本上是没有指望,非要等到致仕或者死了以后才能追赠,还得要做到二品以上的官才有那个可能,还是不能世袭的爵位。

    他父亲就先后做了礼部和户部的尚书,死了也没有捞到公侯之位,让他非常的郁闷。

    在爵位上面,文官确实不如武将。

    不过没有战争的话,武将也没法得到爵位,还要守在苦寒的边境,那就大大的比不上文官了。

    方浩倒是对这个不在意。

    入伍当兵,他要的是升级,提升自己的实力,然后一步一步的走向人生的巅峰。

    有系统的帮忙,那就等于是开了挂,他就不相信干不过这落后社会的人。

    二人在书房里又谈了很久,裘伯贤让他暂时就在裘府住下,方浩婉拒了此事,说在县衙当捕头,有时候要值夜班,出入太晚,怕惊扰了府上的人,还是住在外面好一点。

    裘伯贤也没有坚持自己的意见,只道:“你要是准备在这里买房子的话,我叫我的管家带着你去买,价格上面可能会优惠一点。”

    他没有说出钱支持方浩买房子的话。

    刚杀了那么多山贼,又灭了一家大户,他不认为方浩差一个买房子的钱。

    方浩又诚恳的道谢。

    裘府的管家姓王,跟着裘伯贤从京城来到这里,是一个非常精明的中年人。

    他当然知道方浩很受裘伯贤的赏识,所以对方浩买房子一事也表现得很是上心:

    “方姑爷你现在在县衙当差,为了方便,房子最好买在县衙附近,我知道那里有几家房子要出售的,价格也都不贵,可以带姑爷你过去一看。”

    裘伯贤贬到这里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卖房子住下来,开始考虑的也是县衙附近的房子,但是看了几家,格局都太小了,不为他所喜,所以就没有买。

    但是操办此事的王管家也因此知道了那里有几家住宅要出售的消息。

    那几家住宅对裘伯贤来说面积太小了,但是对方浩来讲却已经足够大,价格也不算很高,比较适合。

    都是临街的院子,离县衙并不远,最远的也不过是一里多路。

    王管家带着方浩去看,方浩看了几家,相中了一家离县衙比较近的房子,面积在那几家里面算是中等,占地四亩有余,有院子,还有一个很大的后花园,就是有些破旧。

    当然,不破旧的话,也就不会出售了。

    王管家出面和房主人一番讲价还价,谈判过程中透露出了方浩是本县新提拔的捕头,又是裘主簿女婿的身份,把房主人提出来的价格砍下了三分之一,以一百两银子成交。

    衙门有人好办事,何况方浩本身就是衙门里的人,谈好价钱之后,当天就搞定了所有的手续。

    原来的房主人已经在县城另一块地方盖了新房子,这座住宅本来就没有住人,也没有家具在里面,当天方浩就可以搬进去。

    几个捕头知道了这件事情,很快就调来了一批捕快,来打扫这座住宅。

    没有家具不要紧,莫县尉听说这件事情之后,很大方的表示:“昨天从凃家庄那里拉过来的那么多床柜什么的,方捕头你看看有自己用得上的,你就让他们抬过去,这个无所谓的。”

    他们还没有就缴获的那些东西列出最终交给上一级州官的清单,方浩拿走的东西,在现在的清单上面划掉就可以了。

    床啊柜啊,桌椅板凳啊,锅瓢碗筷啊,坛坛罐罐什么的,只要觉得自己用得上的,都直接从县衙里往那边搬。

    在搬运这些东西的时候,方浩由衷的感受到了,在这个世界做一个体制中人的好处。

    虽然不是官,只是一个小吏,也已经很不错了。

    当然,他也知道,并不是所有的捕头都能享受这样的好处,他能够得到莫县尉特别的照顾,跟他是裘伯贤的干女婿,有着很大的关系。

 第六十四章 人情冷暖

    (全本小说网,HTTPS://。)

    方浩暂时还是住在裘伯贤家里,因为他买下的那个宅子比较破旧,不能马上就住人。(全本小说网,https://。)

    他已经请了修房子的师傅来重新修缮一下房子,县衙里也有很多人过去帮忙,倒是省下了一笔钱。

    他还找到了正在县里各处选择开店之处的黄瘸子,跟他说道:“不用再看房子了,我在县衙附近买了一座宅子,面积也比较大,把临街的那一面改造一下,弄一个饭店出来没什么问题。”

    黄瘸子有些犹豫:“县衙那一边的地段不怎么好,来往的人不是很多,而且离衙门太近,那些官老爷要是白吃,我们就要赔本了。”

    一般情况下,开饭店的都会尽量离县衙远一点,因为弄不好人家就来白吃白喝,还得要小心伺候,没必要受那个罪。

    虽然一个县里编制内的人员很少,但是编外人特别的多,巩县还算比较克制的,县衙挂名的编外人也有一两百人。

    在官吏体系中,那些编外人是最底层的,可是在平民百姓眼里,他们又代表着官府。

    黄瘸子有这个顾虑,是很正常的事情。

    方浩听到黄瘸子的顾虑,笑了:“我方浩的店,县里有几个人敢来白吃?这么跟你说吧,有那个能力白吃白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